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仁用杏“围选1 号” 丰产栽培技术

2023-04-05徐艳华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1期
关键词:杏园山杏果枝

徐艳华

(涿鹿县生态管护林场/涿鹿县国营苗圃 河北 逐鹿 075600)

仁用杏是河北省占有优势地位的经济林树种之一,是第一批列入国家药食兼用名单的植物材料,栽培仁用杏具有较高的经济收益。无论是仁用杏栽培面积还是果品产量,河北省均排在全国第一位。但由于山杏休眠期短,树开花早,花期易受晚霜危害。“围选1 号”仁用杏品种具有抗寒、耐旱、耐瘠薄等特点[1],较“龙王帽”等主栽品种可减少冻害50%以上,近年来在涿鹿生产中栽植较多,并在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与其特性相配套的丰产栽培技术,现总结如下。

1 园址选择和规划

1.1 营造山杏园防护林。结合当地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农田基本建设,在山杏园四周、山岭、沟沿营造防护林。根据危害性风向,使主林带与风向垂直,一般建设5 ~8 行,副林带与主林带垂直建设2 ~4 行。

1.2 规划道路。山杏园的道路系统由主路、干路和支路组成。主路要求贯穿全园,主路、干路和支路的有效路面宽度分别为5 ~7 m、4 ~6 m、2 ~4 m。

1.3 建排灌系统。根据水源供水能力进行排灌系统设计。山地旱地山杏园,可以结合水土保持修水库、开塘堰,采用集流蓄水技术,充分利用自然降水。采用高效蓄水设施和与之配套的拦、蓄、输水设施;规划构建以充分利用自然降水拦蓄地表径流为特色,以高效蓄存、自流蓄灌相结合,多级回灌为主体的蓄灌体系。

2 栽植技术

2.1 栽植密度。采用小冠密植。坡地上,受地貌、土质、水肥等因素的影响,栽植密度以株距2 ~3 m,行距4 ~5 m 为宜;平地上,种植密度以2 m×4 ~5 m为宜。

2.2 整地。整地时要挖大坑,蓄积肥水。平地挖坑长、宽、深规格为80 cm×80 cm×80 cm,山地丘陵土层较薄的地块,挖坑规格为100cm×100cm×100cm,而特别瘠薄的山地则采用沿定植行开沟的方法,规格为深、宽各100 cm。沟开好后,施入有机肥。

2.3 苗木准备。授粉品种以白玉扁为主。“围选1号”和白玉扁比例为4 ~5∶1。苗木栽前进行根系处理,剪去过长的根和脱皮腐烂的根,露出新茬,剪除嫁接的塑料条。将苗木根系放入由生根粉配成的溶液中浸泡1 ~2 d,待根系和枝条吸足水后进行栽植。

2.4 苗木栽植。①挖坑。栽植坑不宜挖的太大,要求苗木根系舒展,不窝根即可。将苗木垂直放入栽植穴内,目测苗木横竖成行,培土1/2 时提苗,根系间填满土,踏实。栽后修1 m2左右的树盘,然后浇透水。②覆盖地膜。覆盖的塑料膜尺寸略大于树盘,覆盖时膜里低外高,紧贴地面。③定干。在60 ~80 cm 高处选择饱满芽带定干。通过定干可促使幼苗发枝旺盛,形成合理的树形。④套袋。定干后在苗木顶端套上长30 ~40 cm,直径4 ~5 cm 的塑料袋,防止苗木风干和金龟子等害虫取食幼芽。新梢生长到5 ~6 cm 时逐渐撤去。⑤抹芽。及时抹除苗木下部40 cm 处萌发的腋芽,减少无效生长。⑥补植和补水。定植后根据成活情况及时补苗。在干旱时期要补水2 ~3 次,以确保果园苗木整齐度。

3 土肥水管理

3.1 土壤管理。①间作。在山杏栽植初期可间作中药材黄岑等。②生草法。山杏树盆内和周围丛生的杂草影响山杏正常生长和采收,可把杂草割掉铺在树盆内,可保墒和提高肥力。

3.2 施肥

3.2.1 基肥。以早秋施腐熟的农家肥为主。可采用深坑分层施肥法施入基肥。在树干周围,沿着冠幅投影外缘挖深70 cm、宽40 ~50 cm 的施肥坑。将秸秆肥料分2 层施入,最底层铺20 cm 秸秆,中间夹10 cm熟土,再铺20 cm 秸秆,表层用熟土回填。根据树体的发育状况,一般每年每株施用有机肥40 ~80 kg,结合秋施肥进行果园深翻改土,逐年向外扩穴深翻。

3.2.2 追肥。在开花前、果实膨大期、硬核期分别追肥,衰老树和弱树采收后适量加大氮肥的施用量。生长季以多元复合肥为主,前期多施氮肥,后期适当增施磷钾肥。每株施肥量0.5 ~1.0 kg,采用穴施。

3.2.3 叶面喷肥。可根据需要分别在开花期、新梢快速生长期或花芽分化期、硬核期喷施叶面肥。施用尿素和硼酸可提高坐果率。

3.3 灌水与排涝

3.3.1 灌水。①灌水时期:分别在山杏花芽萌动期、果实膨大期、硬核期、封冻前灌水。②灌水方法:山杏多生长于干旱和半干旱的丘陵山地和沙地,可采用集流蓄水技术。修整树盘,扩穴松土,挖蓄水坑。在每株树冠下,以树冠为中心,挖直径1 m 的圆形蓄水坑,坑深15 cm,在坑的外沿筑20 cm×20 cm 的土埂。

3.3.2 排涝。山杏园怕涝,应设置排水沟及时排涝。

4 整形修剪

4.1 主要树形及结构。①自然圆头形。主干高60 ~80 cm,无明显中心干,在整形带内有5 ~6 个主枝,均匀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主干上,每主枝上有2 ~3 个侧枝。②自然开心形。主干高20 ~40 cm,无中心干,树高100 ~200 cm,全树有5 ~7 个主枝,错落着生均匀分布呈开心形;主枝基角50°~60°;每个主枝上留2 ~3 个侧枝,侧枝上着生结果枝组;各类枝组配置本着合理利用空间、均匀分布的原则[2]。

4.2 整形修剪技术要点。①幼树整形修剪。定植后在60 ~80 cm 处剪截定干,剪口下留8 ~10 个饱满芽。幼树以整形为主。实行短截或长放,逐年培养成结果枝组。②初果期修剪。继续培养各级主侧延长枝,冬季在饱满充实芽处短截,以扩大树冠;保证培养的侧枝和串状果枝等有合理的距离和密度。注意用摘心的方法控制徒长枝、竞争枝和无效枝。③盛果期修剪。轻回缩骨干枝和串状果枝,更新串状果枝和结果枝组。充分利用徒长枝连续摘心或短截,以增加结果部位。主要内容为各类果枝的短截和疏间、枝组的更新。

5 花果管理

5.1 防止晚霜。有灌溉条件的山杏园可在开花前灌水1 次,以降低地温,延迟花期,防止晚霜。树干涂白、熏烟防霜也是防止晚霜的有效措施。在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使用果园增温器、吹风机等装置。

5.2 提高坐果率。①花期放蜂。可采用蜜蜂或角额壁蜂,蜜蜂每5 亩地放1 箱,角额壁蜂每亩地放100头。②人工辅助授粉。采用点授或鸡毛掸子滚授等方法。③喷清水、硼、尿素:在盛花期喷布2 ~3 次清水,或0.3%硼酸,或0.3%尿素+0.3%硼酸。

6 病虫害防治

山杏主要病虫害有褐腐病、杏疔病、细菌性穿孔病、流胶病、蚜虫、杏仁峰、天幕毛虫等。病虫害的防治原则:①加强栽培管理,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施有机肥,及时排涝防旱,合理修剪,减少冻害和伤口,提高树体抗病能力是基础。②秋冬搞好果园卫生,彻底清扫残枝落叶,病虫果集中烧毁。③春季萌芽前喷石硫合剂,可减少病虫害发生基数。④花期前后喷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可防治蚜虫;喷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可防治细菌性穿孔病等。

猜你喜欢

杏园山杏果枝
山杏苗繁殖技术
密植条件下陆地棉不同果枝铃重、衣分及纤维品质差异研究
南疆矮化密植骏枣建园前期空间结构及产量分布初探
没有缺憾,何来完美?
山杏种子的冬藏处理
莘莘学子重返校园
海岛棉不同果枝类型杂交F2代产量品质性状分布规律
青青杏园
彰武县山杏良种基地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亲吻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