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育并举”视域下高职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路径探究

2023-03-28周雅琴

文教资料 2023年22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品质五育并举培育路径

周雅琴

摘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关乎学生、家庭、社会和国家的未来。当前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品质现状方面,面临社会认知存在偏差、自我认知存在偏差、学生负面情绪较多以及意志力薄弱等问题。在高职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方面,可从强化家庭教育的根基作用、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保障社会整合作用和激发个人主体性作用方面推进以问题导向为主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向关注和培育积极心理品质的模式转变。

关键词:五育并举 高职院校 积极心理品质 培育路径

2018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1]该文件是近年来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性文件,纲要的出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无论是从发展性还是从预防性的角度来看,对加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都意义深远。

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大力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充分发挥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全方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2]将体美劳及校园文化与心育相结合,为心理健康教育拓宽了思路。

2023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要坚持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心理健

康。[3]明确了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也阐述了五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不同作用,这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提供了指南。

积极心理品质包括个体和群体两层属性。从个体层面而言,积极心理品质是个人在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下所形成的如乐观、爱与被爱的能力、创造力、勇敢、自制、团队精神等积极品质,并表现在个体的认知、情感、意志或行为方面。从群体层面而言,积极心理品质特指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帮助个体积极品质的发挥。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创设良好的外在环境激发个体内在潜能,从以问题导向为主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向关注和培育积极心理品质的模式转变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必由

之路。

一、高职大学生心理品质现状

当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是关注学习困难学生、失恋学生、违纪学生、言行异常学生,而忽略了对大多数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当前,高职大学生心理品质总体良好,但潜在的心理问题仍值得关注。

(一)社会认知存在偏差

一是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认知偏差。这种认知偏差存在两个极端现象,一方面是自我评价过高。新时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我中心倾向明显,习惯于从自身经验的角度去看待人和事,只关心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而忽视他人的处境和利益,不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是自我评价过低。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体缺陷学生、言行异常学生,因自卑而害怕被人关注,总认为他人比自己强,在人际交往中经常委曲求全。

二是非理性主义思潮影响情感认同。一些大学生受西方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非理性主义社会思潮的影响,在人际交往中逐渐忽略情感认同,充满实用和功利的动机,影响个体在社会中与他人的良性互动。同时,部分大学生自我甄别能力不足,当社会出现一些负面事件时,易受不当言论的误导而做出非理性

行为。

三是对未来职业发展缺乏清晰的认知。不少大学生出现厌学、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迫于家长压力而上学等现象,对未来发展充满迷茫。也有不少大学生在制订未来目标时存在认知偏差,将目标制订得过高或过低,不能根据自身实际合理规划。

(二)自我认知存在偏差

一是部分大学生总是对他人提出“绝对化要求”,要求别人必须怎么做,一旦他人的言行不符合自己的心意,就对他人产生敌意、愤怒等情绪。从历年来新生心理普测的回访结果来看,这类大学生普遍受原生家庭影响较大,性格孤僻,不合群,人际关系欠佳。

二是部分大学生常常以偏概全,面对失败,常常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一次比赛发挥失常,就断言整个人生失去了意义;一次失败的恋爱,就认为自己再无幸福可言。当自己所认为的糟糕透顶的事情将要发生时,就陷入极度的负性情绪中,惶惶不可终日。片面地自我否定,导致自罪自责、自暴自弃,进而引发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

(三)負面情绪较多

一是空虚感方面。部分大学生因对所在学校不满意、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出现对学校、老师和家庭的抵触及厌倦情绪,陷入空虚、迷茫的状态。部分大学生因高中阶段学习紧张太过压抑,进入大学后过度放纵自己,使得内驱力不足,缺乏对未来发展的思考,缺乏探索生命意义的热情,容易陷入自我否定。

二是自卑感方面。部分大学生为摆脱原生家庭的经济瓶颈,往往有很高的目标和期望,背负过重的心理压力,当力所不及而屡屡碰壁时,自信心会受到打击,很容易转变为自我否定,缺少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勇气,抗挫折能力不强。同时,常常因自己平凡的出身和不富裕的家庭感到自卑,甚至会因为经济拮据没有参与班级一些集体活动而自觉低人一等,不敢正视别人,怕受伤害,将自己封闭起来,拒绝与他人沟通和交流,从而导致抑郁、焦虑和孤僻。

三是社交方面。部分大学生对自身形体和外貌不满意,或因普通话不标准而害怕被嘲笑,不敢社交,进一步加剧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由于学习和生活环境的转变,进入大学校园后,当大学生在学习、社交、文体等方面显露出自己的某些不足时,有些大学生就会怀疑自己、否定自己。

(四)意志力薄弱

一是意志力不够坚定。部分大学生难以坚持自己的目标,经常会被诱惑或被其他事情干扰,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很难在一些需要坚持和自我约束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选择,也难以持之以恒地为了某一目标而努力。同时,也常会因为很小的挫折感到失落和沮丧,容易受外界干扰,没有足够的内在动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需要依赖外部的奖励或惩罚来激励自己。

二是学习动机弱。大学新生面临学习方式的一次重大改变与调整,大学课程多、难度大、进度快、要求高,与中学相比,学习方法和环境差异很大。部分大学生不能尽快适应大学自由、开放、独立的学习氛围,不能找到自己学习的兴趣点,不能对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目标有清晰的认知,不能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提升,导致学习兴趣与动力缺乏,继而产生学习困扰,从而引发心理问题。

二、高职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意义

积极心理品质是由一系列积极特征组成,是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在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治疗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可以提高个体主观幸福感,间接缓解压力与负面情绪。[4]

(一)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学生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勇做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学生对国家忠诚,勇于担当,勤于探索,不断超越。这都要求青年学生具备积极向上的心理特质。然而,“佛系”现象、“躺平”心态、未来职业规划、成就感的获得与自我实现的困惑等发展问题,使大学生产生了诸多心理困扰,阻碍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5]因此,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创设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使其养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之举。

(二)提高社会适应性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心智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统一。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心理不健康影响个体的身体健康状态,引发身体发生连锁反应,同时身体的不健康也会加重个体在认知、情绪等方面的心理状况。个体的身体、心理状况直接影响其社会适应情况,如应变能力、抗挫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等。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能帮助大学生有效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促使其以乐观开朗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大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方面积极品质的养成,有助于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社会环境,提升社会适

应性。

三、“五育并举”下高职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路径

(一)强化家庭教育的根基作用

家庭教育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的一生会经历不同的成长阶段,但无论处于何种阶段,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都是不言而喻的,每个大学生习得的为人处世的方式、对待社会的态度,都烙印着家庭的痕迹。如果孩子在积极、乐观、自主的家庭氛围中长大,家长能无条件地接纳孩子,会让孩子更有安全感,也更能让孩子认可自己的独一无二,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社会、面对自我。

如果家庭关系良性的生态圈不能构成,就会削弱教育效果,受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个人成长,还有家庭关系及更深远的社会发展。家庭教育不仅为孩子打下价值观的基础,父母在生活中的行为也具有强大力量,潜在地影响着孩子。在孩子想要放弃学习时,父母要用适当的方式引导孩子坚持下去;在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父母要用鼓励的方式帮助孩子,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只有让家庭教育的根基强起来,父母为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才能更好地培育孩子积极的心理品质,让孩子以更加理性平和、乐观开朗的积极心态去面对世界。

(二)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承担教书育人的重任。在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方面,高职院校可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创设文明友爱的校园文化环境等方面入手,发挥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作用来帮助大学生锤炼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一是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高职院校要创设以课堂教学为主,心理实践及其他课程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是宣传和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主要渠道。在课程建设方面,高职院校要在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校本课程开发、教研团队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在教学安排的合理性、课程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效果的有效性等方面,高职院校要加强指导和监督,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大学生心理实践方面,高职院校要不斷完善顶层设计和活动方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发展。在其他课程建设上,也要将心理育人贯穿始终,在课堂教学及专业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抗挫折能力、自信坚韧的人格特质。

二是创设文明友爱的校园文化环境。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方面,高职院校要利用好升国旗、国旗下讲话、新生军训等爱国主义教育契机,强化学生爱国情强国志;充分发挥党课、团课、班会等专题教育的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正确认识自我。

(三)保障社会整合作用

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社会层面,可以从促进良好社会心态、正确引导媒体宣传、改进教育环境方面入手来提高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一是促进良好社会心态。当社会普遍盲目崇尚某种行业或专业时,大学生就会产生追逐热门专业的心态,这种心态不仅会引发就业焦虑,还会导致自我价值缺失等问题。当社会心态使大学生成长的方向出现偏差时,便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社会要营造积极、理性的社会氛围,减少社会焦虑,避免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前景不确定的现实中,出现不安的情绪以及可能引发的心理抑郁等问题。

二是正确引导媒体宣传。某些电视剧、网络小说等作品夸大宣传校园爱情、校园生活等情节,营造虚假的校园浪漫氛围,让很多大学生对自身处境过分期待,导致心理失衡。因此,媒体宣传相关信息的同时,要通过特定的方式引导大学生追求真善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持良好心态。

三是配置更多的社会实践资源。参加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进行校内校外有效衔接的重要一环,不仅能帮助大学生树立用知识来回报社会的义利观,还能让大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和磨砺自己。因此,从社会层面来说,社区、企业、公共服务机构等,应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實践岗位和实践机会,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配套的社会资源,帮助大学生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四)激发个人主体性作用

一是全面认识自我。一方面,通过自省不断检查自身行为,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实践中获得经验和教训,从而不断完善自我。另一方面,通过他人的评价更好地认识自己,大学生要虚心倾听来自老师、朋友等多方面的评价,对比“心目中的自己”与“他人眼中的我”,努力克服评价偏差,正确地评价自我。选择恰当的参照标准,比如选择与自身多方面条件相近的人作为标准,与之在性格、能力、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作比较,分析自身的长处和短处,客观公平地认识自我。

二是乐观悦纳自我。作为青年大学生,面对困境,应该欣然接受现状,尽力改变这种状态,即使一时不能改变也要学会在这种状态下生活下去,学会放手,学会止损。要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挫折,用感恩的心态去面对窘境。要坚定自信,增强自我认同,认识到积极的自我暗示的作用,在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三是有效控制自我。首先要培养顽强的意志。大学生要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发展坚持性和自制力,增强挫折耐受力,使自己能自觉主动地认清目标,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其次要培养自信心,塑造健全的意志品质。最后要不断超越自我。大学生在行为上,要树立自我规划意识,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要学会换位思考,尊重和理解他人,妥善处理好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印发[N].人民日报,2018-07-17.

[2] 《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印发[N].民主与法制时报,2021-07-27.

[3] 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J].教育科学论坛,2023(18):3-6.

[4] 赵伯妮,李玉婷,覃映雯.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观察,2021(44):14-17.

[5] 祁进,周方遒.新时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路径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83-86.

基金项目:2023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课题“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体系构建研究” (2023SJSZ0399),2022年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辅导员工作研究委员会专项课题“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路径与机制研究” (22FYHYB015)。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品质五育并举培育路径
建设教育强国的鸿篇巨制
“五育并举”育新人:开启首都教育新时代
走向“五育并举”的现代学校管理
大学生党员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对策分析
特区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调查研究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