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红色文化融入本土高校大学英语思政教学的意义及路径

2023-04-01韦健常颖任红娟

文教资料 2023年19期
关键词:思政教学大学英语

韦健 常颖 任红娟

摘 要:本文针对大学英语思政教学内容逐渐固化、本土红色文化优势未能很好利用、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缺少红色元素等问题,提出以红色文化导入为大学英语思政教学改革提供有效途径,借助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来实现本土红色文化对外传播,经本土红色文化史料收集及教学来达成红色传承与红色育人双重目标。

关键词:广西红色文化 大学英语 思政教学

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漫长历程中,积淀与孕育的所有制度建设、精神财富、理论成果以及物质文化等有形以及无形财富的总和。红色文化内涵丰富,具体包括革命文化遗产、革命圣地遗址(遗迹)、革命纪念地(场馆)、红色精神、红色组织、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等不同的类别及内容。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英勇抗争、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中的宝贵财富,可谓百炼成钢,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情感内涵,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标识,是新时代培养大众民族情、爱国情的核心要素,是新时代青年思想的引领力量,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1],“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2]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良革命基因以及中华民族复兴的宝贵精神坐标,是中国独特的文化意识形态,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且强大的育人功能以及示范、激励作用,是新时代新青年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坚守理想信仰的强大精神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3]。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课程思政教学则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中的课程思政教学应更好地利用红色资源,强调红色文化的育人导向,赓续红色血脉,将红色文化作为新时代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支撑。

一、大学英语课程融入思政教学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研究人的本质、人的主体性、人的发展三个方面。其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和精神主导,主要涵盖了人的个体能力(体力、智力、交往能力等)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以及人的个性(身心和谐、个体的自我意识和道德观念等)的全面发展三方面。[4]马克思认为,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5]。根据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教育的使命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输入以及能力的提升,也应涵盖人的个性的发展。思政教育是促进人的个性发展的最有效的手段与途径之一,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首先,学生作为社会一员应具备基本的政治素养、理想信念、道德品质以及家国情怀。其次,学生具有主体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展现出自己的能力、作用、角色、位置等。基于此,大學英语的思政教学不应是被动灌输,而应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自主地甚至有目的地进行思政内容的学习和吸收。最后,要发挥思政教育的育人功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认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而在提升个体综合能力的过程中实现个性的解放和全面的发展。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

现行的大学英语课程的思政元素主要源于教材。[6]

大学英语思政教学内容的挖掘基本从教材内容入手,深挖和拓展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或利用课外相关思政内容补充教材中的思政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内化与吸收。同时,依托大学英语教材挖掘的思政教学内容也正呈固化趋势,主要集中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情感价值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输入以及立足学生专业或者学校办学特色的相关优秀文化、道德品质或职业素养的融入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逐渐步入思政改革瓶颈期。思政改革欲求突破,需要在思政内容及呈现形式方面进行深挖。

同时,大学英语课程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存在较为严重的中国文化交流“逆差”现象。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传输应该是双向的。传统的大学英语教材将西方文化信息的输入作为课程教学以及能力培养的主要手段及内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通常是依托教材内容,通过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用语习惯、风土人情、价值观念等文化因素的讨论与输入实现。

现行大学英语课程的思政教学欲进行改革,深挖和拓展以红色文化为代表的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思政元素应成为一大突破口以及新路径。然而,纵观现行大学英语课程的思政教学,红色文化的融入与传承仍有待重视及发力。

三、广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思政教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促进思政教育与英语教学的融合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7]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

(2020版)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主动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之在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8]。开展广西红色文化融入本土高校大学英语思政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研究,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要旨,顺应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要求。红色文化中包含大量真实、鲜活的革命人物、英烈事迹、革命遗址以及由此产生的红歌、红色影片、红色故事等影视、文学作品,还包括“红色之旅”“红色足迹”等红色文旅产品等,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影响深远。语言根植于文化,又是文化的载体,具有深刻的文化烙印。将红色文化作为思政内容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可以在中英两种语言的对比转换中实现红色文化自然、有效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同时,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可以突破大学英语思政教学改革的瓶颈,开拓思政教育思路的宽度与广度;增强思政教育的故事性、趣味性,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共情力,将知识输入、能力培养与立德树人自然、深度融合,于潜移默化中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实现育人育才双目标。

(二)有助于突出大学英语思政教学地方特色

《广西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应充分发挥广西独特的红色文化等资源优势,将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有机结合。地方性的革命故事的挖掘和基于这些故事的革命精神的提炼,让中国革命故事带着乡音乡情,将宏大悠长的革命历史具体化、本地化和零距离化。广西是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活动以及建立地方革命组织较早的地区之一,是享有盛誉的“红土地”。大学英语思政教学可以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包括红色历史、人物与遗址等,如百色起义、湘江战役、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等。由此创作出来的红色作品,如广西原创大型音乐剧《血色湘江》、广西大型党员教育电视纪录片《红色传奇》《广西红色传奇》系列图书等;地方党史馆、档案馆、方志馆、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美术馆等收藏的重要档案材料、文献资料、手稿文物、视听资料等;红色旅游资源,如纪念园景区等。将广西本土红色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思政教学,可凸显思政教学的地域性、独特性,让本土高校的大学英语思政教学更接地气、更贴近生活。

(三)有助于推动本土红色文化的挖掘与传承

广西革命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遗产,共有84个县被列入革命老区范围。[9]广西红色资源分布广、种类多、数量大,涉及红色人物、红色文物、红色精神、红色文件等。广西本土红色文化,将壮烈高尚的革命故事及人物扎根本地社会及人群,甚至与家族血缘关系或者村庄共同体的地缘关系相联系,更易成为榜样示范力量。同时,广西本土高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自广西,对本土红色文化有一定了解及接触,耳濡目染,极易产生共鸣,内化成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将广西红色文化融入本土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相关研究与创新,有助于推进广西本土红色文化的挖掘、整理以及英译,进而促进广西红色文化的保护、宣传以及传承、发扬。

(四)有助于推动本土红色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红色元素代表中国的精神与力量。推动红色文化“走出去”,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之一。融入本土红色文化,收集广西本土红色文化史料并进行必要的文字整理及英译,可将大学英语课程打造成为红色文化输出的重要窗口,推动红色文化教育的社会性普及,同时打破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中国文化“失语”及交流“逆差”的尴尬现状,让学生在学习吸收异域优秀文化的同时,传承红色基因,输出红色思想,传播红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四、广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思政教学的路径

现行大学英语思政教学不应局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要拓宽和深挖思政资源。红色文化具有真实、鲜活、生动的显著特征,故事性强,融入教学必将增加思政教学的趣味及意义,深化及丰富思政内容,凸显思政教学的地方特色。本土红色文化是广西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本土红色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将对本土高校人才培养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大学英语思政教学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及其强大的人文功能和特殊的育人作用,发掘其立德树人价值,进行相应课程规划及教学设计。

将广西红色文化融入本土大学英语课程,进行思政教学改革与创新,可采取的主要教学改革举措如下。

(一)师生联合,多渠道多方面收集整理及英译本土红色文化

广西在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和建设史上具有独特地位和作用,积淀了丰富红色文化资源,需要深挖和宣扬。广西红色资源根据文化结构可分为行为层、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四大层次。四大层次的红色资源内容庞杂,且并非所有资源皆有英文版本或适用于大学英语课程的思政教学,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及人力,在综合考虑教学大纲要求、思政教学要求、学生构成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对庞杂的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收集、筛选、整理及翻译,以选择适用大学英语课程的红色思政素材,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我们在实践中可集合师生力量,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广泛收集广西红色文化的中文素材和英文素材,再结合学生的学情,精心筛选本土红色文化材料,必要时进行简写、浓缩、撰写,英译并修正英译版本中的翻译错误等,形成中英对照版本,丰富特色思政教学素材的同时,在大学英语课堂实现对广西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应用和宣扬。

(二)统筹规划,进行广西红色文化思政教学资源库建设

广西红色文化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形式多样,但其育人功能在本土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仍需加强。将广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是适用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开发有限。因此,有关部门需进行全盘统筹规划,动员全体师生,开展广西红色文化的思政资源库建设。2022年,教育部等十大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提出应推动思政教学资源建设的常态化、机制化,并加强思政课教学资源库的建设。[10]在进行广西红色文化思政资源库建设的过程中,应有效地利用好现代信息化技术,组建资源库建设团队,制定资源库建设的具体方案并加以实施。在资源收集整理阶段,可结合红色资源线下实地考察、采风或进行田野调查,在线上充分利用红色文化大数据资源及廣西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红色文化培训中心、红色旅游景点、红色文化博物馆、红色文化旧址及纪念馆等的相关官网或小程序,收集和整理本土红色素材,开发和推荐适用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形式多样的红色思政资源,包括课件、讲稿、微课、微电影、音频、图像等,以及教学案例库、练习库、试题库等资源,建成一个多样化的广西红色文化思政资源库,助推大学英语课程的教材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三)多形式呈现产出与创新,加速红色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既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强调中国文化软实力、民族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讲好中国红色故事也应成为大学英语教育的一大使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将本土红色文化以思政教育的形式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将价值引领寓于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中,通过不同语言与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让学生成为讲好中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的新锐力量,助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使红色文化走向世界。

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立足实际,进行具有广西红色文化特色的大学英语思政教学,分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从“量”“质”“形”“面”四方面入手分层次展开,借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实现本土红色文化的对外传播。同时,还可充分利用广西本土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及红色研学基地等最直观、最立体的思政教育资源,将其引入第二课堂,将第二课堂打造成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平台,多形式呈现学生学习的产出与创新,加速本土红色文化的教育传承与对外传播(见图1)。

图1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路

1. 课前,思政自主学习阶段

教师布置任务,安排学生以合作学习或独立探究等方式,充分利用线上线下丰富的本土红色资源,完成红色史料的收集、整理、筛选、学习以及英译等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对故事性强、共情力高的本土红色文化的自主发掘与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發学生主动接受思政知识,自主地吸收及拓展,进而积极地进行自我认识与反思,加速红色精神的内化。

2. 课中,线下大学英语课堂思政教学阶段

教师从“量(本土红色文化的资源量)”“质(本土红色资源的代表性和特色性)”“形(思政教学的教学方法及手段)”“面(英语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四方面入手,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模态化教学资源,通过红色革命历史体验式教学、研究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启发性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式,多方位、多途径展示红色文化,覆盖英语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将英语语言知识、能力培养与立德树人相结合,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加速本土红色文化从历史资料到当代精神力量的转化,实现育人育才双目标。

3. 课后,思政教学产出与创新阶段

在强调大学英语课堂思政学习的反思、总结、转化的基础上,积极利用第二课堂进行红色文化育人。大学英语思政教学可依托广西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展示馆、博物馆等线上线下资源,让学生走进本土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红色研学基地,以红色基地作为展示平台,结合自身课堂思政所学,多形式、多样化地呈现思政教学创新成果,将第二课堂打造成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平台。同时,教学中所精选和使用的红色文化教学资料以及学生创新成果,还可以为大学英语思政教学资源库及试题库的建设提供特色资源。

五、结语

在广西本土高校大学英语思政教育中融入广西红色文化,既有本土红色资源优势,又有本土相关政策支持。对本土红色文化的史料进行收集与整理,将适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筛选与翻译并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分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从“量”“质”“形”“面”四个方面入手展开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英语语言知识及技能的学习中,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了解与传承本土红色文化,自觉自发地将其作为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的精神滋养与推进力量,提升学生对大学英语思政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丰富大学英语思政教学内容,提高大学英语思政教学质量,进而实现育人育才双目标,助力培育和塑造优秀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要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 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N]. 人民日报, 2021-06-27.

[2] 习近平在视察南京军区机关时强调 贯彻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扎实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N].人民日报,2014-12-16.

[3]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4.

[4] 贺文霞. 唯物史观与人的全面发展[J]. 社会科学家, 2019 (11): 34-37.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673.

[6] 王雪梅, 霍炜. 高校外语课程思政研究综述(2018—2021) [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4): 309-314.

[7] 蒋菠, 罗雯, 蒋继红. 赓续红色血脉:百年大党红色精神视域下中国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意涵、瓶颈探赜与协同路径[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22(12): 73-80.

[8] 何玉红. 课程思政中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新挑战和应对之策探究[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3(6):30-34,77.

[9] 周仕兴, 韦柔妃. 广西:用好红色资源 弘扬红色文化[N]. 光明日报, 2021-04-22.

[10] 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J]. 教育科学论坛, 2022 (27): 3-7.

基金项目:广西中医药大学2022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重大项目“广西红色文化融入我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2022A001)。

猜你喜欢

思政教学大学英语
以提高实践教学为切入点加强高校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大学思政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价值与应用
时事政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探讨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现状及其对思政教学促进作用分析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用翻译人才的培养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