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历史 巧妙设问 提升品质
2023-03-28赵玉秋
[摘 要] 学习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发展.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丰富化,打破以单一知识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创设基于数学史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来激活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提升课堂教学品质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 数学史;探究性学习;学习观念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了“赶进度”“提效率”,部分教师习惯将概念、公式、定理等内容直接讲授给学生,使得数学课堂因为缺少学生自主探究过程而错失了许多精彩. 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引入数学史,让学生沿着数学家的思维脉络去体验、去感悟,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笔者以“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的教学为例,通过渗透数学史引导学生经历数系扩充及复数概念生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数系的发展史,理解引入复数的必要性.
(2)理解复数的概念、表示法及相关概念.
(3)掌握复数的分类及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2.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数系扩充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引入复数的必要性,体会数系扩充的合理性,领悟类比思想方法在数系扩充中的价值.
3. 情感与态度
通过经历数系扩充的过程,体会理性思维在数系扩充中的作用,感悟数学在不断完善与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经历数系发展的过程,理解复数的概念.
(2)虚数单位i的引入,掌握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教学简录
1. 创设情境,再现历史
问题1 500多年前,卡当提出了这样一个“怪问题”:将10分成两部分,使其乘积为40.
设计意图 再现历史,让学生认识这一“怪问题”的提出者——卡当,感悟数学知识并不神秘,以此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2 如果让你去解决这个问题,你会怎么办呢?该问题是否有解?
由此打破了学生的认知局限,使学生感到原有的数集已经不够用了,体会到扩充实数集的必要性. 同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按照数学家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家也是从常规问题入手的,以此揭开数学知识的神秘外衣,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究热情.
2. 创设问题,追溯历史
问题3 我们经历了几次数系扩充?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回顾旧知,重温数系扩充过程,为新知探究提供生长点,让学生体验数学在不断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
问题4 每一次数系扩充分别解决了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 在回答该问题前,笔者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回忆每一次数系扩充的背景,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系扩充的必要性.
笔者板书数系扩充过程,如图1所示.
这样通过交流、思考、回顾,让学生感受数系扩充既是为了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也是为了满足数学发展的需要.
问题5 几次数系扩充有哪些共同特点?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和概括等,梳理已学知识,感知数系扩充的合理性、必要性,并提炼数系扩充的原则性,进而为数系再次扩充做好充分的准备. 同时通过上述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和表达等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
3. 借鉴历史,感悟生成
问题6 现在我们回到课堂初始提出的问题. 在求解二次方程x2+10x+40=0时,,-15的开方问题摆在了卡当面前.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找一个数的平方为-15,即( )2= -15=15×(-1). 对于15的开方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现在转化为-1的开方问题,即( )2=-1.
设计意图 回到课堂初始情境,再现卡当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处于“憤悱”状态,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同时,合理运用留白艺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思考,从而让“新数”呼之欲出.
问题7 你们知道是谁引入的“i”吗?为什么引入“i”呢?
生1:卡当?
师:不是,卡当只是提出了这个矛盾,但他并没有真正解决这个矛盾. “i”是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在1777年引入的,距今200多年,而卡当发现这一矛盾距今500多年,可见科学每迈出一步需要无数人不懈努力,并付出艰辛和汗水. 那么为什么会是“i”呢?它取自“imaginary”的首字母,指为“想象的,假想的”.
设计意图 介绍与虚数单位“i”有关的历史,强化学生对“i”的认识. 同时,笔者重点强调时间,让学生体会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需要无数人付出艰辛和汗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问题8 引入“i”后,卡当遇到的问题是不是就可以解决了呢?
追问:你能否列举一些实例呢?
问题9 结合你提出的实例,你能写出它的一般形式吗?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向一般化转化,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 在此环节中,笔者没有急于给出结果,而是提供时间让学生思考、交流、建构,以使学生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得到复数的代数形式.
问题10 a+bi(a,b∈R)一定是虚数吗?
设计意图 通过思考辨析,引导学生自动分类复数,以此深化概念理解,培养思维的严谨性和深刻性,顺利攻克本节课的难点. 概念的深化理解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去思考、去辨析,以此让学生全面地、正确地理解概念,为后续概念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设计意图 通过合作交流提炼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深化学生对复数相关概念的理解.
4. 学以致用,深化理解
练习1 对于集合N,Z,Q,R,C,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練习2 以下各数中,______是实数,______是虚数,______是纯虚数. (用序号表示)
练习3 对于复数z=m(n-1)+(m-1)i,当实数m取何值时,复数z是:(1)实数;(2)虚数;(3)纯虚数.
练习4 已知(x+y)+(x-2y)i=(2x-5)+(3x+y)i,求实数x,y的值.
设计意图 课堂练习是巩固知识、强化技能的重要途径,是检测学生知识理解程度的重要方法. 通过前面问题的探索,学生已经理解并掌握了复数相关概念、复数类型、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等内容,通过练习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认知,引导学生将知识、经验逐步内化为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5. 反思总结,升华认知
问题12 回顾本节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又有哪些想法呢?
设计意图 此环节以学生自主交流为主,让学生在回顾反思中逐渐优化自己的认知结构. 同时,在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笔者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从知识、经验、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总结归纳,通过生生、师生的有效交流,深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独立分析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课堂教学品质.
问题13 会不会有复数以外的数出现呢?
设计意图 设置此问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是无穷的科学,数学探索永无止境;明白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敢于提出各种问题,勇于面对各种挫折,以此成就更好的自我.
教学思考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将数学史融入课堂,让学生按照数学家的探索路径去更好地体验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打造极富创造力的课堂;要结合教学实际巧妙地设计问题,让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厘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以此让学生理解学习的本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品质.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数学史在增加教学多元色彩、增强数学魅力等方面的作用,让学生在知识探索过程中深刻地理解知识,培养正确的观念.
作者简介:赵玉秋(1981—),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从事高中数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北京市通州区高中数学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