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甘肃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
2023-03-22雷佩彪张文政张飞飞
雷佩彪,张文政,张飞飞
(甘肃农业大学 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一、背景和意义
旅游业是典型的综合性服务业,拥有非常强的带动辐射能力,乡村地区利用优质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等乡村优势发展旅游业,能够有效吸引更多资本、人才、技术等向农村地区集聚。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产业可以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可以支持和指导乡村旅游的长久发展,另一方面乡村旅游也是推动乡村经济繁荣的新兴产业手段,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担任引擎角色[1]。其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乡村旅游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力
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提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这个低碳、绿色、环保的产业正逢其时。一方面,传统农业生产过程需要机械化耕作,生长过程中还需要施用化肥农药,会对环境和生态带来一定危害;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对于环境的要求很高,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可以反过来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垃圾处理和基础设施改造等工作,对于加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促进作用,因此,乡村旅游产业是推动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
(二)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甘肃省虽然是农业大省,但是囿于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农业生产收益率低,传统种植业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的生活需求和产业发展的需要了,自2016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以来,甘肃省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推动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为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起到了保障作用。进入乡村振兴阶段,乡村旅游产业更需要进一步做强做大,一方面继续开发新业态,保障更多农民就地就业,保障农民稳定收入,优化收入结构,提高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旅融合发展提供新动能。
(三)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城乡融合的有力举措
在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的农业农村作为工业化原始资料积累的重要场域,为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做出了默默无闻的贡献,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城乡融合不断深入,共同富裕慢慢实现。在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草尖”群体离开土生土长的乡村,去城市打拼谋生,这一趋势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农村“空心化”越来越严重,农村土地无人耕种,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利用乡土情怀吸引乡土人才回流,充分利用科技将农产品开发为乡村旅游商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农业、乡村旅游的综合经济效益,带动乡村产业快速发展,早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二、甘肃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甘肃省地处黄河上游,地形地貌复杂多样,高原、平川、沙漠、山地和河谷交错分布。黄河干流流经甘肃省甘南州、临夏州、兰州市和白银市,累计长达913 公里,古老的母亲河孕育出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诞生了远古始祖文化。甘肃又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其中东乡族、保安族和裕固族为甘肃省特有的民族,多民族和谐共处,形成了璀璨的民族文化。此外,甘肃还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是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大省,有红军长征、陕甘宁边区、西路军血战河西三大板块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遍布的红色足迹奠定了甘肃省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甘肃省独特的高纬度跨度造就了多样的气候条件,因此,甘肃发展旅游产业具有非常优越的基础条件,被誉为自然景区的博物馆,休闲旅游的目的地,其旅游资源丰富程度不言而喻。截至2021 年,甘肃省共拥有5A 级旅游景区6 处,国家级A 级旅游景区共358 处,世界文化遗产7 处,世界地质公园1 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7 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 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2 个,国家湿地公园12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 个,不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其资源基础都非常庞大。
甘肃省牢记初心使命、奋力开拓创新,紧扣乡村振兴中心任务,高位谋划,统筹推动特色旅游产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动全域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持续放大乡村旅游产业综合效应,为甘肃省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和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已形成农业观光型、文化带动型、民俗体验型、城镇依托型、景区带动型等六种特色乡村旅游产业。站在脱贫攻坚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衔接和十四五规划开局的特殊历史时期,全面总结甘肃省特色乡村旅游产业取得的宝贵经验,分析目前制约甘肃省特色乡村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有助于政府和相关部门及时调整对策,推动甘肃省特色乡村旅游持续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据表1 可以看出,从2016—2019 年,乡村旅游总收入仅用四年时间从92.66 亿元增长到340 亿元,增长了270%,受2020 年乡村旅游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在数据分析时不予考虑。乡村旅游收入占GDP 比重呈现了大幅跃升趋势,乡村旅游示范村的数量增长了363%,而农家乐的数量也实现了倍增。乡村旅游人数逐年上升,乡村旅游营业规模和收入规模逐年增大,由此可以看出,甘肃省乡村旅游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乡村旅游业已成为甘肃省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另外据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统计,2021 年甘肃乡村旅游游客接待量达1.31亿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390.33 亿元。
三、甘肃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一)农旅融合型乡村旅游
农旅融合型乡村旅游模式指的是在坚持农业第一产业功能的条件下,因地制宜,合理打造开发农村的旅游资源,形成农事体验、农产品加工、观光旅游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模式,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升级,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丁家沟线川村田园综合体位于白银市会宁县丁家沟镇线川村,世世代代务农为生,在当地,人们主要种植马铃薯、玉米、小麦、扁豆、莜麦、荞麦、胡麻等农作物,由于地处山区,耕地基本全部为旱地,普遍存在产量低、经济效益低等情况。另外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演进,农村传统农业经济价值增长乏力,外出打工、求学、就业的青年人数量不断增加,从事农业生产的群众大多为60 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农业发展模式相对固化,转型改造阻力较大,造成当地传统村庄出现房屋闲置、土地撂荒、老人和儿童的留守问题比较突出。基于这种现状,从本村走出大山、创业成功的马忠仁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投资20亿元,在会宁县丁家沟镇线川村打造了一个集旅游观光、体验生活、新型现代农业、康养结合、特色产业于一体,推进融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要素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的新型田园综合体。
在田园综合体开发建设过程中,始终牢牢秉承“以农为本”这条主线,在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特色产业的过程中打造乡村旅游产业。通过将传统单一农业模式升级为“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田园小区”的多样模式,延长农业产业链条,达到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生活价值全面提高的综合效果,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民俗体验型乡村旅游
民俗体验型乡村旅游模式是指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异地通过亲身参与去体验当地民众的生活日常、建筑风格、饮食文化、宗教文化等民俗文化,深入了解各地不同的民族、地区所呈现出来的特色各异的民俗风情,满足旅游人群在某一个民族长期居住所形成的悠久文化结晶。同时也满足其在旅游活动中“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
八坊十三巷位于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于2018 年获批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临夏古称河州,而八坊十三巷便是河州民族风情的古街区。从唐朝,围绕着八座清真寺形成了八个教坊、十三条街巷,故称为“八坊十三巷”。这里的建筑融合了回族砖雕、汉族木刻、藏族彩绘,集民族特色、休闲旅游、绿色生态、人文科教为一体,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美食文化、建筑文化和民族文化,呈现出一副热闹非凡的生活情景,是河州民族民俗文化名片,民族建筑艺术“大观园”。
临夏市八坊十三巷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景区,现在已经成为临夏民俗乡村旅游最典型的名片,去临夏旅游,必然要去八坊十三巷打卡,现已成为适宜人居、民俗旅游、多业态综合发展的典范之一。八坊里的居民因此迅速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临夏市注重对地方民俗文化的保护,做到统筹规划,合理开发,注重经济效益的多元化实现,目前已成为甘肃省著名的网红打卡地。
(三)红色文化嵌入型乡村旅游
红色文化嵌入型乡村旅游指的是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过程中充分整理与挖掘红色历史精神,依托党和人民革命战争中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等载体,以其所承受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追忆、体验研学、参观游览等形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为目的的乡村旅游活动。
继红村位于平凉市静宁县西北部的界石铺镇,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中心基点”,1935 年10 月,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长征途中过境并在此宿营三天两夜,留下了光辉的红色革命足迹。近年来,界石铺镇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加快推进红色小镇乡村振兴发展,紧紧围绕“红色圣地、绿色家园”这一发展定位,依托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和席家堡子红色资源优势,以国道312 线为轴线,以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带动,建成了继红村红色美丽村庄试点,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按照“一街一带三区”的规划指导,提升红色文化内涵,延长旅游路线,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宜居宜业宜游的界石铺镇,红色文化的嵌入,给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四)城镇依托型乡村旅游
城镇依托型乡村旅游模式来源于“环城游憩带”理论,指的是城市边缘的城郊农村一方面依托农业旅游资源、生态旅游环境、乡村自然景观和特色农家餐饮美食,另一方面依托城市的区位优势、市场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优势,打造集休闲旅游度假为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进而拉动农村的经济指数增长。
折桥村地处临夏市东郊,全村共发展特色农家乐118 家,每年吸引游客10 万人次,实现营业额5 000余万元。有日光温室452 座,农民专业合作社46个、农家乐155 户、养殖场14 个、蔬菜大棚694 亩。近年来,折桥村积极打造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成立了魅力折桥湾乡村旅游观光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旅游为依托,以农家乐为载体,以提高农家乐的效益为目标,充分利用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气候优势,主推独具特色的农家院,以爆炒草鸡为基础菜品,配以“四大名菜”,东乡土豆片、肉末粉条、醋溜白菜、手撕甘蓝,以及撒饭、油香、发子面肠等各式各样原汁原味的农家饭菜,再配上当地特色饮品盖碗茶,按照“合作社+旅游+农家乐”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打响“魅力折桥湾”乡村旅游品牌。
(五)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
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指的是依托成熟景区四周巨大的地核吸引力,核心景区周边的村镇依托景区的游客资源又依托景区内部及其周边的完善设施资源优势而发展的乡村旅游产业。一方面,成熟景区周边的乡村地区亲眼见证了景区的发展过程,可以充分结合地方特点借鉴成熟进去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优先发展乡村旅游。另一方面,为了避免法定节假日道路和景区拥挤现象,好多人则选择放弃拥堵而前往成熟景区周边进行旅游消费,因此周边乡村可以与核心景区互补发展,使得景区带动乡村共同实现经济创收,依靠景区的客源和人流量,帮助景区周边的乡村共同致富,共同分享旅游资源。
池沟村位于冶力关大景区著名景点天池冶海旅游沿线,周边峰峦叠嶂、水光山色,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依托冶力关大景区建设,池沟村实施旅游标杆村建设项目,对民居立面、农家乐、基础设施等进行了改造提升,成功打造了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旅游服务、人文居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旅新村。实现了村组道路网络化、人居条件特色化、山水田园绿色化、村容村貌整洁化。走进池沟村,小桥流水,杨柳依依,宛如来到江南水乡,苍老的古树和古老的水磨相依相伴、相映成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谱写了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新篇章。
在池沟村,甘南州全力打造了甘南州全域旅游培训基地,冶力关扶贫车间暨旅游实训基地,这边主要是高端旅游人才的培训基地,包括网红、厨师等专业服务人员等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深度融入“数字中心”“智慧旅游”等理念,保质保量发挥扶贫车间带动乡村旅游和产业发展的核心作用,使其真正发挥乡村振兴大讲堂的作用。承接全省培训任务,吸引各地的学习团来参观学习。
(六)生态保护型乡村旅游
生态保护型乡村旅游指的是在一些生态优美、环境污染较少的地区,依托当地传统的自然资源和自然风光优势,在保护其生态价值的前提下,严格限制有损当地生态系统的一切商业开发建设活动,适当开发,打造生态保护型乡村旅游产业。让游客深入大自然,亲身感受赏生态美景、品乡村美食、住特色民宿、干传统农活的乐趣,在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发展了地方经济。
纳沟村位于康乐县八松乡南部,距离乡政府5公里,纳沟村全力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这一案例最典型的特点是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依托草长沟自然景区,在最大化保持原汁原味自然生态景观的同时发展乡村旅游,在旅游景区打造建设过程中,避免大拆大建、过度装修装饰、破坏自然生态,而是充分利用村庄农户自家院落,充分挖掘生态文化,结合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等资源,错位发展、保持生态原貌,在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推动景区景点提档升级和提升服务品质上下功夫,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康乐观光旅游。除此之外,纳沟村把民宿产业作为拓宽群众收入渠道的有效途径,突出乡土味,打好人情牌,用农家味道、热情服务和整洁环境吸引游客、留住游客,增加旅游收益,千方百计把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村庄民宿入住36 间,每间价格240 元~280 元。当地依托草长沟AAAA 级自然景区,大力发展农家乐、民宿、农业体验区、休闲垂钓区等旅游项目。纳沟村还在村庄入口处打造了村史馆,让游客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观光游览。村民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改造自家院落发展农家乐。
四、甘肃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乡村旅游规划缺乏系统性,同质化严重
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传统农业生产收益低、周期长的短板,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打造过程中,大部分地区缺乏系统性乡村旅游规划的指导[2],旅游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同质化。一方面,地方政府和村庄各自为政,开发之前没有进行细致调研,往往是前期资金投入超额,导致后期资金难以到位,导致公共区域内基础设施标准参差不齐,影响游客体验感,旅游景点没有连点成线、连线成面,旅游景点之间互相独立,游客将大量时间花在路上,不能形成规模经济效应,未将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当地乡村建设、环境整治及人居环境改善协同考虑。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对乡村旅游的内涵认识不到位,将乡村旅游简单理解为看自然风光,吃农饭,住民宿,在这一浅显认识的误导下将乡村旅游产业简单定义为乡村“餐宿经济”,盲目跟风,照搬发达地区的旅游模式,最后形成千篇一律的乡村旅游产业,导致资源浪费又使游客产生疲倦心理。
(二)专业人才缺失,服务品质偏低
游客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是衡量乡村旅游产业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而专业化的乡村旅游人才是保障优质乡村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和服务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但是囿于乡村基础条件落后,为后代创造一个较好的条件,因此大量农村青年人才外流于发达地区安家和工作,导致留守人员普遍呈现老龄化、妇女化特点。青壮年人口的外流,加之参与乡村旅游运营和服务的在地农村留守人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导致在地农民不能适应现阶段的接待工作和服务要求,造成游客体验较差。村民只能根据自身优势开展农家乐、农产品采摘等简易乡村旅游,缺乏乡村旅游发展的必要技能,服务意识薄弱,难以从事高端定制式乡村旅游开发。此外,乡村基础设施与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目前仍处于陆续改善状态。由于缺乏及时精准的乡村旅游项目培训和指导,卫生、交通、安全等各项乡村旅游基本服务组织与管理水平较低,仅能够满足游客的基本旅游服务和生活保障而未能达到为旅游项目的综合体验加分的效果。
(三)宣传途径固化,品牌塑造不强
乡村旅游产业和其他实物产品和服务一样,也需要进行营销和宣传。传统观念里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宣传手段,早已跟不上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甘肃省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既没有对游客的消费需求进行广泛调研,也不注重对自身发展优势和消费市场进行细分,特别是处于网络和信息时代,但是宣传方式依旧才用传统的宣传单、宣传栏和政府官网网页信息上,缺乏新颖性,不能吸引游客眼球和关注,不能够充分利用线上渠道对旅游服务和特色农产品进行营销宣传,导致乡村旅游宣传效果不佳。此外,当前乡村旅游发展主要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缺乏品牌意识,忽视自身旅游品牌的打造,在品牌创建上缺乏新思维、新办法和新手段,从政府引导到企业、农民行为上都停留在品牌的商标注册、广告宣传、包装翻新等初级阶段,对品牌战略、作用认识不足,导致好多地区出现鱼龙混杂、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发生,对乡村旅游产业造成严重损害[3]。
(四)村民利益维护不够,在地农民获得感不高
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在地农户虽然熟悉当地自然条件和优势资源,但是大多数情况下由于缺乏投资开发能力和眼光,只能依靠政府和企业对乡村旅游进行主导开发,在这一过程中,没有最大化保障农民的权益,在地农民的主体性受到很大限制,乡村旅游产业带来的收益绝大部分被政府和企业所俘获,农民只能参与技术含量较低的初级农产品和服务的运营[4]。另一方面,在乡村旅游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新的问题随之而来,比如大量游客的涌入给当地带来不小的环境压力,给当地的自然资源和风俗习惯带来较大的冲击,导致旅游地社区居民获得感下降。而旅游地居民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参与者,对旅游地经济、民生、文化的发展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处理好社区居民与景区的关系,并提升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旅游地社区居民获得感,才能促进乡村旅游业健康稳定发展。
五、甘肃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路径
(一)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高位谋划,合理布局,统筹规划,切实履行政府引导作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旅游产业。首先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在开发打造过程中注意对当地自然资源的保护和适度开发,以保持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规划上高位谋划,合理投资,避免资源和资金的浪费,布局上合理安排连点成线,连线成面,打造多业态产业链,借助乡村旅游产业链和电子商务发展,将城市游客“引进来”的过程中顺势将农村农产品“带出去”,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益作用。其次是加强对乡村旅游产业的管理和监督,目前发展比较成熟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大都自发成立了旅游专业合作社,制定行业标准,发现存在问题之后及时处理惩戒,努力为游客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旅游环境。最后是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发掘当地历史文化,对本地特有的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定位,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相结合,延长乡村旅游产业链条,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制定行业标准,在交通、住宿、餐饮等各方面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感。
(二)外引内培,全面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
乡村旅游开发管理和服务人才的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是决定游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过程中,必须通过外引内培,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全面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制定专门吸引人才回流的政策,支持有志于从事乡村旅游行业的“城归精英”返回家乡,利用他们自身独有的资金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为家乡建设发展贡献力量。当地政府可以为愿意返乡开发乡村旅游项目的青年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大力支持高水平、高层次青年人才投身家乡建设,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解决目前存在的乡村劳动力剩余和老龄化问题,从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留守在农村的在地农民这个大群体的力量也是需要发掘的一部分,作为土生土长在农村的农民,他们既熟知当地的文化和习俗,又特别热爱养育自己的故乡,因此要加大对有意向参加培训,提升自身发展能力农民的培养力度。从措施上来说,最重要的是要组建专门的培训队伍对在地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进行摸底调查,根据接受程度分类培养,邀请乡村旅游行业专家定期深入农村为在地农民授课,加大对技术及管理人才在法律法规、政策政要、服务意识、安全和环境卫生等方面知识的培训,提高在地村民对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方面的知识储备和管理能力,为当地打造一支建设新型乡村旅游人才团队,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人才支撑[5]。
(三)创新宣传形式,推动乡村旅游品牌化发展
在全国大力支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大环境下,全国各地掀起了一片乡村旅游热潮,要想在如此激烈的竞争压力之下吸引游客眼球,则必须在产品宣传和品牌打造上下功夫。首先,乡村旅游产业品牌打造建设的第一步在于宣传,要想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和产品的知名度,第一步要做的是让广大城市居民知道,因此必须创新宣传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身处网络时代,乡村旅游产业主体须认识到依靠传统媒介宣传远远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要想提升乡村旅游产业品牌知名度,必须借助微信、抖音、快手、小红书等自媒体互联网媒介进行传播宣传,树立乡村旅游农产品的品牌公信力保护区域乡村旅游品牌[6]。但是随着品牌的不断做大做强,知名度越来越高以后,品牌的红利会让越来越多的参与主体争相逐利,而且,难以避免的会出现假冒伪劣和黑化打压的现象,因此,政府和监督管理部门必须要同步进行监管,严格落实生产和包装标准;同时加强企业和农户品牌保护意识宣传教育,在合法制度的约束保护下发展区域品牌。
(四)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保障农民权益
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保障在地农民参与收益分配的权益,整治在旅游发展中利益分配不均现象。健全的体制和机制能够起到良好的约束与规范作用,要发挥政府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协调好各方利益。在旅游获利方面,要为村民创造更多机会,特别是对于因乡村旅游建设土地被征用或流转的群体,必须保证每户至少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就业岗位,以保障其基本收入。面向不同收入群体,施以差异化的获得感提升路径,针对低收入群体,应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设法增加其收入,从经济上提升其获得感;对于高收入群体,需营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另外,还需针对游客制定相关的游客须知,以提高对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号召城市游客保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全方位增强在地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六、结语
随着人民群众需求层次的不断提升,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城市居民的青睐,乡村旅游虽然能够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但是为了乡村旅游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在打造运营过程中要牢牢把握以下几点,首先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时时处处融入文化和情感要素,打好“乡愁牌”,才能牢牢抓住游客的乡土情怀;其次要注重自然环境保护,打好“生态牌”,城市居民之所以热衷于乡村旅游,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乡村有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和相对原始的生态;再次要走特色发展之路,避免照猫画虎地照搬城市旅游模式,形成“千篇一律”的乡村旅游,因地制宜打好“特色牌”;最后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打好“人民牌”,充分激发农民主体性,让在地农民参与进来,共建美丽乡村,共享乡村旅游收益,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