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下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3-04-06彭胜喜

山西青年 2023年4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证书

彭胜喜 刘 足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0

一、当前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近年来,各高校结合自身优势与本地情况,开展校企合作,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电子企业作为吉安当地的优势产业之一,吉安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与本地电子企业进行合作,改进了电子信息人才培养的模式,学校为企业培养高质量的电子信息人才。目前,电子信息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三种: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院校与企业进行零距离合作[1]。充分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企业所需人才要求、学生就业意向,学校与企业共同去做好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前签好就业协议。校企双方一起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开发、教学的实施以及对学生的评价,借助校企的资源优势,丰富教学形式。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接受了产学结合的教育,使我们的学生在毕业时即可上岗,同时更符合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2014年我国提出了现代学徒制。它是一种在校企深度融合下,对人才培养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创新,企业师傅和教师会共同来对学生进行技能等传授的现代化的人才培养新模式[1]。学生在学校引进的企业师傅实际操作演示与指导下,切实学到了企业岗位实际的工作技能,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校时就获得了很多打磨技能的机会,强化职业技能,等到真正毕业走向企业岗位时能够真正实现“毕业即就业、上岗就上手”的自然衔接。当企业全程加入我们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时,可切实保证和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且更符合企业所需。

(三)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

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职业院校受教育的学生先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后,然后要再真实进入企业岗位接受实习实践的一种工学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1]。这种模式下的顶岗实习与普通实训有很大不同,前者是企业直接参与到了生产过程中来。

目前,国内高职学校实施比较多的是“订单式”人才培养、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顶岗实习等模式。它们都很重视校企间的合作,学习与生产要相融合,对学生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培养都非常看重,学生能达到毕业即直接上岗的水平。

然而,一方面一个专业有多个方向,一个班的学生也有多种情况。如何让不同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是上面模式所缺乏的。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尤为重要,如何提高职业技能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也是上面模式所缺乏的。因此针对以上问题,2019年1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发布,在国家推动下正式开启“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以下简称“1+X”证书制度)的试点。

二、“1+X”证书制度的意义和内涵

(一)证书制度实施现状

在社会经济面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为适应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总目标,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质量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1+X”证书制度应运而生。“1+X”证书制度在2019年正式提出并启动,从而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2]。截至目前,共四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项目得到立项,(第一批6个、第二批10个、第三批76个、第四批355个),并相继在经过遴选的院校开展试点工作。在此证书制度下,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得到改革和完善更有利于培养出高技能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满足企业需求。“1+X”证书制度能进一步促进校企间的深度合作与融合,让更多优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有助于高职院校培养出更符合社会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此项制度的实行是职业教育发展一大机遇。

(二)“1+X”证书制度的内涵和意义

在“1+X”证书制度中,“1”代表学历证书,“X”代表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高等职业院校在过去一段时间内,遵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办学思路,由于缺乏制度保障,没有形成校企互利共赢。因此,企业对于参与职业教育没有积极性,高等职业院校在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法”方面困难重重。推行“1+X”证书制度不等于“双证书”的翻版,深刻理解制度内涵,在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基础上,紧扣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新的培养要求,“X”证书和“1”之间的标准相互融合融通,解决职业院校学生教育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吻合、学习成果认定受认可、学生学习实用技能等关键问题。实施“1+X”证书制度,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不但可以充分提高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还可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培训模式与评价模式改革以及教师、教材、教法的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实施“1+X”证书制度中,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通过参加培训,学习对应职业岗位所需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技能,具备相应能力,获得能反映其职业能力水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通过考证,学生能提前了解未来从事职业的工作领域、工作岗位对工作者能力的要求,结合自己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意愿,做好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另外,学生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参加就业招聘时,方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能力有相对准确的了解和把握,容易实现人岗相符,人尽其才[3]。

三、“1+X”证书制度下的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对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电子信息专业群对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首先要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精确的定位。对社会需求进行了解,积极调研和分析电子信息产业链和产业现状,对其专业岗位招聘进行数据分析,同时对岗位工作内容和能力要求等进行准确把控,再把以上获取的内容全面精准地融入学校职业教育教学内容里,使得学校培养出的专业人才能够得以契合社会需求[4]。

电子信息专业的高职学生在社会上就业岗位主要包括产品的测试、运营、设计和技术支持等岗位,并且主要是服务当地企业,本地就业居多,因此还需结合当地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具体对应到岗位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差异。例如,吉安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专业典型的从业岗位有电子产品维修工程师、电子产品设计助理工程师、电子设备技术员、生产管理员、品质管理员。基于企业岗位调研,电子信息技术毕业学生从事专业对口的岗位对技术要求比较高,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熟练掌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的技能,有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提升其就业竞争力。以“1+X”集成电路开发与测试为例,根据《集成电路开发与测试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包括初、中、高三个等级,分别制定了培养目标、培训课时、职业能力、考核方式等详细标准说明。把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人才培养方案对接,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3]。因此,根据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标准并且结合高职教育的自身特点,最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二)基于“1+X”构建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

企业紧跟市场,打造“新规范、新工艺、新技术”。而学校课本及课程教学里所涉及的行业知识、规范、技术相较来说更为陈旧,很多没有同步跟上社会发展需求[4]。有了“1+X”证书制度的推动,把企业里最新的规范和技能技术引进到学校教育教学中,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专业课程设置、尽量减少教育滞后性。

构建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首先针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校企双方需要达成一致,也就是教学标准要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匹配。现在以岗位职业技能划分的多课程交叉、多知识融合的课程体系取代以前的以学科建设为重的课程体系。所以,要对和电子信息专业有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内容进行熟知和全面梳理,在此之上重构电子信息专业课程体系。

然后,在“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分解后,高校专业设置的课程再与这些证书要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匹配起来,新修订的教学课程标准也应符合行业和职业技能证书的要求。

最后,基于这些职业技能证书的要求和企业岗位技能需求,在课程教学中引入技能对应的工作任务,并完美融合,改进老旧的教学内容,引用更多的实际工作案例作为教学案例,学生可兼而参与职业技能证书的培训并提高其各方面综合实践能力,对冗余的理论性知识进行淘汰和更新,丰富更多职业技能证书有关的实际项目来增强实践性。

(三)与“X”证书企业对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校企合作共同促进“1+X”制度的施行。高职院校通过与“X”证书企业对接进行合作育人,全方位提升高职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5]。

强化校企间资源的整合与融合,促进学校与社会岗位需求的紧密衔接,摸索出校企合作融合发展育人新途径,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增强学生胜任岗位任务的综合实力。同时,学生经过高职教育后最终能具备高技能与高素质且符合企业所需。

“1+X”制度下的校企更深层次的融合,使职业院校的学生能从停留在应用基础知识的认知上升到更系统的实际工作项目过程的学习,在日常的实际操作教学中就能体验并接触到进入企业的真实岗位工作内容、感受企业文化和工作场所、掌握并锻炼岗位所需各项职业技能。基于以上的学习,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1”和“X”的有机衔接得以推动实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5]。例如,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在施行“1+X”证书时,与当地电子信息企业对接、开展校企合作,在学徒制、订单式、厂中校等合作方式中,让学生能够充分运用企业资源来锻炼和强化自身实践动手能力,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开展的考核。

(四)基于“1+X”证书制度下构建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教育教学有个关键环节是学习成果的评估。而基于“1+X”证书制度下的评价体系需把对“1”和“X”的评价进行紧密深层次融合,即把学校对学历教育的评价方式和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方式进行有效衔接构,建出一个全面完整的复合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在日常教学和学习中,引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并主动学习,重视过程性考核,融入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评价,重视实践操作,强化实践技能的考核,优化评价反馈机制。

基于“1+X”证书制度构建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单独依靠学校是完成不了也完成不好,需要企业一起加入进来,共同组建一个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委员会,推动体系构建。委员会成员由企业技术主管、人力资源总监以及学校老师等组成。企业参与到学生学习质量、技能测评等评价和监督过程。评价的内容涉及的是企业岗位真实任务以及学生在相对应的工作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心理素质。评价方式考虑实行学生自评、师生互评和企业参评等三方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兼顾期末终结性考核和学习中的过程性考核,构成一个多元评价考核体系。

综上所述,“1+X”证书制度为职业院校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开展,提供了新机遇和新思路,学校的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要立足于真实的企业岗位工作需要与要求,在校企合作基础上深化产教融合,并将学校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技能证书要求进行有机衔接联合,力争“课证融通”有效实现,从而构建出符合社会需求和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4]。本文通过对“1+X”证书制度下的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的研究,为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收录证书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