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财务会计类专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2023-03-31谢苏闽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3年22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高职

谢苏闽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增多。为适应大数据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高职院校应重视财务会计类专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探寻出有效的路径,以切实提升人才综合能力,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文章就高职财务会计类专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展开探讨,旨在为优秀人才的培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财务会计类专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人才培养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22.069

[中图分类号]G712;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3)22-0212-03

0     引 言

2022年2月,人社部对“最缺工”统计后发现,会计类专业人才较上季度进步了2名,排在了第48位[1]。说明会计人才是稀缺的。无论企业还是事业单位,都需要财务会计人员才能确保公司正常运营。为此,高职院校每年都会输送大量的会计人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科技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化诞生,企业需要的不再是会点钞、会填凭证的基本会计人员,而是需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具备办公智能化、核算、管理、数据分析、战略决策支持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作为财务会计类专业人才的重要培育基地,应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做好财务会计类专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1     明确新时期的培养目标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新时期,财政部对会计行业的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认为未来的会计类岗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会计人才会出现过剩现象[2]。财务信息化进程加快,对会计的要求不再是单纯的记账、算账,还需要将信息技术与自身的信息素养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财务会计作用。大数据智能化的运用,让会计人员从繁杂的会计工作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企业财务规范、财务风险、财务信息收集分析工作。所以,对会计类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知识要求更加严格。高职院校本身拥有独特的培养财务会计类人才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在新时期应看清未来的发展趋势,延伸本身的教学特色,建立新的培养目标,提高财务会计类人才教育思想高度,优化教学结构,整合各类知识体系,以阶段性培养目标综合提升财务会计类人才的职业素养及实践能力,培养出适合大数据智能化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以保障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类人才供给,适应现代社会岗位。比如第一学年着重培养会计相关理论基础,第二、三学年重点培育实践技能及职业素养,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实现阶段性目标。

2     建立符合新时期发展的会计课堂体系

高职院校财务会计类的教育方向应随大数据和会计智能化的发展而改变,界定会计人才的培育方向为有数字驾驭能力、能熟练应用信息智能化工具,帮助企业分析经营情况、防控企业风险、制订适应市场变化决策方案。为此,高职院校应形成相应的会计课堂体系。首先,要重视会计基本理论的教学。可借助PPT将教材上难以理解的会计理论知识制作成浓缩、易懂的课件,一边播放课件,一边向学生讲解相关知识,并引入相关案例,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掌握会计核算、会计处理规则,熟悉数据采集、数据运用原则,培养学生会计业务必备能力。注意理论知识要与时俱进,避免知识点陈旧。其次,要重视培养互联网下会计相关的技术课程及数据库基础知识素养。根据大数据的特点建立互联网下会计技术课程及数据库课程,如财务战略管理、风险管理、财务共享服务、财务机器人,以建立新时期的财务会计类专业培养环境。借此夯实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网络技术及数据库分析能力,培养其在大数据资源架构中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分析、计算、归结能力。还可增设跨专业的信息统计管理类课程,如大数据应用、C++、Python,以适应大数据发展环境;增设人际关系课程,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实现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3]。再次,要重视构建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结合新时期大数据特点要求,构建信息化实践教学资源库,完善实践任务机制。让学生多参加单向模拟训练,在此过程中融入各种实践教育方法,以践行实践教育,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現复合型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

此外,要重视校企合作。积极建立网络信息化校企合作实训平台,创建现代化的素质教学格局,打破传统的书本教育,形成校内外教学合力。因高职院校是专门培育职业型人才,是为企业和社会输送可以直接上岗的人才,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要求较高。因此,可发挥院校特色,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建设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参与到企业实践中,以便将学习到的会计知识、技能应用到企业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效,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及缺陷,进而查漏补缺,不断完善会计知识和技能,实现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育目标。同时,建立校企实践平台,能维持校企的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为人才的输出奠定基础。在实践中要注意了解社会发展趋势及企业岗位需求,以提升会计理论与实际运用的联系,准确地锻炼和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使学生具备适应大数据信息化背景下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聘请企业的专家来校交流教学,向学生讲解先进的财务会计实务操作技能及案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校企还可合作开发会计相关的教学软件,以推动教学设备的更新换代,促进教、产融合,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

3     优化具体教学方式

财务会计类专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教学方式的应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理论教学中避免满堂灌教学方式,要有导向目标,以学生为课堂中心,激发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兴趣,使其能主动深入理解知识,做到与技能的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教师可通过微课、慕课的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让学生随时能接触到知识点,并能串联起碎片化的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可以灵活运用。在新时期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会计信息收集、整理、处理、分析及判断能力,可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如讲授法、演示法、设计作业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4]。其中,讲授法直接对学生进行书本内容的讲解,适用于会计基础知识的引入讲授。演示法是演示凭证填制,以引导学生更好理解,提升实践操作技能。如对“会计凭证”的教学中,可通过教学动态PPT演示填制,并引导学生一起完成填写,让学生更易理解的同时提升其实践操作能力,以便后续能尽快适应社会岗位会计业务。设计作业法是要求学生运用学到的会计知识自行设计作业题,使其能熟悉企业单位的业务情况,并结合上机实验进行完善和修改,形成完整的账套数据[5]。这种方法能让学生巩固知识点,在设计过程中感受手工处理、电算化、会计软件、办公自动化等实践操作,以提高其技能和知识的应用能力。案例分析法是通过实际案例和真实会计凭证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象化,将学生带入真实业务情景模式中,分发学生记账凭证,让其根据实务填制会计凭证,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其实际操作技能。还可以小组协作形式进行分组模拟,引导学生自发性地合作学习,实现知识和经验共享,以及整体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4     实行“1+X”证书考核制度

“1+X”证书中的“1”是指学历证书,“X”是指若干的职业技能证书[6]。“1+X”证书考核制度是鼓励学生在取得高职学历证书的同时考取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证书。此类职业技能证书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会计职称证书有所不同,是经学校、企业、社会共同制定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而获得的证书,能让社会资源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有效融合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也能更有效地满足社会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进而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打开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多元教学格局,创新了新时期高职复合型人才培育新路径。

高职院校实行“1+X”证书考核制度时,教师应深入研究会计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以便促进“1”与“X”的有效衔接。把“X”证书培训内容和要求融入会计专业的教学中,优化课程设置,重构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习得知识考取证书。高职院校可建立专业的教学团队,选派财务会计类专业教师参加职业技能证书的相关培训,能够更好地掌握关键知识点,为学生的证书获取提供有效助力。还可根据学生的考证需求,加强会计专业未涵盖的内容培训,借助培训评价组织的支持,组织学生开展专门实训。培训评价组织构建了模拟实际工作业务流程和内容的情境,有利于学生强化课堂所学的知识并进行实践,对知识起到串联、内化、巩固作用,逐渐提升职业技术能力[7]。同时,符合条件的高职院校还应积极申请设立考核站点,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学生对技能证书考核的认识水平,并积极参与证书考核。

5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实现财务会计类专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教师是关键,高职院校应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的应用型和复合型知识及能力的教师队伍[8]。首先,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政治立场。教师是学生的模范,是社会道德的代表,不仅要以身作则,还应具有强烈的责任心,热爱教育,忠于职守。社会中充斥着各种诱惑,教师应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保持清醒头脑,有是非判断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树立榜样,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其次,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基础。财务会计类专业课程有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学、审计学、会计电算化、管理统计学等。主要学习某一经济周期内企业的财务收益、资产确认。教师应掌握会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及知识,熟练会计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熟悉国内外相关的会计政策法规及会计实务,并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要有终身学习能力,洞悉更新换代的会计知识及内容,不断扩充自身的知识储备,以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再次,教师应熟练使用会计信息化软件。会计信息化软件是指借助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获取、处理的软件,兼具着企业管理、战略决策、财务管理的智能化会计技术。会计信息技术软件披露财务信息后,系统会成为企业的子信息系统,自动收集企业内外部会计数据。不仅能发挥传统会计核算职能,还能发挥会计管理职能,随时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企业会计信息,以便合理预测企业财务状况,做出正确管理决策。同时,会计信息化软件打破了传统会计记账本位限制,让会计信息实现了企业和外部网络的互联,便于使用者快速获得会计信息。教师掌握和应用会计信息化软件便于教学,能够让学生掌握新时期的会计核算方法,从而成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此外,教师应具备教研创新能力。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教學能力,还要有教研创新能力。教研是学校教学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与教研关系密切,两者互相作用和补充。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自觉形成良好的教研习惯,将教学工作作为教研的内容,经常学习、思考、总结,以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随着科技迅速发展,高职院校教师更应结合院校和专业特点,树立创新意识,走在科学发展前沿,不断更新教育内容。创新是进步的推手,教师要有创新和改革精神,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和创新,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6     结束语

大数据发展趋势下,财务会计类工作环境发生了较大改变,作为培育职业人才的高职院校应创新培育路径,提高会计专业人员的综合能力。可从改变培养目标、改革课堂体系、优化教学方式、实行“1+X”证书考核制度、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等多方面入手,输出更多适应企业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姜庆.高职扩招背景下财经类专业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2(18):105-107.

[2]刘佳莉.数智化背景下高职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J].中国新通信,2022(6):155-157.

[3]张其慧.“大智移云”背景下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和培养研究[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1):21-25.

[4]欧阳琴.财务机器人背景下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4):10-12.

[5]杨旭,黄雪梅.高职财务会计类专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13):218-219.

[6]王惠霞.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绩效评价分析[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50-52.

[7]李杨.“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4):80-82.

[8]林静静,唐雪灵.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3(9):

150-152.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