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以产教融合背景下的管理类专业为例

2023-04-05肖松楠张秋平

山西青年 2023年5期
关键词:应用型课程体系岗位

肖松楠 张秋平

长春财经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重要职责,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是管理类专业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路径,而实践教学体系是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支持。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区别于其他本科的重要特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载体。管理类专业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能实现学校教育与行业需求的深度融合,凸显实践教学的功能,进而立足行业和职业,面向就业创新推动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相关概念

(一)应用型人才

对于应用型人才,不同专家有不同的界定。汪禄应认为,应用型人才是了解现代科学知识和管理知识,掌握各种应用能力的行业特色高级专业人才;石慧霞认为,应用型人才是依托一定理论指导,从事非研究性工作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人才;邵波认为,应用型人才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具有较高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能力的人才[1]。总而言之,应用型人才是在社会实践中能依托理论进行问题分析,并有效解决问题的专业性、应用性和社会性人才。专业性是指职业岗位能力的专业性,应用性是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社会性是交际、协作等综合能力。

(二)实践教学体系

对于实践教学体系,不同专家的界定也不尽相同。洪燕云认为,实践教学体系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教学计划中独立存在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与理论教学相对应的;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从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机制出发,制定的完整教学体系。曲立认为,实践教学体系要从目标、时间、手段和空间等角度进行环节的构建[2]。总而言之,实践教学体系是与理论教学体系共同构建成完整的教学机制,实践体系和理论体系相互支持、相互影响;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封闭的教育系统,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法、管理体制、保障制度等组成。实践教学体系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且能应用解决实践问题的创新能力较强的综合型人才。

二、应用型本科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体系缺乏系统性

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实践教学体系支撑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认识不足,认为实践教学体系只是日常教学的一个辅助环节,没有形成单独的完整的体系。高校对实践教学体系对学生知识巩固、能力锻炼、素质发展没有清晰的目标,导致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系统性,只是流于形式,无法支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再加上现有实践体系各目标之间是独立存在的,无法进行有效衔接,导致缺乏科学的规划,无法发挥育人作用。

(二)教学基地缺乏稳定性

实践教学基地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实施,也关系实践教学的质量。很多高校的实践教学基地稳定性不强,由学生联系实践单位,导致实践教学效果难以保证[3]。另外,高校的实践教学基地与管理类实践要求不相符,学生不能进入到真实的岗位进行实践,学生的实践只是流于表面,不利于学生社会管理性技能的掌握。部分高校依托专业软件进行实践教学,与实际岗位实践存在差异,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手段缺乏创新性

从实践类型上看,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以验证性实践和演示性实践为主,缺乏创新性综合实践内容;从实践空间上看,以室内实践为主,校外企业实践少;从实践方式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亲身参与少。实践教学以灌输教学为主,以案例模拟为主,以教师为主导,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无法满足社会对应用型管理类人才的需求。

三、应用型本科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原则

(一)项目引领原则

项目引领是应用型本科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最重要的原则,主要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问题导向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依托项目引领原则,教师设计项目场景,并根据项目的真实流程对学生的参与进行指导和监督,同时对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反馈[4]。学生根据项目任务收集信息,并全过程参与到项目体验中,能依托项目式思维构建实践知识体系,进而建立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联系,最终提升职业适应力。管理类专业岗位涉及非常多的隐性知识,学生只能通过真实的工作流程才能了解隐性要求,才能立足真实岗位进行实践内容的关联,进而增强实践教学与职业活动的融合性。

(二)协同创新原则

协同创新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主要是依托教育主体与多方资源的整合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是应用型本科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最基本原则,主要是通过各主体要素的协同,在发挥合力育人的前提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协同育人包括校企协同、素能协同、理实协同、教研协同等;创新包括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手段创新、评价创新等[5]。依托协同创新能实现实践教学内容的转化,使不同部门按照人才培养流程,在发挥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实践教学职业化与学习化的融合,进而发展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层级递进原则

层级递进是按照实践技术水平和实践成果进行的纵向层次化实践过程,目的是帮助学生搭建阶梯式职业成长台阶,使学生通过完成的、递进的、连贯的实践环节进而知识的程序化推演,以实现从基础实践到专业实践到毕业实践的层层递进。学生在基础实践环节能通过认知实践、调查实践、职业素养实践等模块内容的体验管理学基础知识的应用;学生在专业实践环节能通过学科竞赛、课程实践、专项技能、创业实践等体验管理学实践知识的应用;学生在毕业实践环节能通过顶岗实习、跟岗实践、轮岗实践、项目拓展等体验管理学综合知识的应用[6]。

四、应用型本科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对策

(一)依托校企互通开发实践课程体系

应用型本科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依托企业的辅助,使学校专业委员会、行业协会、职业培训机构、教学软件开发机构、代表企业等团结起来,共同进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开发,目的是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使实践教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契合企业需求[7]。

首先,依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确定课程目标。应用型本科管理类专业课程目标的确定,是以课程体系为前提的,要结合行业人才需求,结合行业职业资格,结合行业从业规范和技能标准,并围绕职业素质和岗位能力确定课程目标。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实践教学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市场研究与拓展、产品营销及客户关系处理的基础技能,具备营销需要修正营销策略的核心技能,具备营销策划与品牌管理的专业技能。

其次,依托岗位实践能力需求构建课程体系。应用型本科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应以岗位能力需求为核心形成模块化课程。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由多主体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共同参与构建基本训练、专业实践、实习实训、素质拓展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训练、校内实训、毕业论文设计、校外实习等内容,教学模式一般采用情景模拟、软件模拟、问题导向、沙盘演练等。目的是使学生依托模块化课程体系进行分类学习,以提升学习效果。

(二)依托职业情境创设深化实践教学内容改革

应用型本科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按照体系分为课内实践、独立实践、课程设计、认知实习、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等,按照目标分为专业技能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和社会能力训练。学校要依托职业情境的创设,深化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8]。

首先,抓住工作任务着力点,构建职业化的导向实践教学机制。应用型本科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要以职业能力为抓手,科学定位教学内容。目的是根据岗位需求分析岗位工作任务,进而确定专业技能和核心技能,最终能依托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实施针对性的训练。在专业技能训练上,其目的是依托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对管理基础知识的理解,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职业化为导向的课内实践是帮助学生从课程的角度,在实践操作时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辩论、讲座讨论等实施[9]。以职业化为导向的独立实践,一般是将两门或两门以上的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再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切入,依托课堂讨论、调查报告等形式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能力。以职业化为导向的综合实践是根据课程体系需要开发的实践课程,目的是通过模拟演示、调查报告、企业实习等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以任务为引领,通过实践行动强化课程模块与岗位能力的磨合,进而通过感知、互训、演练、探究等发展综合应用能力。

其次,依托虚拟项目帮助学生夯实理实基础。应用型本科管理类专业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要打造智慧型的共享教学资源平台,目的是依托虚拟项目,围绕智慧管理、自助服务等进行模拟实战教学系统、企业综合管理系统的构建,使高校与企业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实现学生毕业与就业的零对接。通过虚拟模拟实践项目的建设,学生能通过管理业务的实际运营真实场景进行企业专项业务的实操,并在真实体验的基础上与企业管理岗位人员进行互动,以最大程度提升企业管理与运营决策能力。

(三)依托实践平台的打造优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应用型本科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前提之一是实践平台的打造。实践平台能优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进而使高校借助多种资源探索实践教学思路。实践教学平台包括校内实践平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多个层次,是应用型本科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利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不仅能依托企业的实践基地安排学生的实习,还能使高校与企业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基地,学校为企业培养优秀人才。学校在选择实践基地时要选择有影响力、有张力、有实力的企业,旨在依托企业新形态进行实习项目的拓展,使学生在实习时实现素养、知识与技能的提升[10]。校内实践平台要由学校和企业共同主导,在教学资源、教学要素、教学方式上进行突破,使校内实践平台不仅是虚拟的实验教学中心,更是共享型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创新创业孵化中心,进而在突出职业氛围和岗位职能的基础上,依托企业工作流程,实现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同步,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应用型理工科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与企业、行业紧密联系,在立足国家产教融合政策的背景下,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和专业人才成长规律,以学生为主体,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实践课程为中心,以实践平台为载体,以实践项目为着力点,建立校企合作的通道,打造校企协作育人的教学机制,大力推动应用型本科管理类专业内涵式发展。

猜你喜欢

应用型课程体系岗位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