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技能型人才培养及其实现路径

2023-04-06史可可董显辉冯国艳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2期
关键词:技能型职业专业

史可可,董显辉,冯国艳

(1.广州新华学院,广东广州 510520;2.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 300222)

1 问题提出

制造业作为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直接体现生产力发展水平。过去几十年,我国制造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智能化发展趋势愈加明显,并建立了庞大的制造业体系。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明确提出经过努力,到2021年底,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将达到25%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将达到30%以上。相关调查显示,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制造业高技能人才数量往往占到技能劳动者总数的40%-50%,我国仅5%左右[1],高技能人才较匮乏。人才是第一资源,起着核心作用。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迈进制造强国行列,归根究底靠拥有高技能的人才去实现。而高素质技能人才是制造业提升的关键因素。因此,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制造业提升的内在要义与根本诉求。

2 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作用

2.1 推进地方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密不可分。职业院校教育坚持能力本位,技能型人才培养理应遵循这一价值旨归,并在此理念的指导下进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在理念上,坚决摒弃“重学轻术”“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强调职业性与教育性。在内容上,以契合行业技术应用与职业标准的课程资源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工作场景,突出技术性与实用性。在方法上,促使教师从以理论为主的教学向“理论+行动”导向的教学转变,使得课堂教育内容与实际工作过程紧密契合,体现应用性与灵活性。在形式上,坚持理实一体、知行合一,突出技能养成,优化创新创业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增长见识[2],强化实践性与综合性。

2.2 提升受教育者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其个人与社会价值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3]。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每到毕业季,严峻的就业形势便成了热门话题。技能型人才培养坚持以服务地方发展为根本宗旨、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基本导向,能够明确人才培养的定位与方向,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素质结构,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深入生产、管理与服务一线的机会,在真实环境中提升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对于高技能人才掌握全面技能、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就业竞争中占得先机以及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

2.3 推动企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传统的扩大生产规模、节约人力资源成本的生产模式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个性化需求、柔性化生产以及企业产业升级所体现的演化逻辑往往内嵌着知识密集度高、技术水平更为复杂多样的特征,势必对现有的技术技能人才提出更高要求[5]。反过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着重与产业升级相适应的知识、技术与工匠精神的培养,特别要突出对技术专家知识的需求、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互动以及对技术活动真实情境的需求[6],势必推动企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3 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

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包括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其中,内部因素主要指地方院校的专业及专业群建设、课程设置与内容开发、课堂教学以及师资水平,外部因素主要指与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相关的利益获得者,如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等。

3.1 专业及其专业群建设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专业被定义为“高等学校的一个系里或中等专业学校的学业门类或产业部门中的各业务部门”[7],在《教育辞典》中,被定义为“专门的行业,它引入教育领域以后就成为培养专门人才的术语,目前我国的高中等专业学校都是按专业来培养本科生、专科生和中专生”[8]。此处体现的是“专业”的广义概念,构成了一套足以全面表征专业自身特质的逻辑链条:知识-学科-课程-(高校内部用于人才培养的、狭义的)专业-岗位-行业(产业)-职业……在高等学校的外部关系中,它对接“岗位-行业(产业)-职业”[9]。可见,专业紧跟产业、对接产业、服务产业,与高校人才培养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专业及其专业建设成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影响因素。

3.2 课程开发与内容设置

在我国,课程一般被定义为“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综合,它包括学校教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各类学科课程)和有目的、有计划的各种教育活动(各种活动课程),以及各项课程设置的分量与时间安排”[10],无论是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学科课程,还是实践技能的活动课程,都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与载体,体现人才培养的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的内在规律。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及其应用性,决定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内容设置应贴近未来职业的工作内容、对接行业企业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因此,课程及其开发与内容设置构成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影响因素。

3.3 课堂教学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生获取知识、提升素质、提高能力的关键环节。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彼此交融、相互作用的过程,是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得以实施、专业价值得以实现的动态过程,也是实现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关键。课堂教学应紧紧围绕真实职业环境中的“工作过程”展开,与生产过程对接,贴近工作场景、贴近职场要求、贴近学生实际情况,实行“教-做-学”协同的一体化模式,从教室与课堂中体现产教深度融合。没有课堂教学,技能型人才培养将变为一纸空谈,而课堂教学的好与坏以及能否科学、合理运行,将直接影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与效果。可见,课堂教学构成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动态影响因素。

3.4 师资水平

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是知识体系的组织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共生关系的对话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不断发展的学习者,在影响学生发展的所有要素中,教师所起的作用最为直接、最为能动、最具成效[10],也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体力量和重要保障。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双师型”教师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的需求极为迫切。依据教师的知识背景,结合发展需要,着力打造一支业务能力突出、专业知识深厚、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专兼职比例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11],显得尤为重要。师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及效果。因此,师资及其发展水平(如完善的结构、健全的功能)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影响因素。

3.5 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论,被认为是“理解和管理现代企业的工具”。弗里曼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的过程影响的人”[12]。另外,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其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当地经济的发展以及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诸多领域休戚相关。据此,可将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等视为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各主体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

4 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路径

基于现有模式培养的职教人才,存在实践能力不强、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不高、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13]。结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拟从加强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注重课程开发与内容设计、优化课堂教学、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发挥“政行企”联动作用等方面探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4.1 加强专业与专业群建设,满足区域制造业发展需求

专业紧跟产业、对接产业、服务产业,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因此,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在广泛开展人才调研、吸纳行业企业一线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布局。考虑专业的适切性与前瞻性,增设新兴专业,对接新兴产业,紧贴劳动力市场、技术创新的要求;面向主导产业的发展,打造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适应主导产业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面对产业的优化升级,在改造传统专业的同时,淘汰一批不利于学生就业、不利于促进区域产业发展的落后专业。另一方面,在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诉求下,以集群思维整体布局专业结构体系,积极促进教育资源的顶层设计、系统开发、综合应用,形成集聚效应,已成为新时期专业内涵建设的首要任务[14]。与单个专业相比,高职院校的专业集群建设展示出了人才培养的科学化和特色化,符合智能化生产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需求。因此,职业教育要打破各个专业各自为政、松散建设的局限,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形成若干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群建设优势[15]。

4.2 注重课程开发与内容设计,符合行业技术应用与职业标准

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发展诉求内在规定了课程开发与内容设置要充分考量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坚持“基于工作岗位”的基本理念。获得有价值的隐性工作过程知识是培养高端技能人才的关键,因此,在进行课程开发与具体内容设置时,知识结构应以隐性工作过程知识为主要特征[16],技能结构应以实际工作过程所需的各项职业技能为基本反映,素质结构应以实际工作过程涉及的职业综合素质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支撑。

坚持“基于工作岗位”的理念,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核心,开发设计“教-学-做-用”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与行业技术应用与职业标准同步。如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与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共建三星半导体工科大学,开发设计的课程除基础学科、专业学科及公共学科等学历课程外,还增设了企业主导的技能课程、扩展课程。这些基于工作岗位的培训课程不仅为企业培养了核心技术人才,还提升了职业教育的企业贴合度[17]。与此同时,开发并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人文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坚持基础理论教育、实践操作教育与人文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解决上文提及的“职业道德不强、职业素质不高”问题。

4.3 优化课堂教学,契合行业现实生产与管理的运行过程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彼此交融、相互作用的过程。由于高职院校以市场为导向,其专业设置和教学结构模式体现在适应市场发展规则和职业能力变化的要求上[18],这决定了教师的“教”有别于传统观念的理论传授,而应侧重“教中做”,体现工作还原与实践应用;也决定着学生的“学”应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知识获取,而在于“学中做”,突出技能掌握与职业行动力。注重以工学结合、项目化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开展能力教学,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19]。可灵活运用角色扮演、多媒体演示、基地体验、课题探究和主题辩论等丰富多样的实践性与体验性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从职业活动模拟过程中增强职业体验[20]。另外,可参考德国“双元制”(Dual System)的做法,即学生在选定具体的职业后,分别在企业与学校接受普通文化知识教育、职业专业理论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以及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兼顾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21]。这有助于彰显地方院校与企业各自的优势,发挥各自的作用,更有助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同时,加强“做”环节的训练,有助于解决“实践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

需指出的是:工作过程并非教育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纯粹“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而要坚持教育性教学的基本原则。

4.4 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培养“通理论、强实践”的师资队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双师型”教师要达到教师总数的60%以上,高职院校有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60%以上。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对高职院校教师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因此,坚持“内培”与“外引”相结合,培养“通理论、强实践”的“双师型”队伍迫在眉睫。一方面,坚持“内培”。制定教师培养规划,推进管理制度建设。以建设一支师德高尚、观念创新、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教学队伍为目标,确立师资队伍常态化,建立团队合作教学机制,推进校企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的制度化建设[22]。启动“选教入企”计划,选派理论通、业务精、能力强的教师参与到企业工作现场,与经验丰富的一线专家、能手交流经验,增强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着力提升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坚持“外引”。优化师资结构,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推行“引企入教”计划,大力引进或聘请一批业务精湛的能工巧匠参与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以促进企业技术人员与职业院校教师的经验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升[23]。培引结合,专兼并用,双管齐下,组织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能力培养,着力打造“通理论、强实践”的师资队伍,“用优秀的人才培养更优秀的未来人才”[24]。

4.5 发挥“校政行企”联动作用,服务技能型人才培养全过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调动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和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因此,需要密切政府、院校、行业组织、企业的合作,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个人利益的“互利共赢”,形成稳固的利益共同体。地方政府承担引导与服务角色,地方院校承担智库、服务角色,行业组织承担沟通协调、决策咨询、服务指导、评估监督角色[25],地方企业承担主体、主导角色。校企双方充分融合,深度合作,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才双向交流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26]。

德国34%的企业主动参与学徒培训,规定60%的时间用于学习实践操作技能,40%的时间用来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英国企业不仅与学生签订相关协议,并且在学徒制开始前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考核,以了解学生的兴趣,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27]。同时,还应注重搭建产教融合信息平台,收集产业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各类数据,为政府、行业协会、企业、职业院校、科研机构等提供参考,实现各主体之间宏观与微观、正式与非正式层面的全方位信息互动[28],服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猜你喜欢

技能型职业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职业写作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我爱的职业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