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画家书法谈对书法墨法的理解
2017-07-17张立刚
摘要:由画家书法墨法的变化讲述书家在书法“用墨”的过程中与其它表现形式诸多要素如,用笔规律、结体、章法方式相互结合,造就了书家极为独具的书法艺术个性和本人艺术风貌。对于书法之“墨法”,我们可以切实看到整个书法作品中浓淡干湿黑白的对比、虚实变化,也可以看到整个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的书法艺术氛围,体察到作者浓重或细微奇妙的情感意识。
关键词:书法墨法;人品;用墨
我们从对“画家书法”的研究上,提出了诸多对书法墨法的见解和看法。画家为何创造出如此之丰富多彩的书法墨法。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缓缓走进书法墨法的这项研究专题。本论文中的“书法墨法”,指的是苏东坡的“浓”、董其昌的“淡”、米芾的“干湿浓淡对比”、程邃的“焦”、王铎的“涨”、黄宾虹“宿”。此几种最为代表性的墨法,在画家书法中形式上最为突出,艺术上的价值与对历史意义的影响也极为深远,都可成为一“法”。
在本篇论文中所说的“书法墨法”与传统意义上的“墨法”不能混为一谈。历史传统书论中所谈到的“墨法”,作者认为相对片面一些,只是多从书法家本人实践经验的角度上去论述探讨自身的一种抽象用墨感受,而书家本人于作品里对书法墨法的变化则表现的相对含蓄、微妙。
古人墨法,妙于用水。墨法就是对水的运用,就是水墨的调和。
近现代最具代表性的山水画家黄宾虹,他出生于1865年,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笔墨的研究极为投入和深刻,他对中国书画用墨的理解与总结是,“浓、淡、泼、破、积、焦、宿”论墨七法,黄宾虹对墨法的理解与总结是对中国书画墨法最为集中精粹的概述,他在用墨上“浑厚”的墨法个性,表现的如此飘逸和富有灵性,这正是中国书法墨法技艺最为集中精湛的形式体现。黄老说,“古人墨法,妙于用水。”墨法其实就是对水的运用,就是水墨的调和。
本论文中所说的书法“墨法”只是更加注重对书法“墨法”理解,更加偏重于从现代艺术的角度去分析去量化书法墨法的用墨规则,与中国传统画中所说的“墨法”有极其类似相同之处,在书画家的实践运用中更为注重的是对水运用的技巧,更加具体地描述,就是书法中的“水墨法”。
书法之“墨法”在历史传统书法理论中牵涉极少,古代书家把书法中的诸多理论技巧统统用“笔法”去分类论述,从实践中所牵涉到的具体的运笔方式,以及在运笔过程中所带来的乐趣与审美倾向。但是,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大量经典书法真迹作品中发现:书法作品里的墨法是造成书法作品“画面”效果的因素之一,他可以充分表现出书法家性格情感气质不能或缺的语言方式之一。书法墨法是在书家反复锤炼塑造风格的过程当中形成的常规性表达方式。
书家在书法“用墨”的过程中与其它表现形式诸多要素如,用笔规律、结体、章法方式相互结合,造就了书家极为独具的书法艺术个性和本人艺术风貌。对于书法之“墨法”,我们可以切实看到整个书法作品中浓淡干湿黑白的对比、虚实变化,也可以看到整个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的书法艺术氛围,体察到作者浓重或细微奇妙的情感意识。
书法之“墨法”在技法上没有什么高妙之处,重要的是怎么运用它,怎么才能使水墨在宣纸上产生比较好的画面效果,这必须得靠经验,不断的融汇改进。“墨法”的关键,是要敢于用“水”,大胆用“水”是使墨法产生大的变化的前提,与此同时还与用笔的力度速度有很大关系,缓慢运笔,落笔有“入木三分”的感觉。但是对水的运用和把握达到出神入化之境界,“墨法”才能产生出奇制胜的效果。对于“墨法”要把它用得透亮湿润,对比丰富立体又肌理,其中的关键之处就是用水,用水是掌握墨法的关键所在。
传统书论中以书法“笔法”为基础的理论方式以及其概念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们的欣赏水平。当代书法作品的确显现出更为高明独到的对书法水墨的理解与实践运用。总之,“画家之书法”作品中的确显现出对水墨的高超理解与实际运用。“画家之书法”对水墨的运用是用一种更为自由的态度和方式,从而使其书法“笔墨”中的“墨法”更为灵活生动突出,历史书画大家,米芾、董其昌、王铎、黄宾虹与林散之等在书法实践中意识或不意识地运用书法之墨法语言,具备更为强烈的个人艺术魅力与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成为书法作品中的用墨典型代表。
历史传统有书论提到,“人品不高,用墨无法”的说法。这句话所说的“人品”,作者的理解是书家的性格、内在的气质、修养与自身的品格。人品的高低与书法“墨法”及其熟练程度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与与书法“墨法”风格尤其是“墨法”的品味、气息一定息息相关。低俗平庸的人格难免造成书法“笔法墨法”的平庸无奇,低俗人品必定会有某种外在的笔态,这种必然的关系,就注定了书家对高格调“笔法墨法”的追求,必定会与对完美人格与精神的追求相一致,也必定会产生对庸俗低劣的排斥。
书法史证明,模仿、重复而不知变化的“笔法墨法”,不是好笔墨。黄宾虹老先生向我們展示了“笔法墨法”的自主属性——他以自己的性情创造书法笔墨,以自己的性情运用笔墨,反过来他又感受书法墨法的神韵;他从书法笔墨中体验乐趣,抒发“笔法墨法”的意趣,并激发起自身的体验和感触,随之意识外出现的笔墨变化会激发起新的情感流露,这种流露的情感又激起新的意境、感触,并且借助笔墨的流淌疏导出去。书法家因书法创作产生的创作激情,反过来又能动地影响抒发创作激情……如此良性循环。在创作中循环感受与情绪。
在近代艺术大师黄宾虹那里充分体现出了书法墨法的性情,“笔法墨法”的自由挥发使用使笔墨真正成了性情和人格直接体现,笔墨蜕变成了性情本身,笔墨的形成过程真正成了性情的形成过程。艺术大师黄宾虹的书画作品中所表现的生机勃勃笔墨性情,好似生命在皴擦点染中荡漾,精神灵魂在提按顿挫中升华。在毛笔与宣纸的摩擦交错中,在水与墨的融汇中,书画意境无意而得之,不为而为之,无序而井然有序。
论文的末尾,我们说说书法之“归于平淡”。对书法“墨法”的理解,书法需要至情,说到书法之归于“平淡”,空门中人也并不是不能用书法抒发性情,不过所抒发的情感未必只是喜怒哀乐的七情六欲,出家之人如,怀素、高闲等人所书写的狂草与自己的性情完美融合。但是,象弘一法师,用书法笔墨性情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用书法笔墨抽象来表达自己苦修的情感,在自身修行与书法笔墨的性情结合中得以表达自身平淡的情感。
本人才疏学浅,急需在专业上有更大的提高和突破,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同学们的真心帮助和老师的真心教诲,尤其是马东骅导师的细心耐心的指导和点拨,让本人受益匪浅,豁然开朗。在此,本人表示真挚的感谢!
作者简介:张立刚(1973.04-),男,山东日照人,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