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再发展为先,还是照料家庭为重?
——我国老年人生活方式的两难困境与破解对策

2023-03-31蒋连杰梁佳怡孙雨田蒋溁滨黄广玉徐成东

科学咨询 2023年3期
关键词:照料幸福感子女

蒋连杰,梁佳怡,孙雨田,蒋溁滨,黄广玉,徐成东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浙江湖州 313000)

一、背景

21世纪以来,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的新国情[1]。国家统计局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6 402万人,占总人口的18.70%(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9 064万人,占13.50%)。根据相关研究估计,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将于2024年左右突破20%,2035年左右突破4亿人,占总人口的20%[2]。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部署中,国家先后出台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将健康老龄化作为行动纲领。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预防或推迟许多慢性病的发生,还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3]。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也逐渐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4]。虽然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生活方式会有差异,但也会因个人的选择而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5]。纵观以往研究对老年人生活方式的划分,本研究可进一步将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分为两大类:一是以自我再发展为先的生活方式,如退休后再就业或创业的老年人、在农村继续耕作的老年人、以休闲娱乐为主的老年人;二是以照料家庭为重的生活方式,如在城市照料家庭或在农村照料家庭的老年人。

在人口老龄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本研究基于对老年人相关理论视角及实证研究的总体回顾,通过分析老年人“以自我再发展为中心”和“以照料家庭为中心”两大类生活方式的优势与劣势,解决身处不同生活方式的老年人所面临的矛盾和困境,并提出相关的对策。这对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访谈法

1.访谈对象

为获取老年人的第一手资料,课题组根据“老年人晚年生活模式及困境”的相关文献,先初步设计访谈提纲,分别在浙江、安徽、新疆等地的8个城市和村庄进行实地观察,并对56位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的老年人进行深度访谈。

2.访谈工具

课题组根据“老年人晚年生活模式及困境”的相关文献,设计了《老年人生活方式现状及幸福感访谈提纲》。《老年人生活方式现状及幸福感访谈提纲》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包括老年人的年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经济情况等内容;第二部分包含7个关键问题,即:老年人目前的生活方式、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原因、在这种生活方式下是否幸福、在这种生活方式下是否感到苦恼、理想中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为什么没有选择理想的生活方式、老年人面临的矛盾和困境。

(二)问卷调研法

1.调研对象

课题组对全国9个城市和村庄的老年人进行调研,以联系村委会或社区居委会及亲友帮助等方式,采用目的性抽样法选取与本研究契合的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课题组发出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96份,问卷回收率为98.71%,其中有效问卷29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92%。调研对象分布情况详见表1。

表1 调查样本生活方式抽样情况

2.调研工具

课题组根据老年人晚年生活方式和困境的相关文献以及访谈调查的结果,紧紧围绕老年人生活方式的核心问题,自编《老年人晚年生活方式与选择困境问卷》。问卷涉及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及生活方式现状、选择当前生活方式的原因、幸福感、苦恼感、面临的矛盾以及理想中的生活方式等内容。

三、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生活方式的老年人的现状:千差万别

1.选择“以自我再发展为先”的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优于“以照料家庭为重”的老年人

经过统计分析,“以自我再发展为先”的老年人与“以照料家庭为重”的老年人在身体状况上存在着显著差异(χ2=23.853,P=0.000),见表2。总体来说,“以自我再发展为先生活方式”的老年人对子女的满意度要略高于“以照料家庭为重生活方式”的老年人。

表2 “以照料家庭为重生活方式”与“以自我再发展为先生活方式”的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分布

2.选择“以自我再发展为先”的老年人的经济情况优于“以照料家庭为重”的老年人

经过统计分析,“以自我再发展为先”的老年人与“以照料家庭为重”的老年人在目前月收入上存在着显著差异(χ2=23.242,P=0.000),见表3。总体来说,“以自我再发展为先”的老年人的经济状况要好于“以照料家庭为重”的老年人。

表3 “以照料家庭为重生活方式”与“以自我再发展为先生活方式”的老年人的经济状况

(二)选择不同生活方式的老年人的感受:喜忧参半

1.“以照料家庭为重生活方式”与“以自我再发展为先生活方式”的快乐体现

(1)“以照料家庭为重生活方式”的老年人的快乐体现

老年人认为自己最大的快乐源于孙辈和子女。74.61%的老年人因为照料孙辈,能帮助子女减轻负担而感到欣慰,35.71%的老年人也认为带孙辈能有成就感,会给自己带来快乐。

(2)“以自我再发展为先生活方式”的老年人的快乐体现

有近73.2%的老年人认为最大的快乐来源于自己处于这种生活方式中所获得的成就感、归属感和自由感。由此可见,“以自我再发展为先”的老年人所获得的快乐是直接来源于自己的。

2.“以照料家庭为重”与“以自我再发展为先”的老年人的苦恼来源

(1)“以照料家庭为重”的老年人的苦恼来源

有76%的以照料家庭为重的老年人在苦恼选项中选择了“身体吃不消”作为自己最大的烦恼。

(2)“以自我再发展为先”的老年人的苦恼来源

“以自我再发展为先”的老年人也有普遍的苦恼,即认为自己与家庭成员的关系疏远,或是难以享受天伦之乐。

3.“以照料家庭为重”与“以自我再发展为先”的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

经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以自我再发展为先”的老年人与“以照料家庭为重”的老年人对五年前的主观幸福感评估、目前的主观幸福感评估和对五年后的主观幸福感预期都存在显著差异。由表4可知,五年前的主观幸福感评估、目前主观幸福感评估和五年后的主观幸福感预期,“以自我再发展为先”的老年人都要高于“以照料家庭为重”的老年人。

表4 “以照料家庭为重”的老年人与“以自我再发展为先”的老年人在不同阶段的幸福感

(三)老年人选择不同生活方式的原因:各有所虑

1.老年人选择“以照料家庭为重生活方式”的原因

“以照料家庭为重”的老年人选择此种生活方式的原因大多来源于他人,他们更多是因为子女的意愿要求或孙辈的家庭情况而选择照料家庭,出于经济原因的老年人仅占极少数。因此,老年人选择照料家庭的原因更侧重家庭,而非自己;更侧重精神,而非物质。

2.老年人选择“以自我再发展为先生活方式”的原因

有近四分之三的老年人选择“自我再发展”这种生活方式的原因是能获得成就感、归属感和自由感。由此可见,老年人选择自我再发展为先的原因更侧重自己,而非家庭;更侧重精神,而非物质。但是,物质在自我再发展的老年人中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考虑因素,尤其是选择在农村继续耕作的老年人,对物质经济的需求是其选择耕作的一大原因。

四、讨论与对策

(一)讨论

1.“以照料家庭为重”的老年人面临的两难困境

(1)欣慰于减轻了子女的负担,但与子女间的矛盾反而增加

不论是在城市照料家庭,还是在农村照料家庭,老年人选择隔代照料的最大原因都是为了帮助子女节省时间、减轻子女的负担。但反观对老年人当下生活现状的调查结果,我们不难发现:将生活重心放在照料家庭上的老年人常难以抑制自己对孙辈的宠爱,无微不至地照料孙辈。如此一来,老年人与孙辈、与子女接触的时间就会大量增加,接踵而来的是生活琐事的不和、育儿观念的不和以及老年人自我调节的时间被压榨,老年人与子女间的矛盾日益累积,终有一日会突破阈值,发生难以预料的冲突。

(2)能够提供富含经验的“养”,但难以保证“教”的质量

老年人已具备的照料经验和人生阅历可以给孙辈提供细致入微的照料,但社会对老年人参与隔代照料的质疑声从未停止过。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自身也意识到自己对孙辈学业成绩、品行发展等的无能为力。老年人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这导致他们无法为孙辈提供科学合理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老年人即便参与督促和辅导,也因能力不及而难以有好的效果。除了难以帮助到孙辈的学业成绩外,老年人提供的家庭教育也是少之又少。老年人对孙子孙女的教养方式一般为“守旧型”和“纵容型”,这种重视物质却缺失精神慰藉、毫无原则的袒护和极端的溺爱极有可能导致孩子畸形发展。

(3)享受天伦之乐,但亲子疏远、祖孙矛盾或祖孙依赖难以避免

老年人将生活重心放在照料家庭上能够享受到儿孙绕膝的快乐,但他们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可能导致孙子孙女对祖辈产生依赖。与此同时,祖辈对孙子孙女的过度关心和照顾会使孙辈缺乏独立性,严重影响孙辈的正常成长。除了祖孙依赖外,祖孙间还可能出现令老人担忧的祖孙矛盾。因祖辈忽视孙辈的心理状态,不能及时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这会导致祖孙间产生矛盾冲突,老年人会为维持祖孙关系而变得过度小心拘谨,这使其矛盾心态加剧。

(4)有了陪伴不再孤单,但与休闲娱乐的理想生活方式背道而驰

一方面,照料孙子孙女可以让老年人摆脱晚年生活的寂寞沉闷,老年人在与家庭的深度接触中也可以体会到家的温暖和被家人理解的舒坦;另一方面,沉醉于照料家庭的老年人永远将家庭放在第一位,而子女和孙辈却将之习以为常,一味地要求老年人突破自我。在主动或被迫无奈的情况下,老年人不再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无法自由安排自己休闲娱乐、看病问诊、访亲探友的时间。在本次调研结果中,有超过一半的老年人希望自己的生活是轻松自在、可以休闲娱乐的,但现实生活无法让老年人感到满意。

2.“以自我再发展为先”的老年人面临的两难困境

(1)充实晚年的生活,但与家庭的沟通大幅减少

“以自我再发展为先”的老年人的生活方式较为多样,有选择再就业或创业的老年人,也有选择在农村以耕地种菜为生的老年人,亦有以休闲娱乐为主的老年人。“以自我再发展为先”的老年人的生活丰富多彩,老年人可以在晚年自由地安排时间进行自我价值的再升华。但利弊总是相伴相生的,选择“以自我再发展为先”的老年人通常会发生忙于自己的事务而忽视与家庭沟通交流的情况,老年人与子女相处的时间较少,陪伴孙辈的时间更少,易与家庭成员产生距离感,也就难以享受到浓厚的亲情。

(2)巩固家庭经济收入的可观性,但年迈的身体难以支撑过度的消耗

选择再就业、创业或耕地种菜的老年人,虽看似以自我再发展为先,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但他们也能为家庭提供一笔可观的收入。或许是原本经济困难的家庭急需这一笔钱的支撑,或许这笔额外的收入能使原本小康的家庭更加幸福,但无论是主动还是被迫,老年人都在为挣取额外的经济收入而奋斗。不可忽视的是,日渐年迈的老年人在生理上无法继续保持奋斗的热情,奋斗过程中会产生压力,自我再发展对于老年人的心理耐受力也是一种消耗。

(3)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寄托,但家庭经济难以支撑自己的梦想

在“以自我再发展为先”这一类老年人群体中,虽然老年人各自忙碌的方向大不相同,但他们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由感、归属感和满足感,他们可以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再就业或创业者为自己的工作绩效感到欣慰,耕种者为自己的丰收成果而喜悦,自我休闲娱乐者为度过开心、愉快的一天而满足。然而,这样的生活是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撑的,尤其是以自我休闲娱乐为主的老年人群体。一旦出现经济不济的情况,他们当下的生活节奏必定会被打乱,后续新的生活方式未必是老年人心中所想。

(二)对策

1.老年人自身层面

(1)顺应规律,客观地对待自身的身体疾病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一系列的躯体症状和疾病也开始出现。老年人应充分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知道幸福来源于自身对事物的期待,切勿期望过高,也不可大悲大喜,要心胸开阔、豁达大度、思想开明,不要将自己或家庭的不足同别人比较,也不要将自己的短板与同龄人比较。

(2)调整心态,积极排解“空巢综合征”

子女离家之后,老年人会由原来的紧张而有规律的生活状态突然转为松散的、无规律的生活状态,他们无法很快适应,进而会出现烦躁不安、消沉抑郁等负面情绪。在精神层面,老年人首先要消除“树老根枯”“人老珠黄”的悲观思想和消极情绪,坚定美好的信念,重新安排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3)生活规律,大胆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老年人要时刻提醒自己,要早睡早起,按时休息,并且进行适量的运动,逐渐适应新的生活节奏。同时,老年人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要清淡饮食、少盐少糖,戒除原有的吸烟、酗酒等损害健康的不良嗜好,采取适合自己的休息、运动和娱乐方式,建立起以保健为目的的生活方式。此外,老年人可以有意识地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以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生活。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一方面,学习能促进老年人大脑的使用,延缓智力的衰退;另一方面,老年人可以通过学习新知识、树立新观念,跟上新时代的步伐。

2.子女层面

(1)陪伴老年人,及时对老年人进行情绪疏导

在调研过程中,课题组发现“以自我再发展为先”的老年人虽然将重心转移到“自我再发展”上,但是仍渴求家庭的温暖和家人的陪伴。子女作为父母最大的感情寄托,要记得常回家看看,多陪伴和观察老年人,经常和他们谈谈心,了解他们近期的情绪状况。如果老年人遇到一些难过的事,或者有解不开的心结,子女要及时对老年人进行疏导。如果发现老年人出现抑郁、焦虑或者其他心理问题,子女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

(2)适时科普,提高祖辈对隔代教养的认识

课题组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以照料家庭为重”的老年人长期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由于育儿观念的不同,老年人常因琐事与子女发生分歧、矛盾。子女应多向老年人普及科学的育儿知识,让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逐渐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提高老年人对探索新事物、接受新想法的兴趣。

3.社区层面

(1)志愿服务,依靠群众建队伍

村委会和居委会可以尝试以党员干部为核心,以基层群众为主体,建立由社区成员、网格员、小组长等人共同组成的各类志愿服务队。在资源允许的情况下,村委会和居委会可以与驻区高校对接成立志愿者服务队。社区志愿服务队和高校志愿服务队要在“护老”“护宝”的基础上,扎根社区,成立聊天组、串门组、关爱组等目的性明确、执行力高的志愿服务小组,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增添异彩。

(2)社区活动,紧贴需求积极筹办

社区在了解管辖范围内老年人及重点人员的需求后,可实行“网格员+党员”的“二对一”帮扶,由网格员统一了解需求,再由党员同志提供服务。社区可以依据现有的实践经验为老年人提供送菜上门、免费洗衣、情绪疏导等服务。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社区可以定期上门与老年人沟通,关心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帮助老年人融入社会、增强自信。

(3)社区特色,提质增效创品牌

社区间可相互联合,共同组建合唱队、萨克斯队、广场舞队、模特队、书法班、京剧社、朗诵组等文艺团队。社区要做到天天有文体活动、周周有培训讲座、月月有文艺演出,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品牌。文化团队要义务为社区居民演出,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传播思想、润育人心。此外,社区还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保健康复、健身娱乐、助餐助浴等多项服务,让老年人老有所乐,收获稳稳的幸福。

猜你喜欢

照料幸福感子女
照料父母对子女健康福利的影响研究
——基于CFPS 2016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学中文
正式照料抑或非正式照料:照料模式对高龄老人临终照料成本的影响①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无微不至照料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