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视阈下高职“双师型”教师师德师风优化路径的研究

2023-04-06邓颖仪谢彬驰杨志亭桂晶晶

大学教育 2023年21期
关键词:师德师风双师型

邓颖仪 谢彬驰 杨志亭 桂晶晶

[摘 要]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作风从根本上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而学生的反馈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作风有着重要影响。为了深入了解这种关系,课题组对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用SPSS26.0的IPA分析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高职“双师型”教师整体职业道德和风格普遍持肯定态度。然而,学生也对教师的某些方面表示了不满意,如教师对学生需求的反应能力,教师的道德行为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程度。特别地,学生们强调了教师言行的纪律性以及尊重学生的重要性。根据研究结果和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原则,文章提出了改善高职“双师型”教师师德师风的三条路径,分别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师德师风监督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教师考核机制的完善,为高职“双师型”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师德师风; IPA分析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21-0135-04

黄炎培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创始人,他提出的“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教育思想对当时和现在都有重要影响[1]。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中大职业教育思想强调全面实施职业教育,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既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着重培养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2]。教师作为职业道德教育主体,有教师主体性的发展才有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还是人格的塑造者[3]。教师要以身作则,遵守职业道德规范,遵循社会公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使命[4]。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素质教师队伍”是重点工作之一[5]。教师主要负责教学工作,他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行为、教学态度等会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影响学生的行为规范。感知师德师风的是学生,学生往往受教师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影响形成善恶的观念。教师的高尚品德有利于引导学生选择道德正确的行为[6]。高职院校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师德师风的建设,一所学校只有拥有一支品德高尚的师资队伍,才能够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形成社会影响力,实现长远发展。

按照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要求,教师要具有职业道德、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理論知识和实践技能一般在教师的言行举止中体现,而职业道德则在教师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当中体现[7]。师德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在教授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师风则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精神风貌和行为作风。师德和师风是紧紧相扣的,师德决定师风,教师只有具有高尚的师德才能有良好的师风。师德师风是教育的根本,高职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以教师为中心,引导教师坚定理想信念、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和履行教书育人使命。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现今职业教育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依然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和高职“双师型”教师师德师风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有关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的研究有很多,但是却少有实证去研究学生在校对教师师德师风的体验感知。本文选取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学生所感知到的高职“双师型”教师师德师风重要性和满意度的差异所在,从学生认为高职“双师型”教师在各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实际观察后对高职“双师型”教师师德师风的满意度的角度出发,以高职“双师型”教师师德师风为核心展开调查,整理提取学生在师德师风体验到的感知因子,结合IPA分析工具验证IPA在学生对“双师型”教师师德师风体验研究中的有效性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学生所认为重要性和满意度的差异所在,有利于该校高职“双师型”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Martilla 和James在1997年提出了重要性—满意度分析法(Importance Performance Analysis,IPA)[11]。本研究为了检验各个因子在学生心中重要值与满意度之间的差值,对各个因子进行了IPA分析,以期得出需要关注的因子,帮助教师们提高师德师风建设的满意度。IPA分析将数据通过象限图呈现,横坐标表示学生对教师师德师风各个因子重要性的感知,纵坐标表示学生对教师师德师风各个因子满意度的感知。取重要性各个因子的数值总和的平均值作为横坐标的中点,取满意度各个因子的数值总和的平均值作为纵坐标的中点(见图1)。

(二)问卷设计

本研究的高职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调查问卷从学生对教师师德师风的重要性和满意度这两个视角出发提炼了18个因子,分别是:热爱教学工作;工作认真负责;教学能力强;注重学生需求,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以良好的品德行为影响学生;爱护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平地对待学生;注意培养学生优良的学风;注意学生全面发展;主动与学生沟通;积极参与学生活动;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有诚信的科研道德;衣着整齐得体,语言规范健康;礼貌待人,作风正派;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用1~5分对重要性进行分数赋值,1分代表非常不重要、2分代表不重要、3分代表一般、4分代表重要、5分代表非常重要。用同样的方法,对满意度进行分数赋值,1分代表非常不满意、2分代表不满意、3分代表一般、4分代表满意、5分代表非常满意。

1.问卷发放

课题组于2023年3月1日到4月1日,借助问卷星平台对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问卷850份,回收率94.4%;其中有效问卷789份,有效率92.8%。受访者中大一学生197人,占25.0%;大二学生346人,占43.8%;大三学生246人,占31.2%。

2.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Cronbach's α系数主要检验量表题项是否稳定与一致。把数据导入SPSS 26.0统计软件可得,学生感知教师师德师风的重要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989,满意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992,两者均高于0.7,说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内容一致性信度。

学生感知教师师德师风的重要性量表的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显示,KMO值为0.975,大于0.8;Bartlett球形检验,近似卡方值为25714.383,显著性P<0.001;学生感知教师师德师风的满意度量表的KMO值为0.975,大于0.8;Bartlett球形检验,近似卡方值为29788.337,显著性P<0.001,说明效度很好,问卷具有良好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见表1)。

二、IPA分析

(一)配对样本T检验

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问卷中学生对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师德师风的重要性指数与满意度指数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利用SPSS2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18组配对数据均呈现出差异性(P<0.001),表明18组配对因子两者差异性均显著,配对因子重要性与满意度的均值差均为正数,说明教师师德师风的实际感知未达到学生的期望,仍需要在一些方面作出改进(见表2)。

(二)IPA象限分析

将横坐标定为重要性,重要性均值为4.5422,纵坐标定为满意度,满意度均值为4.2722,中点为(4.5422,4.2722),构建二维坐标轴,绘制重要性—满意度的IPA象限图(见图2)。

坐落于第Ⅰ象限(优势区)的因子有工作认真负责;注意培养学生优良的学风;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有诚信的科研道德;礼貌待人,作风正派;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生认为这几个因子的重要性均值在4.56到4.59之间,满意度均值在4.28到4.31之间。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这些因子在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中非常重要。他们心中抱着很高的期望,在实际当中的感知也是比较满意。可见,在此象限的影响因子是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优势。

坐落于第Ⅱ象限(维持区)的因子有热爱教学工作;衣着整齐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从学生的角度看来,这两个影响因子的重要性在4.50到4.52之间,满意度均值位于4.30到4.32之间。学生认为这两个影响因子不是很重要,但是在实际感知中比较满意。可见,整体上第Ⅱ象限(维持区)是学生认为重要性较低满意度却较高的区域。在未来的师德师风建设中,仍然要保持这些因子的竞争优势。

坐落于第Ⅲ象限(机会区)的因子有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爱护关心学生;注意学生全面发展;主动与学生沟通;积极参与学生活动。在学生看来,这些影响因子的重要性均值在4.41到4.53之间,满意度均值在4.21到4.27之间。可见,这个区域的满意度均值较低,是学生比较不满意的区域。我们可以把这个区域认为是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潜力区域。

坐落于第Ⅳ象限(改进区)的因子有教学能力强;注重学生需求,因材施教;以良好的品德行为影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平地对待学生。这五项因子的重要性均值在4.41到4.53之间,满意度均值在4.21到4.27之间。这个区域是学生认为教师师德师风重要性和满意度之间差异最大的区域。可见,学生对这些因子的重要性和满意度差异比较大,实际中所获得的感知最差。这五个因子是目前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劣势,需要着重改善这些方面。

三、结论与对策

(一)研究结论

通过IPA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工作认真负责、注意培养学生优良的学风、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有诚信的科研道德、礼貌待人,作风正派、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这六个方面,是本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独特的发展优势。第二,学生对于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爱护关心学生、主动与学生沟通、积极参与学生活动这些方面关心不多,认为不太重要。第三,教学能力强、注重学生需求,因材施教、以良好的品德行为影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平地对待学生这几个因子坐落在改进区域,是需要主要改善的方面。

(二)建议

1.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高职院校主要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作为高职教师要明确,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更需要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他们参与到课堂中。以往“满堂灌”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不再适合当下的高职教育,按照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教师应当以“做学合一”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树立“尊重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教学观念。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新时代先进的思想意识,只有这样,才可以培养出黄炎培先生所提倡的“金的人格”的学生。

2.师德师风监督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根据监督理论,高职师德师风建设应开展社会监督,通过聘请校外人员担任监督员,全面提高高职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水平。制定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是有效监督教师师德师风的途径之一,对违反社会公德,损害教师形象的教师进行相应的批评和处分;对具有良好师德师风,有良好形象的教师则给予相应的表彰和奖励。具体的监督途径有:(1)建立师德师风监督小组。由校领导牵头,督导协助,深入教学第一线,观察教师教学中的言行举止,充分掌握教师在校的教学行为。(2)建立师德师风互评专栏。利用互联网,在学校官网建立师德师风专栏,由于学生群体是与教师接触较为频繁的对象,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到教师的行为动态。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在专栏上留言,对教师师德师风进行打分评价,教师之间也可互相打分评价,最终达到督促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培养良好师德师风的目的。

3.教师考核机制的完善

第一,高职院校在招聘老师的时候要重视品德,把思想道德水平放在考核的中心位置。黃炎培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是“敬业乐群”,要保证新进教师的职业道德良好。第二,针对在职的老师要定期考核,重点考核其职业道德情况和教学育人效果,把师德师风考核与晋升结合起来,建立师德师风考核体系。通过校领导、教师、学生这三方面的权重打分,作为其晋升的重要参考依据,从而督促教师不断提升其职业道德水平。

(三)研究不足

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本研究仅调查了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未扩及到更多的高职院校。因此,样本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受限。在研究方法的选取上,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来调查学生对高职“双师型”教师师德师风的重要性和满意度的差异并进行分析,由于时间受限,无法做到对所选因子进行长期性的调查,未来研究可以再加入访谈法等其他调查方法开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张建军,崔发周.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本质特征与现代职教体系构建[J].教育与职业,2022(13):5-11.

[2] 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3] 张健.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3(7):102-106.

[4] 孙金萍,鲍蓉,厉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若干思考[J].黑龙江教育,2019(4):16-18.

[5] 李梦卿,赵国琴.以黄炎培为代表的我国近代职业教育先驱人物思想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6):73-83.

[6] 王大广.简论“师德师风师评价教师队伍的第一标准”[J].北京教育(高教),2019(5):23-25.

[7] 王星.大职业教育主义与中国技能型社会建设理路[J].职教通讯,2022(5):5-14.

[责任编辑:雷 艳]

猜你喜欢

师德师风双师型
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建立健全民办高职院校师德师风长效机制
加强卫生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
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浅析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措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二级工会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