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探究
2023-04-06安婧
安 婧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校企合作是提升育人质量的关键,也是开展专业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立足点,更是建设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我国职业教育从层次走向类型、从政府主体走向多元参与、从规模扩张走向内涵发展的实践,成效显著。但总体来看,校企合作仍需强化,因为还存在着合作连续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比较弱,高职人才培养与产业应用脱节、企业参与办学动力不足、校企混编团队成员积极性相悖等问题[1]。本文拟对校企合作的理论基础和开发方法进行分析,在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效果的具体实践上,进行探索与尝试,希望能够给高职教育构建校企合作体系、制定校企合作行动计划,提供积极有效的思路借鉴和方法参考。
一、校企合作机制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
校企合作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要条件,深刻理解和把握校企合作的理论源流,有利于全面理解校企合作的内涵,推动形成校企深度协同育人的新格局。
(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为校企合作模式探索提供方法论指导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的基本原理,是国家教育方针制定的最重要的理论依据[2]。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主导:“从工厂制度中萌发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列宁说:“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提示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
可以看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大生产对职业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根本途径。校企合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只有构建以“能力本位”为主旨的教学基本模式,摒弃传统学科本位教育观念,坚定不移地走校企合作办学之路,才能实现职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二)人力资本理论为校企合作模式构建提供动力保障
从经济学而言,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形成的存在于劳动者身上的资本。主要包括知识、技能和体力,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提高人力资本,归根结底要靠教育。校企合作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手段,符合企业培养和储备人才的内在需求,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各种成本。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指导,校企合作应该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优化完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工学结合、理实交替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缩短其岗位适应期,快速为企业解决问题创造价值,也为技能人才发挥作用,创造成长空间。这种模式在实现学校与企业双向互补、物质与智力资源共享、专业教学与职业素养培养相融合、人才供求良好对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建构主义理论为校企合作模式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建构主义核心要义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非沿袭传统教学中知识简单传送模式。随着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多元化交互式的学习环境成为主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已成为现代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更加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以建构实践教学体系为主线满足技能人才的能力培养。依据建构主义理论,高职院校课程必须坚持“工学结合”的基本原则,面向职业岗位、以职业能力的训练为重点,以真实工作场景的项目任务为课程的主要载体,学习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只有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双方资源优势,才能帮助学生多维度构建知识体系,夯实其实操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降低企业人力成本。
二、校企合作机制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开发方法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结合产业转型发展趋势,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双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校教学和企业生产双重环境下成长,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
(一)准确把握高技能人才的概念特征
高技能人才是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就业优先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他们在生产、服务、管理等领域一线岗位,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操作技艺,能够破解关键技术难题。
高技能人才的基本特征主要有:第一,具有高超的动手能力和熟练的操作技艺。这是高技能人才区别于一般技能人才的最本质特征,通过手脑并用方式在“会”的基础上实现了“高”。第二,具有创新思维能力。高技能人才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能实现对专业领域中高新技术的追踪,具备对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具备使用、设计、移植和改造等能力。第三,具有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高技能人才需要不断加强对新知识、新技术的自主学习,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技术储备,锻炼自己的职业迁移能力,成为“一专多能一人多岗”的多面手。第四,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高”技能、创造性劳动,离不开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强力支撑,是潜心于技术、专心于岗位、安心于一线的最好诠释,是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敬业进取、追求卓越、担当奉献等品质的集中体现。
(二)牢固树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总体指导思想,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牢固树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是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校企合作办学是同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校企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的一种教育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就业导向的教育理念。
从高职院校角度来看,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建立起与企业的密切联系,精准对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进而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实效性,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从企业角度来看,通过校企合作可以直接利用学校相关资源提升技术水平,满足企业对紧缺人才和优秀后备资源的稳定需求,进而提升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学生角度来看,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了工学结合,通过校企搭建的专业化实践平台进行职业能力、综合素养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帮助学生完成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岗位胜任力的转化,形成就业竞争力,实现从毕业到就业“无缝衔接”。
(三)合理编制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育人思想和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保障教学工作规范有序和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前提条件。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要根据区域经济、行业和社会发展需求,通过校企双方有效合作,着力培养学生的方法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首先,做好课程开发。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最终要依托课程,关键要抓住课程开发的核心要素: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结构的设计,实施有效教学。在课程开发过程中,须注重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课程结构与岗位任务、教学情景与工作情景“三对接”,以适应社会需求、满足岗位实际要求,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重视教学设计。培养高技能人才不能仅停留在办学理念、培养计划上,而是要真正落实到每一节课。教学模式设计应该以职业岗位实际需求,设计能力模块组织专业课程,根据“够用必须”原则设置基础和公共课程,加大实践教学学时比重,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最后,建好实践平台。坚持以学校为基础、企业为主导,充分发挥双方资源优势,建立专兼结合校企互聘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打造院校专业实训室与企业技术中心两类实践教学平台,实现校内系统教学与企业实践深化两个课堂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三、校企合作机制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路径策略
开展校企合作既能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又能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还能为师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联合企业共同从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有效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
(一)科学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课程与课程体系建设是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素质与专业能力的核心环节。高职院校应围绕高技能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构建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岗位(群)技能要求为主线、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首先,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要求优化课程设置。从岗位(群)能力要求出发,反向推导出贴合专业需要的课程体系,确定符合专业特点的基础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突出对学生岗位胜任力和适应性的培养。其次,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体系。理顺专业课程的外在逻辑、内在结构和本质追求,注重学科知识与工作过程知识有机结合,实现从重理论传授向重专业实践的转变、专业知识向工作技能的转化。最后,聚焦核心能力优化评价方式。将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贯穿到课程体系中,建立理论考核、项目实施、现场调试以及汇报答辩四步式课程达成度评价机制,多维度评价学生课程学习效果,全方位保障人才培养质量[3]。
(二)倾力打造专兼融合、双师双能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性、技能性和实践性,决定了专任教师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还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养成,即双师双能型教师。加快建设一支数量充足、校企共育、专兼结合、双师双能的教师队伍,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发展、提升人才培育质量的关键。
一是校企共同打造“双师双能”教学团队。根据专业设置、师资现状和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改善师资来源和结构,把专任教师、企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或高层管理作为兼职教师组成校企混编团队,发挥各自优势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开展课堂教学、项目实战、教材编写、教学资源开发等教育教学活动,参与专业建设全过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二是打通专任教师和企业骨干双向流动的渠道。专任教师定期赴企业生产一线进行跟岗实践,把从企业学到的新知识、新技能引入教学实践,促进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企业骨干到学校教学一线进行授课指导,把企业经验、实践技能与技巧、行业前沿技术传授给学生,更好地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并得到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学历层次的机会。
(三)合力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校内外实训基地是检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是学生从“封闭课堂”走向“职场化、生产性”实境的重要桥梁[4]。因此,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应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为目的,围绕着满足专业建设、实践教学、培训鉴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的需要,突出真实性、先进性、职业性、开放性,形成与企业生产第一线相贴合的职业氛围与环境。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以满足基本素质培养和实践教学需要,提供专业基础和综合技能模拟训练的主要场所为主。校外实训基地是联合周边企业建立的,满足教学与生产过程无缝衔接、学生与工作岗位零距离接触需要,巩固理论知识、练就职业技能、实现角色转化、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社会实践平台。在校内学生以“学生”身份参加实训课程,通过专、兼职教师的专业指导在模拟或真实的项目场景中利用专业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进行操作训练,习得专业技术技能。在校外学生以“准员工”身份参加企业生产,进一步将所学专业技术技能应用于生产实践,掌握一线岗位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进一步提升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