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实践与展望
2023-04-05哈尔滨市双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刘正生
哈尔滨市双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刘正生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会走得更远。 ”名师工作室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 也是教师携手合作、互相扶持、共同分享的学习共同体,在示范、引领、辐射和激励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区域内师生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的提升,正成为培育骨干教师的“特种部队”、教学改革的“试验田”和区域教育均衡的“催化剂”。
为了加快名师队伍建设,2018 年和2020 年, 哈尔滨市遴选出两批中小学名师工作室,每批30 家,并成立名师工作室理事会,指导各工作室开展活动,不少名师工作室搞得风生水起。哈尔滨市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实践经验有哪些呢?
一是做好规划,定好调子。“由优秀走向卓越的专业成长共同体”是工作室的目标定位。 工作室领衔人帮助成员认清自己所处的专业阶段,知道自己的起点、优势与短板,定好各自的调子,在工作室的蓝图下,量身制定个人发展规划,给自己树立一个进步的标杆。
二是躬耕践行,课堂实践。 把基本功修炼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重在抓落实。 有的校长坚持兼课,率先垂范;有的教研员在兼课的同时撰写教学日记,已通过公众号推送100 余篇,起到了辐射、引领作用。
三是倡导阅读,厚植根基。阅读生智慧,书香润心灵。以书为友,与书同行,终身学习、毕生阅读成为工作室的一种风尚。通过自主阅读、集体研读、读写结合等形式,体味美好的读书人生,构建理想的精神家园。
四是课题带动,结伴共行。 各工作室主持人都有省级或国家级课题。 组织团队搭建框架,总课题确立后进行分解,确定子课题研究团队,分工合作,将课题研究和校级、区域教研活动相结合。一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基础教育成果奖,有的工作室把课题研究成果结集出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五是横向联合,走向集群。 名师工作室不是封闭的象牙塔,秉持活动共享的理念,要“巧搭台子唱大戏”,让工作室成为热爱学习的教师开放的学习场所。比如小学数学四个名师工作室组成“四室联盟”,在作业设计方面一起深耕精研,进行优化作业设计专题分享;有的工作室与高校、教科研机构的联盟研修,加强了工作室研修的理论提升和思想引领。
站在新时代的高度,展望明天,名师工作室建设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加强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名师工作室文化建设。除了设计室徽室标、凝练标志口号、集体订阅图书杂志等外显的内容外,要借鉴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经验,建设人本文化、规范制度文化、打造团队文化,形成领衔人与成员共同发展的工作室文化。
研修内容从“教师专业发展”走向“教师全人发展”。 教育的目标是成人,成就人。教师从事的事业是育人,“专业”不是教师素养的全部。工作室研修内容不要仅仅局限于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更新等专业内容,还可以拓展到与个人兴趣爱好相关的培训,比如戏剧、插花、瑜伽等课程,培养个人兴趣爱好,增加文化底蕴,惠及所教学生。
立足区域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参与社会服务。 通过建立区域性名师工作室联盟或学科工作室集群、子工作室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工作室活动,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教师参与,有利于形成滚雪球似的“放大效应”。工作室领衔人及其成员还要利用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以多种形式走入社区、走入社会,服务社区、服务社会,助力未来社区教育场景建设。
大雁之美,美在雁阵。 名师工作室不是一个“沽名钓誉”的地方,在这里,期待每一位成员的全身心付出,成就最好的自己。同时也让名师工作室与一线教师真正做到同频、同向、共振、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