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立医院专项资金管理研究

2023-03-31顾丽娜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3年22期
关键词:财政资金公立医院

顾丽娜

[摘 要]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关注程度有了一定的提升,中央及地方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呈上升趋势。但公立医院在专项资金管理方面仍存在问题,导致财政专项资金难以充分发挥功能效用,医院的医疗卫生水平和医院服务质量提升难度大。基于此,文章从公立医院专项资金管理角度分析,探究其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加强医院专项资金管理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专项资金管理;公立医院;财政资金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22.002

[中图分类号]R197.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3)22-0007-03

0     引 言

21世纪初期,经济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积极影响。人们在关注衣食住行的基础上,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要求不断提高。我国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关注程度持续提升,并且颁布了多项利好政策和管理条例来助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及促进医院等卫生事业单位更好地为大众服务。同时,政府部门加大了对公立医院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以确保医院有充足的资金投入科研支出、临床重点专科、公共卫生专项管理等方面。公立医院如何高效利用财政专项资金不但关乎医院未来的发展,还会影响医患关系的未来走向。

1     研究背景

近几年,受多种因素影响,公众就医频率不断提升,公立医院承担着我国民众的就医重任,有责任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因而公立医院的改革发展历来受到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落实,国家对公立医院提出了全新的发展要求。公立医院须不断突出共同性,在改革发展中突显公众的主体地位,所有发展和改革应从提升医院服务管理水平方向推进。经过多年的革新,目前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各地方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制定了发展方针和政策来支持公立医院现代化发展。公立医院的资金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专项资金占比逐年递增。

专项资金的增加能够帮助公立医院集中力量强化重点专科建设及特色学科建设,也能帮助医院引进先进的医疗用具和设备,使医院的医疗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并吸纳更多优质人才加入医院建设发展中,实现良性循环。公立医院不同于传统服务机构,与医疗卫生部门存在特殊的委托代理关系。公立医院作为政府服务功能的主要体现,部分政策需要通过公立医院的管理与改革得以体现[1]。因此,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公立医院的发展和建设,定期分析公立医院运行管理阶段遇到的问题,给予医院利好政策,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在此情况下,公立医院应做好专项资金管理,严格按照政府部门要求,做到专款专用,通过持续优化资金结构不断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2     公立医院专项资金管理中的问题

2.1   专项资金拨付和使用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健全

医院专项资金具有时效性,尤其是转移支付的卫生项目,其资金运转时效性明显。具体来讲,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通常在年初3、4月份发放至公立医院,这就导致部分项目的运行与资金的配备难以实现同步,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的执行效率,严重时将会直接影响项目质量。部分项目资金拨付情况决定了项目能否顺利进行。此外,公立医院还存在专项资金上报不及时的情况,这会导致医院专项资金结余较多,一旦检测出资金并未在项目期内得到合理运用,将出现结余资金被财政部门收回的情况。由此可见,公立医院专项资金管理专业性较强,必须用制度进行约束,以此避免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但我国部分公立医院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缺乏可靠的制度支撑,尚未建立完善的操作流程及管理制度。尽管公立医院内部颁布了对临床重点专科和科研经费等方面的管理办法,但缺乏实施流程和执行制度,进而导致资金使用细化程度不高,管理办法落到实际操作层面难度大,专项资金支取随意。

2.2   专项资金预算编制细节不够,编制不合理

大部分項目负责人不重视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工作,或者缺乏项目经验,导致预算编制工作不够合理,缺少细节性内容,尽管最终能够申请到专项经费,但会因预算文件细节不够,导致经费分配较为随意,影响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下一年度的经费申请。

2.3   缺乏完善科学的绩效考评制度

部分公立医院并未针对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及转移支付卫生项目设置完善的绩效考评机制,难以实现对项目资金使用效益的合理评估,无法找到影响项目质量的因素。目前,公立医院项目执行阶段对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的监督主要依靠主管部门做好资金的审核及检查,而项目完工后缺乏完善的绩效评价机制,医院难以实现专项资金投产比的有效衡量。

2.4   未能坚持专款专用,存在不合理用资现象

公立医院内部负责管理专项资金的人员尽管收到了拨款文件,但并未了解项目专项资金何时到账,当财务部门收到项目拨款时,对拨款的性质不够清楚,这种信息的不对称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甚至导致专项资金未能做到专款专用。此外,部分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知识不够,对专项资金使用及管理方面的政策解读不够清晰,对部分资金支出较为随意,导致一些不合理用资现象出现。

2.5   管理手段落后,责任不明

专项资金使用政策性强,一些项目周期长,业务专业性强,无论是给专业操作人员还是相关管理人员都带来一定的难度。部分公立医院没有相应的专项资金管理手段和控制措施,难免会出现责任不明、效率低下、浪费,甚至违规违纪等乱象,严重时会给医院带来风险事件。

2.6   管理职责未明确,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医院须单独核算财政专项资金,贯彻落实专款专用理念。但目前公立医院内部存在管理职责不明确的情况,部分项目未设立负责人,导致缺少专人负责专项资金拨款情况、年限情况、资金来源、资金支出以及结余等情况的登记工作。专项资金的使用涉及的内容多且复杂,牵扯到多个管理部门,不同管理部门间的权利和责任划分不清,专项资金监督与管理难度进一步增加。叠加管理机制的不完善直接影响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导致专项资金内部监督管理机制难以形成。

3     加強公立医院专项资金管理的建议

3.1   优化内外部环境,健全管理制度

强化公立医院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离不开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优化。相关管理人员须重视专项资金的申报工作,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专项资金申报的具体金额,不断提升资金申报效率,保障申报环节无误、申报流程合理合法、申报内容无误、申报工作及时。公立医院上级主管部门要增强管理意识,在规定时间节点完成对专项资金申报材料的审核,及时出具相关手续,对于存在问题的内容应及时与申报单位联系和沟通,保障资金能够及时下拨[2]。此外,公立医院需要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贯彻落实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的原则,不断强化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及管理。在专项资金使用方面,公立医院也要建立相应的制度,结合医院实际运行情况,细化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在细则中标明任何部门不得随意调配、挪用、扣押、缩减专项资金,通过制度约束相关管理人员行为。同时,公立医院也要列明追责流程和一旦违反制度需要承担的责任,警示管理人员,确保专项资金能够用到实际工作中。此外,在专项资金的发放方面,要提高审批效率、规范审核流程,据实发放,确保专项资金能够按照实际用途使用。

3.2   细化预算,优化预算管理方式

细化预算能够保障专项资金预算落到实处,确保专款专用。为细化预算,公立医院在专项资金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对原有项目专项资金支出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确定不同类别项目实际支出情况及资金运转情况,以资金过去的使用情况为主要参考。与此同时,公立医院应合理控制或尽可能降低专项资金中人员经费的占比,不断提升专项资金预算的合理性,确保预算文件能够反映资金的用途,转变传统的切块预算模式,实现精细化预算管理,不断提升预算编制工作的合理性及权威性。

3.3   完善绩效管理制度

公立医院应严格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制度,持续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做到专项资金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公立医院在建立绩效管理制度时,须分析各个项目主管部门情况,结合项目特征设定绩效考核目标,实施跟踪绩效和综合绩效评价计划,这样能够从根源强化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保障专项资金安全运用[3]。此外,公立医院应公布绩效管理制度及各项目绩效目标,实行透明管理,做到奖罚分明,结合绩效考核规则,监督管理项目资金执行情况,实现全过程监督管理,以便及时发现违规行为,并按照绩效考核结果给予责任人相应的奖罚,确保参与项目运行的负责人责任到位。

3.4   坚持专款专用,完善资金管理模式

针对专项资金管理,应先分析财政资金是否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能够有计划地分配使用专项资金,严令禁止专项资金随意挪用,发挥出资金应用的效用,满足医院发展改革需求。公立医院需要从实际角度出发,分析各个科室的发展规划、实际情况及各科室上报的项目,制定资金申报标准和要求,不断完善资金管理模式,确保医院内部专项资金批复有一套完善严格的管理流程和管理标准,避免出现资金乱申报等现象,保障资金合理运用。具体措施上有专岗和专户两种模式可以借鉴。专岗模式是指部分规模大且有条件的医院通过设置负责人的方式全面监督专项资金实际使用情况。专户模式是指支配专项财政资金时,医院设立财政资金专户,实现封闭运行、专户管理;建立专项资金报账制度,财政部门负责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及收支管理,验收和检查项目工程的实际支出;项目实施机构需要凭借原始登记内容及相关凭证做好审批工作,审批后方可收到专项资金。专项资金报账制度能够从根源保障资金的使用安全,医院财务部门应做好协调工作,确保所有部门都能够了解专项资金报账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审批资金,缩短资金运转

周期。

3.5   做好专项资金跟踪使用管理,强化审计

公立医院须不断强化对资金管理人员专项资金使用的培训,确保所有资金管理人员能够充分掌握专项资金的使用、划拨、审核等相关操作要求,精准掌控各财会软件的使用方式,针对常见的安全风险,能够有针对性地做好风险规避方案及应急处理预案,确保专项资金管理规章制度完善且健全。公立医院要想使专项资金应用达到预期效果,还需要后续做好跟踪评估工作,以及合理利用审计手段[4]。跟踪评估是指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定向跟踪及精准评估,从而实现资金使用方向和使用结构及时调整。只有通过评价调整,才能够不断提升专项资金的使用水平,从根源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审计手段既包括财政部门实施的委托外部审计,也包括医院开展的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可将医院管理层业绩考核与审计结果挂钩,确保医院高层管理人员能够不断强化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监督。内部审计要求医院定期开展专项资金支出情况和使用情况审计。公立医院通过内部审计,能及时发现专项资金使用阶段存在的问题及不合理之处,做好针对性改进,实现对财政资金整体的控制与把握,从根源提升资金使用水平。具体实施时,公立医院应成立专项资金审计检查评估委员会,由医院财务部门主管担任委员会主要负责人,要求信息科、设备科、医务科等科室人员担任副主任,做好全院专项资金提报、审核等项目的统筹规划,从严做好专项资金使用分析,避免资金分配使用方面出现浪费违规和虚假乱报情况,最大限度提升专项资金使用频率[5]。与此同时,相关人员须具备熟练操控计算机的能力,做好集中辅助审计,持续增加审计深度,从各项信息及数据中心找到安全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公立医院还须不断强化外部审计工作,保障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医院上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要做到对专项资金拨付到位的监督及管理,对资金使用全过程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6]。

4   结束语

公立医院的快速发展为公众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其应做好医院专项资金管理工作,深度分析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不断提升医院专项资金管理效率及质量,确保专项资金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效用。新时期,公立医院也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引进信息化管理模式及管理平台,不断提升信息的准确性,还要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信息意识,借助信息技术来提升专项资金管理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1]胡颖.公立医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指标模型构建

[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6(3):32-34.

[2]吴晓琳.公立医院专项资金管理问题浅析[J].财经界,2014(29):79,81.

[3]李进利.对中央转移支付公共卫生项目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J].财经界,2014(29):201.

[4]朱剑玲.公立医院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问题与优化措施

[J].现代医院管理,2019(4):81-83.

[5]谭华伟,张培林,刘宪,等.中央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卫生支出的影响机制及实证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7(3):16-20.

[6]武素英,许武萍.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加强国有建设项目资金审计新思路[J].现代医院,2016(6):919-920.

猜你喜欢

财政资金公立医院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打造廉洁高效财政
地方财政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浅议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完善措施
促使公立医院达到三个转变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财政资金风险防范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