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乡村旅游创业后期困境的形成机制
——基于贵州省丹寨县卡拉村的探索性研究

2023-03-20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创业项目村寨困境

白 雪

(贵州师范学院旅游文化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

引言

自2016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西部地区逐渐成为了“稳增长”的新引擎,大批新生代农民工在国家创新创业政策的带动下,返回自己的家乡,利用打工期间所学技能及积累的资源在家乡所在地开创自己的新事业。在这一大背景之下,随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在贵州民族地区的有序推进,农民工返乡进行乡村旅游创业进入了最佳的“红利”时期。近年来,贵州民族村寨的返乡创业者们利用当地的特色旅游资源及民族文化资源,开办农家乐及特色民宿、经营民族传统手工艺作坊及民族旅游商品加工厂,把乡村旅游创业实践谱写在了这片贫瘠而广袤的大地上。然而,在创业实践深入推进的过程中,由于返乡创业者自身创业能力与创业经验不足,加之当地创业扶持呈现重“创业行为事前鼓励”轻“创业项目后续指导”的现状,其创业实践面临很多后期困境,逐渐步入创业发展的瓶颈期,有的艰难前行举步维艰,有的昙花一现迅速失败。民族村寨农民工返乡进行乡村旅游创业从微观上审视,能够解决民族村寨居民的家庭生计问题;从宏观上审视,不仅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还有利于解决“空心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民族地区的社会问题,利于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团结。因此,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的创业问题值得学界及政策制定部门重点关注。那么,贵州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的乡村旅游创业究竟面临哪些后期困境?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后期困境?其产生的内在理论逻辑何在?面对这些后期困境,政府又该如何进行扶持与引导?本文以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卡拉村为个案,调查分析了当地返乡农民工乡村旅游创业的后期困境及其产生的深层次逻辑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贵州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乡村旅游创业后期困境的形成机制理论模型,从而提出解决贵州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乡村旅游创业后期困境的扶持政策。

一、文献综述

伴随着世界范围内旅游需求的持续增长,涵盖范围极其宽泛的旅游业必将存在着很多创业机会亟待发现,旅游业已经为创业经济滋生提供了丰富的土壤。相对于旅游创业实践领域的飞速发展,国外旅游创业研究领域进展却相对缓慢,首先表现在旅游创业研究的文献数量少,其在全部创业研究文献中占比非常小。其次表现在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实证研究明显多于理论研究。研究内容上,主要涉足旅游创业者构成[1]、旅游创业动机[2]、旅游创业绩效[3]、旅游创业障碍[4]、政府及行业组织对旅游创业的作用[5]、旅游创业对乡村旅游的影响效应特别在削减贫困与社区发展方面做了深入探讨[6-7]。国外旅游创业研究的发展状态表明旅游创业研究远没有达到实践要求的水平,不管是从整个管理研究领域,还是与创业研究背景的比较,旅游创业研究没有明显的增长趋势和规模,并表现出理论研究不足、实证研究缺乏深度等特征。尽管近两年研究的内容正在不断扩大,向旅游创业行为、创业绩效、政府及行业组织及创业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延伸,但由于研究均是针对某一地区展开,研究结果的适用性有待商榷。

国内对旅游创业的研究热度近年来逐渐升温,与国家双创政策的深入推进有一定关系。特别是对大学生群体创业以及农民群体的乡村旅游创业的关注度在提高,与之相关的论文数量日益增多。在乡村旅游创业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其一,对乡村旅游创业影响的探讨。如,张岚等[8]探讨了乡村旅游创业企业在地区旅游扶贫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其增加了当地居民收入,加快地区脱贫进程;杜宗斌等[9]通过大样本数据实证了旅游创业活动有助于增加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其二,是对乡村旅游创业动机进行探讨。如,林宗贤等[10]研究了乡村旅游创业动机与性别差异。其三,是对乡村旅游的创业机会进行探究。如,杨学儒等[11]基于乡村旅游创业者调查数据,对社会资本、先前经验与创业机会识别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创业者个体和政府部门两个方面的政策建议。其四,是对乡村旅游的创业风险进行探究。如,花思宇等[12]分析了乡村旅游创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并从社会资本构建的视角为乡村旅游创业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在国内学术界对少数民族返乡创业研究方面,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其一,研究成果数量较少。在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少数民族”“创业”作为核心词汇进行搜索,从2010—2020年十年间的成果不超过20篇。其二,成果主要集中于创业动机、创业影响、创业路径等创业研究的几大传统领域。如,谭宇[13]以湖北省恩施州的少数民族返乡农民工为调查对象,探寻了他们的创业动机与创业方向;谭宇等[14]还对少数民族地区返乡农民工的创业路径和创业影响进行了相关研究。徐锡广[15]从资源禀赋视角研究了贵州民族地区返乡农民工的创业行为。

通过对以上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发现,目前国内对乡村旅游创业的研究仍然更多借鉴了国外的理论研究成果,研究内容与国外大同小异,几乎只涉及创业研究的几个经典领域,如创业影响、创业动机、创业机会等。而从微观层面将研究对象具化为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这类较为特殊的创业群体的文章是很少的。此外,从应用视角关注这类群体的创业后期困境的文章更是数量有限。基于此,本文希望以此研究为契机,关注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这类特殊的创业群体并拓展乡村旅游创业研究的视角,也为后续类似研究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案例的典型性描述

卡拉村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龙泉镇东面,始建于清朝初年,约有500年历史。卡拉村全村369户1354人,苗族占总人口的95%,是典型的苗族聚居村寨。该村以种植水稻、包谷、红苕等传统农耕为主。除了传统农耕外,以鸟笼制作为第二产业,是中国鸟笼制作专业村,具有“贵州最具魅力村寨”和“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美誉。由于鸟笼制作技艺是该村的传统技艺,鸟笼制作随之也成为了该村的支柱产业,大部分村民都以鸟笼制作为生。不过,由于市场对传统鸟笼的需求递减,而鸟笼制作所需原材料的成本上升,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很多村民都不愿意再从事传统鸟笼制作生产工作,宁愿选择远走他乡赴经济发达地区打工为生。不过,漂泊异乡终归不是这些村民的最终归宿。随着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国家扶贫工作的进一步推进,万达集团的万达小镇项目2015年在丹寨县落地生根,卡拉村刚好位于万达小镇项目旁1公里处,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使其开始转型发展旅游业。于是,该村众多当年离家外出闯荡的少数民族村民回到家乡乘着旅游发展的东风开办民族特色客栈、经营民族手工制作与体验作坊等,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以及摄影爱好者前来进行旅游体验及采风。同时,由丹寨县民族民间手工技艺企业家发起的丹寨县手工业协会也选址在此。鸟笼制作、苗族蜡染技艺、古法造纸技艺、苗族银饰制作抱团发展,而由当地鸟笼制作传承人创办的旅游服务公司也在此落地生根,为该村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源。目前,该村85%以上的村民都正在从事或即将从事乡村旅游业,因乡村旅游创业脱贫致富的少数民族村民也达到了200户以上。然而,在前期的走访调研中了解到,卡拉村的部分返乡旅游创业者在创业实践持续一年以后都或多或少面临着创业项目维持的困境。因此,无论从返乡旅游创业的聚集性来看还是后期创业实践困境的现实性来看,卡拉村都为本研究提供了典型的样本环境。

(二)研究方法与资料处理

过往研究表明,创业行为的后期维持主要受到两个层面因素的相关影响,第一,是创业者个人的认知与动机因素;第二,是制度相关的组织或环境因素。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旅游创业实践的后期维持难于其它地区的主要原因也来自于以上两个因素。首先,从个人因素来看,少数民族返乡农民工的个体知识与技能以及对创业的认知与动机相较非少数民族返乡农民工更差;其次,从环境因素来看,民族村寨的总体创业环境相较非少数民族村寨更差。基于此,希望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扎根理论”对贵州省丹寨县卡拉村这一典型样本地进行探索性研究,以期了解影响贵州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旅游创业后期持续性发展的主要困境及其产生的深层次逻辑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后期困境形成的内在机制,从而解决贵州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旅游创业实践面临的诸多后期困境。

1.访谈提纲设计

研究设计了《贵州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乡村旅游创业后期困境访谈提纲》,主要采取半结构式访谈的调查方法对卡拉村的返乡农民工乡村旅游创业进行深入调查。作者于2019年11月进驻该地进行了为期6天的田野调查。整个调查分为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两个阶段,由于本研究不使用问卷调查相关数据,因此不作阐述。访谈的对象是从前期80位问卷受访对象中,选取的典型个案(典型个案的选择咨询并听取了丹寨县人社局的相关意见和建议,受访对象均为卡拉村返乡旅游创业者,其组成结构为:该村返乡创业示范户、该村已注册为小微企业的乡村旅游创业项目创业者),一共深度访谈了12位村里具有代表性的返乡进行乡村旅游创业的苗族村民,创业项目涉及农家乐经营、民族客栈经营、旅游农产品加工、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生产与研学旅游体验、旅游电商、旅游服务等方面,几乎覆盖了全村所有的乡村旅游创业类型。每次访谈后对数据资料及时进行整理,发现在对12位返乡旅游创业者访谈以后,增加的边际信息量小于10%,已呈现“理论性饱和”的趋势,因此停止访谈资料的收集。为保证访谈资料的真实可靠,访谈过程全程录音,且访谈时间均大于30分钟。

考虑到访谈对象大多数为苗族村民,访谈提纲并未涉及过多的学术性语言,访谈过程也主要以闲聊的形式层层深入,重点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为什么会萌生返乡创业的念头?为什么会选择乡村旅游类项目进行返乡创业?

(2)你认为目前制约你的生意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3)你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哪些困难和问题?

(4)政府在你创业过程中是如何帮助和支持的?后续还希望获得哪些帮助?

(5)针对你的生意,未来有哪些打算?

2.资料处理

对回收的深度访谈资料进行梳理与总结,对被访谈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统计,结果显示:从性别结构来看,受访对象以男性居多;从年龄结构来看,受访对象以20岁—45岁中青年为主,甚至呈现年轻化趋势,其中20岁—35岁的青年创业者占一半以上;从学历结构来看,受访对象以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水平为主,有少部分读完高中,还有少量读过大专。不过在年轻一代创业者中有多数表示自己正在或即将通过参加成人教育提升学历水平;最后,受访人员涉足的乡村旅游创业项目,开办民族特色餐饮的占比50%以上,其余依次为开办乡村客栈,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生产与研学旅游体验,旅游农产品加工,旅游电商,旅游服务,且有部分受访者涉足了多个创业项目。为方便后期资料的整理,理清概念的来源,对每位被访者进行了编号,男性被访者的编号依次为M1、M2、……、M7;女性被访者的编号依次为F1、F2、……、F5。12位受访者的具体分布情况如表1。

表1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三、数据分析与研究发现

(一)开放性编码

1.概念抽取

开放性编码最首要的工作是把资料转化为概念。本文针对12份访谈资料,进行了相关分解,通过意义单元的识别,原始资料被分解为独立的事件,又对事件指向的现象进行了概念赋予,抽取出500多个概念。由于这些概念在意义上存在重复,因此又将意义相同的概念进行合并,最终从资料中获得了30个主要概念,如表2所示。

表2 抽取出的主要概念

表3 概念的抽取举例

2.范畴发展

通过上述概念化的过程,对原始的访谈资料内容进行标识,得到了一系列的概念群。为进一步明晰各概念之间的关系,继续将数据进行缩减,此过程主要借助主题分析逐步聚拢同类现象的概念,进而发展出研究所用范畴。依据上述原则,将概念化过程中获得的30个概念进行同类聚拢,最终形成7个范畴,具体归类如表4。

表4 范畴总结

(二)主轴编码

1.在个体层面与政策层面双重作用下,贵州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乡村旅游创业依托政府的精准扶持,创业前期发展顺利,创业竞争开始显现。

运用“条件→行动/互动→结果”的典范模型逻辑,构建出“主范畴一”的模型,见图1。

图1 主范畴一模型

研究表明,贵州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进行乡村旅游创业的动因既有来自个体层面的因素,也有来自于政策与环境方面的因素。本次受访对象大多都已经有3—4年的旅游创业经历。2016年开始的国家政策导向对农民工返乡进行乡村旅游创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加上民族地区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也使其创业氛围高涨,这无形中推动了民族地区的创业行为。当然,由于民族地区的社会资源与经济资源有限以及少数民族返乡农民工自身社会网络资源及技术资源的局限性,创业可选择的项目并不多。乡村旅游由于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所需资源要求不高,因此成为了贵州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进行创业的首选行业。在政府的政策推动及实践帮扶下,在高涨的创业氛围影响下,涉足乡村旅游创业的贵州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数量大幅增加,这也无形中使得创业竞争加剧,同质化的创业项目较多,严重制约了这些创业项目的后期发展,这也为贵州民族村寨返乡创业者的后期旅游创业实践面临困境埋下了隐患。

2.创业竞争的加剧以及政府扶持缺位使得贵州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乡村旅游创业后期面临多重困境,创业瓶颈开始显现。

同样运用主范畴发展的原则和方法,进一步抽取出“主范畴二”的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主范畴二模型

研究对深度访谈的12位被调查对象在讲述创业后期主客观困境时的所有受访资料进行了词频统计,其中,“资金”“土地”“人才”“技术”“客源”是被重点提到的词汇,具体见表5:

表5 卡拉村返乡农民工乡村旅游创业资源困境频数统计

分析发现,以卡拉村为代表的贵州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在乡村旅游创业实践中面临的最主要的后期困境,来自于政府扶持引导的力度随着创业实践从初期走向中后期逐渐减弱,而创业项目的同质化又带来了市场竞争的加剧。由于存在后期资金缺乏、土地扩张无望、专业人才匮乏、技术经验不足以及客源不稳等资源困境,导致创业中后期的困难加剧,严重阻碍了当地返乡农民工乡村旅游创业实践的深入推进。因此,他们急需后期创业政策的扶持与引导,帮助其尽可能摆脱这些创业资源困境,坚定继续创业的信心,从而使其创业行为具备可持续性。

(三)选择性编码

经过分析可知,研究发展出的两个主范畴产生的原因有二:首先,从创业扶持角度,由于地方政府在对返乡农民工进行乡村旅游创业扶持时,只重点关注其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而忽视其创业发展,即只重创业行为事前鼓励,不重创业项目后期引导。其次,从返乡创业实践角度,由于创业氛围的高涨反向导致创业竞争的加剧,政府指引的缺失及自身经验能力的欠缺,导致创业项目同质化严重,因此,贵州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的乡村旅游创业实践在创业后期面临多重困境。据此,贵州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乡村旅游创业面临后期困境的深层次逻辑原因便得以呈现,乡村旅游创业后期困境的形成机制便也有据可循。基于前述层层递进的编码式分析,尝试以故事线的形式构建出贵州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乡村旅游创业后期困境的形成路径框架,如图3所示。

图3 贵州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乡村旅游创业后期困境的形成路径模型图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贵州省丹寨县卡拉村返乡农民工乡村旅游创业的探索性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贵州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乡村旅游创业实践的后期稳定推进直接影响其创业实践的最终成败。在重创业行为事前鼓励的政府政策与行为导向下,越来越多的贵州民族村寨农民工受到多样化的个体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选择返乡进行乡村旅游创业,促成这些地区的创业氛围高涨,创业竞争开始显现。然而,由于旅游创业中的同质化经营特征明显,反向导致了创业竞争的加剧,这是贵州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乡村旅游创业面临后期困境的第一层原因。由于贵州民族村寨地方政府在进行创业扶持时轻视创业行为的后期引导,导致创业后期扶持政策与扶持行为的缺位,再加上贵州民族村寨返乡旅游创业者自身创业能力不足以及创业经验缺乏,又使得他们面临着来自资金、土地、人才、管理技能、客源聚集等众多乡村旅游创业的主观与客观后期困境,这些困境大大降低了他们的旅游创业成功几率也严重制约了其旅游创业项目在创业后期的发展壮大。以上便是贵州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乡村旅游创业后期困境形成的深层逻辑路径也即内在机制。

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属于农村创业主体中较为特殊的一类主体。由于创业资源有限,很难依靠自身力量去克服创业后期面临的诸多主客观困境,所以政府的精准扶持与积极引导是不可或缺的。在深入推进扶持工作过程中,要转变扶持理念,不仅要注重“事前鼓励”,更要注重“后期引导”,让返乡农民工在政府持续的扶持与引导下,创业行为“走得更稳走得更实”,才能切实推动其返乡旅游创业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二)政策建议

研究根据贵州丹寨卡拉村乡村旅游返乡创业者所面临的现实后期困境,立足政府视角,在后期扶持内容上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推进创业后期金融支持。针对贵州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乡村旅游创业后期普遍存在的资金困境,应该由基层政府牵头切实推进县域金融服务体系的建立。首先,制定适合民族地区返乡农民工创业的金融优惠政策,针对有扩展意向的创业项目适当增加信用贷、担保贷的额度,简化贷款办理手续,适当降低贷款办理门槛。甚至可以考虑由政府出资建立担保公司,避免因返乡农民工无担保而不能获得贷款的问题。其次,引导可信的国内外民间资本投资有意进入后期扩展的质量较高的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创业项目。一旦融资成功,就有后续建设资金注入,帮助这些创业项目更好更快发展。

第二,规划创业后期土地支持。贵州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乡村旅游创业实践同时面临着没有足够的土地进行后期创业扩张的困境。面对这一困境,政府要切实贯彻“三权分置”土地改革制度,进一步促进地方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让土地流动起来,帮助创业者和周围村民之间达成土地租赁协议。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改变以自有宅基地向外扩展的扩张模式及成长模式,鼓励返乡旅游创业者将自家宅基地出租,并用盘活的资金租赁更加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的其它地块开拓事业。

第三,提供创业后期智力支持。针对贵州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旅游创业后期面临的人才、技术、客源以及社会网络方面的主客观困境,政府还应该积极提供智力支持以解决以上问题。智力支持主要应从三个方面展开:规划、引才和培训。首先,规划方面,贵州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之所以选择乡村旅游作为创业项目,几乎都受到了家乡所在地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影响,很少有脱离旅游的聚集效应进行乡村旅游创业的情况,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会出现同质化旅游创业项目相互竞争的局面。这样的局面,做好规划就是好事,做不好规划就是坏事。规划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政府应该对旅游地进行统一的全旅游链产业规划,引导贵州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科学合理地选择乡村旅游创业项目,尽量涉足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六要素中具有更高附加值的旅游创业类型,鼓励凸显多元化旅游创业项目的特色,尽量避免同质化经营,减少恶性竞争,为创业项目的抱团发展提供良性互动平台。另一方面,针对客源困境做好统一的目的地形象宣传和客源营销,帮助贵州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的乡村旅游创业项目招揽更多客源,甚至鼓励有条件的返乡农民工成立旅游服务公司等涉足客源招揽的创业项目。其次,引才方面,其一,应当鼓励并组织贵州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走出去”进行人才招揽,为他们“走出去”引才牵线搭桥、提供机会。同时,还要为他们招揽来的人才尽可能提供住房、医疗等民生保障,让他们愿意来且留得住。其二,由于民族地区艰苦的现实条件,留住年轻的专业人才异常困难,因此可以考虑为需要专业人才的贵州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旅游创业项目对接高校专家的智力支持,吸引“候鸟型”专家以“扶智”方式提供创业技术指导。最后,培训方面,由于大多数贵州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的旅游创业项目属于个体项目,创业者本人的知识技能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政府应该做好贵州民族村寨返乡农民工在创业中后期迫切需要的知识与技能的相关调查,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规划,选择在旅游淡季时集中为当地旅游创业项目提供各类技术培训和人才培训。通过培训,让返乡旅游创业农民工把培训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创业能力,在乡村旅游创业中后期实践中更具创业胜任力。

猜你喜欢

创业项目村寨困境
山西18个农村创业项目获资金补助
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
困境
无蚊村寨丁屋岭
长春第十一届[秋季]连锁加盟创业项目展览会
学创业应用 如何选择做健康事业 范俊宏康复 火爆创业项目
村寨——海坪彝寨
特色村寨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