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

2023-03-28吴奎盛

新课程·上旬 2023年26期
关键词:关联词租界伯父

吴奎盛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课文,文章结构严谨,分为三个层次,通过巧妙的过渡句和过渡段,使得三个场景之间紧密衔接,情节层层递进。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认识过渡句、过渡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同时,通过课内外的结合,让学生在读、写、思的学习过程中逐步理解文章的结构,使其能灵活运用这些技巧。

【教学目标】

(一)阅读能力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对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使其能够传达出文章中的情感和内涵。

2.关键词、句抓取。学生通过深入研读火车站、租界地、修身课这三处描写,能够准确抓取关键词、句,理解并表达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二)文学鉴赏能力目标

理解作者运用过渡句、过渡段的表达方法。学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过渡句和过渡段,理解作者如何通过这些手法使文章结构层次清晰、紧凑流畅。

(三)情感态度目标

1.感受人物情感。学生能够通过深入研读,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培养对爱国主义的认同和理解。

2.树立远大理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理解少年周恩来的经历,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激情入境,回顾文意(5分钟)

(一)融情起境

回顾课题: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为、崛、读”三个字,让课堂氛围充满期待。

情感引入:教师简单介绍周恩来的伟大事迹,引发学生对这位历史伟人的敬意和好奇。

(二)复习词语

巩固四字词语:出示文中的四字词语,进行指名读,确保学生掌握这些词语。

词语拓展:联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拓展相关的词语,提高词汇水平。

(三)回顾文意

快速阅读与回顾: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周恩来在沈阳车站、外国租界和修身课上的经历。

指名填空:通过指名填空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关键内容的理解,加深其对课文的印象。

引发思考:提问学生关于周恩来为何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二、品读“不振”,体会过渡(10分钟)

(一)引入火车站场景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我将通过图文展示,呈现周恩来和伯父在沈阳车站的情景。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插图,可以生动地呈现沈阳车站的繁忙场景、人物的表情与动作以及故事中的一些关键元素,如周恩来的表情、伯父的言辞等。这样的图文展示将激发学生对场景的想象,使他们更好地融入故事情境中。

1.分角色讀对话

为了深入理解周恩来和伯父在沈阳车站的对话,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通过模拟周恩来和伯父的对话,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中人物之间的交流,增强对情节的把握。

2.过渡句学习

在引入火车站场景的过程中,我将特别注重过渡句的学习。我展示过渡句,并指名读,帮助学生理解过渡句的作用和重要性。我解释过渡句的前半部分是如何总结周恩来在沈阳车站的疑惑,而后半部分是如何引出下文,串联整个故事情节。通过理解过渡句,学生能更好地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明确故事情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讨论“不振”问题

1.提问引导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伯父为何说“中华不振”是教学的关键一环。通过小组讨论,我鼓励学生深入分析这一情节,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猜想。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原因的能力,并引导他们在文本中找寻线索,理解人物的内心感受。

2.过渡句再解读

在学生讨论之后,我将再次读过渡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解读,我引导学生明确伯父为何要让周恩来去租界地看个究竟,以及这一要求与周恩来在车站的疑惑之间的关联。这将进一步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动机和行为。

3.整合理解

最后,我与学生共同整合对过渡句的理解,确保他们能将前后文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通过整合理解,学生将更清晰地看到故事中的发展脉络,明确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和行为动机。

(三)疑惑不解的情感体验

在学生理解了故事情节后,我将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体验周恩来在沈阳车站疑惑不解的情感,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这一情节的情感和想法,加深对人物内心感受的理解。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情感层面的体验能力,使其投入故事中。

三、质疑“不振”,句式训练(20分钟)

(一)外国租界情景介绍

我将通过生动的图文向学生呈现上海租界的情况。描绘外国租界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外国人和巡警的景象,让学生感受当时租界的生活场景,旨在拉近学生与教材背景的距离,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少年周恩来所面临的社会环境。

(二)关联词练习

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不但……反而……”这组关联词,联系上下文,表达对外国租界情景的理解。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关联词的敏感性,使其更灵活地运用这类词语。

在学生了解外国租界情景之后,我将引导他们阅读后文,提出问题,预测外国租界的后续发展。通过提前思考,学生将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故事中,积极推测可能发生的情节,提高他们对故事发展的预见性。

(三)句式训练

学生默读课文第8自然段,想想你有什么疑问要提出来吗?同桌之间交流。

1.交流问题。

2.文中有这样一组关联词(不但……反而……)你能联系上下文,用上“不但……反而……”这组关联词再说说这些问题吗?

3.中国的巡警局没有给中国人撑腰,这个轧死了中国人的洋人没有被惩处,围观的中国人更没有为自己的同胞讨回公道,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

4.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在当前的情境下,我感到十分沉重和忧虑。这些问题涉及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我们必须以严肃的态度对待。

5.你们想的,也正是周恩来沉思的,带着你们的感受,再来读读这段话:

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得到公正的对待和赔偿,却没想到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赔偿,反而遭受了更多的屈辱。围观的中国人都感到愤怒和无助,但在这个中华不振的时代,他们只能默默地忍受。

(四)同桌互动

同桌之间进行互动,彼此提问并运用句式模板构建句子。这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句式结构,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互动,学生可以相互纠正和补充,共同提高对关联词的应用水平。

在关联词练习和句式訓练之后,我将引导学生续写,让他们根据所学知识,以外国租界为背景,编写一个小故事或进行个人感想的写作练习。通过这样的写作任务,不仅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还能够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这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旨在通过实际写作任务,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四、总结归纳,深化主题(10分钟)

(一)导读

从租界归来的周恩来常陷入沉思,令人捉摸不透其内心所想。然而,在一次修身课上,他的发言为我们揭开了这一谜团。文中两次出现“究竟”一词,若将其替换为其他词语,句子的意味会有所改变吗?

(二)指导

“究竟”一词在文中两次出现,但含义各异。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含义是至关重要的。联系上文所述的沈阳车站和外国租界之事,以及下文在修身课上的叙述,我们可尝试将这段话写得更清晰、明了。

(三)思考

自从周恩来从租界归来后,同学们发现他常常陷入深思。他似乎已经预见到祖国面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机,也感受到外国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残酷压迫。他目睹了同胞们在外国租界所遭受的不公与苦难。他的内心世界深不可测,直到一次修身课上,他发表了内心深处的想法,让所有人都为之动容。他对于祖国的忧虑、对帝国主义压迫的愤怒以及对民族尊严的执着追求,都让他下定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为中华的复兴而奋斗。

交流汇报。

1.指名1:通过联系前两件事,周恩来所观察到的、听闻的以及思考的内容得到了展现。在接下来的部分,你将如何与某一段落进行关联?

2.(请查看第17自然段)现在请大家齐读。这段内容揭示了周恩来进一步思考的问题。那么,他到底想到了什么?

3.指名2:你提到的“读书应以某事为目标”与下文修身课上发生的事情存在联系,成功地解释了这个谜团。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写作技巧,即如何构建承上启下的段落。

总结:周恩来的沉思经过了长时间的积累。他不仅深入思考了伯父所提到的中华不振,也亲眼见证了租界地的悲惨景象。此外,他还意识到,只有通过努力学习并致力于振兴中华,中国人民才能彻底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最终,他的目标坚定地指向了振兴中华!

五、评价

制订评价标准,让学生针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评价可以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如下表。

编辑:赵文静

猜你喜欢

关联词租界伯父
用关联词造句
高中挚友情谊长
Your high school friends are your lifelong friends
伯父的黄昏恋
关联词的秘密
一张油画
1845—1945上海租界百年
鲍罗廷与收回汉口英租界
天津租界史研究现状
借给伯父一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