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学》课程的实践应用性教学体系研究
2023-04-05郭迪
郭 迪
1.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脑电与幼儿行为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61;2.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2
目前,在高校的《心理学》课程教学整体效果较为低下,学生对于课程的表现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课堂表现形式的陈旧以及和实践之间的脱轨,这也就造成了在课堂当中学生没有积极性、教师不愿探索新的教学方式。然而,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逐步落实,现代高校《心理学》课程应当更加关注现实和实践,务必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客观事实相融合,提升技术和技能的培养,从而才能真正为学生所用,提升学生的经历和知识素养,建立科学的《心理学》课程教育教学体系,解决实际和客观性问题,完成教育目标的基础上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这也正体现出了实践应用性教学体系与高校《心理学》课程融合的必要性和价值。
一、高校《心理学》课程教育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高校《心理学》课程作为教育及教学必不可少的关键课程,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对于《心理学》课程并不感兴趣,并且由于部分心理学教师对于学生的现状并不了解,并受到传统心理学教育模式的影响,这也就造成了《心理学》课程不受到学生和教师的重视。然而,现如今随着社会、学习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加大,《心理学》课程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更要体悟学习,感受学习本身的乐趣。除此之外,《心理学》课程还需要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通过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目标,开展实践应用性教学。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而言,《心理学》课程主要包括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对于高校的心理学教育主要是面对绝大多数的学生,应当以传授基础的知识教育为主要前提,通过不断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在事件当中不断探索,从而学会分析心理学知识和解决生活当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掌握心理学相关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去,需要重点加强实践应用性教学体系。
二、高校《心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学》课程重理论、轻实践
在应试教育背景之下,高校的教育课堂往往重视学生是否学到了某些知识,理论教学是否充分,对于高校《心理学》课程而言亦是如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对于非心理学专业的同学更加缺乏积极性和思维,仅仅跟随教师的步伐缓步向前,造成了课堂效果差、学生体验差的情况产生[1]。除此之外,教师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往往只占用很少或是几乎没有时间让学生进行实践,缺乏理论联系实际,对于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十分不利。
(二)教学观念和体系存在漏洞
现如今,虽然部分高校对于《心理学》课程教学当中已经设置了实践教学,但是由于教学内容和方式存在不足,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真正做到实践教学,严重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因此,这也就导致了教学理论和方法之间无法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操作性相对较低,并且由于教学形式和方法之间设计不足,对于心理学实验室无法充分利用起来,学生也无法真正学有所用,用有所获。
(三)实践基地和教材短缺
由于部分学科注重理论知识教学,心理学受到绝大部分学科的影响,也没有充分认清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高校往往重视学生是否对专业知识有所收获,重视学校的专业和长远发展,没有充分将心理学放在重要地位,导致资金投入不足,相关设备和实践基地缺乏,种类单一,空间狭小,可利用性差,从而也对于心理学的整体教学和实践造成了阻碍[2]。
三、高校《心理学》课程的实践应用性教学体系设计
(一)突出活动性和应用性,改革教学内容
对于高校心理学教学课程而言,需要将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改善,尽可能地将部分的基础知识和通俗易懂的内容抽离出来,通过融会贯通一系列社会热点和实践应用的相关问题,让学生更加了解和明白心理学的要点。对于传统的课程而言,教师讲授教学内容时离不开讲和学生提问,但是整堂课程都围绕着概念的讲解,这些时间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往往不太感兴趣[3]。然而,《心理学》课程本身是一个理解的学科,对于社会热点和实践问题的讲解更能让学生充分了解学习内容。例如,对于近些年的木子美、兽兽现象等,学生通过网络已经有所掌握,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这些内容也暗示着很多的心理学相关知识,教师通过这些喜闻乐见的内容,通过结合教材和理论所学,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进行评判和得出结论,从而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当中,不脱离理论也不脱离实际,可以充分反映出无意识心理、内隐记忆等等五大人格理论。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不能停留在课本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层面,还要尽可能避免生搬硬套和漫灌式教学方式,通过一些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跟学生说认识观念影响情绪,跟学生讲影响情绪的认识观念有哪些,学生可能就会有所思考,方便教学课程的推进。
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活动课程的比例,通过实验室或是户外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观察、认识和记忆能力,让学生不断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另外,对于各个课程教学环节方面,还应当充分用动手取代动笔,角色扮演、游戏活动等方式的开展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强化应用型的学习内容,重点突出有关心理学更高层面的咨询心理学、医学心理学、销售心理学等等各个领域,还有让学生可以在学习到老人心理学和心理调节之后,带领学生去养老院、家中进行实际操作。最后,最为关键的对于《心理学》课程的顺利开展,还要不断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养,让学生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对于教材和教学内容方面也要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确保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4]。
(二)教学内容要突出实践性
高校心理学教学改革需要首先从教材着手,由于绝大多数的高校对于《心理学》课程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预期,没有充分认识到心理学的重要性,因此对于教材的选择方面也是随波逐流,缺乏对于相关理论学科的重视,导致在教学内容方面丧失个性、照本宣科,严重打压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想象力,对于整个心理学的建设和教学体制建设而言都十分不利,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一味按照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心理学教育往往会浪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因此,应当尽可能减少一些简单内容的讲解,重点加强对于社会热点问题和实践内容的解读,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和想象力,让学生更有积极性进行联想和认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实践,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建设专业的心理室和实验室,让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之后走进社会,通过实践和试验的方式更深层次地掌握学习内容。
(三)改革考试办法,建设案例库
一般而言,高校的《心理学》课程的学业成绩主要由两方面组成,分别为平时表现成绩,占比一般为三成,期末结课考试,一般为七成,这些硬性否定式的方式对于学生建立健全合理的发展和教学情况都是十分不利的,仅仅可以让学生了解部分理论知识,不能充分对各个方面得出重点和全面的掌控。例如,对于考试制度的制定,可以卷面占比六成,活动实践占比二成,平时考评成绩占据二成,通过实践活动舒缓学业压力,并且还能加强综合实践能力,充分的了解基本能力和学生看法。此外,为了深入贯彻应用型教学改革目标,建议通过心理学案例库建立的方式进行开展,充分加深对于热点问题的思考,通过师生的交流以及课堂案例的讲解,进一步拓展课堂的层面,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尽可能全面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探索新的课程教学模式
《心理学》课程除了需要让学生掌握这方面的概念和理论之外,还要充分完善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充分掌握分析案例和解决实际生活难题的方法。因此,这也更加深刻地决定了教学活动需要注重科学性,不断提升整体规律性,主要包括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这两个主要层面。首先,在教学方法方面,传统的教师是采用灌输式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将知识大量输送给学生,但是学生不能畅所欲言,不能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因此也就停留在了理论层面,无法最深层的解读。因此,可以适当开展讨论课程,每10 个学时安排2 个左右学时的讨论课程。在讨论课开始之前,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和案例,让学生在课下进行搜集资料,通过心理学现象和社会现象等各种角度进行整体分析和思考,提升学生的判断和表达能力。
再者是实验课,在绝大多数的高校当中实验课程几乎是不存在的,学生可以参与到试验和实践当中去的机会很少,然而心理学实验课程对于学生的兴趣养成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虽然实验课程十分重要,但是面对如此庞大的学生群体,需要很大的实验空间,想必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可以通过户外和实践基地的方式进行活动开展,例如演示项目教研制度,让学生首先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并且还可以通过部分可行性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心理学的观察当中去。例如,对于“注意的广度”和“颜色的混合”这些实验,简单的实验形式可以让学生们充分地参与其中,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活动[5]。
最后是课外练习和实践作业,对于传统的《心理学》课程而言,教学作业大部分围绕论文、理论考试等多种形式,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对于心理学这类课程重视程度的降低,学生和教师的态度也在逐渐降低。然而,现阶段的教学更应当重视作业的形式,尽可能用动手取代动笔,虽然不可能完全取代,但是可以少量推进,一周一次或者两周一次的形式,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课下完成并以实验报告和视频的形式呈现,迎合了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兴趣内容,此外还可以举办多种演讲、讲座等等,让学生积极思考。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对于高校心理学的逐步推进也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需要不断完善教师团队建设,需要相关心理学教师具备更高的技能素养和教育理念,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实践能力[6]。但是由于教师本身工作经历和经验的多方面考虑,很有可能不会达到较高的效果。因此,为了顺应心理学教学发展的需要,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还需要加强奖励和惩罚机制,加大筛查能力,通过对于不合格教师的剔除和优秀教师的奖励,进而推荐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的完善。其次,还要将实践应用纳入到教师考评的内容之内,改变教师原本封闭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真正培养高水平的高校心理学教师队伍建设。
综上所述,心理学作为诸多教育学科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之下保持高昂的学习态度和健康的心理十分重要。因此,高校需要重视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之下的心理学教育改革,运用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的教育教学方法,通过讲座、实验、参观、考评改革等多种方式开展实践应用性教学,提高整体的心理学教学质量,带领高水平的心理学和教师团队建设,不断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工作当中解决问题的内在能力,促进学科教育和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