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引领下的践行与思考
——以“蜘蛛网”游戏为例
2023-04-06姚洁马洁江苏省泰州市幼儿园
文/姚洁 马洁 江苏省泰州市幼儿园
2022年教育部的1号文件颁布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评估指南》坚持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为导向,聚焦幼儿园保育教育过程质量,从办园方向、保育与安全、教育过程、环境创设、教师队伍5个方面、15项关键指标、48个考查要点,指引我们一线教师做更科学的保育教育实践与研究,做专业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做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一年来,我园在《评估指南》的引领下,回到教育现场、注重教育过程,聚焦观察中的真问题,开展问题导向的实践研究,努力实现有质量的幼儿园保教新样态,实现幼儿、教师共同发展。
一、聚焦现场:基于持续观察发现问题
《评估指南》评估方式第三条“聚焦班级观察”和考查要点第27条均阐述了观察的价值和方法,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过多地介入与干扰幼儿,由关注结果转向关注幼儿的持续性表现、学习过程。我们以管理层深入班级观察和教师自我观察评估的方式,以幼儿的一日活动为内容,立足实践进行持续性观察与思考。
观察中,教师发现幼儿对新投放的大型攀爬器械——蜘蛛网非常感兴趣,可一段时间后,玩蜘蛛网游戏的幼儿从刚开始的络绎不绝变得寥寥无几,这样的情形在其他游戏场也经常发生。面对此状况,教师该做如何调整,可以为幼儿提供哪些有针对性的支持?《评估指南》中指出“教研工作聚焦解决保育教育实践中的困惑和问题,注重激发教师积极主动反思,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增强教师专业自信。”基于这个导向,我们以“蜘蛛网游戏”为例开展教研活动,以视频、图片加讲述的方式,带领教师们重新回到游戏现场,在前期持续性观察的基础上,了解幼儿游戏情况,探寻游戏中的问题。
1.不同年龄幼儿的游戏情况。
小班:个别幼儿能够自主地上下翻越,少部分幼儿能够攀爬到最上面,大部分幼儿只能在纵向范围进行攀爬。攀登时,多半是并手并脚,动作不够灵敏,协调性较差。
中班:约一半的幼儿能够自主地翻越,基本能够纵向攀爬到顶端。攀登时手脚配合,动作开始协调,但从蜘蛛网上下来时,基本还是并手并脚。
大班:绝大多数幼儿已经能在蜘蛛网上较熟练、灵活地做攀、爬、移位、悬垂等动作,能持物上下网,动作较灵敏、协调。
每天到区域内游戏的幼儿大约在10—30个,在区域内停留的时间基本在1-3分钟,以中、大班幼儿游戏为主,一些小班幼儿在哥哥姐姐的影响下愿意尝试游戏。
2.探寻幼儿游戏中的问题。
从观察中可以看出:蜘蛛网大型玩具对小、中班幼儿来说是有一定挑战的。但幼儿持续游戏的时间不长,兴趣不浓,不愿意接受挑战;多数大班幼儿在攀爬过程中只是自己攀爬,对混在一起玩的弟弟妹妹视若不见。
基于持续性观察和视频回放,让教师在教育现场看见儿童、发现问题,进而引发自我反思,摆脱了以往用已有经验、固化观念来评价幼儿的“教师中心”评估方式,在看到真问题、发现新需要中反思、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
二、追随幼儿:基于表征倾听找寻成因
《评估指南》第30条评价指标“尊重并回应幼儿的想法与问题,通过开放性提问、推测、讨论等方式,支持和拓展每一个幼儿的学习”。基于这样的理念要求,我们通过幼儿表征和一对一倾听的方式,深入了解不同年龄幼儿的想法,找寻幼儿不愿意持续、深入游戏的成因。
混龄游戏中攀爬网区域的问题调查与分析
大班在帮助弟弟妹妹这件事儿上,有什么想法? 可以怎样帮助弟弟妹妹?1.我可以陪他一起玩(图1)。2.弟弟妹妹别害怕,我会保护你(图2、图3)。3.我教弟弟妹妹怎么玩(图4、图5)。4.用一些游戏吸引他们,可以在最上面放玩具、小红旗,还可以在蜘蛛网上系礼物袋(图6、图7)。(见幼儿绘画表征附图)1.自身身体、动作发展已经越来越成熟,愿意把成功的经验告诉弟弟妹妹。2.通过平时的观察、模仿,能将已有的游戏经验迁移,并教给弟弟妹妹。3.在同理心、责任感的驱使下,能关心、帮助弟弟妹妹。
附图: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通过《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前儿童健康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等相关书籍的学习,结合幼儿问题和想法,教师进一步分析了攀爬游戏对幼儿的发展价值,了解了幼儿攀爬动作发展的规律,对幼儿蜘蛛网攀爬游戏中的问题和成因有了更清晰的理解。《评估指南》中表征、一对一倾听这样有温度的师幼互动方式,改变了以往教师总是琢磨“我要给孩子什么”,转变为“我要了解孩子需要什么”,真正做到以儿童为本,了解需要、支持和推动幼儿的学习发展。
三、有效教研:基于同研共振形成策略
《评估指南》更关注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关注教师的参与性,一方面通过有效的教研,切实解决教师在日常保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形成有效的教育策略,促进幼儿的发展。另一方面是调动教师的主动性,让他们卷入其中,提升专业素养。我们在教研中思维碰撞,针对幼儿问题和想法进行分析和梳理,在优化策略上形成共识,并在实践中看到了幼儿的游戏变化。
1.达成共识。
通过研讨,教师对幼儿的发展状况达成共识:首先相信每个幼儿都是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其次对幼儿发展差异性的认知有了转变,认识到幼儿的发展现状并不是问题,作为教师应该尊重这样的差异,接受并认同每个幼儿当下发展的实际水平。同时,给予幼儿相应的支持与肯定,激发其内在的主动发展意识和自我提高意识。
2.分析难点。
通过倾听、观察,教师发现幼儿在攀爬中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心理上,蜘蛛网的高度、深度让幼儿感到害怕。二是动作上,对于小、中班幼儿来说,游戏的挑战主要发生在将身体变换方向的过程,当支撑的间距变宽,孩子们需要寻找到合适的支撑点,甚至有些地方需要膝盖悬空攀爬。
3.优先策略。
一是心理上给予幼儿心理暗示,及时肯定、鼓励,关注幼儿安全,提供保护;二是动作上搭建鹰架,可以是哥哥姐姐示范、陪玩,也可以是同伴间的相互模仿、学习;三是分享交流,利用游戏交流分享的环节,学习成功挑战、不同游戏方法的视频;四是材料投放,在区域中增加小动物、红旗、礼物袋、垫子等材料,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拿取。
4.游戏变化。
随着策略的优化实施,孩子们在游戏中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哥哥主动教弟弟怎么玩,很有耐心地讲解;为弟弟妹妹游戏提供保护、提出建议,并不断地鼓励他们;在解救小动物、勇夺礼物袋等情境的影响下,幼儿积极地投入到游戏中……
基于实践现场的有效教研,通过“抛出问题—学习反思—对话交流—形成策略”的集体诊断路径,引发教师了解同伴的想法、审视自身的行为、提出改进的措施,在交流中将个体行为转化为集体智慧,从而触发教师主动、持续地反思、优化自身的教育行为。
四、质量评估:基于过程评价共促发展
《评估指南》对为什么评、怎样评作出了系统、科学的阐述,在蜘蛛网游戏的推进中,我们注重过程性评价,从中看到了幼儿、教师的变化和发展。
(一)顺应幼儿,促进不同个体的健康发展
蜘蛛网游戏案例中不同年龄幼儿的发展
(二)以研促教,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1.完善儿童观、教育观。
教师能从儿童的视角倾听幼儿的声音,寻求更加适合幼儿的办法,教师的观念在发生着改变。
2.形成反思性实践的教研模式。
教师能自主地通过专业理论学习、实践现场的观察与反思以及专家的引领,逐一解决问题,提高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有了从理性到感性、从表象到本质、从零散到系统的质的转变,问题意识增强,并通过集体的智慧——教研活动解决自己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教研更加有章法。
3.找到专业幸福感。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我们在“观察发现—学习互动—评价反思—实践调整”循环式的研究中,逐步体验自身工作的专业性,找到专业自信,获得职业幸福感。
《评估指南》引领的学前教育改革,将推动幼儿园保教质量进入一个新阶段。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将以此为引领,以实践中的问题为导向,突出保育教育实践成效,切实、有效地促进保教质量提升,实现幼儿健康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