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学习:幼儿园“三全”劳动课程的创新实践
2023-04-06郁川萍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三毛幼儿园
文/郁川萍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三毛幼儿园
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对于劳动教育,他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新时代劳动教育正在起航前行,如何培养幼儿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以及幼儿对于劳动的内在热情、劳动创造的积极性,显得更为重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纳入国家课程方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即劳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出发点,是教育观念的突破口,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这表明,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幼儿主动参与、体现开放的劳动教育模式是当前社会的主流,具有生态意义。在多年的实践研究中,创新实践儿童本位下的幼儿园“三全”劳动课程,可以促进幼儿在开放式学习中,获得更多生活的能量和能力,全面提升幼儿的劳动素养。
一、全视域覆盖,挖掘劳动课程内容
劳动造就精彩生活,劳动提升内涵品质。如何让幼儿发自内心地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光荣呢?我们不断寻找幼儿视角下劳动课程的实施方向,从一线贯通、二轮驱动、三轨同步来分别挖掘幼儿的创造性劳动、生产性劳动、服务性劳动这三大内容。
(一)一线贯通,构想创造性劳动内容
劳动是创造的基础,是幼儿成长的必经途径。而“一线贯通”是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深化,即以幼儿的经验线为重点,贯通于创造性劳动教育的整个过程,从而提高幼儿的生活力、自动力、创造力。创造性劳动内容主要如下:
一线贯通构思创造性劳动效果及意义以幼儿经验线为主设计自然角动物喂食器,自制各种教室吸尘器,完善草地上的风向标,设计与挑战搭建菜园浇水管道……营造生本化的劳动环境,挖掘幼儿劳动的创造性,开发幼儿劳动的文化性。劳动教育以提升生活品质为目标。
(二)二轮驱动,生成生产性劳动内容
“二轮驱动”主要是从幼儿自身的兴趣和幼儿对社会文化的兴趣出发,通过预设多元视角,引发各种有价值的劳动事件。为使已有劳动经验的幼儿能产生积极效应,生产性劳动内容主要如下:
二轮驱动视角生成生产性劳动教育价值源自幼儿自身兴趣由身体健康引发。“我们的菌菇大宴”;“第一个芝麻节”;“‘萝卜’变身记”;“‘豆’你玩”。从中医角度出发,把握活动的精髓,从幼儿的习惯、礼仪、营养、文化、知识等方面来进行健康意识的培养。由热点话题引发。“早餐小食光”;“慢慢长大的黄瓜苗”。培养幼儿保持健康的能力和独立处事能力,增强勤俭节约的意识。由心愿引发。“两园:赴一场新年邀约”;“别样的生日聚会”。结合园所现状,引导幼儿过有意义的生活,培养其分享意识。源自幼儿对社会文化的兴趣由随机事件引发。“给印度姐姐回礼——香香的面条”;“幼儿园里的‘柿子专家’”。提供更多自主的机会,在习得劳动技能中经历有意义的事件。由节日引发。“与北京幼儿园的一场艾草连线”;“请喝我们做的腊八粥”。培养幼儿的劳动品质,优化劳动,鼓励其敢于发表独特的见解。由气候引发。“雾霾天,做一锅枇杷营养水”。支持幼儿发觉社会问题,产生新的健康意识。
(三)三轨同步,取舍服务性劳动内容
劳动教育需要全覆盖,主要形成“三轨同步”的立体劳动教育格局与劳动价值追求,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种劳动教育场景的整合,积极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一体化、统筹发展一本化的劳动教育新格局。服务性劳动内容主要如下:
三轨同步取舍服务性劳动效果及意义家庭厨房日:自主参与,美味齐分享,例如尝试洗、剥、切、炒等过程。养殖日:自主体验,关爱家庭内成员,例如饲养蚕宝宝,体验喂养、煮茧、晾干、消毒等蚕丝制作流程,做香香的枕头送给家人。……以家庭劳动为基础,让家庭成为开展劳动教育最灵活、最便捷、最具实效的劳动教育阵地,让劳动变成一件美好的事。学校清洁日:用自己的方法为集体服务,例如自带抹布擦亮窗户、带家里的扫地机器人来清扫教室等。抽屉整理日:用自己的方式来做公共服务,例如整理不同大小和功能的抽屉、搬晒抽屉及物品、有序摆放及整理抽屉内物品等。……以学校劳动为补充,将劳动教育与园所活动相结合,因人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劳动教育基地,让劳动成为幼儿的一种习惯。社会孝敬日:自发形成小组孝敬老人,例如给老人捶背、洗脚,协助晾晒劳动果实等。粮食日:自由组合去社区进行文明代言,例如爱惜粮食宣传、文明餐桌交谈等。……以社会实践为延伸,挖掘城市资源环境,连接公园绿道、非遗等社会现状,让劳动成为幼儿生活第一课。
二、全过程浸润,优化劳动课程实施
为保障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教师选择适合的劳动项目,对劳动的过程进行必要的设计,使之具有明确的育人价值导向。本文通过优化实施形式,形成一定的劳动教育实践路径。
(一)开展STEM创意劳动项目,形成“延续性”路径
STEM创意劳动项目是一种创新劳动过程。在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今天,让幼儿在活动中自我帮助、自我教育,让幼儿在自己的心目中深切地扎根,并通过对跨学科项目进行创新,使幼儿的学习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
例如菜园气象站项目,征集幼儿关于气象的问题;邀请在核电站环境检测部门工作的家长倾情助教,了解先进的检测仪器以及风向风速仪器;参观气象局,体验“翻斗落雨”实验;尝试制作不同地方的风向标等等。
该项目通过“真实问题唤醒劳动意识、自主探究激活劳动态度、成果展示体验幸福感受”来支持幼儿创新劳动方法,树立劳动“自信”,传递劳动“声音”,使得劳动教育朝着更有思维、更有创造的方向发展。
路径一:根据创造性劳动内容资源,助推STEM创意劳动项目路径。
第一步:鼓励幼儿提出遇到的劳动问题或对一种劳动现象提出新假设,并自主制订相关劳动计划,收集各种劳动材料进行体验;
第二步:引发幼儿自主探究某一项劳动事件的科学原理,自主体验劳动创想,做幼儿灵感的推进者、材料的支持者;
第三步:支持幼儿用不同方式展示自己的劳动特色或决策。
(二)开展主题式劳动实践项目,形成“发散性”路径
主题式劳动实践项目,需要从被动到主动的立场改变,从行为到文化的理念改变。开展的关键在于幼儿对某一个劳动主题产生极大兴趣,并且带着自己的思考进行一系列不同的尝试、判断、改变、调整,这样劳动教育才更具生命力。
例如种子发芽项目,幼儿设计植物迷宫,观察需要阳光的植物会从洞洞里生长;设计能够阻止水分蒸发的叶子;发现幼苗与种子的配对以及观察到植物生长的方向由向上变为向下;尝试“种子种多深好”“喝多少水适合长高”“用其他液体浇灌还能否让植物继续生长”等一系列主题探究。
该项目突出劳动教育不仅限于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体验或劳动内容叠加,而应立足问题本质,瞄准幼儿诉求,真正地将劳动习惯培养落地,覆盖立体化引导生态,从而培养幼儿科学的劳动精神,掌握基本的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路径二:根据生产性劳动内容资源,生成主题式劳动实践项目路径。
第一站:根据幼儿兴趣或需求,卷入某一个劳动主题,赋予幼儿各种劳动体验角色,加以发散性引导;
第二站:成立专题小组,助推幼儿从回顾、行动、反思、发现、调整等不同探索口进入体验,支持挑战性设计;
第三站:允许幼儿有多种劳动实践探究路径,鼓励幼儿展示阶段观点和表达探索性发现;
第四站:在连续性劳动中有深入发现,分享最终的劳动成果,对幼儿实验性尝试表示肯定。
(三)开展家校社劳动实践项目,形成“循环性”路径
家校社劳动实践项目,重在打造一个教育共同体,为幼儿各种劳动实践提供个性化学习平台和资源支持,更好地动员家庭、社会的各种力量,不断开拓劳动教育新天地。
例如进行全自动孵小鸡、淡水螺清理鱼缸水质、管道式无土栽培、酿制沈荡酒酿、烹调澉浦八大碗、邀请专家介绍幼儿园里各种各样的树、熟悉并尝试运用各种电器制作果汁和松饼等活动,激发幼儿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
该项目以家校社劳动实践项目为支持,进行家校社联动,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和各方面的力量,让劳动转化为幼儿的生活所需、成长所需,让劳动赋予美好生活的教育,形成家校社之间共同教育的良性发展生态。
路径三:根据服务性劳动内容资源,预设家校社劳动实践项目路径。
第一阶段:多渠道的体验,获得劳动新经验,产生劳动新经历;
第二阶段:多方式的探究,挖掘劳动中的方法及妙招,发现劳动带来的改变;
第三阶段:多方位的亲近,挑战新型劳动模式;
第四阶段:多方面的探寻,留下劳动痕迹,扩展与丰富幼儿劳动经验。
三、全方位联动,助推劳动课程评价
实践中,将评价贯穿于整个过程,结合劳动教育的价值观、理念及幼儿实践思维和方式展开。经过全方位联动展开多样化分享,综合提升幼儿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创新发现等能力,使得幼儿在劳动实践中提高核心素养和优良品质,进一步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1.劳动兼德,开展“合作型”评价。
合作型评估是指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例如幼幼合作型、师幼同频型、父母参与型等。通过开展丰收节、瓜果节、飘香节等活动展开合作型评价,支持幼儿借助“体验和发现”来“领悟和了解”合作劳动行为背后隐含的意义,从而实现劳动过程与评价过程的融合,同时让幼儿获得劳动共有经验和即时后续学习,促进劳动教育成为幼儿品质提升的重要突破口。
2.劳动重育,开展“拓展式”评价。
拓展式评价,指源自幼儿发现过程现象、不断拓展幼儿劳动思维而展开的评价。例如幼儿结合劳动地图海报、图谱展板、微格视频、故事新书等载体以及幼儿成长档案口袋的记录,引发过程延伸、成果拓展评价。这样的评价更利于幼儿在公共生活中增进劳动认识,形成劳动自觉,激发劳动创造,培养劳动品质,深植劳动情怀。
3.劳动从心,开展“个性化”评价。
个性化评价,更多的是支持不同幼儿发挥所长,更关注幼儿个性和潜能的评价。在劳动的基础上,搭建劳动播报日、劳动童话剧日、劳动妙招日等多样化平台,发放劳动章、环保章、创新章,展开因人而异的个性化评价,让幼儿去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构建“感悟生命、感知生活、感恩自然”的教育生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