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长效人才培养机制构建方法研究

2023-04-06彭学新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2期
关键词:育人机制建设

彭学新

(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 530222)

国家人才战略的深入实施,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将“双创”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系中,不仅能够推动高校教育改革,而且还能够在培养优秀人才方面实现更大突破。因而,高校应当积极探索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进行有效融合的实现形式,努力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质量和水平。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方面进行了安排和部署,特别是在专业化建设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而且也在融合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高校人才建设的目标、要求和任务来看,部分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方面仍然面临诸多问题,较为突出的一点是不注重构建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效果[1]。对此,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对构建长效人才培养机制的积极作用有清醒的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构建长效人才培养机制制约因素的调查研究与分析论证,并采取积极、有效、系统的策略,大力推动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努力使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现更大突破,推动高校长效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1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构建长效人才培养机制的积极作用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范围广、领域宽,要求高校动员更多的人员和力量参与其中,在此基础上形成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并持续完善长效机制。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需要强化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长效人才培养机制,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富有成效,才能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引领高校人才培养实现创新发展。

1.1 有利于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科学化

从根本上来说,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这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长效人才培养机制,对于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科学化至关重要,能够使现代教育理念科学、系统地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对于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都具有重要作用[2]。如通过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制度,能够使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度更高,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质量。

1.2 有利于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系统性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涉及众多领域,只有构建长效人才培养机制,才能使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系统性更强,切实发挥高校各个部门、广大教师的作用,使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能够形成多元互动和良性循环[3]。通过构建长效人才培养机制,可以使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整体性更强,如高校制定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政策的过程中融入人才培养相关内容,加强对各个领域的引导,能够使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得到各方的重视,同时也能够使广大教师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水平。

1.3 有利于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持续性

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构建长效人才培养机制,还能使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特别是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加强相关运行体系建设,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调查研究,找出存在的制约因素,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理念组织实施,如将PDCA 循环应用于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建设当中,长期坚持好的思路、方法、措施,改进作用不明显甚至存在制约性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和地方人才战略的整体情况,不断调整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方案,对于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持续发展并取得实效十分重要[4]。

2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构建长效人才培养机制的制约因素

2.1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比较薄弱

科学、系统、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对于构建长效人才培养机制具有很强的作用。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致力于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于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起到积极作用,但个别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方面不注重持续优化、持续完善、持续创新,长效机制建设尚未形成[5]。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发机制不够科学和系统,尽管将“课程结构任务化”作为重要的开发模式,但却没有将实践知识、理论知识、文化知识、职业素养等进行有效结合,教学过程、学习过程、探究过程与创新创业教育关联性相对较小。

2.2 “三全育人”协同教育机制不够完善

随着“三全育人”的深入实施,高校“三全育人”机制日益完善,但个别高校不注重构建“三全育人”协同教育机制,创新创业教育与“三全育人”缺乏融合性、互动性、渗透性,对构建长效人才培养机制具有较大制约[6]。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机制建设尚未完全形成,部分高校虽然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建设,而且也制定了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但在发挥高校各部门和广大教师积极作用方面仍然没有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化水平不高,创新创业教育在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方面缺乏持续性,部分专业课程教师也不注重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精神、能力的“输入”等[7]。

2.3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有待优化

健全和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能够在构建长效人才培养机制方面发挥保障作用,但目前部分高校还没有把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作为构建长效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支撑,不仅影响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水平,而且也不利于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8]。通过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管理体系,能够使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整体性更强,然而部分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管理体系建设方面缺乏完善的体制和机制,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合力不强、各自为战的现象相对较多。通过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体系,还能够促进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然而部分高校不注重促进校内与校外资源、硬件设计与软件环境的有效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创新不足,必然会制约长效人才培养机制建设。

2.4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方法不够多元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长效人才培养机制,运用科学的方法,可以使人才培养机制建设事半功倍。然而从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践来看,部分教师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过程中还没有从构建长效人才培养机制入手创新方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方法缺乏持续创新,而且各种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方法的结合不够紧密,如缺乏对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上收集创新创业典型案例的自主学习模式还没有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得到有效应用[9]。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线上线下混合教育方法的意识不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甚至存在脱节的问题。部分教师还没有将项目化、任务化、团队化教育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方法等。

3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构建长效人才培养机制的改进措施

3.1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发、教学、改进长效机制,对于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科学开展和规范实施十分重要。基于这种认识,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将其与构建长效人才培养机制进行有效结合,把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纳入高校人才建设工作中,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同时也要兼顾“双创”对人才培养的较高标准和要求,切实加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发力度,围绕创新创业环境、创新创业政策、创新创业方向、创新创业热点等不断丰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真正建立起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工作、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机制,提升课程开发能力[10]。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还要科学设计实训基地、创新基地、企业工作室、“创客空间”等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载体,加强立体化开发和综合性利用,使大学生能够拥有更多创新创业学习、锻炼、实践的载体和平台,以此才能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取得良好效果。

3.2 完善“三全育人”协同教育机制

为了能够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构建长效人才培养机制,高校应当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纳入“三全育人”中,不断完善“三全育人”协同教育机制,使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能够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真正得到落实,这对于构建长效人才培养机制十分重要。高校应当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的规范化建设,从落实“三全育人”入手,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制度建设,根据高校人才建设的标准和要求,着眼于学生未来创新创业需求和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各部门、广大教师的教育、引导、服务作用,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11]。例如: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方面,教师既要强化理论灌输,也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通过积累创新创业经验,为毕业之后奠定基础。要将人才培养工作纳入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全过程,将全生命周期理论应用其中,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闭环”系统,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效。

3.3 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

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构建长效人才培养机制,应当通过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组织体系建设,高校应当建立自上而下的组织体系,从教育、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科学设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组织机构,既要独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各个部门也要加强协调,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协调机制”,共同研究、设计、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工作[12]。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纳入高校教育改革中,引导广大教师领办创新创业教育项目,通过深度研究,不断积累经验、提升层次,能够在构建长效人才培养机制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强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体系建设,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平台,使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得到更多支持。例如: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中,建立企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实践基地”,同时要通过“远程教育”开展常态化、持续性创新创业教育,并科学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参与企业具有创新性的工作,并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考核评价机制。

3.4 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方法创新

打造具有创新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方法体系,对于构建长效人才培养机制十分重要。对此,高校需要加大对教师的引导力度,使教师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构建持续创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方法体系,使创新创业教育在培养优秀人才方面发挥积极作用[13]。从促进创新创业理论教育与工作过程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学校教育和自主学习、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的角度,运用更多的方法进行综合教育。例如: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适应区域、国家乃至全球发展,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未来就业方向,强化学生市场调查、行业调查和企业调查的能力,找准未来创新创业定位[14]。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方法创新,更需要教师加强学习、实践和研究,学会总结、提升,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运用有效方法,如为学生建立“任务平台”“项目载体”和“创客空间”,使学生在学习、研究、锻炼的过程中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高度重视“双创”的新时代,高校大力加强和改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思路和模式,积极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长效人才培养机制,不仅有利于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科学化,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系统性,更有利于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持续性,进而使高校人才建设体系更加完善。对此,高校应当着眼于构建长效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改革和创新,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有效实现形式和方法路径,积极构建长效人才培养机制,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猜你喜欢

育人机制建设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