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危机对企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2023-03-22张花桥

活力 2023年24期
关键词:经营策略管理手段金融危机

黄 宏 张花桥

(吉利学院,成都 610000)

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我国企业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经济发展实力逐渐迈入世界领先行列。在经历了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大部分企业逐渐认识到金融危机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视防范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和问题。然而,从我国企业整体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企业对金融危机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和危害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和充分,缺少必要和正确的经济管理手段,导致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企业的经济发展往往会面临巨大的困境,甚至直接危及企业的生存。如何采取经济管理手段,有效防止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和问题,促进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然是当前企业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金融危机对企业经济发展的影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企业面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企业必须做好预期方案以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下面对金融危机对企业经济发展造成的具体影响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对企业进出口贸易造成严重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与世界其他企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逐渐形成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经济全球化在给我国企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使我国企业面临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金融危机会对企业的进出口贸易造成严重的影响。一方面,金融危机对企业原材料进口产生影响。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我国国内的消费需求会大幅度减少,从而导致许多外贸企业的进口量会迅速下降,造成企业经济发展出现缓慢甚至停滞的问题。此外,我国作为一个制造大国,许多生产原材料都要靠进口,金融危机必然会造成我国企业原材料进口供不应求,严重阻碍企业的生产经营,同时对企业的经济发展造成影响[1]。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也对我国企业出口造成影响。从最近两次金融危机的实际情况来看,金融危机对美国、日本和欧洲的影响最大。美、日、欧作为我国最大的外贸出口国,金融危机导致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急剧下滑,必然会导致需求的下降,从而直接对我国企业的出口贸易造成影响,使得企业的经济发展陷入困境。此外,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主要的产品出口对象会设置多种贸易壁垒,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在这种国际环境的背景下,我国企业的外贸出口更是雪上加霜。

(二)企业将面临更多更大的经营风险

每个企业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造成影响。然而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企业将会面临更大的经营风险,阻碍企业的经济发展,甚至会直接危及企业的生存。

首先,许多企业的领导者缺乏对金融危机的正确认知和了解,并且在处理金融危机时的经济管理手段缺乏有效性和正确性,不能进行及时的干预和管理,造成企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

其次,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最为严重的经营风险是企业用于生产经营的资金链断裂,企业在原材料购买、产品研发和生产等各个方面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资金短缺。另外,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人民币会出现短时间内急剧贬值的情况,直接影响企业产品销售的经济效益。

最后,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各个企业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还集中表现为企业间的合作风险,特别是企业间合同的违约率和毁约率都会明显提升,对企业的经营和经济的发展造成直接影响。

(三)企业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

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全球化和一体化的特点。一旦发生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必然会对全世界范围内的所有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特别是企业的经济发展将面临巨大的困境。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现行的金融体系和金融政策都将面临较大的影响和变化,政府也将根据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实质性影响进行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特别是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将导致产品价格不断攀升。在这样的经济环境背景下,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都会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特别是对于一些生产制造企业和国际贸易企业而言,往往会因生产成本过高而导致利润下降,致使企业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甚至面临破产。

二、金融危机视域下企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正确的经济管理手段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就在于缺乏正确有效的经济管理手段。一方面,部分企业缺乏对金融危机的正确认知,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不能及时有效地对企业经济管理手段进行调整,导致企业受到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现行的经济管理手段不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缺乏战略性、有效性和前瞻性,导致企业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不能全面、系统地给企业经济发展带来实质性的帮助。特别是对于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而言,在金融危机发生后缺乏正确的经济管理手段,将导致生产经营过程中不能立足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开展有效的经济管理工作,经济发展水平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经营策略缺乏实用性和创新性

在金融危机视域下,企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在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经营策略缺乏实用性和创新性,直接导致企业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面临多重问题。尤其是许多生产制造企业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不注重市场的变化,缺乏对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有效把控,导致许多生产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甚至会遭受重大损失[2]。还有一些企业在制定经营策略时忽略了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没能根据多元化经济的发展需求制定多元化的经营策略,导致企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经营发展存在较大的问题。此外,部分企业在制定经营策略时没有对其进行优化创新,导致所实施的经营策略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企业经济发展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后劲不足。

(三)风险防范能力薄弱

从过往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和高水平的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然而,我国经济全球化发展较晚,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与国际一流企业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不能有效地应对金融危机对企业经济发展造成的严重影响,对企业自身的发展也造成明显的阻碍。当前,我国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都没能对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给予充分的重视,导致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不能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及时有效地对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在金融危机视域下,如果风险防范能力薄弱,不能及时有效地对风险防范策略进行优化创新,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企业的经济发展。

(四)缺乏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

从前文的分析中可以发现,金融危机会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企业成本激增,继而对企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依旧具有生命力,就必须促进成本管理方法的优化创新。从我国企业的经营现状来看,一些企业仍然缺乏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一方面,部分企业的成本管理责任机制没能落到实处,大多数企业的成本管理只是针对原材料采购环节,而忽略了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导致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成本管理效果不佳,直接对企业的经济发展造成影响[3]。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缺乏创新性,仍然是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成本管理,忽略了现代化企业成本管理的实际需求和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应用。现代化企业成本管理方法强调合理地运用大数据技术,将其运用到企业成本管理的所有阶段,保证企业成本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然而,从我国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显然还没有达到这一要求。

三、金融危机视域下企业经济发展的有效策略

在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下,金融危机是阻碍企业运营和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对当前我国企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策略探讨,是促进企业防范金融风险及其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坚持经济管理理念创新,优化经济管理手段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为了促进企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创新经济管理理念,优化经济管理手段。一方面,企业领导者要加强对金融危机的正确认知,尽可能地提升企业经济管理的有效性和前瞻性,在金融危机爆发时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经济手段干预,尽可能地降低金融危机对企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而言,必须及时学习世界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提高防范金融危机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应当坚持不断优化经济管理手段,学习世界一流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先进管理手段,再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促进企业经济管理手段的优化创新,建立健全企业经济管理体系,不断提升经济管理的专业能力和技巧,保证企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能够进行科学的判断和决策制定,最大限度地防范金融危机对企业经济发展带来的多方面影响。

(二)保证经营策略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科学有效的经营策略是保证企业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实现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金融危机的视域下,应当保证企业经营策略的实用性和创新性。一方面,企业在制定经营策略时应当时刻关注市场的变化情况,及时掌握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发展效益,防止企业在金融危机中蒙受较大的损失。另一方面,企业还应当加强经营策略的创新性,在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经营理念时,切不可盲目照搬照抄,而是要根据本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和本国现行的经济政策加以优化创新,保证所制定的经营策略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只有不断提高经营策略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才能保证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依旧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积极促进企业风险防范能力有效提升

从过往世界一流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的运营情况来看,高水平的风险防范能力是降低金融危机对企业经济发展影响的有效策略。因此,我国企业应当积极向世界一流企业学习,不断提升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4]。首先,企业应当立足于经营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设置专门的风险防范部门,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防范体系,积极促进企业风险防范能力的有效提升。其次,企业风险防范离不开专业的人才队伍,因此企业应当积极引进既具有丰富风控经验,又具备较强专业水平的高素质人才,保证企业风控部门员工都有较高水平的风险防范能力。最后,企业还应当加强对风控部门员工专业能力的培养,提升其职业化能力,保证每一个风控人员都有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

(四)加强企业成本管理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加强企业成本管理,防止企业成本激增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影响,是促进企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企业应当切实加强成本管理工作,促进企业成本管理方法的优化创新,帮助企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实现降本增效。首先,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切实保证企业成本管理责任制能够落实到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其次,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应当积极借助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到企业成本管理的全过程中,不断提升企业成本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促进企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能够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

结 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金融危机逐渐成为威胁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因素,从最近两次金融危机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会对企业进出口贸易、生产成本和经营状况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对企业经济稳定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在金融危机视域下,我国企业的经济发展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为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促进企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应当从经济管理手段、经营策略、风险防范能力和企业成本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干预,有效降低金融危机对企业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

猜你喜欢

经营策略管理手段金融危机
阎锡山接收日伪企业后的经营策略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环境管理手段变化的经济因素体现
高校学籍管理问题探析
如何有效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业务水平
基于企业经营策略的学校管理新思考
采取综合管理手段 降低ABS产品黄度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美联社网站的经营策略
Twitter广告经营策略及启示
北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