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优化策略分析

2023-04-05郭洪荣

山西青年 2023年5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导向计算机

郭洪荣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0

目前,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行业进步,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均有比较大的需求量。在此机遇下,高职院校需要大力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以前高职院校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着与实际脱节的问题,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计算机技术无法满足实践操作需求,从而对大学生就业、企业人才招聘等带来影响。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对现有教学模式做出优化,适应计算机行业以及企业用人需求。基于此,本文在就业导向下,针对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展开分析,认识到优化教学模式的意义,根据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提出优化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优势

高职院校开展计算机课程教学,最为关键的是指导大学生建立正确就业观,使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汲取到更多专业知识与技能,实现个人专业素养的提升,今后参与就业也可以表现出自身优秀的职业能力[1]。一般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针对大学生实施调研,制定适应学生需求,且能够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符合职业技能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现阶段,高职院校非常关注就业导向性,在此背景下优化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方案的针对性与目的性,还可以培养出大量专业能力强的计算机专业人才。考虑到社会发展对于计算机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由此肯定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优化与就业导向结合的必要性。

二、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

基于现阶段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基本情况,发现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关注。

首先,改变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实际上开展专业课堂教学,习惯应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例如PPT 教学和灌输式教学,难免会抑制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创造性思维的提升,进而降低计算机专业教学效率。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缺少互动,这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2]。另外,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方面,很容易受传统思想的干扰,如教学模式与学生就业需求脱节,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效率。

其次,关注计算机专业教学实训与实践。高职院校开设计算机专业,最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际实操能力,但是根据教学过程的观察,总体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相比理论教学,实训教学课时较少,而且已有的实训课程无法满足学生学习技能需求。高职院校已有的设备比较少,加上能够提供的资金有限,直接增加了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难度。另外,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并不完全符合社会与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学生实操能力不高,会对未来就业造成直接影响[3]。

最后,激发计算机专业学习兴趣。在教学期间,学生整体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寥寥,主观层面对本专业重视不足,出现课堂氛围僵化现象。近年来,高职院校开始执行扩招政策,其间生源数量得到显著提升,但生源质量却发生了波动,该现象也是增加计算机专业教学难度的一大原因。计算机专业本身对学生知识、技能有非常高的要求,实际教学中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很难在课堂上投入充沛精力。

综上,为了解决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的上述问题,需要发挥就业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上,提高自身计算机专业实操水平,为今后就业夯实基础。

三、以就业为导向对高职计算机教学要求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高职院校培养人才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为了践行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要求,必须面向学生就业开展专业教学工作,使社会所需人才和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相同[4]。为此,高职院校需要综合分析社会发展需求,综合对比当地经济发展和计算机产业发展现状,了解市场中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做到有的放矢,优化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案和内容。

以就业为导向本身对于专业教学以及人才培养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针对大学生而言,计算机专业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体现出较强的实用性,当学生毕业后可以挑选更加适合自己的岗位;针对高职院校而言,以就业为导向可以切实提升就业率,使学校培养人才、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优势发挥到最大;针对社会发展而言,计算机专业教学积极践行以就业为导向的要求,可以帮助企业招聘人才,推动计算机行业发展[5]。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然而以往职业教育、社会需求之间面临脱节的问题,增加学生就业和企业招聘难度,也降低了人才供给、需求的平衡性。高职院校践行以就业为导向,培养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必然要全面了解社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结构,立足于企业实际需要的角度,设定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建立社会需求、人才供给的联系渠道,从而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提供帮助。

四、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优化建议

(一)面向企业需求出发调整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以各个专业为依托,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更是如此。基于社会发展现状,了解计算机人才基本要求,动态调整计算机专业教学方向与人才培养计划。教师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之后,确定教学内容必须始终以学生今后就业为导向[6]。要想有效优化教学内容的目标,需要在就业导向下优化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企业技术要求、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充分融合,使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内容可以紧密贴合企业用人需求。这样一来便可以提高学生就业率,并且优化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

教师选择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时,需要同时了解企业根本要求、学生特征与兴趣,综合多方因素后展开针对性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例如,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基础办公软件——Excel、Word 与PPT,对于学生而言掌握办公软件的操作技巧,可以熟练地应对今后就业的问题。站在企业角度,这些基础工作技能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相结合,也可以指导学生在今后步入工作岗位之后,可以快速适应企业环境[7]。

对于计算机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师还需要从学生学习动力着手。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基础内容,其间科学选择教学模式非常重要,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动力,课堂上积极主动探索,在实践中提高自身计算机操作实力。对于学生而言,应该将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和就业紧密融合,教师设计教学模式时,要与计算机行业就业环境、应用场景等结合,使学生可以真实感受专业知识的应用,掌握不同计算机实操技能的应用方法[8]。例如《C语言》在计算机专业中是比较基础的课程,也是应用相对广泛的计算机语言,一般被应用于程序编辑、软件编写。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C 语言,为了帮助学生今后就业,需要引入企业的实际案例,通过C 语言和计算机企业实际需求的结合,加强学生学习这一知识的目标感,当然这也可以为教师调整教师内容提供依据。

(二)以就业为前提加强计算机实践

企业招聘计算机专业人才,主要是对学生专业水平进行考察,当然也非常关注学生对于掌握专业知识实践应用能力,是否可以独立完成专业任务。考虑到上述就业要求,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教师必须始终关注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的结合,提高学生计算机专业实践应用水平。对于教师本身,始终关注计算机行业发展动态,掌握计算机行业发展对于人才的基本要求,加强计算机实践教学指导针对性。

实际教学期间,引用企业应用标准展开学生的考核,这也是提高学生计算机专业技术应用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专业技能。高职院校方面,因其是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主要场所,这就需要完善教学硬件设备,与计算机企业合作建设实践教育基地,通过校企合作提高学生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学生自身要体会到学习计算机实操技术的乐趣,并且应该认识到参与计算机实践活动的最终目标,能够自主了解各个企业中工作岗位职责、专业技术要求,针对性地提高自身技能。例如教师在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课堂上,不仅需要指导学生学习C 语言、设计网页等基础知识,还需要在教学内容中引入真实案例。分析案例时,与学生一起模拟,将其作为实操环节,提高学生计算机技能的实践操作水平,还就可以加深学生对对应知识的理解。教师带领学生到实训基地中,拓展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学生在实训基地中可以提前适应企业环境,从而转变就业观念。

(三)开发学生计算机专业学习的兴趣

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兴趣,是优化专业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为了践行以就业为导向的要求,教师开展计算机教学期间,尤其要认识到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建议教师从学生职业能力着手,培养学生计算机职业素养。例如,为了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可以提高计算机教学的灵活性,在合作企业中选择合适的项目,组织学生进行项目的分析、实践、总结。通过上述真实流程,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接触到企业中不同岗位的工作,真正做到立足于工作需求出发探索计算机专业的知识,从而将实践掌握的专业技能灵活应用。

上述方法属于项目教学法,除了该方法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理论知识指导中,因为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可以引入案例,结合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在网络中搜集一些计算机工作岗位案例,当作教学素材,或者将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结合,根据职业能力的提升,设计驱动性任务,学生以团队形式分析、探究教师布置的任务。其间不仅可以巩固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提高计算机实践操作水平,还可以帮助学生开发计算机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乐趣。

(四)加强学生职业规划指导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就业意识,使学生可以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教师加强对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视,设置职业规划有关课程,安排专业教师负责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在优化职业规划成效的基础上,还可以实现职业规划内容与计算机专业课程学习的结合。教师开展计算机教学期间,建议适当加入职业规划内容,向学生介绍计算机行业的就业前景与形势,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清晰地感知到计算机就业前景。

高职院校方面需建立健全课程体系,向学生渗透就业理念,更应该体现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学生接触了计算机专业课程后,除了本专业内容与技术的学习外,还需要掌握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领域知识,使学生可以形成初步感知,引发对于今后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职业规划须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在谨慎思考后确定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当学生处于不同阶段,往往对于职业规划的侧重点不同。例如,大一学生重点在于让学生能够对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形成清晰的认识,接触了计算机专业知识后,便可以针对其展开就业前景与形势方面的教学。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重点则在于拓宽学生获取就业信息渠道,将多媒体资源予以整合,帮助学生综合对比所有计算机行业的热门工作岗位,指明学生就业方向。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践行以就业为导向的要求,计算机专业教学与就业导向结合,需要在今后开展专业教学时,既要向学生指导、传授专业基础知识与技术,又要帮助学生端正就业观念,了解计算机行业的就业趋势与前景,为未来选择工作岗位奠定基础,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向社会输送大量满足行业需求的计算机人才。同时,这也对进一步优化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率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导向计算机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计算机操作系统
“偏向”不是好导向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CDIO模式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