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协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2023-04-05佳木斯市第十六中学崔宇巍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家校课程体系素养

佳木斯市第十六中学 崔宇巍

佳木斯市第十六中学处于佳木斯市郊区,学生家长中多数是第二代、第三代纺织工人,还有一部分是农民。他们中部分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仍存在重智倾向和功利化倾向。调查发现,很多家长很少与教师沟通,只关注自己孩子的学习,不在意自身素养的提高,处理亲子问题时简单粗暴。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希望通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通过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多维度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我们认为,要实施“核心素养”教育,就应引导家长参与进对孩子核心素养的建设中来,共同探寻建立家校桥梁的策略。

一、基于文化基础,优化课程体系

从知识到素养是我校课程建设的重要路径。我校责任文化课程体系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将校园文化建设与课程体系深度融合,强化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

责任文化建设课程体系分为三类,即:一个行为规范课程——履责手册;一个隐性课程——环境课程(物质文化环境);三个显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技术、生命教育、人文与社会)、校本课程(兴趣选修课、专题教育必修课程、社会实践等)。

行为规范课程是责任课程体系的航向标。 我校《学生履责手册》中包含了中学生守则等一系列行为标准和奖惩制度。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加深对学校各项制度的认知和理解。 隐性课程是责任课程体系的潜力股。 学校在校门两侧镌刻的校训、校歌,楼门玻璃上、楼梯上的责任格言,各班教室和走廊墙壁上的宣传板报,楼门、楼内大厅的宣传电子屏等,都起到了责任教育的作用。 显性课程是责任课程体系的主力军。 我校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开齐、开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此基础上,发动全校领导和教师自主开发了责任教育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分为A 类学生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技能;B 类专题教育必修课程, 旨在让学生自觉维护生命健康。 两类校本课都有计划、有教材、有专职教师,并被列入课表授课。 其中A 类校本课由教师自主申报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报名选修,每周一节课,在固定教室或功能室授课,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多元发展。B类专题教育课则是由学校统筹安排,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全校师生必修的一系列宣传教育体验活动, 如法治教育、禁毒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生涯教育等。此类课程教学的形式多样,除了课堂授课以外,还有许多学生及家长共同体验的方式,比如在法治教育中学生和家长开展模拟法庭、案例分析、今日说法等活动;安全教育中,将家长请进学校,开展专家讲座、消防现场演练、模拟地震逃生等活动。 专题教育课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托,通过体验和反思感悟,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自我管理、自我保护、珍爱生命、关心健康是自己的责任,深化了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的理解。

二、多彩德育活动,助力自主发展

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就是培养使学生受益一生的能力。 学校开展以“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主题的家庭教育活动,引导家长言传身教,共担责任,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成才观, 理性规划学生的未来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学校建立校级、年级和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专门机构”,开办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系列化的培训,包括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系列、亲子有效沟通系列、科学教子系列、心理健康系列等,学校创办“家校共育”专刊,班主任会定时在家长群发布教子文章、亲子“妙招”,扫除家长教育中的盲区,形成家校合力。

学校开展以“健康提升”为主题的校园德育活动,使学生在体质健康、实践能力、美育素养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一)加强体质健康管理

一是以体育课为主阵地,以课间操、眼操为支撑,以特色篮球操、韵律操为突破,以平日“一条绳”为常态,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 小时。体育课、体育竞赛、课余训练等多方面联动机制,形成校内校外、课内课外一体化的学校体育活动新格局。 二是健全学生视力健康综合干预体系。 我校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视力检测,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每天组织学生进行上下午两次眼保健操,同时学校的健康保健教师经常进行健康知识科普教育,确保学生了解健康知识。学校还跟进“小胖墩”“小眼镜”等特殊学生群体的健康训练指导,丰富完善训练档案,做好数据对比跟踪,让“两小”人数不断减少。

(二)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我们以学校教育为支点,协同家庭的基础作用,发挥社会的支撑作用,开拓劳动教育大课堂,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合作育人的劳动教育体系。

重视校内劳动。 学校日常组织学生参与班貌设计、班务整理、校园卫生保洁和环境美化,开辟专门区域进行花海校园种植。 学生亲身体验设计园地、播种、浇水、除草的全部过程,并给每棵花草建立档案,把知识实践转化为劳动实践,从而达到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的效果。

鼓励家务劳动。 密切家校联系,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布置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如洗碗、擦地、扫地、擦窗等内容,并进行鼓励性评价,评选家庭劳动之星,学生们非常在意,积极参与,主动去完成家务劳动。

(三)促进审美能力提高

一是通过班会、升旗仪式、德育活动等方式,引领学生寻找“道德垃圾”,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促进学生追求真善美,培养学生举止优雅、气质高雅、言谈风雅的富有责任感的新时代中学生形象,培养学生形成文明、阳光的美好青春气质,完善学生审美结构。 二是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各班级文化建设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责任教育”进行设计,处处体现“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的良好氛围。

(四)阅读素养系列活动

学校组织开展“书香润泽生命、阅读丰富人生”读书月活动,通过读书月启动仪式、完善班级图书角、读书主题班会、亲子共读一本书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读书的乐趣,家长体会亲子共读的乐趣,营造清风缕缕满校园的书香氛围。

(五)关注心理健康提升

开展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生涯规划等主题系列活动,维护学生身心安全。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心理健康学习培训, 提高教师考前焦虑疏导、专业咨询、及时预警、危机干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与家长一同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三、开展多元评价,加强社会参与

学校开展“新文明家庭”评比活动,充分调动家长、社区、学校各部门开展多元评价,此举改变了以往的家庭教育多半限于家委会、家长课堂、课堂开放日、家访等形式,打造家校协同新模式。学校为家长提供的教育路径不是简单的说教,更不是管教,而是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做,陪伴孩子成长。 学生既是新文明家庭评选的积极参与者、观察员,又是文明家庭评比的考官。在评比的具体实践中,在讨论的思想碰撞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有效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提升核心素养。

我校积极营造良好家校协同氛围,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家长文明素养,形成家长陪伴孩子成长的科学观念,学校力求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的目标。

猜你喜欢

家校课程体系素养
关于发起创建“家校共育实验校”的函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