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宗作物杖藜的栽培利用
2023-04-05杨子姗
杨子姗 徐 率 文 霞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 昆明 650212)
藜科植物全世界约100 余属,1 400 余种,主要分布于全世界干旱草原、荒漠和盐碱地。我国有39属约186 种,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内蒙古及东北各省区,尤以新疆最为丰富。云南有7 属13 种[1]。藜科植物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如甜菜是我国重要的糖料作物,土荆芥、猪毛菜为常见制药原料,菠菜、牛皮菜(莙荙菜)是广泛栽培的优质蔬菜,小藜、滇灰藜、地肤、翅碱蓬等是群众较喜采食的野生蔬菜。随着人类生产活动范围的扩大,一些藜科植物在自然界分布逐步减少,无疑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造成潜在的不利影响。杖藜具有多种经济用途,是云南常见栽培的特色小宗作物,并形成了丰富的地方品种资源。有关杖藜栽培利用,国内极少见于文献报道。受大宗作物冲击,杖藜在云南栽培面积急剧萎缩,使得云南杖藜丰富的栽培地方品种资源散失灭绝的风险等级非常高[2]。本文就杖藜的特征特性和栽培利用作一介绍,为优良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1 植物学特征
杖藜俗名大灰条、红心灰条、红盐菜等,其来源不清楚。1 年生高大草本,开花期高可达3 m 以上。茎直立,粗壮,直径3 ~5 cm,具条棱及绿色或紫色条纹,上部多分枝,幼嫩时顶端的嫩叶密布彩色粉末而呈紫红色。叶片菱形至卵形,长13 ~20 cm,宽7 ~16 cm,先端通常钝,基部宽楔形,上面深绿色,无粉,背面浅绿色,中心红色,有粉或老后变为无粉,边缘具不整齐的浅波状钝锯齿,上部分枝上的叶片渐小,卵形至卵状披针形,有齿或全缘;叶柄长4 ~8 cm。花序为顶生大型圆锥状,主花序长30 ~60 cm,多粉,开展或稍收缩,果实通常下垂;花小,两性,在花序中数个聚生成束或单生;花被裂片5,卵形,绿色或暗紫红色,边缘膜质;雄蕊5。胞果双凸镜形,果皮膜质。种子横生,直径约1.5 mm,黑色或红黑色,边缘钝,表面具浅网纹,千粒重约2.0 g(图1)。
2 生物学特征
杖藜在世界各国普遍栽培,我国甘肃、陕西、辽宁、河南、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均有栽培,并已逸生为半野生状态。喜温暖湿润气候和疏松肥沃土壤,但适应性和抗逆性均极强。土壤适应范围广,在酸性土壤、重盐碱土壤、贫瘠的风沙土壤及通气不良的粘质土壤上均能生长良好。耐寒、耐盐碱能力强,根系发达,主根入土深可达1 m以上,极耐干旱。温度适宜、水肥条件充足时,植株生长旺盛,可多级分枝,条件受限则很快开花结籽。生育期短,在昆明5 月上旬播种,9 月下旬种子即成熟,全生育期约140 d。种子成熟后无休眠性,自行散落后一年四季均能萌发。
3 杖藜的经济价值
杖藜为菜、饲、药用、工艺等多用途小宗作物。其嫩尖和幼苗常作蔬菜利用,不仅营养丰富,清香可口,而且具有一定的清热凉血的作用,云南温热河谷地区可全年作蔬菜利用。生长繁茂、水肥条件充足时再生性好。生长季内,干物质含量和营养价值变化较小,即使枯黄期老的茎叶纤维化程度仍然较低,营养价值好,猪、牛、羊、兔、鹅、鸡等多种畜禽均喜食,是一种极具开发前途的青绿饲料资源[3]。种子可食用,由于含油量高,并具有特殊香味,因此也可用于榨油及制作点心馅。全草入药,味甘平无毒,主治恶疮和毒虫咬伤,药用时取老苗或枝叶熬汤,能去除人畜疥癣、风瘙。老茎木质化后轻便结实,常用于制作手杖,“杖藜”一名也由此而来。种子萌发力极强,幼苗生长快,生育期短,用作绿肥倒茬种植有利于打破耕地连作障碍。
4 栽培要点
云南湿热河谷区全年均可播种,其它地区霜期结束后有灌溉条件时即可播种。深松土壤,施复合肥300 kg/hm2作基肥。条播和撒播均可,也可与玉米等高秆作物套作。种子细小,可与细砂土混匀后播种,播种深度2 ~3 cm,播后覆土并适度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结合紧密,土壤潮湿时不要镇压。苗期适时中耕除杂。用作收种时可在现蕾期追施氮磷复合肥1 次,以提高种子产量;用作蔬菜时可在收获后随时撒种;用作青绿饲料时,整株刈割或采摘叶片均可,每次收获后均应适度追肥,以延长青绿饲料采收时间。抗病虫害能力极强,生长期内无需专门进行病虫害防治。
5 应用价值
杖藜具有生育期短、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管理粗放、病虫害少等优点,在云南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和打造“绿色食品牌”的时代背景下具有一定应用前景。首先,春旱是云南常见自然灾害[4],杖藜生育期短,积温要求低,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在抗旱保收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其次,杖藜用途广泛,对杂草的竞争能力和抗病虫害能力极强,生育期内耐粗放管理,无需施用农药,具有生产高价值有机食品和有机饲草的潜力,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中具有特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