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教育实践“三习”综合改革探析

2023-04-06张守成

山西青年 2023年4期
关键词:研习师范类师范

张守成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

2017年10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标志着我国开始实行师范类专业认证制度。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自2018年1月正式启动,越来越多的师范专业积极参与认证,以认证为抓手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开展师范教育改革成效显著。截至2022年8月,共有869个专业通过了认证。在认证标准中,“合作与实践”是八个一级指标中重点考查的指标之一[1]。对师范生培养的教育实践环节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而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以下简称为教育实践“三习”)是教育实践环节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师范专业必修的综合性实践课程,是达成毕业要求的重要环节,也是认证过程中专业自评自建和专家考察的重点内容。

然而,长期以来,各师范类专业对教育实践“三习”的建设重视程度参差不齐,对标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总存在这样那样的短板和差距[2]。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21年接受了师范专业认证,并于2022年7月有条件通过。基于认证标准,结合认证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以及认证专家提出的改进意见,本文对教育实践“三习”综合改革进行了初探,旨在进一步加强师范类专业建设,符合认证标准,支撑毕业要求达成,也为同类专业提供有益参考。

一、教育实践“三习”存在的问题

(一)非课程化问题严重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师范类专业对教育实践“三习”的认识停留在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出台以前。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一般都设置了教育实践“三习”环节,从形式上看非常重视,但在实际中往往不把教育实践课程像核心理论课程一样同等对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实践类课程没有教学大纲或者教学大纲比较粗糙,不符合专业认证标准。比如,大纲中存在不设置课程目标或者课程目标不明确,从而无法关联和支撑毕业要求、无法做到“四涵盖”(涵盖师德、教研实践、教学实践和班级管理),尤其是认证标准中强调的师德体验指标欠缺等问题;普遍存在重实习、轻见习和研习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实习虽然正常开展,但实习模式比较传统,达不到大纲要求的预期效果;教育见习往往流于形式,以收齐材料为目的,尤其是近两年受疫情影响甚至不正常开展;教育研习也常常不能正常开展或者开展形式单一,研习效果差,无法达成教育研习的课程目标;对教育实践“三习”没有制定科学的过程性考核评价标准,无法开展系统的考核评价,在学生教育实践结束后由于标准模糊,往往存在随意打分评价,以汇报或总结代替教育实践能力达成评价,实践效果无从考核,不能形成制度—考核—反馈—改进的有效闭环,导致无法支撑毕业要求达成。以上非课程化问题是认证专家考察和评估的重点问题之一,是师范类专业建设亟待解决的重要一环。

(二)教育实践导师队伍建设滞后

长期以来,各师范类专业教育实践导师队伍建设严重滞后于认证标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校和学院没有“双导师”队伍建设制度,或者制度不完善,或者制度完善但落实效果差;导师队伍水平和素质不达标,校内指导教师不了解一线学校实际情况,不少专业多年来指导教育实践的教师就一两个,其他教师对教育实践完全不了解,认知水平与当前教育实际严重脱节;由于各方面原因,实习学校指导教师指导积极性不高,对所带学生不指导或者很少指导,学生上课实践机会不多,很少参与教研和班级指导,师德体验欠缺,导致整体指导质量偏低;学校和实习学校对指导教师的选拔不规范、分工不明确、过程监控缺位、激励考核机制不健全[3-4]。

通过对我校2017级和2018级实习学生的问卷调查,结合去实习学校调研以及实习生座谈会了解到,一些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往往只让实习生帮忙改作业,对教学等方面指导较少,并且害怕实习生影响班级的教学质量,很少给学生上课的机会。另一方面,校内安排的指导教师有些长时间不关注基础教育,不了解目前国家的政策以及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情况,思维落后,无法给予实习生较好的指导,并且往往一个带队教师要管理十几个甚至数十个实习生,精力上也无法支撑,严重影响了实习的效果。

以上问题或多或少存在于各师范专业中,影响了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效果,不利于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5-6]。

二、教育实践“三习”综合改革探究

为了达到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各师范专业必须认真学习认证标准中关于实践教学部分的要求,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为指导,深刻把握师范专业认证的“主线”和“底线”要求,全方位对教育实践“三习”进行改革。目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数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有数学与应用数学和物理学两个师范专业。2021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接受了教育部的师范类专业认证,根据2022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2年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业名单及通过中期审核专业名单的通知》,该专业有条件通过了师范类专业认证,有效期6年。目前,学院物理学专业正在积极准备参与2022年的专业认证工作。近几年来,学院按照认证标准,结合学校、学院和两个师范专业实际,大力加强教育实践建设,对教育实践“三习”综合改革积极探索,下面以这两个专业在教育实践方面开展的改革探索为例,介绍经验和不足,以期为各师范类专业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大力开展教育实践“三习”课程化建设

首先,以学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为契机,分别在2019年和2021年两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两个师范专业均按照《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要求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了教育实践“三习”课程,其中教育见习1~6学期每学期不少于一周,教育实习不少于16周,实习结束后的教育研习不少于2周,确保了教育实践“三习”设置的学分和开展周数达标。

其次,两个专业依据认证标准制定并不断完善教育实践“三习”课程教学大纲。没有课程教学大纲的课程是没有灵魂的,也是非课程化的体现。长期以来,从领导到专业教师们普遍认为这类实践课程只需要开展就行了,不需要教学大纲,这就是导致教育实践“三习”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源。没有教学大纲,教师不知道怎么开展实践教学,每个带队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指导,去评价;学生也无所适从,只能按照指导教师的要求去做,去完成学校要求提交的材料。在《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二级)》合作与实践部分中,明确提出了“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贯通,涵盖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实践和教研实践等,并与其他教育实践环节有机衔接”。2019年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完成后,学院要求两个师范专业认真学习认证标准中关于实践教学部分的要求,分别制定教育实践“三习”教学大纲,并要求大纲中课程目标明确、课程目标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合理、实践内容明确、过程性考核评价标准设置科学合理,重点强调必须做到认证标准中的“四涵盖”。两个专业通过学习认证标准和参考同类院校的大纲,结合专业实际,经过集体反复讨论均制定了教育实践“三习”大纲,为课程化奠定了基础,为开展“三习”提供了根本依据。2021年再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两个专业总结了2019年制定的大纲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教育实践开展情况,再次对教育实践“三习”大纲进行了完善。目前,两个专业的教育实践“三习”大纲基本达到了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但仍需要根据发展要求不断补充完善。

最后,学院和专业尽力确保教育实践“三习”的正常开展。设置了课程,制定了大纲,如果不能正常开展,整个课程化工作就会半途而废。尤其是近两年受疫情影响,开展难度更大。学院和专业近两年积极拓展实习见习基地,确保教育见习和实习顺利开展,同时创新教育实践方式方法,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教育研习,确保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教育实践“三习”课程,避免了过去随意不开展的情况发生,实现了教育实践“三习”的课程化。

(二)改革创新教育实践“三习”模式

教育实践重在实践,大纲再完善,如果无法落实执行,也等于零。一直以来,各师范专业普遍存在着重实习、轻见习和研习的情况,甚至还会出现见习和研习根本不开展的极端情况。在《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合作与实践部分中,明确提出了“教育实践管理较为规范,能够对重点环节实施质量监控。实行教育实践评价与改进制度。依据相关标准,对教育实践表现进行有效评价”。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两个师范专业,依据制定的教学大纲,结合认证专家所提意见,对教育实践“三习”模式进行了如下改革。

第一,探索常态化见习模式。教育见习能够加强学生对基础教育现状的了解,初步了解基础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为师范生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打下基础。一般各专业都是在学期中集中开展一周或两周。然而通过对学校各师范专业师生的调查了解,大家普遍反映由于教育见习时间紧、任务重,加上见习学校教师不重视,结果就造成了师生以完成见习任务为目的,带队教师往往还承担着其他教学任务,不可能一天到晚在实习学校,大多数情况是按照带队教师的要求完成材料即可。因此,就会出现带队教师偶尔去见习学校听课指导,见习学生每天忙着凑齐要交的见习材料的情况。结果是学生见习实际学习到的知识比较少,甚至可能刚进入状态就结束了,严重影响了见习的初衷和效果。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学院开展了常态化见习模式探索,即集中见习结束后,并不意味着见习就彻底结束了,而是根据原来的见习安排,让见习学校的指导教师与所指导师范生建立长期联系,师范生有时间想去听课学习只需要通过QQ、微信或者电话提前联系指导教师,征得同意后即可。当然,这需要学院和见习学校建立比较长期亲密的合作关系,距离也比较近。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与学校附属第二中学就开展了新模式的实践,通过对学院2019和2020级师范生的了解,大多数学生反映通过这种模式,与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建立了比较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得到教学方面的提高,还能学习到其他方面的知识,效果良好。但也有个别学生反映,有些指导教师日常工作繁重,与自己很少有交流。因此,常态化见习模式的探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加强,如采取对指导教师进行物质上的补助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等措施。

第二,改革传统教育实习模式。长期以来,各师范专业都比较重视教育实习,但实习开展的形式与内容往往也比较传统,不少方面其实并不符合师范专业认证的标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重视师范生实习过程中的教学实践和班主任工作实践,尤其是教学实践,但在教学研究和师德体验方面比较欠缺,实习学校开展教研活动时有时候并不要求实习生参加,师德体验方面更是没有具体要求;由于实习时间长,加上一个带队教师在一个实习点可能要管理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实习生,无法保证对每一个学生日常监控到位,加上过程性考核评价标准缺失,实习结束后往往无法撰写教育实践达成能力评价报告,导致带队教师的实习评价不规范,随意评分[7-8];实习生缺乏脚踏实地调研的精神,部分实习生往往也是为了完成实习材料的收集,敷衍应付,如部分同学撰写的基础教育调研报告并不是基于真实的调研,而是从网上抄袭或者随便伪造的数据。

针对教育实习出现的上述问题,学院根据教育实习大纲,重新修订了实习手册,除了要求实习生提交常规的实习材料外,明确要求在实习过程中要加强实习生的教研和师德体验,要求实习生参加实习学校的各类教研活动,并探索与实习学校联合开展名师讲座、“同课异构”教学竞赛、学生家访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师德体验。同时,将所有实习生分组,每个小组每两周提交一份实习简报,及时汇报实习过程中的活动及心得体会,加强过程监管,提升实习效果。对学生提交的实习材料尤其是基础教育调研报告,在教育研习中要答辩,如果发现有作弊者,该项成绩记为不合格。从2021届毕业生开始,学院要求两个师范专业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撰写教育实践能力达成评价和持续改进报告,不得以实习总结代替,以不断规范教育实习工作,支撑毕业要求达成,尽管目前的报告撰写与认证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相信随着不断完善过程性评价标准,教育实习工作会越来越规范。

第三,不断丰富教育研习形式。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多数师范类专业并没有规范开展教育研习。从2022届毕业生开始,学院要求实习学生提交个人优秀课堂教学视频、个人组织的班级活动过程视频、基础教育调研报告、教学及班级管理日记等材料用于教育研习。实习生教育实习结束后返校开展两周的教育研习活动,除了集中线下开展教育研习活动外,近两年由于疫情影响,也适当通过腾讯会议等线上形式灵活开展。同时,学院和专业也积极探索尝试各种研习方式,目前主要包括课例观摩研讨、反思交流、专题研习、优秀教育教学案例推选等。通过教育研习,学生不但可以展示自己的实习成果,起到相互学习提高的作用,而且实习生把教育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提出来,师生一起研讨一起解决,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也为专业今后更好地开展教育实习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三)完善落实“双导师”制度

《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要求:“实行高校教师与优秀中学教师共同指导教育实践的‘双导师’制度。有遴选、培训、评价和支持教育实践指导教师的制度与措施。‘双导师’数量充足,相对稳定,责权明确,有效履职。”目前,学校和学院虽然制定了相关制度,但在落实方面有欠缺,对导师遴选、培训、评价并没有严格执行相关要求,从而产生了导师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够、指导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实践的质量。要解决长期积累形成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学校、学院和实习学校三方共同努力。学校方面应该加大对实习学校和指导教师的资金支持力度,激发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和校内带队教师的积极性。同时,应多组织对校内带队教师和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培训,开发指导教师培训校本教材,提高指导能力。学院层面做好校内带队教师的遴选培训、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聘任、指导教师考核评价等工作。目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正在进一步完善“双导师”制度,编写指导教师校本培训教材,并对落实方面过去存在的问题逐一研究化解。

三、结语

师范类专业认证对教育实践“三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师范专业必须认真学习认证标准,并对照标准对教育实践“三习”进行综合改革,才能切实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当然,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持续改进。本文介绍了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数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两个师范专业教育实践“三习”改革的思路和探索实践,希望对师范类专业教育实践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猜你喜欢

研习师范类师范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师生共生研习 点燃课堂活力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导读课重在框架搭建——任玲老师《堂吉诃德》整本书导读课研习
阅读与写作:高职师范类学生语文课堂核心教法初探
研习新媒体: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拥抱
吴家麟先生是我研习宪法学遵从的楷模
浙江:中职非师范类专业新教师需进课堂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