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历史纲要(上)》中法治史的内容、特点与教学建议

2023-04-04李佳乐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6期
关键词:法治教育历史教学

编者按

党中央十分重视法治教育工作。中小学法治教育是青少年法治思维养成、法治观念树立的重要载体,学校应在当前思政课程中的法治教育内容基础上,以宪法教育和公民基本权利为核心,研究构建全学段、一体化的法治教育体系,推进法治教育落实。根据学生认知特点,通过切身体悟实现情、理、法深度融合,使法治教育有温度、明是非、显力量。本期聚焦“法治教育”话题,从教材内容分析、法治单元教学、班级文化活动等方面展现实践样例。

[摘要]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包含着大量的法治史内容,这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养成有着积极作用。通过对《中外历史纲要(上)》中法治史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教材中法治史内容依托通史展开论述;重点选取典型法律文献和案例,且突出时代性;所占篇幅比重恰当,并辅之以探究题进行强化训练。分析教材中法治史内容是历史科进行法治教育的第一步,教师应该以历史教材为依托,为学生搭建起法治教育的平台。

[关键词] 历史教学;法治史;法治教育;《中外历史纲要(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提出了法治的要求,这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法治建设的回顾和总结,也是对今后法治建设的展望。法治是社會主义价值体系的“压舱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意义重大而深远。我国在长期的法治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养成良好的法治观念,对学生个人和社会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学历史教学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要加强对学生法治意识的教育,进一步增强历史科法治教育的使命。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材既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也是进行法治教育的重要依托。我国历史教材向来重视对法治史的描述,统编历史教材中法治史内容在原先多版本的基础上,既有继承也有创新。本文以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以下简称《纲要》)为例,对教材中法治史内容及其特点进行梳理和分析。

一、《纲要》中法治史的内容梳理

《纲要》是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主要讲述自中华文明起源至当代的中国历史。该书共有三条主线: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古代史)、近代中国救亡图存历程(近代史)和社会主义的建立与发展(当代史)。三条主线中对法治史均有涉及,具体内容梳理如下。

(一)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法治史内容

古代法治史包括了某一朝代的法律制度、立法活动、行政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经济法律制度和司法制度等方面的内容,《纲要》中本部分内容如表1所示。总体来看,《纲要》中古代法治史内容主要围绕着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条文、包括职官和监察在内的行政法律制度和经济法律制度等方面展开。在法律条文方面,教材列举了《法经》、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和《唐律疏议》。颁布《法经》是李悝在魏国进行变法的重要举措,《法经》包括“盗法”“赋法”“捕法”“杂法”“具法”等六篇,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封建法典。《法经》不仅是前世各国法律之大成,而且是秦汉法律的张本。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出土,为我们研究秦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唐律疏议》是唐律的代表,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儒法并用的理念,它是我国保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法典。我国古代法律法典可谓汗牛充栋,高中阶段全部学习显然不切合实际,所以需要借助教材精选出来的典型材料进行教学,对几部具有代表性的法律进行范例式学习,从而进一步迁移到整个中国古代法治史中。这样既避免了打破通史的教学结构,也能起到很好的法治教育效果。在行政法律制度方面,统编教材主要精选出了官吏管理的相关史实。《纲要》中主要论及了宗法制、察举制、科举制及各朝的中央地方官制,其中选官制度是行政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维护封建统治提供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同时刺激着古代的学校教育,促进了整个社会文教事业的发展。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不仅能够使学生以法律制度、行政法律制度、经济法律制度等丰富中国古代史的学习视野,还能够让学生知道我国自古就重视法律的编撰,知道中国封建社会法律法典的一般内涵和作用,知道我国古代重视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二)近代救亡图存历程中的法治史内容

《纲要》中近代法治史包括了各时期宪法、行政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民商事法律制度、经济法律制度、司法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如表2)。本部分内容主要涉及1840年鸦片战争直至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教材中法治史的内容主要从不平等条约、典型法律文献等方面展开论述。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在中国和西方列强不平等的交流中,这些条约是最显著的表现。《纲要》中涉及了10余部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是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反映。这些条约的内容严重破坏了我国的领土主权、经济主权和司法主权等,但却以另一种方式推动着中国各阶级寻找救国方案。在西方的冲击之下,中国在模仿借鉴中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纲要》中涉及《钦定宪法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约法》《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中华民国宪法》等。晚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企图由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转变,从这个角度来看,《钦定宪法大纲》的颁布改变了君主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历史,确定了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这在中国法治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文件,也是中华民国的临时宪法,其以立法的形式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共和观念的广泛传播。

在这部分学习中,一方面,《纲要》所选取的条约可以串联起我国近代整个屈辱历程,能够促进学生时空观念的养成。通过对教材中选取条约的内容进行分析,使学生理解近代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初步体会国际法的概念,并以国际法的视角来理解这一系列条约的不平等性和掠夺性。另一方面,《纲要》所选取的法律主要集中在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多部法律串联起了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历史,依次涉及预备立宪、辛亥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等。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能让学生认识到颁布法律是近代进行革命的重要举措,也是巩固革命的主要手段,从而对法律的内涵有进一步的理解。

(三)当代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法治史内容

如表3所示,《纲要》中当代法治史包括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宪法、行政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民商事法律制度、经济法律制度、司法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其上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下限为当下所处的时代。《纲要》对本部分的论述主要集中在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在我国宪法发展历程中,《纲要》涉及了四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文献,其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我国第一部较完整的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宪法文件,在建国初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是日后我国拟定宪法的重要依据。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反映广大人民意志的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基本的国家制度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伟大任务。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针对改革开放后的我国社会的新局面作出修订,标志着我国宪法体系的进一步完善。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在总体保持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能使学生掌握我国以宪法为代表的整个法律体系的完善过程。尤其是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几部具有代表性的法律进行学习,能使学生知道法律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完善,深层次地理解法律与政治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过程中典型案例的学习,知道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在理解我国法律体系完善过程的基础上,进一步领悟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优越性。

二、《纲要》中法治史内容的特点

通过上文对《纲要》中法治史内容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其在内容、结构和描述上呈现出来的特点。其一,法治史内容融于通史中,依托通史展开论述。《纲要》改变了之前高中的专题编排模式,以通史的形式进行编写,突出对学生时序性思维的培养。所以,在通史的教学中融入法治史内容,对学生法治思维的培养最为合适。为学生梳理法治史的发展历程,这正是历史科进行法治教育的关键线索。通过对内容进行梳理与分析,学生能够理解并践行依法治国的理念和法律至上的观念;能使学生在法治史的视野下学法、懂法、用法,进一步信仰法律,从而体会社会主义法治的优越性。

其二,法治史内容重点选取典型文献和案例,并突出时代性。《纲要》毕竟不是专门的法治史教材,其涉及的法治史内容经过精心挑选,都是某一时期、某一领域的典型代表。比如《法经》《唐律疏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都极具代表性,这对学生整体把握法治史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纲要》中的法治史内容及观点并不陈旧,内容描述突出了时代性,能够引发学习的兴趣,这样的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其三,法治史内容所占篇幅比重恰当,并辅以探究题进行强化训练。《纲要》中每一单元都涉及法治史的相关内容,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为学生勾勒了这一时期的法治史的宏观轮廓。《纲要》中法治史内容不仅有文字的描述,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探究思考法治史内容的广阔平台。《纲要》全书直接或间接地涉及法治史探究题共9处(如表4),这些研究性问题既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也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并加以升华。

三、依托教材进行法治教育的建议

(一)善于挖掘教材中法治史内容资源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法治教育方面的法治史素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注意挖掘这些资源。例如,在《纲要》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第一个子目“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的讲授中,以袁世凯修改旧法、颁布新法为出发点进行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这两部法律内容的异同处,分析袁世凯这样修改的意图。通过分析,可以得出袁世凯修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大总统选举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的目的在于为其复辟帝制铺平道路。然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理解法律是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重要工具。

(二)整合法治史内容,开设专题进行教学

《纲要》属于通史类教材,其所涉及的法治史内容分散在各个课目内,跨度大且描述较简洁。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加以整合,开设专题进行教学。如设计“中国古代法治史”专题,除了讲述教材中已有的《法经》《睡虎地秦墓竹简》《唐律疏议》之外,教师还可以另行补充曹魏《新律》、明朝的《大明律》《明大诰》等。运用多部法律文献将中国古代史整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同时有助于学生梳理中国古代法治史的发展脉络。再如,设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历次修订”专题,讲述“五四宪法”“七五宪法”“七八宪法”“八二宪法”及2018年宪法修正案的制定背景与重要条文内容。以宪法的历次修订为切入口,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以宪法为代表的法律体系的演变历程,从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完善过程。

(三)善于利用教材中法治史探究题,培养学生法治意识

新课改以来,中学历史教学越来越重视探究学习在学生知识习得与能力养成方面的作用,法治教育同样可以依托探究学习加以落实。上文梳理了《纲要》中涉及的法治史探究问题,这些问题是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有效路径。比如,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探究活动中要求: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条文,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分析《宪法》中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条文内容。通过分析,学生能够从人大代表的选举、人大的职能等方面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并理解《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定着我国的根本与基本政治制度等,理解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法治认同作为一种文化认同,不能离开传统文化,需要从传统法律文化中寻找形成法治认同的资源。”歷史科就是这些传统文化、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学生法治认同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科法治教育重在对法治发展历程的梳理、对法治发展经验的总结、对关键法治事件的反思,这些是历史科进行法治教育的特色和独有功能。因而,教师应该以历史教材中法治史的内容为依托,为学生搭建起法治教育的平台,促进学生法治意识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张文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建设[J].中国人大,2019(19).

[2]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中国古代史(上册)[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

[3]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4]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5]于语和,吕姝洁.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当今的法治认同[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

李佳乐   陕西省西安市创新港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法治教育历史教学
浅谈法治教育在中职学校的开展形式与方法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培养与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调查研究
中学生法治教育策略研究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
浅谈《行政强制法》视野下的党校法治教育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