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困生教育转化路径探析
2023-04-06赵婧洁
赵婧洁
西京学院传媒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3
学困生是相对在正常的教育过程中,无法达到教学目的或者学习效率、成果明显低于其他学生,在学习方面无法达到预期。在目前的高职院校招生中,由于单招和其他方式入学的学生数量的增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在高职院校中,学困生普遍存在,他们的入学成绩较本科生低,也就导致了学生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较为困难。从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法和学校管理制度三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学困生的教育路径进行探析,解决学困生在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减少学困生的数量。
一、高职院校学困生类型分析
在高职院校中大致可将学困生分为基础薄弱、学习厌倦、动力缺乏、无所事事四种类型。在高职院校中,学生入学的方式多种多样,有通过单招等国家政策入学的,也有自主考入的,并且由于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普遍低于本科院校,这也就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1],学生的素质较低,对于知识文化的了解较少,并且学习也更加困难,接受新知识的速度和效率都低于本科院校。在长此以往的情况下,学生丧失了对学习的热情,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学生的基础无法得到弥补,后续知识也无法补充。还有一部分的学生并非因为喜欢这个专业才来学习的,由于受到考试成绩、父母意愿和未来职业走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学生有可能对目前所学专业没有兴趣,产生了学习厌倦以及专业厌倦。在进入本专业学习后,专业学习和自身预想不相符合,也对专业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或者采用了一些极端的手段抵制学习,导致了学习困难逐渐加重,逐渐演变成为学困生。在高职院校中不仅存在基础薄弱和学习厌倦的学生,有部分学生没有办法对学习提起热情,缺乏了学习的动力。该部分学生没有制定一个在学习期间需要完成的目标,没有学习的紧迫感,并且大学相较于初高中,教师的作用仅仅是授课,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是不及逆行管理的,导致了学生从一个高压的环境转变为一个轻松的环境,学生懒散、无所事事也就展现出来。学困生的类型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上几种,要针对学困生的类型分析成因,改变学困生的学习现状[2]。
二、高职院校学困生成因分析
(一)内部因素
在高职院校中学习的学生,可能由于在中学阶段就缺少了自控力,对学习的要求低,没有对学习抱有兴趣。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导致成为学困生。在专业选择的不合理、对专业的兴趣不明确、没有未来明确的职业规划,这都是学生逐渐发展为学困生的重要因素。消极的心态逐渐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也就在学习过程中不重视学习,恶性循环加重了学生对于学习的负面情绪。高职院校中,需要学生依靠自己的自控力,教师并不会时刻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生的学习进度都是需要自己跟紧教师,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路径就是根据学生的期中或者期末考试。没有了教师的管束,学生的自控力没有达到严格要求自己的程度,也就导致了学生在面对学习时会产生退缩的心理,并且会逐渐发展成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的情况,也就发展成了学困生。
(二)外部环境
高职院校中学困生的产生不仅因为学生自身因素,也有外部环境导致的。外部环境包括了父母的压力和学校学习环境。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牢牢束缚住了学生,来自父母高压的学习要求和成绩要求,学生如果不能按照父母的预期达到学习成果,学生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认为反抗父母是目前最主要脱离父母管控的手段,采取旷课、旷学等方式反击父母对自己的要求[3]。
学校的学习环境也对学生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高职院校中,大部分学生缺乏对学习的热情,在大部分学生放弃学习的环境中,自身的学习想法也会随着环境发生改变,长期处于一个厌学的环境中,学生无法得到有益的引导作用,导致学生逐渐向学困生的方向发展。并且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逐渐发展,学生可以快速获取网络上的信息,并且由于纷多繁杂信息的冲击,学生对网络世界充满好奇和热情,将学习的动力逐渐转变到了网络“冲浪”上,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在学习上,逐渐发展为学习困难。网络上“碎片化”阅读的发展[1],使得学生始终对网络信息获取持有严重好奇心理,学生沉迷网络无法自拔,将学习、课业抛之脑后,学习已经不再占据学生心理的重要地位,被网络取代。
三、高职院校学困生解决方案
(一)教育方式
合理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寻找到适合学生接受知识的教育方式都可以对学困生的解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是一个可以激发学生潜能的方式。教师采取激励性教学的模式,要细心观察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非每个学生都擅长学习,不能单以学习来评判学生,建立学生在自己优势的自信心和意志力,从而锻炼学生挑战不可能的勇气,挑战自己的学习,努力发展自身。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闪光点,只要教师带有发掘的眼光去观察,就可以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学生的优点不尽相同,有些学生的闪光点可能表现在非学习的特长上,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校的各类活动,让学生拥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在校园中获取成就感,让学生在自身擅长的领域中发挥自己的优点,找回学习的动力,重树信心[4]。
激励性教学只是针对学困生的多种教育手段、方式之一,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多思维思考,采用多维度的思维模式去感知学习的乐趣。教师在教育方式的选择过程中,要将教育着重在教育的过程,并非教育的结果,过程相较于结果更为重要。学生在教师的教学方式中,能够自己探索学习的魅力、知识的魅力。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真理,增加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加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对于新旧知识的衔接,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自身不能较快地寻找到两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找寻知识间的联络,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脉络。并且教授学生一个新的知识点之前,不断复习学过的知识,完善、巩固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加快新知识点与旧知识点的融入,不断完善知识框架。教师的个人魅力、知识水平、教学素养、个人能力都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一个高素质、高质量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健全学生的人格和三观,达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
(二)学习方法
教师要重视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方向,帮助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技巧,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建立学生对学习的信心和意志力,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学习付出自己的努力。在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困生是由于没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最终导致学习困难。学习方法是学困生教育路径转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让学生找寻适合自身的学习办法,养成独立完成课业的习惯。并且教师要加强学生之间的联络,让学生互相协作学习,采取“优帮劣”的方法,帮助学困生赶上学习进度,并且优等生帮助学困生的方式能够快速帮助学困生建立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采用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可以利用优等生的学习动力来感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舞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教师也可以在班级进行小组作业,让小组之间以及组内成员之间有良好的竞争意识,促进学生对学习的进一步发展。学生之间进行良性的竞争,有利于建立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小组之间和小组内的学生都可以互相进步。
学困生的很大一部分成因是学生没有建立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他们往往只是想要快速掌握知识,但是由于基础薄弱,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较多困难,学生对自身的要求不同,学生的层次也不相同,教师可以进行分层教学,保证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教师对于学生设立的目标要具有挑战性,帮助他们获取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困难的能力,并且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和意识,培养学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挑战态度。在达到学习目标前,学生都有明确的目的性,能够自主摸索把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放大,掌握适合自己学习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达到学困生转化的最终目的。
(三)管理制度
学困生的产生是由于自我控制力不足,在学习时自由散漫的态度导致的,无法在课堂上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导致了新知识点教授时,从基础开始就没有掌握,导致了后续知识的脱节。大部分学生没有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知识上,导致了知识的一知半解,不会、不清楚的知识越来越多,就导致了学生的知识脱节。教师要加强对于学生课堂纪律的管理,加深学生对于课堂纪律的引导,引导学生懂得重视纪律的重要性,根据每个学生或者每类学生的特点给予适当性的建立。在引导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之后,也要注重管理学生的后续成果,不定时、不定期进行抽查,锻炼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锻炼学生意志力,保证学生能够养成足够的自控力并且表现在课堂上能够更好接受教师的知识。
学困生的教育转化路径也是需要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评价学生近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有反馈。在日常的教学教育中,对于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积极发言,主动参与教师提出的问题探讨,对这些学生给予积极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学生建立足够的信心后能够更好与教师进行互动,将学习情况不断反馈给教师,形成良性循环,满足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教师教学要遵循“少批评,多鼓励”的原则,要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对学生进行表扬,能够让他们从教师的评价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但是,教师不能一味进行鼓励,不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批评和鼓励是相辅相成的,教师的批评要做到对事不对人,学生不会认为教师在针对自己,产生学习厌倦,集中批评或者鼓励学生不足或优秀的部分,保证学生不会产生心理压力。
教师对于学困生的教育转化路径也是需要联合家长一起协作,携手构建一个学困生教育转化路径,多方行动共同关怀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学困生的教育路径转化单靠院校和教师是不够的,需要家长一起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中来,强化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感受,促进学生对自己未来产生积极的期望,认识到自身对于未来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人才。加强职业教育是“十二五”规划中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的有效途径,职业教育的深化,学困生的教育路径转化刻不容缓。“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不存在智能的悬殊或学业的优劣,所存在的只是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时间的快慢”这是教育家布鲁姆关于学生学习的理解。每个学生都有着发展的潜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要能够发现自己,你就能成功。
四、结语
高职院校学困生教育转化路径要从多方面考虑,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对于学困生的教育转化过程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教师要具备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引导学生不断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教师考虑学困生的类型、成因,采取适合该类学生的教育方式和管理手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摆脱学困生的称号,帮助学生走出困境,达到教书育人,学生成长、成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