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作与表现技法对国画创作的意义分析

2023-04-06马倩倩

参花(下) 2023年2期
关键词:用墨国画技法

◎马倩倩

国画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从古至今,广为流传。在一幅国画作品当中,包括国画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而且绝大多数国画作品都是通过书法与绘画相结合的方式,向观赏者传达出一种或自然古朴,或气势恢宏的视觉效果,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装饰价值。然而,要想呈现出这种理想效果,首先要明确制作与表现技法对国画创作存在哪些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针对制作与表现技法在国画创作中的应用进行持续不断的探索与研究,方可以呈现出国画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独特意境。

一、制作与表现技法

制作和表现技法是国画创作过程中两大基本要素,而且只有两者相互结合,做到相辅相成,最终才能构成一幅国画作品。因此,绘画者在国画创作过程中,是否能够合理运用制作和表现技法,直接关系到画面的整体意境和视觉传达效果。从理论角度来看,制作和表现技法既隶属于美术理论范畴,又是一种美术表现方法。当其与绘画者或者艺术家的创作方式相结合以后,不仅可以展现出国画艺术的与众不同,还能被赋予一定的物理概念。具体而言,就是人们通过有形的物理轨迹,可以窥见国画作品的创作过程,并且通过这个创作过程,感悟到国画艺术家的创作意图。由此可见,一旦制作和表现技法脱离开具体的国画作品,便不再具有实质性的艺术内涵,只有将其融入一幅幅的国画作品当中,并且与艺术家的内心情感和精神品质相结合,才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国画作品的语言艺术与画面艺术,将国画作品升华为艺术结晶。另外,绘画者的制作和表现技法是否成熟,必然会对画面的审美价值产生重要影响。所以说,国画制作和表现技法既是艺术家展现个人情感的一种方式,又是国画艺术创作挣脱某种固定模式、向人们展现特有艺术效果的一种形式。

二、国画及国画创作的概念

国画的题材主要包含花鸟、山水、人物等,其表现技法大体可以划分成兼工带写、写意画、工笔画。可以说不同的国画题材,具有不同的表现技法,而且每一种表现技法都有不同的视觉效果,例如写意画给人以随意之感,工笔画则更加写实严谨。总体而言,国画并没有在物体光色方面花费更多的笔墨,而是通过不同的表现技法彰显画面意境,从而给人们带来审美享受。国画的创作流程为:首先,借助笔墨完成画面线条的勾勒;其次,基于事先勾勒的线条进行细节上的修饰与加工;最后,运用美术制作及表现技法呈现出符合绘画者本意的美术作品。国画与西方油画、现代漫画等美术派系绘画艺术相比,更加讲求表现技法的运用。也就说,绘画者要想创作出理想的国画作品,必须采用国画所特有的绘画手法进行审美表达。这种绘画手法主要包括笔墨把握、线条勾勒、笔速控制、创作意境铺设四个主要方面。鉴于国画的灵魂是“传神”,所以很多国画艺术家都将“传神”作为绘画的主要表现技法。例如在笔墨把握方面,通过不断变换笔触及用墨程度,体现画面层次,或者通过缓笔、速笔和重墨轻描等绘画手法的相互切换,对线条粗细以及干湿程度进行合理把控,使整个画面呈现出浓厚与清雅相协调、博大精深与清秀淡雅并重的艺术神韵,这也是国画艺术的精髓所在。

三、制作与表现技法对国画创作的意义

(一)承载国画创作构思和创作立意

国画讲究的是传神,而不是注重表现的过程。因此,在国画创作中,制作方式和表现技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能否满足艺术家的个人创作需求。基于这一认知,艺术家如何通过对制作方式和表现技法的运用,使国画具备“传神”效果则显得尤为重要。对此,需要艺术家在国画创作过程中,结合创作需求,将制作与表现技法充分融合在一起,将国画“传神”这一显著特征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充分体现其艺术审美价值。

(二)帮助艺术家把握国画创作方向

国画艺术家在创作初期,需要进行创作构思,明确创作意图,之后再考虑如何运用制作和表现技法将脑海当中的画面呈现在画纸上,使其成为一幅理想的画作。所以说,艺术家所选择的制作和表现技法直接关系到国画的创作构思和立意,而且贯穿于整个绘画创作过程当中,与国画艺术家的创作意图能否得到真实表达密切相关。因此,在创作初期,艺术家就要为后续创作做好构思与铺垫,将众多国画制作与表现技法进行合理组合,从源头上把握好艺术方向。

(三)赋予国画“传神”的审美价值

国画创作具有其自身特定的创作规律和创作原则,而这些创作规律和创作原则大多需要依托于国画制作工艺和表现技法方可以落实。如果艺术家在作画的过程中,忽略了这些本质规律和创作原则,就会导致最终呈现出来的绘画作品不但不具备“传神”的韵味,甚至会给人一种虚有其表、缺乏内涵的不良观感,这证明国画制作和表现技法在国画创作中的重要意义。因此,作为一名国画艺术家,要在绘画创作过程中,针对作品制作和表现技法的运用给予高度重视,在严格遵循国画创作规律与创作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新与艺术加工,力争把握好每一笔的浓淡、粗细、干湿以及色彩的运用,借助多年以来积累的绘画经验和表现技巧,赋予国画“传神”之美,充分展现国画艺术的魅力。

四、制作与表现技法在国画创作中的运用

(一)用墨方面

国画创作在用墨技法方面,被人们总结为以下几个关键点:结合艺术家脑海中所构思的画面及意境,使用水笔调和墨汁与水的比例行。调和均匀后,使用不同浓度的墨勾勒出粗细不均、墨色富有变化的线条。有些国画作品通过墨色深浅程度的不同,即可为整幅画作奠定一个视觉基调,为后续创作埋下伏笔。比如使用深色墨勾勒的线条展现眼前近景,使用中色墨描绘远近适中的物体,浅色墨则适合描绘远景。另外,在用墨深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变化用墨的力度,同样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国画艺术风格。有些当代艺术家按照墨色的差异,将墨划分成为湿、焦、干、浅、浓这五个层次,我国近代艺术家黄宾虹凭借自身多年的国画创作经验,对墨的种类做出更加细致的划分,包括焦墨、泼墨、积墨、破墨、宿墨、浓墨以及淡墨。第一种用墨技法具有以下特点:焦墨浓度相当高,其用途以点擢或者勾勒线条为主,作用是突出某个区域,使这个区域在整幅画面当中更加醒目。通过与浓墨、淡墨相互衬托,赋予整幅画作层次变化的视觉冲击效果。泼墨浓度以能够在宣纸上自如渗化和流淌为准,主要用其构造画面主体结构,再使用画笔对墨法进行补充和细化。通过宏观与细节相结合的方式,使画面呈现出一种有骨有肉的生动效果。积墨是指在运笔的过程中,使墨迹呈现出由浅入深、由淡转浓以及逐渐渍染等多样化艺术效果。如果绘画者能够熟练运用积墨技法,就可以呈现出苍劲厚重的画面效果,使最终描绘出来的物象更具立体质感。破墨可细分为“淡墨破浓墨”和“浓墨破淡墨”这两种用墨技法,在国画创作的过程中,后者的使用率更高,它可以在浓淡转换之间将画面层次展现得更加到位。宿墨浓度较高,使用量和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可以在画面当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或者用于增强线条的立体感;通过浓墨与淡墨的交换使用,可以营造出富于远近变化的空间感。通过上述介绍与分析可以看出,国画创作不仅包括多种用墨法,每一种技法还具有个性化用途与特征。这就需要国画艺术家熟练掌握每一种用墨技法,并且能够结合事先构思好的画面及意境,对几种用墨技法进行组合运用,力争呈现出最佳画面效果,为最终完成一幅优秀画作提供必要条件。但是,要想达到这种理想效果,一方面艺术家要避免盲目滥用墨法,做好绘画经验总结;另一方面要注重创新,不断尝试各种新墨法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结合个人创作意图进行个性化绘画表达,使画面呈现出理想效果,并且形成与众不同的绘画风格。

(二)用笔方面

在国画创作中,绘画者需要对笔的应用技法给予高度重视,能够熟练掌握画笔中锋和侧锋的运用技巧。由于中锋和侧锋的用笔角度不同,所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有较大差别。侧锋主要用于勾勒画面当中的轮廓线条,中锋主要用于充实画面实体,使画面变得更加圆润饱满。因此,大多情况下,这两种笔法需要结合运用,营造出清晰立体并且富有色彩变化的画面效果。在国画创作过程中,很多艺术家都运用中锋,采用一气呵成的方式勾勒出一个较为粗犷的线条或者轮廓,之后再通过点、勒、勾、擦、颤、糅合描等多种笔法的综合运用,对初始线条进行细化处理。通过这种粗犷与细致相结合的绘画技法,使整幅画面呈现出生动与细腻、脱俗与飘逸、潇洒与随意多元并存的视觉美感。还可以运用侧锋勾勒出苍劲豪放的线条,使画面呈现出雄奇、大气、写意的视觉冲击效果。在国画创作中,除了中锋和侧锋这两种笔法以外,还包括飞白、拖锋、逆锋等用笔技法。具体采用何种方法,则需要艺术家结合实际创作需求而定。需要注意的是,不论选用何种用笔方法,都需要保证运笔方式的科学合理与规范化程度。在国画创作的过程中,为了实现点、线、面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要掌握好“指实掌虚”这一技法。这样的画面即使不是一气呵成,也可以呈现出随意洒脱的理想效果,避免画作意境因反复涂描而遭到破坏,最终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创作意图充分展现出来。

(三)笔速把控

在国画创作的过程中,不同的笔速会形成不同效果的笔触。所以,能否对笔速进行合理把控,直接关系到用墨、用笔、色彩、意境表现等多个方面。但是,笔速的运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表现绘画内容以外,还直接反映出艺术家的内心情感以及情绪变化。因此,艺术家在进行国画创作时,要寻求到一种人与笔合二为一的感觉。这样一来,便可以通过合理的笔速把控,将自身的创作意图呈现得更加精准到位。比如在画一个比较干枯的物象时,为了呈现出那种久远而又苍凉的意境,就要适当加快笔速。笔速比较缓慢,会使画出来的物象较为圆润,更加倾向于舒适和静谧之感,这种绘画效果显然与创作意图存在较大偏差。因此,在进行国画创作时,运笔速度要与国画所欲表达的意境与情感相融合,力争运用最合理的笔速,呈现出最贴近艺术家创作意图的画面效果。

(四)意境营造

对于国画艺术而言,其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意境之美。因此,在研究国画制作与表现技法时,应将意境营造与用墨、用笔、笔速等元素视为一个整体,探讨国画意境营造技法。因此,国画艺术家需将创作构思作为出发点,明确在绘画当中需要表现哪些意境美感。明确这一目标之后,再考虑如何用墨、用笔以及用色,并且实现这几方面绘画元素的有机融合,避免创作完成后,不但没有呈现出艺术家的创作意图,甚至给观者带来突兀之感。绘画者在进行创作之前,要明确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神”是国画艺术的精髓所在。艺术家要想创作出一幅“传神”的优秀画作,不仅要在脑海当中形成一幅理想中的画面,还要探究这幅画面的产生背景、关键元素、主次关系、远近关系等,之后再确定画面意境。只有这样,方可保证最终呈现出来的画面具有活灵活现的效果,容易引起观者的情感共鸣,甚至可以透过画面想象到某种故事情节,而不是各种物象之间的简单叠加堆砌,给人以卖弄绘画技法之感。其次,色彩、墨法、笔法的合理运用。不同的色彩、墨法和笔法,都有各自不同的情感倾向,在营造国画意境时,要结合创作意图来选择,绝不能盲目滥用。比如在描绘乡野生活时,可以采用淡墨、中锋笔触营造出山长烟引素、雾锁烟笼的效果;在描绘夏天的景象时,要运用中等笔速营造出近水幽亭、穿云瀑布、绿水无波的意境。另外,在选择色彩、墨法和笔法时,还可以结合画面当中的场景氛围进行取舍与运用。比如画面当中的场景比较慷慨激昂,那么在色彩、墨法以及笔法的运用上,则要以浓墨、重彩为主,运笔时适当加大力道,描绘出苍劲有力的线条,以此来提高画面的“传神”效果,营造出符合创作需求的意境。国画艺术家及国画爱好者要不断地实践探索,总结经验,或者时常借鉴、赏析其他优秀画作,促进个人创作水平的提升。

五、结语

国画凭借其自然古朴、大气写意的艺术风格,受到古今中外绘画艺术爱好者的青睐。在一幅国画作品当中,绘画者所运用的制作手法与表现技法直接关系到画面美感以及艺术表达的完整性。因此,在进行国画创作时,绘画者要充分把握用墨、用笔、笔速、意境营造四个方面技法。通过各种制作手法与表现技法的灵活运用,为国画作品增光添彩,使其在传统艺术领域内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用墨国画技法
国画《鲦鱼》
国画《鲿》
拓片制作中的用墨技巧
微思考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国画欣赏
精通拍摄技法
从画家书法谈对书法墨法的理解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