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促进收入代际流动性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2023-03-22陈新忠康诚轩
陈新忠,康诚轩
(武汉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收入代际流动性是衡量子女与父母收入相关性的特称指标,即以收入为测度单位,比较子代相对父辈位置的变动程度,可用代际收入弹性来计量。收入代际流动性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方面,也是社会学关注的重要对象。教育发展促进收入代际流动性研究由于社会结构变迁而进入人们视野,并随着教育发展引起广泛关注。纵观我国教育发展促进收入代际流动性研究,其主要聚焦于父母和子女受教育程度、高等教育和公共教育支出与收入代际流动性的关系上。回溯发展历程,梳理研究成果,反思存在问题,明确研究方向,有助于教育发展促进收入代际流动性研究进一步深入,构建教育发展促进收入代际流动性的科学机制。
一、教育发展促进收入代际流动性研究的主要特点
截至2022 年5 月14 日,在中国知网以“代际流动”为检索词进行主题检索可检索到国内论文577篇,而以“收入代际流动”为检索词可检索到国内论文242 篇,约占以代际流动为主题研究论文的41.94%,其中2010 年以来发表的有228 篇,约占总数的94.21%,说明近十年来收入代际流动性研究受到了国内学者广泛关注。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以往研究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一)注重收入代际流动性测估研究
随着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研究者开始注重对我国收入代际流动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判断我国收入代际流动纵向变化趋势。首先,部分学者通过测算代际收入弹性来研判我国的整体收入代际流动水平。姚先国和赵丽秋(2007)[1]测算出我国代际收入弹性为0.7,认为我国收入代际流动性远低于欧美国家。王美今和李仲达(2012)[2]测算出我国居民代际收入弹性为0.83,认为我国收入代际流动水平较低。陈琳(2016)[3]测算出我国1998—2002 年的代际收入弹性为0.4,比欧盟国家相对较高。其次,部分学者分析和比较了我国城乡之间收入代际流动的差异。方鸣和应瑞瑶(2010)[4]测算出我国农村和城镇的居民代际收入弹性分别为0.55 和0.58,认为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代际传递现象较为显著。龙翠红和王潇(2014)[5]测得我国2009 年城市和农村的代际收入弹性分别为0.8 和0.5,认为城市代际收入弹性高于农村。这些研究使得人们对收入代际流动的纵向变化趋势和城乡收入代际流动差距有了直观了解,但由于测算方法与选取数据的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使得人们依旧无法准确了解我国收入代际流动状况。
(二)突出家庭资源影响因素挖掘
由于家庭的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政治资本和文化资本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子代的收入,学者们对家庭资源影响因素进行了挖掘和剖析。在对社会资本的研究上,郭丛斌和闵维方(2006)[6]发现父母的职业类别和职业地位显著影响着子女教育机会的获得。丁岚和祁杨杨(2018)[7]发现随着父母职业经济地位的提高,子代收入将分别增加0.63%和0.84%。在对经济资本的研究上,都阳和John Giles(2006)[8]发现子代上大学的几率会因父亲失业降低30%。周兴和王芳(2014)[9]认为父代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越高越能促进子代收入的代际向上流动。在对政治资本的研究上,陈钊等(2009)[10]研究表明父亲的政治身份对子代进入高收入行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东部地区影响更为显著。杨瑞龙等(2010)[11]研究发现父代的党员身份能促进子代收入水平的提高。在对文化资本的研究上,李春玲和吕鹏(2008)[12]研究证实了家庭的文化资本影响着个体教育机会的获得,从而对个体社会经济地位的获得产生影响。范静波(2019)[13]认为父代的文化程度和职业类别对子女的高等教育机会获得有显著影响。这些家庭资源影响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子代收入产生了影响,但部分也会对收入代际流动性产生影响的因素因难以衡量而被忽视,影响收入代际流动性的家庭资源因素仍未全面揭示。
(三)重视教育代际传导途径探讨
职业、社会地位等与收入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而教育可以通过提高个人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从而对就业和社会阶层流动产生积极影响,进而促进个人收入提高,实现收入的代际向上流动。在教育发展促进收入代际流动性研究上,一些学者探讨教育对收入代际流动的作用机制,试图通过明晰教育的代际传导途径来实现收入代际的合理流动。郭丛斌和丁小浩(2004)[14]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可以促进职业的代际向上流动,且增加了个人从事顶端职业进而获取高水平收入的机会。蒋亚丽和腾芸(2015)[15]研究发现高学历者从事高级别技术工作的机会比低学历者多,更容易获得较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除职业与社会阶层流动这两大教育代际传导途径外,地区流动也成为学者关注的对象。孙三百等(2012)[16]认为可以通过向高级别地区迁移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进而增加收入。马莉萍和刘彦林(2018)[17]认为高等教育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人力资本使其流动到更高级别的地区,获得更好的就业岗位,达到更高的收入水平。这些研究表明,教育可以通过影响人们职业、社会地位的流动以及推动区域的迁移进而促进收入代际流动,但对教育代际传导途径的探讨只停留在表象,对潜在的影响机制并未进行深入挖掘。
(四)强调二者之间相互关系分析
由于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的相互关系日益引起人们关注,于是学者们逐渐重视分析与构建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性关系的研究上,余秀兰(2014)[18]认为教育可以促进职业和收入代际流动。尹玉琳(2019)[19]认为提升受教育程度有益于抑制收入代际向下流动,提高收入代际流动性。在高等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性关系的研究上,王宝玺(2010)[20]认为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获得的文凭和学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人未来的职业类型和收入水平。邢芸(2019)[21]认为高等教育有助于促进收入代际流动,推动整体社会阶层向上流动。在公共教育支出与收入代际流动性关系的研究上,周波和苏佳(2012)[22]发现增加公共教育支出可以降低代际收入弹性,提升收入代际流动性,进而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徐俊武和易祥瑞(2014)[23]发现公共教育支出越高的地区收入代际流动性也越高。
但也有部分学者持相反观点。李春玲(2014)[24]认为当前的教育是对原有社会阶层地位的再生产,增加了弱势群体职业和收入代际向下流动的风险。这些研究丰富了人们对收入代际流动的认识和了解,但研究客体较为宽泛,未详细研究各级各类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性之间的关系。
二、教育发展促进收入代际流动性研究存在的问题
由于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性分属于不同的研究领域,二者间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颇多且不易直观测量,加之研究者拥有不同的学术背景和主观倾向,我国教育发展促进收入代际流动性研究存在诸多问题。通过考察目前学术界关于教育发展促进收入代际流动性的研究,我们将其中存在的问题归结为四点。
(一)本土理论建树欠缺
在教育促进收入代际流动性研究的理论框架方面,主要有三大理论:一是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可以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从而获得较好的工作,取得更高的收入,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二是经济再生产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是对当前生产关系的再复制,加剧了收入的代际传承。三是对抗论,认为教育可以使高收入者实现代际继承,使低收入者实现收入代际的向上流动。在研究方法方面,布劳(Blau)和邓肯(Duncan)运用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对美国社会流动状况展开研究[25]。托姆斯(Tomes)构建了测度代际流动性的函数[26],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国内关于收入代际流动的研究起步较晚,多数是对国外理论的引用和借鉴、已有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国内理论界有关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的系统研究非常薄弱,尚未提出适合本土的、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和模型。
(二)内在机理探讨不足
当前多数研究只是运用数据分析和文字描述来考察教育发展促进收入代际流动的现实表象,较少深入探究表象背后的内在机理。关于收入代际流动固化为何出现,如何改善等方面很少有学者进行深入研究。部分学者即使探究教育发展促进收入代际流动表象背后的作用机制或者影响因素,也多倾向于分析社会外部因素和家庭内部容易量化的因素,未把家庭文化、家庭结构、亲情关系等微观影响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对于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二者间的关系,尚未有学者从教育运作机制和发展规律、社会运行体制和收入代际流动性变化规律等方面进行探讨,对于教育是如何促进收入代际流动性的问题还不清晰。在已有的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性的研究文献中,鲜有学者对二者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开展专门研究,内在机理探讨与实证结合进行研究并提出科学合理建议的更少。
(三)多种学科观照较少
现有研究中,经济学研究者探讨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性的关系,测度教育对收入代际流动性的作用大小,关注教育在收入代际流动中的传导机制。社会学研究者考察收入代际流动性,分析教育机会、教育背景、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收入代际流动性的影响程度。除经济学和社会学这两大研究视角外,仅有少数学者从其他视角进行研究,如王学龙和袁易明(2015)[27]从异质性群体的角度分析了教育对不同性别或年龄组群体的影响,认为教育对个体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获得影响显著;朱光磊和李晨行(2017)[28]从传播学视角出发,认为我国社会阶层和收入代际流动固化的现象是“社会放大风险”理论作用的结果。纵观研究文献,从经济学视角展开研究的论文最多,社会学视角的次之,从二者之外其他学科视角切入或者进行跨学科研究的论文极少。
(四)定性定量结合不够
从研究范畴看,对于代际收入弹性、收入代际流动趋势及城乡差异和教育对收入代际流动性影响途径及程度的研究,学者们大多采用定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例如学者们基于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CHNS)、中国城镇家庭收入调查系列数据(CHIP)、中国社会综合调查数据(CGSS)等,通过构建相关的计量模型与回归方程,审视和探究了我国收入代际流动现状和教育对收入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学者们以定性方法进行研究的较少,大部分学者只有在论著中说明研究结果或者解释不合理的研究现象时,才会通过一系列阐述以使结论令人信服。在已有的文献资料中,以定量方法为主进行实证调查来研究教育发展促进收入代际流动性的多,以定性方法为主进行理论分析的较少,而兼顾定量定性两种研究方法,将二者有机结合开展深入研究的则更少。
三、教育发展促进收入代际流动性研究的未来展望
在高等教育规模迅速膨胀和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背景之下,教育发展促进收入代际流动性研究日益重要且急迫,而且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收入代际流动性正在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教育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演变。因此,梳理和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学术界关于教育发展促进收入代际流动性的研究需着重从以下四方面加以推进和完善。
(一)加强基础理论建设
开展研究首先要打好理论基础,基础理论建设是研究开展的前提。教育发展促进收入代际流动性的研究应用性较强,该项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深受其基础理论建设状况的影响。社会学理论最早是由西方国家的学者提出的,我国不少学者直接引用国外的相关理论来分析我国出现的问题。经济学领域的计量模型和函数方程也是由西方学者最早构建的,其测度方法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因而西方国家的研究理论和数据模型并不一定适合我国。在研究中,我们要立足本国国情,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基础理论,针对具体的研究对象,制定适合的研究策略,促使我国教育发展促进收入代际流动性的研究实现质的飞跃,取得新的进展。
(二)重视内在机理探讨
实践需要理论研究的指导,而应用研究则为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之间架起了桥梁。在研究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性的相互关系方面,我们不仅在要强化基础理论建设,还要注重应用理论研究,以使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构建教育发展促进收入代际流动的互动机制,我们要从基础理论出发,重视对二者间内在机理的探讨。首先要揭示教育运作规律、收入代际流动性变化规律及教育发展与收入代际流动性之间的互动规律,遵循运用相关规律探究二者互动机理;其次要构建教育发展与收入代际流动性良性互动的制度,为二者互动机理的现实应用提供保障;最后还应关注影响教育发展与收入代际流动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宏观因素、微观因素等,不断深化对二者互动的认识,逐步完善二者之间的互动机理和作用机制。
(三)强化多维视角剖析
教育发展如何促进收入代际流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研究,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传播学及人口学等多个学科都有所涉及,必须运用多种学科理论进行探究。一方面已有研究主要是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其他学科知识或者跨学科进行研究分析的较少。鉴于此,除运用经济学和社会学理论之外,还要运用哲学分析其价值取向和作用规律;运用政治学分析其政治制约和政策引导;运用历史学分析其时代背景和时代表现;运用教育学分析其教育影响和作用机制等。另一方面已有研究关于教育层次、教育类型及学科专业对收入代际流动性影响的研究涉足较少,未能全面了解教育对收入代际流动性的影响。鉴于此,我们要注重分析教育层次、教育类型及学科专业对收入代际流动的影响,将多学科理论结合运用,多维视角整合剖析,才能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事物本身。
(四)推进质量结合探究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教育发展促进收入代际流动性研究顺利开展的保障,是教育发展促进收入代际流动性研究结论正确的前提。我国学者关于教育发展促进收入代际流动的定量研究虽成果颇丰,但也存在诸多缺陷,如代际收入弹性系数值差异较大,且存在着计量上的偏误;衡量代际收入的维度比较单一,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等。我国学者要以现有研究为基础,继续加强量化研究,以便发现存在问题、明确研究方向、构建合理模型、揭示互动规律。同时,要在遵循教育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运用严谨的逻辑思维进行科学的定性研究,挖掘潜在影响因素,提升教育发展促进收入代际流动的理性认识,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理论体系,发挥对定量研究的指导作用。鉴于此,我国学者在这一研究中要兼用定量、定性两种方法,以便更加全面深入地开展研究,推动我国教育发展促进收入代际流动的研究取得崭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