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实践

2023-04-04刘玉婷

江西教育C 2023年3期
关键词:学科育人绘本阅读小学英语

刘玉婷

摘   要:英语绘本是非常优质的阅读资源,有着丰富的语言功能和育人价值,对于小学英语教学而言意义深远。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想实现学科育人的教学目的,就应该积极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帮助学生养成英语阅读的良好习惯,让英语的触角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本文聚焦绘本阅读实践,从深度解读绘本、优化问题设计、活化角色扮演三个角度,谈一谈如何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绘本阅读教学,以绘本赋能,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   绘本阅读   学科育人   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明确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能意识到英语教材是围绕话题、结构、功能编制的,对于语言知识体系的关注较多。要想通过英语教学实现学科育人,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英语绘本是非常优质的阅读资源,它有着生动的绘图、精彩的故事、明朗的节奏、韵律十足的语言,非常适合语言初学者阅读与学习,能够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是引领学生领略西方文化与英语世界的有效途径。绘本有着丰富的语言功能,往往蕴含着深远的道理、真挚的情感,能给予学生丰富的审美体验、文化体验。那么,绘本阅读要如何走进课堂?绘本阅读教学要如何高效开展?笔者将从深度解读绘本、优化问题设计、活化角色扮演三个角度,谈一谈如何以绘本赋能,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深度解读绘本,寻找阅读起点

解读绘本,是走进绘本、阅读绘本的第一步。然而,在实际的绘本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对于绘本仅停留在“读”的层面,重在让学生快速浏览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中有哪些重要的语言知识点,传递了什么情感和道理。其实,教师对于绘本的解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学生对于故事的理解程度。绘本阅读要“出彩”,文本解读就一定要有深度。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从“WHAT、WHY、HOW”三个维度,深度挖掘文本的文体结构、主要内容、语言特征以及主题意义,从而形成对文本的结构化认识。“WHAT”,即“这个故事讲了什么”,也就是文本的主题以及内容。“WHAT”是阅读的起点,在解读过程中,教师既要基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确定文本的主题范畴,提炼文本的主题意义,创设阅读的主题语境,还要概括文本主要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WHY”指向文本的深层含义,也就是学生对主题意义的理解,这是教师所要挖掘的文本背后的育人价值。“HOW”指向文本的语言特点、结构特点等,也就是这个故事是如何呈现的。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四年级上册Unit 3 How many?时,笔者在拓展阅读活动中,带来了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寓言故事The King’s Yu Player。这个寓言故事讲述了Wuzi不会吹竽,却混在乐师中装模作样的故事。教材与绘本均体现了“人与自我”的主题,教育学生一个道理:一个人可能欺骗别人一时,却不可能欺騙别人一世。这个绘本故事复现了本单元的重点句型“How many...?”,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单元的语言知识,并促进学生的语用实践。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基于寓言故事短小精悍的特点,引导学生基于问题链,在故事阅读中感悟道理,并以“故事讲坛”的形式,鼓励学生基于思维导图,上台“说故事”“评故事”,活化复述形式,帮助学生掌握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读通、读透故事内容,渗透语言知识点的回顾与训练,又要从育人的高度出发,引导学生在读故事中明道理,突出寓言的文体特征,渗透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价值观,促进文化传承。

二、优化问题设计,梳理故事信息

阅读的过程也是思维进阶的过程。绘本阅读有别于教材中Story time等板块的阅读教学,它更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因此,在绘本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放手,鼓励学生将课内习得的阅读方法及语言知识迁移到绘本阅读实践中,开启一场属于自己的绘本阅读之旅。在绘本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导”的作用,强化阅读教学的指导性,教给学生阅读绘本的方法,如图片环游法、拼图阅读法等,并创设具体的问题语境,将故事的生成融合在发现与探索之中,以层层关联的问题链指明阅读方向,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引导学生主动探寻故事的逻辑线索,帮助学生有效梳理故事信息,促进学生对故事内容的自主建构。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 4 Where’s the bird?时,笔者在复习过程中融入《丽声三叶草分级读物》中的I Am Hiding。这个绘本故事的主题与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关于位置的话题,讲述了小男孩玩捉迷藏游戏的过程,以小男孩藏身地点的切换,向读者介绍了地点的表达方式,如in the box、in the basket、in the tree、in the shed等。在阅读过程中,笔者基于文本特征,采用“游戏地图”的形式,引导学生在观察绘图、完善地图、借助问题支架的过程中,主动走进故事。在Pre-reading环节中,笔者就设计了以问题支架为支撑的学习任务,通过学习支架,引发学生对封面的观察,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对故事的预测,推进学生的阅读实践,为While reading的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三、活化角色扮演,丰富阅读体验

敢于表现、乐于表达,是学生的特点。在绘本阅读中,我们要帮助学生深入文本,与故事中的角色产生共鸣与对话,给学生“说一说、演一演”的机会与空间,让他们有机会成为故事中的角色,亲身体验故事中的人或事,增强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画面感、真实感及体验感。在以往的绘本阅读中,很多教师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语言知识点的讲解上,要求学生逐句逐段地阅读,破坏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审美体验,导致学生“食不知味”。在绘本阅读中,教师可以大胆地融入戏剧表演、动画配音、结尾新编等形式,活化角色扮演,让学生从“读故事”转变成“演故事”,从故事的“局外人”转变为故事的“主人公”,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7 How much?时,笔者在情境拓展中融入At the Toyshop这个绘本故事的片段,以小男孩和妈妈在玩具店挑选玩具的经历创设活动情境,鼓励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参与到故事互动之中。在课前,笔者让学生带来自己喜欢的玩具,将教室的讲台布置成玩具店,通过“分类玩具—购买玩具—介绍玩具”的情境活动,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在扮演中学习。在故事阅读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聚焦“What does the boy see? How is it? Does he like the ball/car/dinosaur/robot?”这几个关键问题,梳理男孩的玩具购买过程,并将其设计成对话清单,再现购物的场景。随后,笔者鼓励学生根据课前布置的“玩具店”,以小组角色扮演的形式,展开对话互动,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

总之,绘本阅读应回归学生本位,要能以绘本赋能,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想象与阅读空间;要能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给予学生更多的阅读自信,培养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聚焦文本讨论主题,帮助学生进行主题意义的归纳以及文本的深入解读,在建立绘本阅读与单元知识之间的意义联系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有效推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软着陆”。

参考文献:

[1]江婷婷.多元教学策略为英语课堂增效[J].教育观察,2019,8(29):126,133.

[2]蔡艳.运用绘本教学体现小学英语教育的核心素养[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8(2):17.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赣马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学科育人绘本阅读小学英语
关于协同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学科育人的思考
以审美的方式教学历史
绘本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有效地提问促进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英语绘本阅读分析
孩子们与绘本的那些事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小学数学学科育人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