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测量活页式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2023-04-06吴晨晨朱磊明

山西青年 2023年2期
关键词:活页校本建筑物

吴晨晨 朱磊明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泰兴分院,江苏 泰兴 225400

2019年教育部先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组织开展“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建设工作的通知》《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等。这些文件要求,我国相关教育部门要着重从校企“双元”合作角度出发,规划和编排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以为职业教育院校的灵活教学提供支持。作为高职教育专业体系的重要构成,建设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更讲究技术性、灵活性,更需要活页式教材支持。因此,在培育工程测量、地籍测量一线高技能人才时,高职院校应注重开发与实践建筑工程测量活页式校本课程。

一、建筑工程测量活页式校本课程开发意义

活页型校本课程,是教材编写的内容之一,是在院校课程计划指导下,根据高职学生年龄特点和思维水平,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创作的一种有针对性的学材。学材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将包含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实操等教学内容穿插在授课内容之中,这样实施校本课程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关键的是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活页型校本课程,既能满足高职学生的认识层次,又能切合生活实际。这种教学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对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资源进行重组与整合,形成了学生的学习导向,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并与高等职业教育在课程压缩下的教学过程相适应。高职教材陈旧,未能体现职业特点[1]。在活页式校本课程开发中,一是活页式校本课程开发要充分发挥行业的作用,将行业发展水平、科技含量、职业岗位构成等方面的变化,都能直接体现在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上;二是活页式校本课程开发要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突出高职的素质和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不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内在的逻辑性,侧重于专业知识、技术或技能,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三是重视职业教育专家的参与,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不同价值,使之适应不同职业方向、不同等级的职业职能。

二、建筑工程测量活页式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一)内容编排应实际

传统课程编排理念下,建筑工程测量学科的专业课程主要依据知识体系展开排序,侧重于突出知识体系的连贯性与系统性,致力于夯实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为学生毕业实习提供理论支持。活页式校本课程则有利于循序渐进地助推学生的工程测量、地籍测量技能升级。

首先,校本课程具有院校专属特色,凸显了职业技能培育宗旨,利于强化教师的技能输出,避免技能教学流于理论化和形式化;其次,活页式内容编排所依循的是学生技能实践和应用需求,以单个任务为单位组织教学,重在培育学生的强实践能力,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利于学生深层次学习技能本身,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活页式校本课程整体能为学生的实践发展提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指导,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技能本身,逐步深化个人的知识与技能体系,促使学生更高效地适应未来岗位的要求,成为高质量的工程测量、地籍测量一线高技能人才。同时,课程需细化思政目标,融入教学内容[2]。

(二)内容调整应需要

传统模式下的校本课程内容大多用图文呈现,总体理论性较强,不利于学生展开深度想象、深层次联想,也不利于指导学生的具体实践活动。特别是学生实践受阻时,其较难回归课程图文快速寻找合适的解决对策。而活页式校本课程则不同,其呈现内容的方式主要是数字化教学资源,例如视频、动画、三维图、测试题等,便于建筑工程测量专业学生对内容一目了然,并从中一步步把握理论所对应的技能要点,形成完整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体系。此外,活页式校本课程为课前学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都配备了相对较充足的配套资源,学生可直接通过院校教学资源平台随时随地获取,即便学生在外实习实践,其也能及时利用在线平台进入课堂,把握内容要点。

此外,与传统模式下的校本课程不同,活页式校本课程具有明显的“活”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可依据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重新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确保尽可能多的建筑工程测量专业人员都能从教学过程中得到实践成长。

(三)教学模式优化调整

建筑工程测量活页式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情分析,以学生综合素质培育为主旨,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主要导向形成的教学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过去的“教学材料”特征,利于各类教学资源的及时整合与利用,利于学生德技并修,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持续可发展。同时,建筑工程测量活页式校本课程的开发便于教师转变其角色,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中挣脱出来,逐步成长为学习任务与具体教学过程的规划设计者、教学效果的评价者以及监督者,进而实现个人教学技能上的发展,成为一名更具教学能力的老师。

三、建筑工程测量活页式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践途径

根据我国出台的关于活页式校本课程的文件,可知职业教育机构应从校企“双元”合作角度出发规划和编排新型活页式教材。同理,开发并实践建筑工程测量活页式校本课程时,需立足校企合作视角。基于笔者个人实践,本文提出如下途径:

(一)走访企业单位寻目标

院校培育的建筑工程测量专业人才最后终将被企业所用,因此开发建筑工程测量活页式校本课程,首先要走访企业单位,深度调研企业单位的人才需求。具体来看,课程开发人员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与企业管理层沟通交流,深度把握建筑工程测量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了解当前的建筑工程测量水平,知晓最新的建筑工程测量技术与工具,理清企业对人才的行业大局观的要求,继而由此明确建筑工程测量活页式校本课程的人才培育目标;二是征求合作单位同意,深入建筑工程测量一线,了解一线测量人才需要具备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包括水准、角度、距离测量以及测量误差控制,再由此细化分解基本任务模块,形成系统性的实用型活页式校本课程;三是基于走访调研,初步拟定建筑工程测量校本课程任务序列,以邮件或现场讨论形式推送给企业单位,特别是咨询有相关丰富实战经验的企业管理者课程任务的排列是否妥当,是否契合实际。若有需要改进之处,请求获得改进建议,再进一步优化。倘若无改进建议,则初步确定校本任务序列,确定建筑工程测量专业的教学目标。

(二)编写具体任务计划

基于国家发布的职业标准,以培育建筑工程测量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引入任务式编写方法,细化分解每个任务,确保每个任务的教学能为之后的实习实践开展予以支持。根据走访企业单位的结果,本设计将建筑工程测量活页式校本课程的任务设置为三大模块。

首先,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在建筑工程测量过程中,主要采用精度高、地形详尽、利于规划设计建筑工程的大比例尺地形图进行测量,这是建筑工程测量的基础。因此,编写任务计划时,将其置于首要位置。根据测量方法所用场景差异,此处设置两种方法,一种是航测,另一种是野外测图。其中,航测过程依循“控制测量—航飞—像控—调绘—成图”过程,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野外测图过程则依循“控制测量—碎部采集—内业成图”过程,在校外实训基地或者校企合作单位施工现场进行,旨在让学生全面把握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应用方式,强化学生的专业性。

考虑到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实践需要让学生先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此处考虑置入微课视频,向学生介绍该类地形图的基本概念、比例尺以及常用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工厂设计、公铁路设计、矿山储量设计、城市规划等。同时,出示清晰的大比例尺地形图,说明其编码、图层、颜色、长度和角度单位、坐标系,说明编制该矢量数字地图的符号规范及分类,确保学生能在实际实践中加强标志符号的可行性配置。最后,以铁路符号为例,讲解特征线的显示、保存以及输出隐藏方式,以便学生在遇到类似的地物时能准确存储和提取地图要素,确保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其次,建筑物的施工测量。

这是整个建筑工程测量活页式校本课程的核心,重在指导学生学会测量建筑物施工的控制、放样和竣工验收工作。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工作不同,施工放样的侧重点是依据地形图纸要求,在工程地面上逐一标定建筑物的具体位置、形状、大小以及高程,以便施工单位能根据标定点线展开具体的施工工作。此过程中的任务安排是分四步,第一步是创建施工控制网;第二步是依照设计图纸的规定给建筑物做放样;第三步是每道施工工序落实之后,对每个施工部位的平面位置进行测量,分析其高程是否符合规定,若错误,及时提出改进要求;第四步,展开变形观测,明确建筑物是否出现明显的变形,并出示具体的结果,以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考虑到建筑物的施工测量对实践场地要求较高,在编制活页式校本课程时,拟采用案例观摩法进行课程知识先导。在这方面,可寻求校企合作单位的帮助,从其处获取建筑工程的施工测量过程视频,包括场地平整工序、建筑物定位工序、建筑物基础施工工序、墙体施工工序、建筑构件安装工序的测量视频等。基于案例视频观摩,逐步向学生说明各个施工工序的尺寸要求以及位置要求,说明施工作业面上的每一种精度测设(放样),让学生能真正透过实践视频认知施工测量,为未来施工测量实践提供指导。

最后,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建筑物的变形观测量重在明确建筑物的变形程度,包括其变形的大小,具体的空间分布,空间随时间变化而出现的变形变化,再综合测量结果形成分析与预报。目前,这项任务多见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建筑、水工建筑等。和常规测量不同,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的精度要求极高,至少需达到毫米级。如果是敏感变形,则其精度需达到0.1mm甚至0.01mm,否则异常变形较难被发现。考虑到建筑物的用途相异,其变形观测的重点和要求相异,所以在设计活页式校本课程时,需细化建筑工程每一部分,并引入特殊案例。例如建筑物基础变形测量,将均匀/不均匀沉降作为重点,指导学习累计沉降量、相对弯曲/倾斜量、沉降菌素以及沉降的累计量,再依此形成绝对沉降分布图。待学生基本了解这些内容,再引入特殊情况,例如软土地带,指导其测量打桩基础的具体水平位移。随后安排建筑物本身的变形观测,将倾斜观测、裂缝观测等作为核心,确保观测精度;再下一部分则安排建筑物内部、塔式建筑、圆形建筑的观测,要将挠度观测、瞬时变形观测置于核心位置,充分保证观测质量。

这部分任务的实行同样对实践场地要求较高,在编制活页式校本课程时,拟采用案例观摩法与实物模型法来对其进行教学。实物模型法即引入企业单位所做的建筑物模型,逐一向学生展示建筑物每一部分的变形观测测量方式,并要求学生直接动手参与测量实践,使学生能通过实践动手感知变形观测的精度要求,掌握具体的测量方法、测量内容,并撰写变形观测测量报告,确保自身真正掌握此项技能,为之后的实践奠定基础。

(三)形成完备的活页式手册

按照《关于组织开展“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建设工作的通知》和《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的要求,制定了高职高专院校教材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并按照《“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并将其发给每一位建筑工程测量专业师生,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挑选相关的学习资料。这样,才能清晰把握每个阶段的任务,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让教材更好地发挥教材的功能,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样,才能真正使建筑工程测量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更深入的发展。在活页式手册开发中,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技术,让活页式教材拥有卓越不凡的设计感[3]。

四、结语

活页式校本课程开发是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等有机统一起来,并将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相融合,运用现代高新科技实施新形态立体教学资源开发,有力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活页校本建筑物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高等职业院校活页教材开发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新型活页式教材建设研究
基于“1+X”证书的活页式教材开发设计——以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为例
邻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转钻机拔桩技术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火柴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