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大类招生与培养模式错位的对策研究
2023-04-05宋玲玮
宋玲玮
中南民族大学,湖北 武汉 430000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专业建设中的重要部分,由于个体的“精力有限、兴趣有别、能力有异”特点,人才培养不能再拘泥于传统模式。大类招生培养与模式就是在“五育”并举的理念下应运而生的突破,在前期招生时将学生分到不同的学科大类或者院系,入学阶段经过大类培养,一定年限后学生被分流到不同专业再接受各自的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1]。笔者阐述大类招生与培养模式在高校的分类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错位现象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高质量推进。
一、大类招生与培养模式的分类
依据我国高校大类招生培养与模式中所属的组织形式,及涵盖学科门类的数量综合分类为三种培养模式:学院内部、学院联合式、本科生院式。
(一)学院内部
这种模式大体上是运用现存的学校院系体系的组织结构来开展人才培养,首先设立某一专业大类,该大类由学校现有的多个专业构成,学生在学院内部通过一年及以上的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培养后,再通过填报志愿和成绩择优录取进行分流。大多数高校选择在招生环节将原有学院同属一个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专业组合成一个大类,学生管理也相对于固定在原有专业所属的院系,如学生选择文学类,学生的学籍信息仍归属于文学与传播学院内部管理[2]。此类模式的大部分高校规定,学生在大二年级针对该大类下专业填写志愿并综合成绩进行专业分流,分流后接受相应专业的培养。如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学生可在大二年级从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含实验班)三个专业中进行大类专业分流。
(二)学院联合式
该模式打破原有学院固定的行政结构,其中的专业大类由多学院联合而成,其中的专业不局限于某个学院内部,学校在培养计划中为学生设置了通识课程、基础课程等,完成前期的培养任务后,学生方能被分至各个学院的不同专业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此种形式相比前一种模式更为复杂多样,因此这种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对高校的自身条件有较高的要求,实力较雄厚的高校开设了实验班这种新颖的形式推进大类培养。2021 年,中国人民大学大类招生与培养,继续设置理科实验班、人文科学实验班、社会科学实验班(管理学科类)和经济学类4 个大类专业,包含全校总专业个数51%的众多本科专业,高达40 多种。
其中,有些特设的实验班是各大高校推行“六卓越一拔尖”教育培养计划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试点形式之一。区别于其他模式的标志是新生选择专业的范围扩大到全校。例如,北京大学在2001 年新设的名为“元培计划”的实验班按文、理两大类招生和培养,学生统一进入元培学院修读设置的通识课程和平台课程[3]。
(三)本科生院式
该种模式是指学生大一即直接进入专门成立的或实质上的本科生院,进行通识教育的培养,后期划分学生至开展专业教育的班级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类似于欧美国家高校本科生院的作用,学校在学生入学时并不急于划分专业,而是注重发挥通识教育的夯实基础功能。以重庆大学本科生院于2021 年招收第一届学生为例,学校首先以六大试验班的形式大类招生,但是学生进校后并不划分到具体的专业,进行一年的大类培养后再到专业院系学习。
二、大类招生与培养模式的逻辑遵循
(一)学科发展
学科是现代大学的立学之本。一个学科可以支撑一个专业,也可以支撑多个专业,而以科研为重心的学科,通过专业将人才培养的作用发挥出来,专业还在广泛的教学活动之中,将高深知识转化为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及素养。因此,大类培养符合“发挥学科建设促人才培养”的要求,推动高深知识交叉融合并打通学科之间的明确界限,将各学科的知识贯通衔接,培养跨学科、交叉学科、多学科的综合人才[4]。此外,有说法认为,专业并非实体,而是由各式各样的课程构成,大类招生进来的学生在低年级学习通识课程时不必确定专业,大多数是在大学科门类下统一培养,这一时期主要是通过多种大类的基础平台课,达到人才培养目的;大类专业的开设能激发专业集群的规模效益,反过来也推动学科建设的进展,多学科的学者、学生在同一专业大类下共同交流学问,相应地能完善学科建设的设计,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其他门类的内容与方法可以为本门类所用;学科建设以学校自身的发展定位为引导,更应遵循学科的发展规律,理清学科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系统的关系,将从大类培养中涌现的、极少数的优秀人才投入到加强优势特色学科的建设中,适当发展交叉学科,于是可以倒逼市场竞争力更强、更有利于学生后续深造和就业的专业应运而生。
(二)人才培养
从目的上,大类招生与培养模式可以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观,各高校综合各个专业所需达到的培养目标,为大类培养的学生制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设置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多样化发展提供良好平台和奠定扎实基础,更容易达到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目标;从过程上,大类培养阶段能够强化教书育人功能,落实“五育”并举的培养精神;后期分流阶段,大部分高校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自愿申请综合考量,大部分学生能获得与自己的填写目标一致的结果,对不同基础和能力的学生实行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更真实地认知高校所设的各个专业,规劝学生避开社会人士普遍的认知误解,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兴趣做出相对正确的选择。因此,这也是为学生的未来担起教育者重责的表现。
(三)教育原理
大类招生与培养模式的产生与发展,如何克服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与学校既定组织架构形成合适联系。原有框架可能会与新产生的大类招生与培养产生组织权力与既有利益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改革成效有所消减。改革和发展大致有两种基本形式组成基层组织变革:一是不改变原有旧组织,构建新组织;二是用新组织取代旧组织[5]。学院内、跨学院式、本科生院式的人才培养与模式,都是属于前者,保留原有组织,在现有架构运行下实施的阻力较小,有助于减少改革的震荡。后者对于高校自身有较高的要求,各方面综合实力较坚实的高校可首先尝试突破工作,为了不削弱改革的优点,应减少阻力小的体制机制障碍,如有许多高校尝试设立现代书院制,不一定是古代书院的完全继承,但其实质也是大类培养的另一种探索形式。
三、大类招生与培养模式的困境
我国本科教育从20 世纪七八十年代萌芽产生大类招生与培养模式雏形,从改变专业文理分割的弊端到增强专业的适应性,顺应了“本科教育是通识教育基础上宽口径的专业教育”的观念,获得众多高校的积极响应。经过综合分析2020 年各大高校大类招生与培养模式的实施情况,共有115 所高校都在不同方式及程度地实行该模式,占比85.82%。但是并非所有高校都具备推行该政策的条件,实行过程中也或多或少面临阻力,专家学者、学生及家长也存有一定的质疑。
(一)大类招生与大类培养的错位
大类招生的目的是指在招生阶段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入学后计划培养具有宽广知识面、厚实基础和新兴创新才能的学生。因此,高校实行大类培养才能与之匹配。然而,在推行过程中,部分高校只是将其作为响应新高考改革和提高生源质量的措施,简单地将专业集合起来称为“专业大类”,大类培养仍然是沿用原有的组织机构,与大类招生出现错位;还有部分高校将大类招生包装成“实验班”,其实这种招生噱头也是忽视后期培养的体现。这种错位归根结底是高校推行过程中的目标定位有偏颇,招生工作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注重一味招生,而不建设后续配套的培养软硬件设施,就容易导致学生在择校和选择专业时因为信息不对称而错选,从而使学生、家长及专家质疑大类招生与培养模式本身的可行性。
(二)课程教学与大类招生的错位
总的来说,新高考变革产生了一定的积极结果,顺应了专业选才的针对性和考试的科学性要求[6],但是大类招生时就面临着:进入相同大类的学生,因高考培养时的学习科目不同,而致使在新的大类中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程度不同。生源的基础差异性,要求学校从培养计划中设计科学的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案,开设高质量的通识核心课程,以达到大类招生与培养模式既定的厚基础、复合型人才等培养目标,而现今许多高校并未重视此问题,致使通过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并没有表现出更强的综合能力素质,使大类招生的推行陷入错位。
(三)学生选择与专业分流的错位
大类招生的学生入学进行一年及以上的学习后,还要面临除高考填写志愿之外的第二次选择即专业分流,除学生的兴趣偏好因素外,专业的热门与优势与否、学校特色专业的强弱程度、就业压力、家长建议等都是会影响专业分流的因素,其中专业因素是尤为重要的部分。因此,一方面,专业分流环节中可能出现有明确意向专业的学生,最终未能分配到目标专业;另一方面,许多各高校专业分流的基本规则,是在填写志愿并参考学生第一学年的成绩,于是导致马太效应——热门优势专业聚集了优质学生,而冷门专业仍然存在生源紧张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科专业对优质生源的争夺,也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分流到理想的专业。
四、解决思路
这些错位现象,使大类招生与培养模式在高校推行中陷入困局。因此,高校需切实改变实行理念,对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组成的人才培养过程进行审慎思考,笔者主要从人才培养、专业分流、就业指导三大环节提出针对性的正位思路。
(一)推进适配培养目标的课程教学改善
大类招生与大类培养同步进行,要求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的调整,达到人才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的前提下,要进行课程与教学的多层次调整,不能将原有专业课简单叠加,而是要设置多元递进的课程体系,通常包括公共基础课、通识课程、大类课程、专业课程,一是体现在这些课程之间也是彼此衔接、互相渗透,教学内容也是融会贯通的,二是体现在课程的自由组合,可以引导有较强学科基础的学生选择学校相应的特色专业课程,这就要求高校实质性的选修制和学分制的进一步推行。例如,针对各自大类的专业差异性进行细化分析,具体安排内部存在专业不属于相同的一级学科的大类,为达到扎实基础、知识面广的综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制定协调学生选择的专业分流政策
专业分流尽量做到全面综合、科学合理,在高校的专业布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会需求之间找到动态平衡,做到适时而变、因势而动[7],科学的分流,使学生更可能地在自己志趣和能力都匹配的专业学习,在选取专业时引导学生“人尽其才”。国内高校常见的专业分流方案,一般是综合一年或两年平均成绩、兴趣和志愿,从高到低分流进各自专业。欧美高校通常没有所谓的固定专业,而是由一些自由选择的课程组合而成的,专业流向的就业选择也更加自由。因此,有更充足的时间考虑和选择专业[8]。所以,笔者提出改进策略,在专业分流的选拔过程中,要坚持学生能力水平的综合考察,学业成绩只能作为其中的指标之一,还需要学生具有对应专业所需要的能力和可挖掘的潜能、学术与非学术的兴趣。
(三)加快推行专业引导的学生就业指导教育
从招生阶段起,中学生选择专业缺乏对专业的真实认知,对自身能力和未来发展欠缺规划,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通过对2019 年某校3300 名新生的调查发现,76%的学生在选择专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是父母及师长的意见,58%的学生不甚了解自己的专业[9]。而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和传统按专业院系招生培养的模式相比,大大增加了原有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和困难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大类招生导致未来的专业、所属班级、导师、毕业选择的模糊性和不定性,这又加剧了学生和学校双方的不适应。大类招生是学生本科教育的重要转折点,这就要求高校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各学科老师或高校辅导员通过课程、讲座等多样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基于个人兴趣,摒弃盲目追赶热门专业,从而达到全面发展,提升核心素养,增强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