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强省会”战略下山地户外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2023-03-20盘劲呈彭召方
罗 赣,盘劲呈,彭召方
(1.贵州大学体育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财经大学新体育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25;3.贵州医科大学运动与健康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引言
贵州“强省会”是省政府针对贵阳提出的战略发展目标,以重点发展山地户外旅游为出发点,打造山地特色旅游项目,让更多人群参与山地户外旅游项目,形成山地户外旅游项目群,实现山地户外旅游高质量发展。2019年9月2日,《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明确指出:“体育产业要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展。”[1]高质量发展是我国体育产业在当前时期确定的发展路线,要坚决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指示,贯彻落实国家制定的相关体育政策,坚持和培育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和新动能。2022年1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中强调要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繁荣发展,提升“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品牌影响力[2]。
2019年11月27日,《贵州省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中对贵阳市总体的定位是以时尚电竞、场地汽摩等新兴城市体育运动为特色,以体育旅游产业高峰论坛、职业联赛举办、体育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为主要功能的国际体育旅游知名城市,打造一个核心产品山地户外旅游聚集区[3]。2021年4月11日,《关于支持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提出要推动贵阳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省会城市首位度[4],发展山地户外旅游对标国家战略方向,助推贵州“强省会”行动,让更多人群参与山地户外旅游产业致富,提升人民整体生活水平。2021年7月5日,《贵州省“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的批复》中提出要以山地户外运动为引领,推动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积极发展以山地户外运动为特色的健康运动和康养医疗产业,重点开发户外休闲运动项目,打造一批健身休闲综合服务体,加快形成运动健身服务产业群[5]。
贵州“强省会”山地户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经济和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必然诉求与产物[6]。然而,为进一步揭示贵州“强省会”山地户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规律,厘清山地户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框架和目前贵州“强省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还需进一步深入推进贵州“强省会”山地户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以期为我省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战略方向。
一、贵州“强省会”战略下山地户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一)山地户外旅游产业资源分析
贵阳市是贵州省的中心位置,交通相对优越,山地资源丰富,近几年旅游总收入均突破1500亿元,为发展“强省会”旅游奠定了经济基础。因此,可充分用好自身的山地户外资源优势,构建新时代贵阳市户外运动旅游产业特色发展新模式。2021年贵阳市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52亿人次,比上年下降0.8%;全年接待海外游客25300人次,比上年增长16.1%,国内旅游实现收入1821.38亿元,增长12.4%。同时,打造文化旅游精品线路10条,旅游产业化综合评价指数全省第一。贵阳市是国内重要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城市,总面积803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60平方公里,山地资源丰富,是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连续5年荣登“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榜首。2018年贵阳市被《中国国家旅游》评为最佳优质旅游城市。2021年1月26日,《全国重点旅游城市文旅传播影响力报告》发布,贵阳市以综合影响力97.93的得分排名第一。贵阳市山地资源丰富,可开发商务休闲运动、极限户外运动、水上漂流等业态,实施一批山地马拉松越野赛事旅游业、山地自行车骑行自驾旅行、高桥跳伞极限体验、洞穴探险、冰雪运动等山地户外旅游产业项目。根据不同的区域资源,可开发不同的产品项目。
1.山地户外旅游产业项目分布
贵阳市行政区域的管辖范围内(含贵安新区)共有山地户外旅游项目80处,总体山地旅游分类丰富,分布范围广(详见表1),主要为山地户外旅游业、山地户外赛事旅游业、山地户外极限旅游业等业态。双龙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总部主要是用于山地户外旅游会议、办公、体育旅游研究、会务接待等主要功能;四季贵州度假区、都溪林场—天鹅湖旅游景区、观山湖生态体育公园、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鹿冲关森林公园、南江大峡谷—猴耳天坑景区、六广河名胜风景区、四季贵州温泉水上运动中心、云顶滑雪场、开阳极限户外公园等分别以不同特色项目,开展山地户外旅游业。
表1 贵阳市山地户外旅游项目分布
2.山地户外旅游产业高星级项目分布
常态化疫情防控后,居民的旅游空间由城市的密集型转向山地户外小范围游,今后居民旅游最向往的方式预计是户外运动+山地旅游、山地极限,人民群众既向往金山银山带来的财富获得感,又向往绿水青山承载的户外旅游生活带来的幸福愉悦感。通过国家体育总局和文化与旅游部对贵阳市旅游产业布局中具有达到国家标准的高星级旅游项目较少,山地户外旅游产业中只有4个国家级示范基地,分别为花溪区骏驰国际赛车场地、清镇国家陆上训练基地、清镇红枫湖国家水上训练基地、贵安新区云漫湖公园,其它区域高星级场地目前还没有。通过贵州省体育局和文化与旅游厅公布的贵州省体育旅游基地和体育旅游黄金线路中对贵阳市的山地户外旅游项目数据来分析,开阳县天坑极限酷玩公园、开阳县南江大峡谷景区、乌当区香纸沟景区、乌当区枫叶谷旅游度假区、清镇市四季贵州度假区、花溪区天河潭康养体育特色小镇等项目。总体来看,贵阳市山地户外旅游项目众多,但在全省范围中能达到省的评价标准的项目不多,竞争力有待加强,贵阳山地旅游项目建设有待完善。受限于贵阳的地理因素、环境因素、经济发展因素等,贵阳市的高星级山地旅游景区产业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设备不完善、景区开发不完备等现象,有的项目发展定位偏高,可实际修建中距离高星级场地目标较远。贵阳市在打造山地旅游产业省级示范基地中,应该加大投入,让更多区域具备省级的条件后再向国家级发展。
3.具有A级以上山地户外旅游景区呈聚集状态
贵阳市文化与旅游局2021年8月6日公布的具有A级景区总共33个,分别是1个5A、22个4A、10个3A,其中属于山地户外旅游景点的只有20个(图1),主要分布在贵阳市的东南区域,往北的区域A级较少,整体分布不均衡。贵阳市山地户外旅游景点空间均衡性较差,不利于山地户外旅游整体发展,而且山地户外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深受旅游交通的通畅程度影响。
图1 A级以上山地户外旅游景区分布
4.持续创建山地户外旅游特色项目品牌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贵阳市山地户外旅游呈现井喷式的发展,山地旅游产业遍布贵阳市各地,种类繁多,但特色项目较少,项目同质化现象普遍存在,难已形成品牌效应。
开阳县猴耳天坑奇特的地形地貌和优美的生态环境适合发展攀岩、探洞、绳索运动、潜水等极限体育活动,可视为贵州风景区的浓缩版,具有开发、挖掘的发展潜质,具有形成山地极限旅游品牌的条件。一方面,猴耳天坑景区山地户外旅游产品等级高,景区目前已开发的山地户外旅游产品主要有超级大秋千、云端漫步、洞穴探险垂直极限、水上扁带等极限运动,由于产品主要集中在山地开展,开发的难度和风险较大,对资源要求也很高,属于高端顶尖的山地旅游产品,目标人群一般以经济收入偏高、身体素质较好、心理素质良好、有这种特殊爱好的游客为主。另一方面山地户外旅游产品有较强吸引力,猴耳天坑景区根据资源现状打造了酷玩黔山地极限公园品牌,如超级秋千是全球第一个天坑超级大秋千,对国内外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是一大特色项目。
息烽县西望山基础条件好,适合开展乡村山地户外运动赛事旅游,以此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加速乡村振兴进程。2016年5月息烽县西望山国际越野跑比赛鸣枪开跑,吸引了全国各地386名运动员参赛。第一届比赛圆满举行,为促进山地户外旅游带来了良好效果,当地政府与旅游主管部门决定每年举办一次比赛,连续4年对该山地户外旅游赛事品牌的经营,一直受外界喜爱。2019年报名人数持续增加,实际参加比赛人数为1500人,2020年比赛因疫情影响,原计划2020年4月10日举办的比赛取消,但报名人数高达2100人,通过山地户外旅游赛带动乡村村寨人员对赛事的参与性,可提高居民的收入,疫情之后当地政府和赛事品牌运营商将持续创建该品牌赛事。
(二)山地户外旅游产业发展趋势
目前,贵阳正在推进云岩区、南明区、花溪区和观山湖区运动休闲业和户外培训业等体育服务产业发展,以西部百花湖、红枫湖、开阳开州湖等水系生态、东部南部山地民族特色人文资源、北部喀斯特山地生态和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强化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重点推进山地户外体育休闲业、户外康养业、体育旅游业、红色文化体育旅游业、乡村体育旅游业发展,打造山地户外体育休闲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始终围绕“强省会”“贵州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战略发展目标,在方案规划指导下进行山地户外旅游发展,将贵阳市建设成为以山地户外、时尚运动、智慧体育为特色的国际山地体育旅游城市,构建贵阳市山地户外产业“一核两带多点”的布局。
1.山地户外旅游发展总体定位
贵州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中提出,贵阳是以时尚电竞、场地汽摩等新兴城市体育运动为特色,以体育旅游产业高峰论坛、体育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为主要功能的国际体育旅游知名城市。贵安新区以绿色生态城市环境为主、以智慧体旅展示、大健康医疗、体育教育培训等为特色功能的创新产业新区。进一步完善山地户外旅游集散与服务配套功能,打造支撑全省体育旅游发展的综合服务核心,成为贵州体育旅游示范区的重要引擎。
2.山地户外旅游市场迅速扩大
在省相关部门领导下,近年来贵阳市整体山地户外旅游产业的发展较快,截止2019年,贵阳市体育产业总值达到110.34亿元,占全省体育产业总值的比重为39.36%,增加值为45.33亿元,占全省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0.08%,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2%。贵阳市重点发展山地户外旅游,打造山地特色旅游,吸引了国内外的旅客前往贵州旅行,外界对山地户外旅游场地的市场迅速扩大[7],这主要是因为我省近年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口、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科技状况不断改善的结果。
3.山地户外运动俱乐部数量激增
通过不断加强产业政策和资金扶持,优化投资环境,“体育+”“+体育”多元化发展迅速,培育了一批体育市场主体[8]。据统计,贵阳市具有“山地户外、户外旅游”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达1770家、个体经营户达606家,户外协会、旅行社、研学机构等都是主营山地户外旅游业务的机构,由于经营团体的出现,山地户外旅游业态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4.山地户外旅游研学内容丰富
贵阳周边有高坡、偏坡苗乡等民族村寨文化内涵较为丰富、保存较为完整的山地户外旅游村寨,具备满足进行研学需求的独特价值,适合开展不同层次的研学活动,其研学旅游成为开发促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路径。
二、贵州“强省会”战略下山地户外旅游产业发展面临问题
贵阳市山地户外旅游产业总体发展速度快、效益高,实现贵阳市山地户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我们面临的核心问题,而从目前面临的形势来看,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期和矛盾凸显期,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仍十分突出[9]。
(一)山地户外旅游资源规划不够合理
贵阳市产业深层次需求及供给侧问题存在较大困难,山地户外产业空间分布中显示,产业布局上大部分是距离贵阳市较偏远地方,而在贵阳市旅游的旅客大部分为在贵阳中转前往下一处旅游地,从时间、距离空间、需求供给上,难以满足旅客的出行安排,如果想去体验贵阳市的山地户外项目时间上至少要花费2~5天,这严重限制了贵阳山地户外旅游发展实际需求。
(二)山地户外旅游景区可达性差问题
只有少部分山地户外旅游景区在市区,大部分布在城乡结合区域,能选择的交通方式不多,自驾为大家的首选出行方式,其它的交通工具均用时长,出行不便,很多景区没有开通直达车,较为匮乏的旅游交通资源和落后的公共服务保障,使得旅客在旅游出行的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
(三)山地户外运动项目数量及营利能力不足
国内游客来贵阳市进行山地户外旅游消费规模偏小,资源融合偏低,难以带动其它业态发展。山地户外运动项目或赛事的增加是户外旅游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以赛事促进旅游是目前旅游发展的新引入点。但是,仅仅依托赛事产业发展较难实现全市山地户外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山地户外旅游品牌开发的规模和深度还需进一步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山地户外旅游产品。
(四)山地户外旅游游客忠诚度欠缺
通过对花溪高坡红岩峡谷、乌当羊昌花画小镇、修文桃源河大峡谷、花溪高坡扰绕营地等山地户外旅游地对游客进行直面式访谈,发现大部分外地旅客都是第一次去这些景点,只有贵阳周边居民才会多次去游玩,外地旅客二次消费的难度较大,山地户外旅游游客忠诚度欠缺。
三、贵州“强省会”战略下山地户外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路径
(一)调整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市场资源配置
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化,山地户外旅游、城市轻户外旅游、特色旅游、品质旅游、全域旅游,推进贵州省国家旅游示范区,政府在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的构建是保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贵州体育与旅游产业要利用自身具备的功能和属性,瞄准市场需求,精心开发体育旅游资源,推动体育旅游产业的结构调整与升级,积极探索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10]。对现有的山地旅游产业空间结构上进行合理调整,使现有呈现的东南密集分布,逐渐往全市布局。创建A级山地旅游景区时,要合理安排资源,重点培育基础条件较好的景区,优先发展成高星级品牌旅游点。根据贵阳市的环境资源(水体资源、地貌资源、山林资源、温泉资源)、民族文化(民族音乐、民舞舞蹈、民族戏剧等)和地域特色,积极开发高桥极限、洞穴探险等特色业态,力争打造“多彩贵州”“探秘贵州”“寻找贵州”等山地体育旅游特色品牌,丰富产业类型,避免产品同质化。
(二)完善救援体系建设,实现区域救援联动性
救援体系作为政府贯彻落实安全山地户外旅游的平台,对山地旅游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此可提出关于完善户外山地旅游救援体系的建议:(1)加强对户外旅游参与者的安全意识教育,做好山地户外旅游准备工作;(2)对山地户外救援队进行实操演练与救援技术竞赛,提高山地户外旅游救援的专业性和搜救能力;(3)建立区域性的救援联动机制,以区域为单位,以景区为小组,实现景区间、区域间全市一体化统一指挥;(4)积极开展社会捐助,大力支持民间救援组织的建设;(5)建立一套完善的山地户外旅游法律法规制度。
(三)培育专业服务人才,组建山地户外旅游团队
通过培养山地户外体育方面的人才,有利于项目产品创新发展。首先,要加大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如大力发展体育旅游职业教育,采用社会办学、校企联合办学等形式丰富培养学习内容);其次,优化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体育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指导思想,而且要培养人才发展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个性发展,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最后,加强校内外体育旅游师资队伍建设,为培养高素质的体育旅游专业人才提供保障。
(四)提高居民参与度,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通过山地户外赛事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在新业态的推动下,面向全球市场拓宽参赛人员的消费规模,从而带动乡村振兴发展[11]。乡村居民参与是山地户外旅游赛事发展的方向,居民参与到户外体育商业中,可能会触发新的经济增长点。2020年后,中国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健康有趣的活动将受到青睐。户外类赛事应当作为一项长期的公益计划,地方政府也应当改变强制赛事参与的状况,应将重心转移到游客需求上,结合非物质文化教育、展览和传媒等行业更改供给策略。
(五)重视绿色低碳旅游,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山地体育旅游资源条件、山地体育旅游生态能力、经济可持续能力和产业自身效益是影响山地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体育旅游管理能力、产业市场潜力和配套保障完善度对山地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影响较小。为打造贵州山地体育旅游强省,实现贵州山地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应从社会、经济、生态等视角提出相应的策略,包括打造贵州山地体育旅游特色品牌;重视绿色低碳旅游,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鼓励旅客绿色低碳出行,以公共交通、山地自行车、轻户外徒步为主要出行方式;积极推进体育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等策略,进而推进贵阳市山地户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六)积极对外开放,引导山地户外旅游消费
以提升贵阳市山地户外旅游产业发展质量和整体水平为重点,以推动旅游产业化发展、建设更具影响力的文化强省会为抓手,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推进贵阳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能,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提供更多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不断提升贵阳山地户外旅游的产业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水平,更好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加快推进实施强省会战略行动。
四、结语
贵阳市是贵州省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也是贵州山地户外旅游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因此,需要更加注重经营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品牌、提升效益。然而,当前贵阳市山地户外旅游产业发展仍面临山地户外旅游资源规划不合理、山地户外旅游景区可达性差、山地户外运动活动数量及营利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我们要科学认识山地户外旅游行业发展可能会出现的深层次变化,在调整产业空间布局与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完善救援体系、培育专业服务人才、提高居民参与度、重视绿色低碳优先、积极对外开放等方面下功夫,力争实现贵阳市山地户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