APP下载

生态建筑的自然美

2023-04-08陈祉旭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自然美生态建筑

作者简介:

陈祉旭,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摘 要:以梳理生态建筑及“飘逸”概念的根源意义、发展、演变脉络为起点,综合分析自然的、生态的审美意趣和设计手法同建筑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展开论述生态建筑自然美及其在现代的发展与深化过程,探索艺术设计中自然美的多元审美特征与内在表达,引导相关人士努力打造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建筑,以创造出高品质的生存环境。

关键词:生态建筑;自然美;“飘逸”

一、建筑生态化

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态建筑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认同。就当下而言,建筑、材料以及环境设计等领域的生态化演进将成为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是一场势不可当的浩荡潮流。“双碳”政策的实施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倡导,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趋势的重要性。在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的艺术处理如何能够令人接受并使人在其中得到良好的审美体验,这个问题是尤为重要的。本文将从“飘逸”这一审美范畴来对生态建筑进行分析与塑造,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清新自然美及“飘逸”审美形态中“天乐”的艺术享受,并进一步探究生态建筑下的生命精神的升华及人与自然、小我与整体之间生命的超越。生态建筑的大行,其实从根本意义上反映出人们对生命的渴求。

如何建设及用艺术的语言来设计生态建筑,使人们认同生态建筑,并能够从中得到美的精神与文化享受,可谓是环境艺术设计从业者、学习者所应致力研究的。生态建筑的发展并非是单一的学科或部门所能完成的,应当是全社会多方面的协调与合作。本文着重分析生态建筑的美学表达与艺术设计语言的运用,从材质材料、格局分化、空间构成等多方面入手。同时在生态建筑的艺术表达与美学分析中,尝试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这一西方传统观念,并树立“生态整体主义”观念。国内外皆有学者提倡建立生态美学,但从现有的学术著作来看,生态美学并不成熟,就像叶朗教授在《美学原理》中说的那样,学界对于生态美学的探讨多强调对生物圈内各类生命体的平等对待,然而这实际上更属于生态伦理学的范畴,而非纯粹的生态美学。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以来都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意识,欲深入研究真正的生态美学,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中找到相关的理论支撑。

研究的起点不在于制定原则,而在于最终形成的原则。这些原则并非被直接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中,也并非在于让自然界和历史去顺应这些原则,而是只有将这些原则放置于与自然界和历史相适应的情境中才显得正确。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与总结,用实践来完善理论,尝试突破中国对于美学传统的“直观外推”法。对于生态建筑的建设,近几十年内颇有硕果,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再不断地从中西美学中多角度发掘力量,进而为生态建筑的建设与发展续航。

二、生态的循环

生态建筑与传统建筑迥然不同,它超越了单一的建筑风格或理论潮流,更不是某位设计者一时的灵感冲动。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来建筑营造活动对人类生存环境所产生巨大负面影响的深刻反思。生态建筑的核心理念在于以人为中心,力求创造一个令人舒适的人工环境。

这一建筑范式的出现旨在回应对自然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忧虑问题,致力于将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其当务之急是实现人类居住环境的可持续性,并在设计中将人类的永续生存视为最高理想。在这个全新的建筑伦理观下,生态建筑不仅仅是一種物理结构,更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体现和对社会责任的承诺。因此,生态建筑的实践旨在通过最先进的技术和可持续的设计原则,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排放,以及最大限度地优化建筑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这一过程不仅仅是对建筑学的革新,更是对社会、文化和人类生活方式的重新审视。在追求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中,生态建筑代表了一个新的时代观念,引领着建筑行业走向可持续的未来。

生态建筑与绿色建筑和零能源建筑之间还是有所不同的,绿色建筑和零能源的建筑的设计都是侧重于减少对资源的利用,延长自身使用寿命,放大使用功能,但实质上仍旧是以已有的资源为基础,从而进行高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目的,最终的能源储量依旧呈现下降的趋势。生态建筑与之相比的独特性在于其自身的循环性,拥有自给自足、自我循环的能力,就如圩田的“桑基鱼塘”生态模式,是具有良性循环的有机整体。生态建筑也是如此,与绿色建筑和零能源建筑相比,生物物种间的并生与能源的循环更是其出色之处。

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化对于自然界和人类身心的损害日趋显著,人类社会对可持续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协调的渴求也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环境设计中的生态性不仅是一种回应,更是对人类生态感知的高度审视,将个体与自然融为一体,旨在创造出舒适宜人的人工环境。这一设计理念不仅是对过去几千年来建筑活动给环境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的深刻反思,还是对于工业化进程中人类与自然共生关系的科学探索。环境设计中的生态性不拘泥于传统框架,而是对阳光、气候、动植物、土壤、水体等自然与人工元素的高度整合,深入研究如何塑造一个宜人、物理环境上佳的居住空间。同时,其核心使命在于降低对资源的过度掠夺、保持养分和水循环的平衡、维护自然生态品质,从而为优化人居环境创造良好条件。

环境艺术设计者在创作的过程中,要注重保护环境和构建生态格局,将环境艺术设计视为一场复杂而长远的生态系统维护之旅。这就要求环境设计既要适应地表结构的原有特征,又要将人为副作用最小化,确保整体环境结构的完整性。设计人员亦需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生态过程对人类的干扰,并保证环境中的动植物、水等要素正常生长、流动。生态建筑犹如有生命的动植物,呈现出一个多等级、高度有序的开放系统。这一系统的有序性在于其规整的空间结构和时间上的有序运动,体现出开放系统的基本特征。

生态建筑被誉为充满生命韵律的建筑奇迹,其结构支撑方式遵循着开放系统的原则,宛若一部华丽的诗篇。这个结构系统如同一首由多层次、有序构建的乐章,透过建筑的维护、更新和扩建,实现内外空间的不断蜕变,容纳了各种性质的变换。这种独特的设计理念为建筑注入了促进新陈代谢的生命力,使其能够长盛不衰地发挥功能。这样的结构系统被誉为“开放式结构”,仿佛有生命的建筑在展现开放系统的特质时,实现了与环境的诗意融合。因此,环境设计中的生态性不仅是对环境问题的回应,更是对未来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共生的一种科学解答。通过将生态原则融入设计实践,生态建筑的开放系统结构在保障生态系统韧性的同时,也展现了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和谐共生的追求。这一理念为建筑学和环境设计领域带来了新视角,引领着未来城市与建筑的发展方向。

三、生态建筑与环境

作为横跨地理学与生态学领域、持续深化的新兴交叉学科,环境生态学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在各个领域得到应用。该学科起源于20世纪,由德国学者提出,以当时的整个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物质、能量、信息和价值的传输与交换,研究地球表层环境的结构、功能、动态变化以及生物、非生物和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环境生态学采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致力于研究环境的空间格局,优化其结构,以实现环境空间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其具备多学科功能,如生态学、地理学、环境科学、规划科学、管理科学等,适用于跨学科的区域生态综合研究,属于应用基础生态学范畴。

经过生态学建模、推测性寓言、衍射图案化、图解写作等过去数年的努力,试图在技术创新、社会变革和地球危机的复杂集合体中,用替代的表达方式来对抗传统叙事。人们关注的是更新的表征方法的紧迫性,这些方法可以计算共享宇宙的特定材料符号学异质性。为此,向跨媒介和跨学科的实验敞开心扉,一方面研究科学、艺术、政治、理论、设计等之间的某种不可区分性;另一方面旨在重新定义这些模式或宜居的存在模式。“盖亚假说”认为,生物体与地球上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协同和自我调节的复杂系统,有助于维持和延续地球上的生命条件,体现了人类与其他生命有着和谐关系。20世纪中后期,生态技术与方法在环境设计中得到迅猛发展,尤其是生态学与规划的结合被认为是迈向可持续规划的重要途径。

建筑作为连接人们和自然的纽带,体现了生态原则,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在中国传统生态园林理念的影响下,建筑应具备良好的物理环境,强调自然采光和通风,同时具备抵御自然灾害的功能。在生态园林思路的引导下,人们致力于研究和实施生态建筑。这包括追求自然化设计、强调室内美学艺术、借助先进科技实现高效设计,并通过本土文化融合体现民族特色,最终打破传统设计的单调,创造出具有个性的建筑环境。

四、生态建筑的“飘逸”感受

从分析的角度来看,“飘逸”是一种审美体验,我们可以勾勒出这一概念的三个显著特征。

首先,其呈现出一种雄奇、宏大、令人为之神醉的美感。这种美感是超越时空、无边无际的宏伟的天地之美。生态建筑拥抱自然,与自然相融,在表现生态建筑的艺术美感时,能与之相匹配的,无疑是这种“天地之大美”的感受,令人惊叹。宗白华曾经说过,庄子崇尚逍遥自在,追求在广阔无限、超越时间限制的境界中徜徉,将其意境寄托于无边无际的虚无之中。他所描绘的广袤空间旨在实现时空合一的逍遥游。在此背景下,他展示了一种被称为“咸池之乐”的境界。从庄子的描绘中可窥见,“天乐”被构想为一首“弥漫于天地,包容于六极”的雄浑宏阔、引人入胜的交响乐,且李白的“飘逸”也为人们呈现出宏大、气势磅礴的美感。

其次,这是一种意气风发的美感。庄子所崇尚的“游”,是不受任何束缚的。故而是“天乐”的美感,也是一种积极且无拘束的美感。这是富有生命精神美的感受,是自然的生发,是人与自然同处的和谐乐章。如今,生态建筑是对污染与破坏环境的强力抵制,是未来得以发展的最佳道路,亦是人们对于生命尊重的体现。

最后,其呈现的是一种清新自然的美感,即莊子所谓的达到了“物化”的境界。因此,庄子推崇自然,贬抑繁复,以其言“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为证。生态建筑的美感及设计规划、材料的使用都脱离不了这种自然清新、朴素的中心。“天乐”的美感,是天真朴素、自然清新之美。李白的“飘逸”,就是这种美感。李白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其中既有大道至简的意趣,又有现代极简风的感觉。生态建筑的中心是生态、环保、节能、自然,因此,这种自然的“飘逸”既是生态建筑的美学核心,又是建筑设计使用的核心。自然美的审美深意在于审美活动的内在生成,是人类与自然相互对话、相互融合的产物。因而,它不可避免地受到审美主体中审美意识塑造的影响,同时也受广泛的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的影响。

五、结语

本文主张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其是一种富有目的性和有机意识的活动,致力于塑造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存领域。自人类文明产生以来,生态概念就在不断演变中影响着人们的心智,通过对自然的持续改造,其目标在于通过协调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优化和提升人类的生存环境。生态建筑设计的终极追求在于创造一个既舒适又具生态可持续性的空间,其设计理念为实现对大自然干扰最小化提供了指导,力求达到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目标。建筑的生态性设计将千年传统与现代创新融于一体。设计师博采众长,积极吸纳各方精华,“千磨万击还坚劲”,在文化的淬炼中创造出具有生态智慧和文化内涵的艺术佳作;致力于在跨文化交流中实现不断创新,以寻求文化传统与现代审美的巧妙融合。此外,设计师通过巧妙运用文化符号,将深厚的文化内涵注入生态建筑设计中,既实现了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又展示了作品设计的独特魅力。

尽管当前我国一些生态建筑设计作品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但这些问题在该领域的初级发展阶段是难以避免的。因此,我们应以明智的态度来直面这些问题,正确处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将二者有机结合,强调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的本土性观念,对于传统建筑要采取审慎的再建造和改造策略,以免“消费主义”过度影响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设计师自身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至关重要。要努力打造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建筑艺术作品,以创造出高品质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

[4]苏彦捷.环境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5]庞飞,蔡萍.“气”的审美意蕴[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1-34.

[6]邓晓芒,易中天.黄与蓝的交响[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7]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自然美生态建筑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要点分析
浅谈生态建筑结构设计的要点
刍议生态建筑设计: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基于绿色理念的城市综合体技术应用研究
生态建筑理念和“包豪斯”理念漫谈
浅析自然界的审美现象
屋顶绿化相关概念的辨析及生态建筑的构想
浅谈苏轼作品的审美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