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价值意蕴、现实境遇与推进策略

2023-04-05吴晓英王启雨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普惠性高质量幼儿园

吴晓英,王启雨

(1.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2.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教育质量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衡量与评价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1]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中国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目标,新征程。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2020年10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2021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指出“中国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正在变为现实。”[3]因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能集中表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充分体现新发展阶段教育所被赋予的新要求。学前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奠基工程,实现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筑牢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与文化强国愿景的基础工作,自然成为当前教育事业的核心议题,因而探寻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明晰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内涵与意蕴表征、洞悉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现实境遇进而得出推进策略成为当前“紧迫”且“意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

(一)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问题的提出

“质量”在汉语词语中代表着一种物理量,“高质量发展”一词源自经济领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更高质量、更具效率、更加稳定、更为开放的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模式。[4]2021年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5]。党的二十大也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6]高质量发展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的高效率、公平和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也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协调发展。[7]高质量发展并不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覆盖了政治、文化、生态、社会等领域。[8]党的十九大以来,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水平不断提升,中国教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9]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教育发展新阶段的根本诉求,是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均衡教育需求的现实路径。[10]如今,学界对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层出不穷,在职业教育方面,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是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和完善办学体制机制,关键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应从国家战略、产业变革、人民期盼层面寻找发展机遇。[11]在高等教育方面,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形成遵循高等教育根本性价值“以育人为核心”的系统性发展思维,以教育教学改革为重点维度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实现协调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12]在教师教育方面,中国特色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教师教育机构的高质量发展,而且是教师教育对象的高质量发展。[13]《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也指出:“到2035年……建成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1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如今,全国幼儿园数量为29.48万所、在园幼儿4805.21万人、幼儿园专任教师319.10万人。[15]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接受高质量学前教育的需求更加强烈,其为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能量。而且,中国教育事业发展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教育质量的提升,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也是教育事业转型为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16]因此,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核心抓手,其核心是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17]如何切实保障学前教育完成从“有质量”到“高质量”的转变、从“外延式”到“内涵式”的转向,并基于新时代背景来描绘与推进学前教育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这是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义,其突出体现了当前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二)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内涵

从质量本源内涵出发,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重视经济社会发展,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8]高质量发展中的“质量”强调的是发展的“质量”,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实现人的自由发展。[19]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制度设计和结构的调整来实现公平而均衡发展的高质量基础教育生态,以呼应现代化经济体系转型升级对教育的时代需求。[20]故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路向要从“有质量”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21]坚持“速度和质量”的统一,树立“质量第一”的发展理念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22]立足于新时代,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在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和发展动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新要求。[23]高质量发展的教育是以“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不仅重视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同时也注重课堂教学体系、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处境不利儿童群体。[24]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内涵就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在学前教育有质量的基础上,注重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有机统一。“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发展”意指学前教育的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动力机制等都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特征。首先,发展理念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和重要议题,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不仅是为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基础,也是落实教育质量提升的根本要求。[25]学前期作为人一生中重要的成长阶段,应该遵循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通过保教结合等方式帮助幼儿更好的发展。其次,发展目标上,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已成为中国学前教育发展所要坚持的基本方向。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兼具公共性、公益性、公平性的理念。[26]通过实现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发展来提高普惠性公共服务水平,以促进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再次,发展动力机制上,基于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时代诉求、人民需要来鼓励和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总之,提高质量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核心,对发展形势的分析研判,是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前提。[27]

(三)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蕴表征

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与课程建设、教师队伍、教育财政投入等方面密不可分。首先,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和建设高质量学前教育体系的关键支撑是高质量学前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与改革,能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8]其次,课程作为撬动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杠杆,通过推动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坚持正确方向,能实现学前教育整体的高质量发展。[29]最后,保障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由合理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充足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和完善的学前教育财政补助政策组成。[30]这深刻体现了高质量已成为发展学前教育的必经之路与时代呼唤。在学前教育领域,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我们认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蕴表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高质量学前教育旨在以幼儿为本

学前教育质量关乎儿童终身发展,应将学前教育质量问题置于人生命成长的角度予以审视。[31]“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如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战略所考虑的重要问题。《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将“幼儿为本”作为幼儿园教师基本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的核心就是幼儿,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必须将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师要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出发,与家庭、社区等多元主体进行协同合作,从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通过课程设置、活动组织、生活安排等方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根基。

2.高质量学前教育致力于提高教师队伍质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他强调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有高质量的教育。2022年,教育部颁布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也指出要“加强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32]。新时代教师高质量发展以高素质、专业化和创新型教师培养为发展目标,注重多元主体协同合作,通过推动教师教育体系有序运行,不断提升教师教育质量。[33]幼儿教师作为开展学前教育工作的专门人才,一方面要通过师范生培育和教师职后培训等方式,打造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路径,提升师范生与在职教师的培养质量。另一方面要体现在教师编制配置、待遇福利等保障制度中,要通过扩充幼儿教师编制岗位,保证教师同工同酬并足额发放教师薪资,以此来吸引更多高质量的教师加入学前教师队伍。因此,提高幼儿教师队伍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能为建设教育强国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3.高质量学前教育重视教育资源的供给均衡

基础教育作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基础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有利于推进教育公平。[34]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提出:要“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35]正确把握“公平”和“质量”二者的辩证关系,能有效促进新时代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加快扩大普惠性资源服务供给,保障适龄儿童都能享受到公平、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全面促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首要任务,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发展能够扩充学前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差距,对促进教育公平有着极大的推进作用。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推动普惠性学前教育建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基本需求,以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4.高质量学前教育注重保教质量的提高

保教结合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是当前发展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必由之路。2022年,教育部颁布《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期完善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推动树立科学保育教育理念,全面提高幼儿园保育教育水平。[36]保教质量的提高作为加快建设高质量学前教育体系的关键一步,应坚持树立正确的幼儿园管理观,以质量评估为主要手段,通过实行科学评估方式,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根本,以过程性质量为重点,注重师幼互动、活动过程,坚持自我评估,以评促建,为培养具有“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特质的时代新人奠定基础。

二、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境遇

我国优化生育的政策发布以来,人民群众对于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实现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都对学前教育事业提出了质量与发展速度的挑战。然而,学前教育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当前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短板,面临很多发展掣肘。

(一)课程构建未能突出幼儿主体地位

课程作为教育的“心脏”,要通过提高课程质量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发展。[37]幼儿园课程承担着丰富儿童生活、促进儿童发展、健全儿童人格的重大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幼儿园课程构建虽一直强调将幼儿作为活动的中心和主人,但在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实施过程、课程结束评价中仍存在着忽视儿童主体地位的问题。首先,教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未能深入考虑到儿童的差异性,未能将五大领域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部分脱离儿童实际生活,从而忽视儿童的主体地位,导致课程质量发展出现不均衡的现象。[38]其次,集体教学活动仍是当前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部分教师在课程组织的过程中缺乏课程生成意识,不利于高质量师幼互动的展开。最后,在组织活动评价时多以教师评价为主,缺乏师幼互评、幼儿互评的机会,未能将幼儿当作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人,忽视了课程评价的真正主体。

(二)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体系尚未完善

我国学前教育专任教师数量虽逐年增长,但在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体现在学前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幼儿园教师在专业发展中主要存在形式主义问题,教师未能形成系统化观察与反思的方法,造成儿童在教育实践中的主体地位被忽视等情况。[38]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师的编制待遇中,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规定“确保教师同工同酬同待遇”“依法保障幼儿园教师的地位和待遇”[39]。“同工不同酬”是影响学前教师师资质量和队伍稳定性的最大因素之一。[40]虽然很多省市在学前教师聘用方面采取面向全体学前教师展开的招聘,但这种考试形式只能使一部分学前教师获得编制岗位,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幼儿教师缺编、少编的根本性问题。

(三)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现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普惠性发展。目前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在扩大资源供给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有些研究者认为,直接导致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原因在于供给主体动力不足,主要体现在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在参与普惠性服务供给的能力不足。[41]另一方面,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在城乡、区域之间差异显著,具体体现在学前教育资源的质与量上。[42]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不仅会对普惠性学前教育带来影响,同时也会影响人民对学前教育质量最迫切、最直接的追求。

(四)幼儿园各主体缺乏参与管理的机会与能力

幼儿园管理质量作为幼儿园质量的关键组成部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提升幼儿园管理质量能加快促进保教质量的提高,但如今我国幼儿园管理质量还存在问题。一方面,体现在教师层面,教师在幼儿园管理决策中的主体性未能充分激活,参与决策的路径与渠道相对单一,教师决策参与权受限。[43]另一方面,幼儿园管理质量也离不开相应管理人员的正确引领。幼儿园园长作为履行幼儿园领导与管理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引领幼儿园发展的重任。[44]但如今,作为幼儿园管理与发展核心问题的园长领导力,在发展现状中却不容乐观。[45]这不仅制约着幼儿园的管理质量,也不利于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升。

三、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推进策略

(一)坚持以幼儿为本的课程建构,发展高质量的学前课程

课程作为体现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建设高质量课程就成为不断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基本途径。[46]第一,打造生成课程,追求高质量学前教育模式。在如今以质量为中心的世界学前教育发展背景下,不仅要关注国际对学前教育高质量的标准和追求,而且要理解我国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目标与要求,以此来推进当前幼儿园课程实施。[47]在课程规划与建设方面,应发挥课程的生成性作用。生成课程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儿童具体的活动过程,教师对儿童在活动中的各种需要、兴趣、问题、疑惑等进行积极回应。[48]学前儿童好奇好问,喜欢探究。在生成课程实施中,幼儿通过教师提供的环境、材料以及与教师的互动交流,从自身的好奇心出发,借助游戏开展学习进而使每名幼儿都能获得发展的机会。弹性、趣味性和灵活性兼具的课程实施,能够帮助幼儿建立与世界的连接,保持较长时间的兴趣,为幼儿创造更多探究的机会和学习的可能。第二,聚焦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突出幼儿学习主体地位。生成性课程鼓励幼儿主动参与,课程内容接近幼儿个人经验,可以为幼儿带来生活体验感。生成性课程通过游戏对幼儿进行观察评价,通过理解幼儿为幼儿提供帮助与支持。教师是幼儿学习与评价的引导者、支持者,要注重评价的反馈作用,根据评价信息及时调整课程实施方式,促进幼儿有效学习。[49]

(二)立法加强顶层设计,保障幼儿教师的职称编制及工资待遇

新时代的教师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为使优秀人才争相从教、尽展其才,就要采取有效措施和机制以保障教师工资待遇及职称编制,提高幼儿教师的工作幸福感和职业成就感。第一,扩大学前教师编制数量,加大财政扶持。学前教师作为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专业人员,保障教师的良好工资待遇以及明确的职称评定机制对教师的发展至关重要。幼儿教师的工资水平和待遇对学前教育的性质、地位起着集中体现和保障提升的作用。[50]通过政府加大公共财政,使教师的收入得到保障,薪资得到提高。第二,明确幼儿教师最低工资标准,力争福利均等。对学前教师的最低工资标准划清底线,缩小编制内外、不同办园体制幼儿教师之间在五险一金、奖励表彰、法定节假日、休假等福利待遇方面的区别。根据教师工作年限、职称情况、学历水平等因素进行工资标准的制定,激发教师发展动机,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第三,依托立法规定学前教师的工资待遇和职称编制,为学前教师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在现有法律基础上,通过国家立法加强顶层设计,细化教师工资待遇标准和职称编制的内容,满足学前教师发展的现实需求,加大教育投入,使学前教师在教师聘用、工资待遇、职称编制等方面与中小学教师同步,为全面夯实学前教育发展提供保障。

(三)构建良性循环发展的教研共同体,打造专业化的幼儿教师队伍

高质量的优质师资是发展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关键,抓牢教师队伍,推进强师兴教行动,增加教师专业发展机会,打造学前教师良性循环发展共同体,使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多样化。首先,可以采用师徒结对模式。通过专家型教师观摩新手型教师上课、带领其反思教学过程,总结教学经验、提出教学建议。其次,以赛促成长。根据工作的不同年限开展教学竞赛,组织教师之间进行相互观课、磨课、评课,针对一个主题活动集思广益,共同思考。再次,组织教育培训活动,培教师所需,训教师所想。教育培训要以最大限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51]根据前期在真实情境下发现的教育教学问题,教师们畅所欲言,积极反思,针对教师们提出的问题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将培训的目光聚焦在每一位教师身上,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最后,发展智慧共享、共同成长的教研共同体。通过构建教研共同体,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有效促进教师自主成长、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在教研共同体中,规范的教研制度能为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精神支持和制度保障。[52]通过教研共同体,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研活动,交流教学方法、分享教学经验、学习教学知识以获得专业发展。还可以运用申报课题、撰写科研论文等形式,让教师在活动中感受研究氛围、体验研究过程,推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帮助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四)建设普惠性公共服务体系,扩大普惠性资源覆盖率

学前教育的普及是质量和数量的统一,提升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保障教育成果惠及各地、惠及人人,这样才能实现幼有所育,使学前教育得到高质量发展。第一,发挥政府主导,提高普惠性学前教育生均经费投入,推进普惠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扩大资源供给。如今,我国很多省(区、市)政府通过出台有关普惠性幼儿园的生均补助标准,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如山东省、福建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通过实现公共财政同等补助,保证每个幼儿享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服务;建设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思路作为推进和提升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的内在要求,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道路,也是国家对当前学前教育发展中问题的正面回应。[53]第二,合理配置资源,重点扶持中西部、农村、老少边穷等地,促进教育公平。2021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提到:“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多渠道增加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54]。由此可见,只有啃下农村这块“硬骨头”,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的投入,才能振兴与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同时,我们还需将目光聚焦到提升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办学水平上来。通过提升中西部教育水平来促进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以达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加大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偏远地区在基础教育方面的生均拨款投入,保障中西部最困难、最薄弱的地区优先发展。

(五)加强幼儿园主体间合作,提高园所内部管理质量

高质量的早期教育机构离不开有效的领导力以及全面、运作良好的管理政策与系统。[55]幼儿园管理质量的提高需要各利益共同体的协力运作,通过提高幼儿园管理质量,也可以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的目的。第一,幼儿园园长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依据法律法规加强对幼儿园管理运行的自我监督。积极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针对制度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确保制度不浮于表面而是真实落实到具体的幼儿园一日管理之中。根据本园的发展规划和运行现状,因地制宜地对管理制度进行调整,确保管理制度的合理性并进行实施后的反思。第二,幼儿园教师作为幼儿园管理质量中重要的受益者与推动者,要通过民主参与发挥作用。通过创设宽松自由的园所文化氛围,激发教师合作管理的主动性,将管理的自主权交还给教师,促使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幼儿园的各项管理实务上来,为教师提供群策群力的机会;加强园长与教师的合作意识,更好地提高幼儿园管理质量。同时,各幼儿园应构建相应内部评估具体标准。通过实施质量自评,推动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评估中取长补短,不断提高保教质量水平。

四、结语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契合时代需求、应对现实挑战、回归教育本质、提高育人质量有着重要意义。[56]面对新形势、新阶段和新变化,高质量发展是学前教育未来的核心主旨与根本目标。通过探寻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取向、本质内涵与意蕴表征,明确其现实挑战,并通过“以幼儿为本构建课程、保障学前教师的相应福利待遇、推动学前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扩大普惠性资源供给、提高幼儿园管理质量”等未来实践路径来加快推动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亿万儿童未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普惠性高质量幼儿园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近十年我国普惠性幼儿园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我爱幼儿园
把普惠性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
欢乐的幼儿园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普惠性减税政策落实处 小微企业发展添活力
让科技成果更具普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