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剧传统艺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2023-03-29李诗雨舒然

艺术评鉴 2023年24期
关键词: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传统艺术

李诗雨 舒然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3年贵州省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项目名称:黔剧传统艺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2314223011;本文为贵州省202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项目名称:贵州多民族傩乐文化交融共生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1GZQN20;本文为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项目名称:交融与共生:多民族傩乐文化的“中华性”研究,项目编号:22CD170。

【摘   要】在中国高速现代化的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存续面临着多重困难。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反复强调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本文深挖黔剧蕴含的历史价值、人文精神、发展理念,立足于“两性”并围绕“两创”,聚焦黔剧少数民族剧目,探索黔剧与线上的“橙光游戏”与线下的“剧本杀”的融合,创新传统艺术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方式,提升黔剧的转化能力和消费市场占有率,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黔剧  传统艺术  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3)24-0135-06

黔剧,作为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是承载了乡音、乡文、乡情,集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综合性为一体的传统地方戏剧种。其具有扎实的群众基础,富含深刻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在两百多年的自我革新和与时俱进中,已然成为贵州本土传统艺术文化的集成符号和输出载体。

一、黔剧概况

黔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起源于清末的贵州民间扬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主要流行于贵阳、毕节、遵义、黔西南等地,是贵州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地方戏剧种之一。黔剧以贵州方言演唱,曲调丰富,唱腔以贵阳话和黔西话为代表,声韵独具特色。

1960年5月,周总理在观看黔剧演出后题词:“黔剧演出团的同志们:望你们在党的领导下高举总路线的旗帜,坚持毛主席的文艺方针,发扬黔剧的自己风格,吸取其他剧种的优点,融会贯通,推陈出新,为创造新黔剧而奋斗。”这体现出了周总理对贵州的关心和浓厚的民生情怀的同时,也让黔剧艺人们大受鼓舞,从而为黔剧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同年6月,黔剧团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广泛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黔剧立足于贵州的传统文化,结合本土特色,与时代发展同向同行,是贵州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文化艺術腾飞的标志和代表。如今,贵州省黔剧院作为黔剧传承的主要载体,不断革新剧目作品、强化精品创作、深化人才培养、拓展对外交流,并通过迭代艺术形式等方式方法,创新黔剧的传承与传播途径。

二、黔剧的自我革新

黔剧是较为年轻的地方戏剧种,是在吸收和借鉴其他剧种的基础上结合本土传统艺术文化和审美进行融合、改良而成。通过文献整理和研究考证,可试将黔剧的发展分为萌芽、形成、融合、转型和成熟五个阶段,各发展过程中的代表剧目也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一)萌芽阶段(1798—1952年)

黔剧起源于贵州扬琴。道光年间就有四川扬琴传入贵州的说法,魏绪文在《黔剧史话》中说道:扬琴约在18世纪末的清乾、嘉年间传入贵州,最初只在士大夫文人之间流行,称为“文人雅士之乐”。《望眉草堂诗集》中《知定知不足诗存》系贵州贵筑人颜嗣徽于清嘉庆年间作于贵阳,这也是贵州文字记载职业性弹词最早的诗文。光绪九年,贵阳扬琴“三友社”建立,在“文音茶社”正式面向民众演唱。为使扬琴在贵州更容易被接受,无数的民间无名艺术家们不屈不挠地反复试验将扬琴与贵州当地文化融合,经过多年的发展,最终于1953年出现了贵州文琴戏。

(二)形成阶段(1953—1960年)

1952年秋,黔西县扬琴艺人将婺剧剧本《百日缘》配以贵州扬琴唱腔,用当地方言念白,模仿京剧、川剧的表演,演出获得成功,并取名为文琴戏。贵州黔西市文琴戏老艺人刘铁军谈道:扬琴于清乾隆年间传入贵州,乃至黔西。由于贵州扬琴曲调优美,爱好者多是士大夫阶层、知府长官、秀才等文人雅士。起初,大家主要是将唱本放在桌子上,围坐在一起坐唱,没有服装和舞台动作。在京剧、川剧和花灯等戏曲的影响下,黔西玩友们心里就有了在扬琴基础上加入服装和舞台表演的想法。后来,黔西县扬琴艺人徐有三、封炳坤、李绍芝、魏利亨等人得到了黔西政府的支持,改编了婺剧《百日缘》剧本。

1953年3月,黔西县召开表彰大会。为了庆祝这次表彰大会,黔西玩友们大胆尝试把坐唱形式的扬琴搬上舞台,用文书的唱腔进行设计演绎,并大获成功。为了纪念黔西文英剧乐社的老一辈文琴艺术家们,贵州扬琴更名为文琴戏。1954年,黔西成立业余文琴剧团,后经过两年的发展,于1956年去掉“业余”二字,成为文琴剧团,声名逐渐扩大。贵州省文化局号召全省各地文琴队来黔西学习文琴戏。由此,黔西县专门开设文琴班,接待全省文琴队来学习交流,文琴戏的发展达到高峰。

1959年,贵州省举行了第一次文琴戏汇演;1960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和文化局在贵阳先后举办两次全省文琴戏调研。因当时争议文琴是四川流入到贵州的戏种,贵州省委省政府和文化局又进行了严谨的调研,并经过四川专家的评审,最终在1960年2月正式将文琴戏更名为黔剧,由此黔剧正式诞生。

(三)融合阶段(1960—2008年)

黔剧的诞生对于贵州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之后,黔剧艺术家们开始不断思考,并结合贵州本土少数民族艺术新编剧目,逐一问世。如将侗戏《珠郎娘美》改编成黔剧的《秦娘美》和以彝族英雄奢香为创作背景打造的原创黔剧剧目《奢香夫人》等。1960年6月,《秦娘美》《搬窑》等黔剧剧目赴北京开展了35场演出,黔剧被正式推介给了全国观众。1960年8月31日,贵州省黔剧团宣告成立;1963年底,俞百巍创作的新编历史剧《奢香夫人》在贵州省政府礼堂举行了首场演出;1979年,《奢香夫人》获文化部颁发的演出一等奖、创作一等奖;2008年6月,黔剧正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转型阶段(2009—2017年)

黔剧的传承和发展一直在路上。为积极响应时代发展和需要,传承人研制并编排了《大学生村官》《春擂顶云》等新剧,这些剧目多次荣获省部级、国家级一等奖和优秀剧目奖等荣誉。2017年9月,贵州黔剧院新编的大型剧目《湄水长歌》首演,并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支持。

(五)成熟阶段(2018至今)

2018年,由“当代愚公”“时代楷模”黄大发的个人事迹改编的大型现实题材黔剧《天渠》首演,随后便荣获贵州省第十五届“五个一工程”奖。2020年,贵州举全省之力打造的重点剧目、贵州脱贫攻坚决胜年献礼的大型现实题材黔剧《腊梅迎香》上演,获得强烈反响。

三、黔剧剧目分类

黔剧历经萌芽、形成、融合、转型和成熟几个阶段,创作了无数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在黔剧的历史长河中各放异彩。通过收集整理,笔者将黔剧剧目类型分为传统剧目、少数民族题材、现实主义题材三种。

(一)传统剧目类

早期的黔剧剧目大部分是以被人熟知的历史典故为创作背景,再吸收其他优秀剧种表演形式,结合自身独有的唱腔完成。俞百巍在文章《黔剧》中提到:“黔剧没有传统的表演程式可以继承,它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借鉴和吸收某些大剧种的表演程式,一方面从剧目内容出发,从生活中吸取素材进行提炼加工,力求表演程式的规范性与人物性格的地方特色相统一。”这一点从早期改编自传统曲目的剧目《珍珠塔》《搬窑》《卓文君》《西厢记》《佳期拷红》等作品上就能体现出来。而以上这些作品中《珍珠塔》《搬窑》最为典型,它们的故事情节均以古代传说故事为背景创作改编而成,在服饰上吸收了京剧传统服饰的特点。

(二)少数民族题材类

黔剧吸收融合贵州本土少数民族元素的作品以《奢香夫人》《秦娘美》为代表,这些作品备受好评且不断延续至今。

《奢香夫人》是一部反映民族团结、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经典剧目。它讲述了奢香被马晔辱打之后,水西四十八部正欲兴兵雪耻。当矛盾激化之际,钦差杨明渊奉旨赶到,成功平息了一场风波的故事。该剧1963年创作发表,由贵州省黔剧团首演,并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播放。

《秦娘美》由侗戏剧目《珠郎娘美》改编而来,讲述了彼此相爱的侗族姑娘秦娘美与珠郎抗争侗族“养女从舅”的不合理风俗,然而,七贯洞有权势的银宜垂涎秦娘美的美貌,为了霸占她而害死了珠郎。秦娘美得知真相后,与乡亲们一起为珠郎复仇。该剧被海燕电影制片厂拍成同名舞台艺术片,在全国放映后产生了较大影响。

(三)現实主义题材类

随着文化的进一步开放和科技文明的进步,人们的视野逐渐变得开阔,新兴艺术也随之进入贵州人民的视野。黔剧的传承人意识到,黔剧不应仅仅局限于讲述“从前的故事”,而更应贴近贵州人民的现实生活,展现贵州土地上正在发生的故事。因此,黔剧的创作开始紧跟时事,这一阶段的黔剧剧目类型大概可以分为红色经典题材与典型人物题材两大类。

大型原创黔剧《湄水长歌》讲述的是浙江大学西迁湄潭办学的故事。在抗战时期,中国许多学校为了躲避战火选择西迁,也被称为“文军西征”。剧中提到,浙江大学准备到贵州办学时,被当时的国民政府电令浙大就地解散。然而,当时的校长、著名数学家竺可桢却撕掉电令,一路艰辛西迁到贵州湄潭落户办学。

《天渠》以黄大发为原型,讲述了在崇山峻岭包围着的贵州团结村,乡亲们几十年来一直饱受缺水困扰。为了改变全村命运,村支书黄大发带领乡亲们向悬崖发起挑战,历经艰难困苦,最终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 “生命渠”。乡亲们凭借自己的双手彻底改变命运,这一壮举彰显了脱贫攻坚战中坚定的信念、人民的力量和贵州精神,谱写了一曲时代的壮歌。

四、黔剧的创造性转化实施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为了拓宽黔剧的传播路径,贵州省黔剧院先后多次开展了“黔剧进校园”、研发了黔剧动画以及线上黔剧“云”展演等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关注度。然而,笔者仍注意到,黔剧在青年群体中的辨识度和存在感仍不容乐观。

纵观时下最热潮的网络游戏,许多都乐于将传统戏曲文化植入潮流娱乐项目中。如《王者荣耀》将戏曲元素融入其中,打造了中华曲艺套“梁祝”“胖达荣荣”“游园惊梦”“霸王别姬”四套皮肤。除外观设计,皮肤语音也采用了如“四面楚歌起,英雄站末路”等原著台词。在游戏中,甄姬的皮肤设计还原了杜丽娘的妆面,其背景故事取材于昆曲《牡丹亭》中的“游园惊梦”选段,同时角色语音也采用了婉转的昆曲唱调。除了《王者荣耀》以外,还有一款吸收了戏曲元素的游戏《神女劈观》,它将现代乐器与传统京剧唱腔完美结合。诸如此类的游戏还有《梦幻新诛仙》《继承了一座戏园子》《皮影京剧锁麟囊体验服》等。

京剧、越剧、川剧、昆曲都以各种方式开创了戏曲游戏的先河,为戏曲传统文化艺术的创新传播开辟了新的途径。随着游戏热度的不断提升,传统戏曲文化也在潜移默化中浸润了年轻一代的审美与认知。这为笔者探索黔剧与游戏的融合传播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借鉴。

(一)黔剧+“橙光游戏”模式

1.橙光游戏

在橙光平台上,作者可以借助平台提供的制作工具,利用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丰富多彩的媒体形式,将传统文学小说创作成一种新型的互动阅读作品。

用户通过互动、交互、养成等新型的阅读和视听方式,能够深入体验古风、现代、架空、非遗、娱乐圈等不同题材的作品。利用橙光的文字游戏制作工具,作者们可以轻松打造出自己的橙光游戏。围绕“内容—工具—平台—IP”的业务循环模式,橙光已逐渐形成了泛娱乐品类下的新兴垂直领域产业链条,并通过自身业务优势成功带动了立绘、音乐、剧本等上下游领域的发展,为在线互动阅读行业增添了无限探索空间。

2.橙光游戏开发——“一梦奢香”

据统计,2023年最新橙光游戏人气榜排行榜前五名中古风题材就占据3个。目前,橙光游戏大多由小说及影视作品改编而来,但以非遗地方戏剧为题材的作品还未曾出现。因此,笔者将非遗与游戏相结合,试图探索“黔剧+橙光”的发展空间。

团队选取黔剧代表剧目《奢香夫人》作为灵感来源,让玩家扮演游戏女主角。玩家需要通过关卡、解锁支线任务来逐步了解历史人物奢香的一生。在游戏中,通过设置具有黔剧色彩的游戏关卡、背景音乐和人物形象,沉浸式学习和感知黔剧艺术的魅力,进而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播,并助力黔剧在传统传播方式上的创新与转型。

(二)黔剧+“剧本杀”模式

1.剧本杀

剧本杀是一种玩家通过“剧本”的方式体验推理性质的游戏项目。近年来,剧本杀已经成为年轻人开展线下娱乐的主流方式之一。我国剧本杀行业迅猛增长,积累了大批用户,并跻身于千万级消费市场。

2.黔剧剧本杀开发

笔者团队依托前期“一梦奢香”橙光游戏线上开发,积累了一定的粉丝量后,持续以黔剧各个发展阶段最具代表性的剧目故事为原型,改编开发系列剧本,如《奢香夫人之部落悬案》《秦娘美之侗情计》《天渠之当代愚公》《搬窑之真假疑云》以及《湄水长歌之战火中的青春》等。通过这些剧本,玩家能通过“线上+线下” 的全方位游玩模式,深入体验地方传统文化。

五、黔剧创新性发展的实施路径

戏曲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戏剧形式,在历史长河中经过不断丰富、更新与发展,最终在明清时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它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各种表演艺术元素于一体,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戏曲作为一定时间和区域内的历史产物,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人文底蕴,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黔剧,这一极具“贵州符号”的剧种,不仅是贵州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者,也是贵州戏曲文化不断锐意进取、自我革新的实践者和胜利者。历经年轮的周转、时代的更替和大众的检验,黔剧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与时俱进的信念,在贵州艺术界屹立不倒!因此,在高等师范类院校建立“黔剧文化传承基地”,既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为贵州文化艺术的繁荣添砖加瓦,也能强化贵州人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践行“热爱贵州,建设贵州”的家国情怀。

(一)黔剧“高师院校+本土化”创新传播

面对日趋没落的传统地方文化,作为贵州人、作为贵州高校,应视本土文化发展为己任,以师范类音乐学专业师生为传承主体,积极搭建校团合作、校校合作以及校地合作的工作平台,与省内优质的黔剧艺术团体和表演艺术家紧密联动,共同设立“黔剧师资库”。这将有助于本校师生开展“黔剧研习班”,推动课程设置改革,发挥社团优势,加大科研投入,打造原创剧目,培养戏曲人才。这样的举措不仅有助于传承推广优秀本土文化,同时也是开展新时期下思政教育、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在贵州省的师范类院校中,开设音乐学专业的学校有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学院、遵义师范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等多所高校,但其中涉及地方戏曲课程教学的则少之又少,这是我省师范类院校中音乐学专业的一大缺口。这一缺口的存在,也时刻提醒着贵州本土的音乐教育者们,应放眼贵州,立足贵州,唱响贵州本土戏曲,传递贵州“好声音”。

省内高师院校应积极创建“黔剧文化传承基地”,这极好地抓住了贵州集大成文化的基因优势。通过利用师范型、应用型、地方性人才培养目标,能够顺势结合黔剧这一急需抢救传承与发展的需要,努力实现“人才有输送,文化有载体”,共创互利共赢的新局面。这将有助于打破地方戏曲发展的瓶颈,发挥文化“软实力”的效应,促进贵州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繁荣,并助力黔剧表演艺术人才的培养。

(二)构建黔剧校内传播发展的新体系

1.课程教学

将黔剧传统文化课程纳入高师院校公共艺术和音乐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客座教授与我院教师共同建立“黔剧研习师资库”,组织各地黔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非艺术类学生开设选修课,每学期共设18课时,1个学分;为音乐学专业学生开设专业必修课和理论实践课,每学期共设36课时,2个学分。

2.社团建设

面向高师院校全体学生,在二级院系的平台上成立规模和形式灵活多样的社团或学习兴趣小组。在此基础上,建设两个校级的传承项目学生艺术社团,包括传承项目大学生艺术社团、传承志愿者联盟、黔剧爱好者俱乐部等,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加强对黔劇文化的推介和传播,推进校园文化创新建设。同时,鼓励黔剧表演艺术团体和资深表演艺术家与校级传承项目社团建立合作,如成立高校“黔剧研习班”指定黔剧人才培养基地,共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3.工作坊建设

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配备优质师资以及充足的器材、设施设备和场地,建设一个以传承黔剧为主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工作坊,组织开展有关传承黔剧的系列主题活动和实践展演活动。

4.科学研究

依托学校的宣传部、科研处等研究机构,创建专门研究黔剧文化的中心作坊,鼓励优秀的黔剧表演艺术家、相关理论学术专家走进我校研究机构任职,加强以传承黔剧为重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价值与内涵,探索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黔剧的传承创新理念与路径。

5.辐射带动

利用“黔剧研习师资库”建设丰富的师资与课程资源,辐射带动本校“黔剧研习班”的发展。以贵阳市3所中小学校和1个社区为试点,开展基于黔剧传承项目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教育活动,总结经验,改进缺陷,不断扩大至整个贵阳市乃至全省的覆盖面和受益面。

6.展示交流

每年结合贵州本土民俗传统文化节日,组织开展高校黔剧文化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活动,充分展现黔剧传承项目的建设成果。加强高校校际间、高校与各类文化艺术团体、高校与中小学、高校与地方政府在传承黔剧传统文化方面的经验与成果交流,创新交流方式,丰富交流内容,共享建设成果。

依托本省優质黔剧文化团体及资深黔剧表演艺术家的资源优势,结合省内各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课程设置,使学生通过学习黔剧历史知识、掌握唱腔及身段演绎技能,不断获得多元的艺术知识技能,大力发展学生欣赏与评述、表现与创造、交流与合作等实践能力,提高当代师范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生活情趣,形成乐学、求美的品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渗透和发展。

六、结语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出的优秀传统文化,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戏曲艺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中国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各地区都有着自身独特的戏曲文化,这些戏曲文化是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体现着华夏的精神文明和审美智慧。

贵州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黔剧作为贵州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剧种,在贵州的发展进程中不断提炼、整合,创新了黔学资源。它不仅是贵州文化对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窗口,也是贵州不断锐意进取的标志和文化代表。将黔剧与现代流行游戏相结合,既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突破。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精神文化建设,在传承传播优秀本土文化的同时,更需要建立对文化的自信和家国的认同。希望“文娱融合”能够推动传统文化艺术融入生活,激发非遗新生的新思路和新起点。

参考文献:

[1]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贵州卷)[M].北京:中国ISBN出版中心,2002.

[2]魏绪文.黔剧史话[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

[3]秦枫,桂梅.贵州扬琴与黔剧声腔[J].民族艺术研究,1993(05):36-44.

[4]刘斯奇.为创造新黔剧而奋斗[J].电影评介,2010(19):103-109.

猜你喜欢

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传统艺术
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刍论
浅析传统艺术互渗性的当代审美价值
近十年古筝创作特征
论平面设计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借鉴
探索黑龙江新媒体动画对民间传统艺术元素的传承之路
从《小小冠军梦》看传统爱国主义在儿童舞中的创造性转化
传承·扬弃·创新
社会转型期中国传统诚信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高校外事工作管理的思考与创新
接续与超越中国新闻法制传统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