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深度学习,助力核心素养形成

2023-04-04赵云

江西教育C 2023年3期
关键词:问题解决深度学习

赵云

摘   要:在语文课程教学中践行深度学习理念,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基本方式,也是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关键路径。教师要将学生的“学”放在课堂教学的中心位置,在分析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资源的整合和重组,构建真实的学习任务,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推动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释放深度学习的整体效益。

关键词:深度学习   目标起点   问题解决   工具价值

钟启泉教授《深度学习:课堂转型的标识》一文针对“深度学习”提出了三个核心视点,即“深度学习的主体性、对话性和协同性”,并强调了深度学习的探究、活动和交流应该承载的价值。这种基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深度学习理念,超越了纯粹的知识获取,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技能和态度的转变,关注学生的人格和素养的形成。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学情,积极践行深度学习理念,引导学生构建批判性、开放性、整体性的认知结构,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推动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设定目标起点,建构深度学习的逻辑方向

教学目标不仅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基本走向,也决定了师生言行和思维的基本轨迹。关注教学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前提,也是落实深度学习的重要抓手。教师要以学习目标为思维起点,设计深度学习的整体过程,建构深度学习的逻辑方向,以保障深度学习的高效落实。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为例,这是一篇典型的“多事例论证观点”的说理文,整个表达逻辑依循了从“引论”到“本论”,最后到“结论”的模型结构。对此,笔者以明确的学习目标为起点,将教学过程规划为以下三个板块。

第一个板块,引导学生将关注点聚焦在作者所选择的典型事例上,并选择关键性的任务。这种关键性任务,一方面直指具体的学习目标;另一方面给予了学生广阔的操作空间。

第二个板块,引导学生尝试将关键性的任务进行分解。首先,基于课文的整体内容,明确提炼出这篇说理文的中心论点,即“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其次,组织学生从提炼内容信息的角度,对作者所举的事例进行概括和罗列。作者为了论证自己的中心论点,选用了波义耳发明石蕊试纸、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观点、阿瑟林斯基发现梦境与脑电波之间的关系三个典型事例。最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者究竟是怎样利用这些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将学生的认知思维从文本的内容信息层面转向语言表达层面。分解任务的目的是有层次、有规划地落实关键性任务,这三项任务层层递进,指向最终的关键性任务——怎样利用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从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入手,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的中心论点。然后以品味和研读的方式,在概括三个事例的基础上,洞察作者在描述事例时体现的相同的结构与表达特征,以及不同的表达维度。最后,可以引导学生以整体性的视角,探寻事例与中心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让学生认识到,世间现象偶然之中有其必然,必然之中有其应然。

第三个板块,教师要积极开发展示型的任务,为学生提供展示和分享学习成果的平台。教师可以拓展与课文内容相似的材料,将学生的解读和分析作为最终成果进行展示、分享和交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典型素材的重要表达效果。

在这一案例中,笔者以课堂教学的目标为源头,通过逆向思维的方式,借助分解、达成和展示的教学板块,始终将学生的认知思维浸润在文本和课堂中,将深度学习高效落实。

二、注重问题解决,架构深度学习的合作机制

新课程标准倡导语文教学要具备“鲜活的情境”“真实的任务”和“典型的活动”。深度学习的质态是在鲜活情境和真实任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一起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反思问题,架构深度学习的合作机制。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父爱之舟》为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要实现深度学习,教师要在深入解读文本和语文要素的基础上,找准两者之间的交融点,设置合作学习活动。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由默读课文,从内容层面思考“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作者与父亲之间的哪些事情”,并尝试运用小标题概括出来。其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在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在组长的组织下,组与组之间进行互通。最后,采用“你问我答”的互动形式,交流概括的内容,并从中反思自我的不足、“悦纳”他人的长处,从而在对比中修正并完善自己的认知。

深度学习鼓励学生展开个人层面的深入思考,但教师也应有意识地构建协同学习的课堂,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协同学习的意识和技能,推动学生的思维朝着更深处迈进。

三、凸显工具价值,释放深度学习的整体效益

深度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需要借助技术与工具,不断扩大学生的参与范围和程度,从而深度释放其整体效益。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为例,这篇文章语言简练而质朴,如同作者当着读者的面,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亲切而自然。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借助相应的工具,将深度学习真正落实到位。首先,在课堂教学伊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场主题为“童年回放”的交流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玩具或物品,分享自己与这个玩具或物品的故事。在彰显和发挥故事特质的基础上,放大其工具属性,充分唤醒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其次,教师要依据教材文本内容,对学生的交流过程进行指导,将学生的交流引向正确的方向。最后,基于以上教学环节,学生已经形成了初步的情感体验,为他们走进这篇课文奠定了基础。对此,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点拨和引导:“有一个好动脑、爱探究的学生,他对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充满了好奇,有一次,他听到表里传来‘嘀嗒嘀嗒’的声音,产生了好奇心,他会有怎样与众不同的想法呢?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表里的生物》。”

纵观这一案例,虽然正式学习还没有开始,但这一基于教学目标和文本内容的导入环节,借助学生自主选择的玩具,将其作为落实教学的鲜活工具和切实支架,使得看似简单的导入形成了丰富的意蕴,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与思考。

总之,深度学习的核心价值在于培养会学习、善于学习的学生。因此,在践行深度学习时,教师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使学生保持思考与探究问题的恒久动力,确保学生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良性、愉悦的体驗,从而激活学生的多维感官。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获得了什么,更要关注他们在整个深度学习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学习状态,从而以针对性的点拨和引领,将深度学习指向人的发展,推动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晓琴.深度阅读,提升学生阅读素养[J].小学教学参考,2020(10):15-16.

[2]施春亚.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22(6):46-48.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李港小学)

猜你喜欢

问题解决深度学习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电子商务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交易识别研究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解析
浅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