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视域下“体医结合”人才培养路径的研究

2023-04-06侯艳丽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2期
关键词:体医结合体医体育院校

侯艳丽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南阳 473000)

体育的目标是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医学的目标是防治疾病、维护健康。两者紧密联系,共同承担着提高人类健康素质的任务[1-2]。只有体医深度结合,才能彰显健康的合力效能,促进健康中国的实现。当前大健康理念正在形成共识,人才培养工程稳步推进,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成功的试点证明了“体医结合”的可行性。但是由于诸多原因,体育与医学的融合度不高,“体医结合”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体医结合”相关政策不足,尚未建立“体医融合”的政策机制;体医行业分离,业务互不融通;存在行业壁垒、服务导向等。通过大量调研,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策略与建议:(1)建立完善而明确的政策法规体系。在宏观管理层面强化权威性、强制性顶层法律设计;在中观层面强调统一目标、统筹协调;在微观层面提供具有可操作性和支持度的政策及细化、可行化的落实步骤。(2)在理念上改变依靠单个部门开展健康促进与保障的狭义思维,以“运动是工具”“运动是良医”的理念,有效提升“体医结合”治理成效。(3)通过优化技术组合,构建体育和医疗相互认同的技术判断标准,优化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推进业务融合,形成临床诊断护理与体育活动干预融合体系。(4)策略融合中要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营利性组织的引导作用及非营利性组织的公益志愿作用。通过制度、经济、评价、激励等方式,形成多元主体由封闭管理向协同治理有效模式的转变,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供给效率的目标。(5)通过“体医结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流通机制、人才资源共享机制、技术资源互补机制,实现资源融合,推动和促进体育和卫生部门的协同和创新,实现全民健康服务的精准化供给。

在上述问题得到解决的情况下,“体医结合”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还必须重视“体医结合”人才的培养。人才问题也是制约体医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体医结合”人才数量不足,另一方面“体医结合”人才质量不高[3]。本文针对此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研究,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逻辑框架,结合健康中国发展的需求,以社会需求为人才培养导向,提出“体医结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1 “体医结合”专业人才的概念

所谓“体医结合”专业人才是指融体育和医学两个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仅知识面广,综合素质较高,而且思维能力较强,可将体育与医学知识高度融合,并应用于促进公众健康的实践活动中。在健康中国视域下,“体医结合”人才是既懂医疗又懂体育的“亦医亦体”专业技能人才,以成为“体医结合”的实践者和执行者,成为优化健康服务质量的操作者[4]。

2 “体医结合”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

健康中国离不开全民健身,全民健身离不开“体医结合”。《“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预测到2030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可达5.3 亿[5]。这就意味着我国需要大批的“体医结合”专业人才来指导国民健身,促进国民健康,同时降低医疗康复费用。“体医结合”专业人才包括运动康复、保健康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专业人员,这支队伍是实现健康中国的基础保障之一,必须数量多、素质高、结构合理。吴亚婷2019年的研究[5]显示,我国当时仅有3.6 万人具有康复治疗师的技术资格,即每10 万人中物理治疗师不足1 人,与北美及欧洲一些国家相比,相差30 倍以上。该研究也显示截至2017年,全国有36 所高校开设了运动康复专业,近几年虽然开设数量有所增加,但每年招收及毕业数量仍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特别是能根据具体公众需求开设个性化运动处方的人才十分稀缺。

3 当前“体医结合”人才培养的不足之处

一方面,“体医结合”人才数量不足,另一方面,“体医结合”人才的培养质量令人担忧。受各方面的影响,部分院校在“体医结合”专业创设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缺乏体育与医疗的深度融合。医学院校和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虽各有特色,但均欠缺对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体医结合”人才培养的一个突出矛盾是,绝大多数院校在“体医结合”专业创设和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缺乏体育与医疗的深度融合。

体育院校和医学院校在培养学生时均出现教学资源及师资资源不足的情况。部分院校盲目扩招,软硬件配套设施却达不到要求。体育院校在培养相关人才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医学课程体系师资薄弱。一方面,由于培养规模较小、能力不强等因素而难以吸引高层次专职人员任教;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支撑医学类课程设置的实验条件和相应医疗设备,使体育院校培养的人才具有明显短板,最终所培养的学生欠缺医疗实践技能。同样,医药院校培养的学生缺乏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难以培养出既具备体育运动、活动技能和科学健身知识,又具有医术医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此外,虽然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以致用”能力,但是“体医结合”专业的实习条件却难以保障。体育院校缺乏相关医疗设备、诊治对象和实验环境;医药院校学生也难以在体育系统内找到实习对象和机会,严重影响了“体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效果。

4 “体医结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4.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完善“体医结合”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与规格

依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结合健康中国发展的现实需求,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主题思考,重新审视和制定“体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与规格,并以此为依据开展后续相关工作。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结合“健康中国”发展的需求,注重提升学生的医学素养或体育素养,将更多的医学元素或体育元素融入“体医结合”人才的培养过程中[6]。

4.2 转变教学思路,树立“体医结合”的教学理念

遵循古人“未病先防”的大健康理念,建立“运动是良医”的观念,有效拓展“体医结合”的深度。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化“体医结合”专业毕业生从事本专业的纵深积累。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目标时,避免体育与医学间“厚此薄彼”或“两张皮”现象,促进两学科科学合理地融合;邀请行业专家解读健康中国、“体医结合”的政策,组织教师学习“体医结合”的相关理念和融合模式,用“体医结合”的思想和态度影响本专业的学生,进而提升“体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效果。比如: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强化“体医结合”的理念,教育学生以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为手段[7],善于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尽可能通过非医疗手段促进公众健康,同时要意识到合格的“体医结合”人才需要具备基本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能为公众提供基本的医学指导和治疗。

4.3 修订教学大纲,编写有特色的教材,推进数字化资源的建设

当前还缺乏适合“体医结合”专业师生使用的特色教材。体育科目与医学科目教学的相对分离,使得所培养的人才也难以将两者融合应用于实践中,因此编写具有创新特色的教材势在必行。教材编写需要体育与医学方面的专业人才同时参与,依据人才培养目标,所编教材应该凸显岗位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需求,顺应健康中国发展的趋势,以必须、够用为度,与健康服务工作相衔接,将“体医结合”融于教材中,贯穿于教学活动中,践行于工作过程中。与此同时,要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推进数字化资源建设,构建网络教学与实践平台,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并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更多的实践机会,凭借多渠道、全方位的学习、演练,牢固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

4.4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改革课程内容

根据“体医结合”与“服务社会”的原则,根据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与规格,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以此为依据改革课程内容,重视体育课程中的医学元素及医学课程中的体育元素,开设《运动生理学》《推拿按摩》《体育保健》等课程,同时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重视实践环节,建立见习、实习制度,深入社区服务中心、健身指导中心等机构,通过岗位实践培养学生非医疗或医疗干预的能力,使其能够开设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并给予公众基本的医疗救助[8]。

4.5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作为课程建设的设计者及人才培养的实施者,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应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选拔优秀的教师,鼓励教师广泛涉猎“体医结合”相关学科的最新动向和进展,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要大力倡导教师深入“体医结合”工作岗位进行实践锻炼,通过外出学习培训或网络培训的方式不断提升整体素质,包括基本的急救技能和康复方法等,以自身的实践经验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指导,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与此同时,“体医结合”专业的教师应该具有“体医结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能够与时俱进,敢于改革创新,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融合,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数字化资源,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结合教学评价体系的反馈结果,调整授课方式,以此提升教学效果。

4.6 重视体育院校与医学院校的合作

采用联合办学、联合培养的方式,通过“体医结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流通机制、人才资源共享机制、技术资源互补机制等[3,9],实现体育院校和医学院校资源融合,推动和促进院校协同和创新,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同时,两类院校可统筹人才培养的就业渠道,以此为切入点和培养人才的动力,有针对性地为社会输出“体医结合”专业人才。此外,在合作的过程中,可通过优化技术组合,构建“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推进业务融合,形成临床诊断护理与体育活动干预融合体系,为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4.7 构建校内外结合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

院校要与校外“体医结合”“实践基地”合作,使“体医结合”专业的毕业生在实践锻炼环节能够与社会接轨,深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动损伤康复机构、体育运动协会等,通过一定途径接触真正需要帮助的民众,不断历练,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加强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院校还应采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方式,与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以便定期开展实训、实习拓展活动,使学生的实践技能真正得到锻炼和提升,以满足社会所需。

4.8 构建“体医结合”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在构建“体医结合”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时,采用“院校教育评价+实践能力评价+社会需求适应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10-11],以社会需求、岗位胜任为导向,注重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适时调整授课内容、培养模式等,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既懂“体”又懂“医”的“体医结合”人才。

综上所述,“体医结合”的人才培养要以政策环境为导向,在健康中国视域下,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导向[12]。高校在培养“体医结合”专业人才的过程中,要完善“体医结合”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与规格,树立“体医结合”的教学理念,修订教学大纲,改革课程内容,编写有创新特色的教材,重点突出“体医结合”的特色课程体系,同时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构建教学评价体系,根据实践检验课程质量、调整培养方案,将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作为“体医结合”的“点”[13],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上真正需求的“体医结合”专业人才,进而成为实现健康中国的推动力。

猜你喜欢

体医结合体医体育院校
后疫情时代安徽省体医融合现状的调查研究
边界与可能:体医融合中的身体、技术与知识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体医结合”背景下健身气功在普通高校的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体医结合”导向下对体育专业教学的影响
辽宁省“体医结合”模式下运动对肥胖人群身体形态的影响
“体医结合”与大学生运动风险控制分析
共生理论对“体医结合”模式创建的启示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在社区实施:“体医结合”促进健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