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感视域下的医学院校思政教学改革
——以温州医科大学为例
2023-03-28魏雪
魏 雪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如何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2],切实提高其获得感,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医学育人体系下,思政教育为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引导医学生树立健康的“三观”打下坚实的基础。思政课中的获得感连接着医学生价值理念、道德情操和行为方式的养成。本文在通过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着眼医学生对思政课的需求和期待,探索有效提升医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具体实践路径,充分实现思政课的功能和价值。
一、医学生思政教育获得感的现状调查分析
思政教育获得感强调受教育者在思政实践过程中的参与性以及由亲身体验而产生的,在知识、态度、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及正向优化。因此,思政教育的获得感是知识层面、心理层面、行为层面的综合体验。根据医学生思政教育获得感的基本内涵,笔者从获得的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设计调查问卷,以期通过定量统计分析,为有针对性的、实操性的、可行性的策略研究奠定坚实基础。2021年6~7月,笔者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浙江省温州医科大学不同医学专业大一新生进行测量,样本量为724名,有效样本量为708名,有效率为97.8%。
(一)思政课目标及价值认知维度
一是高度认可思政课开设的必要性和意义。96.13%的被调查医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思政课;在思政课开设意义的认知上,91.44%的医学生认为可以“提升个体道德修养与素质”,84.53%的医学生认为可以“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由此可见,医学生整体对思政课有高度的认同度。
二是相对认可思政课的实际作用。在思政课实用性认知上,33.98%的医学生认为“有很强的指导性”,54.97%的医学生认为“对实际生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这与思政课教育脱离医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需求,无法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有一定关系,如图1。
图1 思政课对您的实际生活是否有指导作用
(二)思政课情感及价值取向维度
教学内容、方法与教师素质是医学生的课程关注焦点。本项调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医学生对思政课的体验感评分,满分为5分,其中思政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均分最高,为4.41分;二是医学生认为思政课最吸引自己的地方,78.45%的大学生选择“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65.47%的大学生选择“充满个人魅力的教师”,54.83%的医学生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方法。思政课因其较强的政治性,对于非专业课程的部分学生来说晦涩难懂。我们需要反思如何在讲明白道理的同时寓教于乐,破解“一深刻就无趣,一生动就无聊”的思政课教学悖论,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怦然心动”的“获得感”。
(三)思政课行为及价值实践维度
一是思政课程出勤率较高,但抬头率低。本次调查包含课堂出勤以及上课听课情况,在课堂出勤率的数据呈现上,选择“如无特殊情况都会到课”的占94.75%;在上课听课情况中,认为自己“认真听课并思考”的医学生占56.63%。综上,思政课的出勤率较高,部分医学生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低头族”占一定的比例。这从侧面反映出医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内在驱动力不足,缺乏学习主动性。如图2。
图2 您在思政课上的听讲情况如何
二是思政课程学生整体参与度低。对于影响思政课获得感的不利因素,76.25%的学生认为是学生课程整体的参与度低;对于目前思政课有哪些不足:64.64%的学生认为思政课应加入社会实践内容。可见,目前思政课难以使学生发挥其主体性价值[3]。医学生思政课参与度不足影响着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直接导致抬头率低,课程获得感不足。
二、获得感视域下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思路
通过以上调查发现,医学生对思政课开设的必要性、意义等方面认同度较高,但同时认为思政课缺乏社会实践相关内容,学生实际参与度较低,行为层面的获得感不显著。作为开展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医学院校思政课要找准落脚点、发力点和支撑点,因此在教育改革创新的实践中可尝试从主体、内容、方法三个角度出发:
(一)构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
从主体层面出发:在明确培养目的、牢牢把握政治方向的前提下,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问题导向”的教学理念。思政教育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医学生作为教育的核心,教育者须关注、关爱、满足医学生全面发展的切实需求。教师作为掌舵者,也是提高思政课质量的关键,要培养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据本次调查显示,89.23%的医学生希望思政教师能风趣幽默,带动课堂气氛。作为医学院校的思政教师,应挖掘与思政相关的医学元素,做到与学生同向同行。
(二)提供优质且针对性强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参与感
从获取内容角度出发,思政课首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时代精神。“一切划时代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4]因此,思政课教师应将党和国家的新理论、新政策有机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同时,应围绕医学生的实际需求补充相应的内容,避免“一刀切”。如在调查中显示:76.52%的医学生希望在思政课程中合理运用医学案例,74.31%的医学生希望融入生命教育内容,另有66.85%的医学生希望加强医德医风的教育,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构建需要以满足受教育者的深层次需要为前提,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
(三)改进教育方式方法,完善实践教学
一是应用最新的教学工具,如“雨课堂”“对分易”教学辅助工具,“慕课”“微课”等线上教学平台。尝试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思政教育的内容,“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二是加强案例教学,选择典型的医学类案例,并注意价值方向的引导,在提升学生参与感的同时,做好把控工作。三是拓宽实践教育渠道,结合医学院校的优势特色,建立实践教育基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使学生增强获得感。
三、获得感视域下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实践探索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温州医科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组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秉持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积极探索医学院校思政课堂“三位一体”教学综合改革,即“课堂+网络+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中班授课、小组讨论”的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基于任务模块的实践教学。笔者在此基础上,结合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实践,尝试在教学过程中探索构建“读经典,重实践,讲方法”的模块,以下为具体情况。
(一)阅读经典著作,引领价值追求
教师根据教学专业,结合专题内容选出20篇经典著作,开展以课本为主题的教师理论宣讲与学生读书报告互为补充的主题展示。每学期经典著作选取以课程专题内容为核心,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特色选取相应的阅读书目,以此作为课堂知识的补充拓展和培养医学生专业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每篇著作的阅读人数控制在1~4人,学生根据选取的同一著作自行组成阅读小组。小组以PPT的形式进行10~15分钟的读书报告主题分享,综合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平时成绩。教师需提前通过钉钉线上交流做好学生答疑解惑、信息发布、活动安排等工作,以保证读书分享方向的正确性以及内容的有效性。同时,教师需认真分析经典著作、教学内容以及学生需求之间的内部协调统一性,在教学中运用经典著作中的观点、立场和方法给学生讲透现实问题的思路,提高经典著作和思政课的说服力、吸引力。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书目如《共产党宣言》《邓小平时代》《毛泽东选集》中的“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医学类相关读物如韩启德院士的《医学的温度》、阿图·葛文德的《医生三部曲》《当呼吸化为空气》等,是学生重点阅读的书目。学生在从不同角度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同时,更加了解自己的祖国,课堂反馈效果良好。思政课程要讲道理,但是如果由同辈讲出来,则会增加学生的认同感与探索求知欲,因为同辈效应的力量是强大的。课堂不应该是教师的一言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活力与才能,从而增加他们对思政课程的认同感与获得感。
(二)注重实践探索,面向实际需求
目前学校已建构运行的社会实践包括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实践、TC实践育人体系(touch career)。本次改革探索主要围绕大学生校园生活展开。据调查显示,64.64%的医学生认为思政课应加入社会实践内容;76.25%的医学生认为他们课程整体的参与度低是影响思政课获得感的不利因素。同时,高中生向大学生身份转变的过程中生活、学习、交友各方面都与以往有所不同,不可避免地给学生带来困惑与迷茫。“作为一门朝向思想与灵魂的课程,能否回答学生思想的困惑、触动学生心灵,是思政课针对性和亲和力的‘试金石’。”[5]因此,笔者选取了相应的校园话题以供学生实行社会调查,如大学生理想职业、人生态度、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资源利用率、人际交往主要障碍、恋爱现象道德约束、入党动机等话题。在学期前发布线上问卷,通过投票选取排名前10的话题,每组6~12人,自行确定小组话题。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形成汇报成果,根据完成效果给予相应的分数。在课堂展示中,涌现出大量实用且具有示范意义的成果。因为学生的高度参与,课堂抬头率较平时更高,并不时有学生拿起手机拍照记录有感触的汇报分享。实践教学因参与人员广、涉及部门多,应健全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在积极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同时稳步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三)改进教学方法,推动共建共享
“新媒体+教育”方式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为创造师生共享、参与式的课程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在课程组已建构的省级线上教学平台基础之上,笔者尝试在班级授课中运用“对分易”教学线上辅助管理平台。课前上传相关学习资料在平台,学生可通过微信小程序与教师互动交流,了解所学内容,教师通过学生的疑问反馈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课中通过平台发布小组任务,小组可即时反馈,形成双向互动;课后通过平台发布课程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同时,线上平台通过实时记录成绩,保证了成绩赋予的有效性与公平性。通过人人参与、资源共享的新媒体工具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学习热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创造性,实现课程的共建共享,切实提升了学生的获得感。
四、存在的不足及反思
在“三位一体”教改背景下,温州医科大学此次教改有针对性地对“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模式、内容、考核具体要求做了系列调整与改进,已运行三个学期并获得良好的反馈。思政课不是繁重专业学习之外的放松休闲课程,应通过合理的、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改革创新,发挥其价值引领实现共赢。当然,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笔者会不断学习与反思教学经验,以最终实现医学生对思政课“真学—真信—真用”的良性循环,以下是存在的一些不足:
(一)专职教师数量与教学改革要求的矛盾
现实生活中,思政课作为公共课程之一,大班教学、中班讨论屡见不鲜。但阅读经典著作、实践调查报告讨论分享耗时耗力,因人数无法保证班级教学中学生较高的参与度与活跃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同时也加重了实施教改的难度。
(二)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意愿相对较低
虽然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持有较高的阅读热情,但相较于医学人文类著作热情度普遍较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因其较强的理论性与政治属性,对部分学生来说晦涩难懂;部分学生认为无法与生活产生联系,对个人发展无直接作用与影响。因此,应注重加强对经典著作的解读,运用科学的观点方法指导学生的生活并产生指引作用。
(三)教师主导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教学改革的实行主要依靠教师。教师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创作动机、时代背景、生成逻辑有一定的把握,让学生领悟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当代价值与魅力;需要抓住社会热点与学生的思想需求,将马克思主义和党的理论、观点、方法照进现实;需要选取合理的著作,避免出现难度与学生接受程度不成比例的情况,并健全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运行;需要明确不同专业学生切实可行的阅读方法,避免断章取义或无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