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对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培养的启示
2023-03-22范余雪
范余雪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坦言:“二十一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1]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教育家,继陆九渊后的心学之集大成者。阳明心学源起于理学式微之时,力在针砭时弊,为世人提供一套可行的处世之道。作为阳明心学圣门正眼法藏的“致良知”论,是体用合一的关系论,既肯定了人的良知本体,又强调发挥“致”的功夫,对于解决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的缺失和道德层面的伪善等问题颇有意义。“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2]主体意识并不单单体现在主体对自我意识的自觉理解与表达,还体现在主体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与反应中。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能够让他们充分认识自我并积极适应日新月异的世界。
一、以“致良知”认识本体提升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良知”是认识的本体。毛礼锐与沈灌群主编的《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中说道:“‘良知’既是宇宙的本体,也是认识的本体。”[3]491“致良知”论充分肯定了人的“良知本体”,且“良知”具有“不假外求”“惟是之从”“明则诚矣”“素其位而行”等特性,故而“良知”得以自发自觉、自知自得、自信自明、自安自在。从“良知”的本体角度出发,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深刻体认自我,为解决部分大学生客观自我认知缺失,清晰自我定位匮乏提供借鉴意义。
(一)“不假外求”,促进自发自觉
王阳明认为“良知”人人皆有。从古至今,从上至下,从老至幼,从圣至愚,“良知”是人之本能。他说:“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4]163“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4]174将“道”视为“天理”,又“良知即是道”,故“良知”与“天理”同样至高无上,不容置疑。既然“良知”作为本体,人人有之,且不容置疑,教师就应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鼓励大学生“不假外求”[4]181,改变传统教育中教师绝对主体,促进大学生对于自我主体的自发自觉,助其找回自我认同感,从而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除此之外,阳明还指出:“盖思之是非邪正,良知无有不自知者”[4]181。“致良知”并非从书上求,也非从他处谋,而是“只要解心”[4]230。所以,他认为“道”未得,“良知”未致,皆是由于“不知在良知上体认之”[4]181。不“解心”,忽视心之本体的做法,虽千思万虑,刻意揣度亦无法致得“良知”。由此可知,阳明反对过度的强调致知的功夫,而是要求凡事要心领神会。所以,在教学实践中不应过度强调书本知识的重要性,要关注大学生对于知识的领悟程度与学习兴趣。书面文字的表达是有限度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将书本知识映射于心,心领神会,融会贯通才是王道。
(二)“惟是之从”,促进自知自得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判断是非的准则。他说道:“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今既不得于心,安可狃于旧闻,不求是当?”[4]15况兼,阳明以为学贵得心,即便学出于孔子之圣,也不可轻易得肯定;即便学出于庸常之人,亦不可轻易否定。一切是非皆由本心去判断,不可再因循守旧,笃信圣人,应自去探求真理。当代大学生处于网络化世界,信息量之庞大,信息内容之杂乱,网络环境令人担忧,垃圾信息铺天盖地,难以保持清醒的头脑,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因此,学校要净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校风。除此之外,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有意识的主体,要呼吁大学生勇于求之于己,探寻真理,不必固守师见。“君子论学,固唯是之从,非以必同为贵。”[5]求学之道,重在求是,一味求同,必会失我。坚持“惟是之从”,改变大学生盲目崇拜、跟风随众的心理,使外在习得内化于心,更加真切地反映内在心境,完成由他知到自知的过渡,实现由他得到自得的转变。
(三)“明则诚矣”,促进自信自明
王阳明认为意诚则“良知”明,即“明则诚矣”。他说;“良知本来自明。气质不美者,渣滓多,障蔽厚,不易开明”[4]173。可知,“良知”本就光明澄净,但由凡愚之人,杂念太多,昏蔽得厚,“良知”不易呈现。所以,阳明主张以意诚之功夫发动内在良知,消除杂念、消融渣滓。何以致意诚?阳明认为意诚的首要条件就是“不自欺”。他说:“君子学以为己,未尝虞人之欺己也,恒不自欺其良知而已。未尝虞人之不信己也,恒自信其良知而已;未尝求先觉人之诈与不信也,恒务自觉其良知而已。是故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诚则明矣;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明则诚矣’。”[4]184简而言之,须要保持自信、无伪,“良知”乃明。阳明以“良知”教人,以自信励人。自信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能够增强自我认同感,提升幸福感。而今,部分高校大学生缺乏自信,幸福感欠缺。例如北京大学徐凯文教授曾指出:“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6]他认为是患了“空心病”,此病因价值观缺陷所致,核心问题是缺乏支撑其意义感与存在感的价值观。因此,必须将立德树人置于首位,关注学生人格发展及其身心成长,使个体有存在的意义与独特的价值,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坚定理想信念,不做虚伪矫饰,学会自我欣赏、自我肯定、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四)“素其位而行”,促进自安自在
王阳明认为君子应“素其位而行”,树立客观自我定位,从而做出恰当选择。他说:“‘君子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4]182意思是说,君子所为应多有斟酌调停,在其位则谋其政,行其权则尽其责,万事讲求力所能及,适可而止,恰到好处,不可越界。在内卷化时代,大学生群体中的内卷现象亦十分普遍。潜藏在内卷背后的不合理竞争,使大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心理负担沉重。内卷问题甚至会引发一些负面现象,如学历造假、学术不端等。这种普遍内卷、盲目竞争很难说与客观自我定位缺失无关。在阳明看来,“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4]259由此可见,阳明主张治学要循序渐进,承认个体接受能力的差距。“致良知”固然“不假外求”,亦绝非主张力求心体而勉强为所不能及之事,凡事之所行皆须合乎个人能力。所以,教师要认识到内卷化的深层原因,不当竞争与功利心之间的关系,引导大学生进行客观的自我定位,坚持“素其位而行”,掌握量力性原则,懂得知足常乐,使当代大学生以学习为己任,以求知为根本,“学问功夫,与一切声利嗜好俱能脱落殆尽”[4]294,安心做人,本分做事,求得真才实学。
二、以“致良知”学习过程增强大学生的主体能力
“致良知”是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就是‘致良知’的过程。”[3]492王阳明所秉持的为学目的、为学之序、为学成效皆是“致良知”。“致良知”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是体用合一的关系论。先明“良知”,再去“致”很容易造成认知与实践分离的弊病。因此,需在“致良知”的各个环节中,通过“知行合一”“自家解化”“戒慎恐惧”“惟精惟一”等治学方法将“良知”外化为“良能”,使二者合一、协同并进。
(一)“知行合一”,增强生活能力
王阳明以为“知”“行”乃是一体。明中叶,程朱理学成为一种逐渐僵化,日趋虚伪的统治思想,使传统儒学中的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统统失实。王阳明敏锐洞察到此处,故揭“致良知”之教,倡“知行合一”之说,以拯救世俗人心,挽救文教流弊。他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之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做两事。”[4]38又“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4]123所以,“知”与“行”不可分离。在时间上,不分先后,同时发生;在空间上,非异化对象,乃同一事物。“知行合一”说,肯定了人意识具有自觉性与实践性。自觉是一种内在体验,实践是一种外在行为,将内在体验通过行为外化出来,达到内与外融合、心与身兼修的境界,使得经验与能力同向增长。引到教育领域,只专注于内在智识教育,忽视外在实践行动,将“知”与“行”割裂,很容易养成“高分低能”的大学生。是故,既要关注大学生的心智发展,又要引导大学生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行动,在“知行合一”的真实情境中获取生活经验,锻炼动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用合一,使其更好地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与走出校园的社会压力。
(二)“自家解化”,增强创造能力
王阳明一生历程可概括为“传奇”二字,扫荡贼寇、平定叛乱,传播心学,但最爱还是讲学。他沿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启明后学。他主张:“人要随才成就。才是其所能为”[4]66。培养人才,须依着其天赋。个人天赋不同,看待问题的观点和角度也迥异,单一的授受方式,并不能保证所有人都明白,故阳明强调“自家解化”的治学方式。他说:“学问也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当。不然,亦点化许多不得。”[7]“自家解化”强调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可以理解为“自主学习”。具体而言,包括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监控,自己审查和评价学习活动;自我指导,自己选择和组织学习方法;自我强化,自己提升学习的驱动力。这种自主学习具有能动性、超前性、独立性和异步性等特点[8],是培养创造能力的优良土壤。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十分重要,关系着民族发展的前进动力。然缺乏创新观念、创新欲望、创新兴趣的大学生普遍存在。为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应发挥“自家解化”的作用,鼓励大学生“自主学习”,以此驱动自我、调节自我、评判自我、丰富自我、超越自我。
(三)“戒慎恐惧”,增强自制能力
“能戒慎恐惧者,是良知也。”[4]168意思是让人戒慎恐惧的正是人内在的“良知”。品德高尚之人十分注重慎独,即使处于四下无人境况之中也会坚守君子品格,行事谨慎,心怀“戒惧”。既存“良知”,定会时刻提醒自己保存本心、坚持正我。阳明认识到“戒慎恐惧”是易消耗的,必须时时打磨。他说:“戒惧亦是念。戒惧之余,无时可息。若戒惧之心稍有不存,不是昏聩,便已流入恶念。”[4]107故阳明强调要时刻存有“戒慎恐惧”之心,且要锲而不舍。“戒慎恐惧”是人内在的力量,不仅起到调节情绪、克制冲动、抑制私欲的作用,而且能使自己的行为与现阶段的社会期望一致。这种心存“戒慎恐惧”并使自身的不合理的行为与思想得以约束的体现就是自制能力。现今,科技普及之用,利聚而显,危亦乘之。大学生低头一族愈来愈多,甚至将手机带入课堂而影响所课效率。部分高校为制止这一行为,采取手机收纳措施,然终归治标之举。如要治本,还需增强大学生的自制能力。因此,要在大学生群体中树立“戒慎恐惧”的心理力量,使之心怀敬畏,监视自己的行为习惯、学会自我克制。同时,须时刻磨炼自制能力,使之变得坚韧,帮助大学生抵御外界诱惑,坚守真实自我,从而形成良好品格和生活习惯。
(四)“惟精惟一”,增强意志能力
“惟精惟一”是“致良知”的功夫。王阳明以米为例,释“惟精惟一”之意。米“惟一”之目标辄是干净洁白,而干净洁白的米则需以“舂簸筛捡”之“惟精”功夫而致。故得出结论:“惟一是惟精的主意,惟精是惟一的功夫,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4]37可见,阳明将“惟一”与“惟精”视为体用合一关系。求“惟一”之本体须以“惟精”之功夫,“惟精”之功夫志在于“惟一”之本体。与此相应,在治学方面阳明主张:“立志贵专一”[4]101。他要求初学者须坚守本心,还以种树喻志。立志像种一棵树的种子,先要培其根,不助长,一直栽培下去,它自会生根发芽,而后枝繁叶茂。此先下决心种下树种,有信心自会生长,最后有恒心一直栽培下去的种树过程就是意志能力培养的过程。“意志过程可以划分为决心、信心、恒心三个阶段。”[9]“惟精惟一”是立志的方法,也是培养意志能力的手段。意志能力是成功的关键力量,拥有坚定意志的人会自觉确定目标,并为之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维持热情,克服困难,从而实现目标。因此,为增强大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其执行力,使之拥有远大目标,树立远大理想,必须使其下“惟精”之功夫,立“惟一”之目标,坚定其理想信念。
三、以“致良知”修养方法涵养大学生的主体价值
“致良知”是修养的方法。“‘致良知’既是认识的过程,也是道德修养的方法。”[3]491“良知”不仅要时刻存于心中,还要通过“致”的功夫外化出来,由“去欲存理”“事上磨炼”“贵于改过”“心如明镜”等修养途径,可修得赤子之心、君子不器、英雄不悔、至诚之道等高尚品格,成为与社会完满融合的人,从而获得生存发展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乃至实现自身的主体价值。
(一)“去欲存理”,修得赤子之心
王阳明认为圣人毫无私欲。因此,他强调以“去欲存理”之功夫达到为圣目标。他说:“必欲此心纯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此作圣之功也。必欲此心纯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非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人萌之际不能也。”[4]169意指,要在“私欲”处于萌芽时克制,才能存得“天理”。然而,阳明的“去欲存理”并非佛家的抛却七情六欲,他说:“乐是心之本体”。[4]176此“乐”既不同于七情之乐,又不外于七情之乐。因为阳明所去之“欲”,是人心中的不当私欲,而非指一切欲望。消除不当私欲才能达到真乐之境界,非真乐之人,只因“已知天理不肯存,已知之人欲不肯去,且只管愁不能尽知”[4]63所致。为此,阳明开出两剂“存理”药方:一剂是“待克得自己无私可克”[4]63,另一剂便是须“时时用力”,他说:“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渐有见。”[4]77由此,通过“克己功夫”“时时用力”,才能去得“人欲”,存得“天理”。“去欲存理”,将私欲之蔽障抛开,使心体良知回到明净无瑕的状态,保存赤子之心。现阶段,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无不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钱理群教授曾言:“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10]追本溯源,还是私欲太甚,“良知”未得彰显。反思当下的道德教育,多是从一些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入手,却很少从道德认知上唤醒学生,难免有形式主义的影子。因此,必须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从心体上认识道德良知,时刻消除不正当的欲望。
(二)“事上磨炼”,修得君子不器
王阳明主张“致良知”之学,直指静坐读书、空谈义理的弊端。他认为“致良知”须经“事上磨炼”。他说:“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4]203如若脱离事物,便不是“致良知”,只是一味空想罢了。阳明主张在事事物物上“致良知”,要把“良知”之学用于生活之中。故阳明对其学生陈九川说道:“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4]223可见,阳明并不赞成求静的功夫,他认为求静是放任自流,是空谈“良知”。“致良知”的要义在于“致”,“致”一作扩充、推及之意,将“良知”扩充到极致;一作“实行”之意,将“良知”付诸实践。通过“事上磨炼”的功夫,使自我“良知”与外在世界共生共长,互相融合,从而获得对于自我与客观世界的理性认识。理性认识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处世观有利于个体实现主体价值。主体价值并不单单是对个体权利的诉求,它还体现在对这个客观世界的理性认识上。明确主体价值之人会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学习社会规范,履行社会角色,在事事物物上落实自己的责任,践行义务,行使权利。因此,在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上,不仅要强调道德认知的重要性,还要鼓励道德践行。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道德榜样,在“事上磨炼”,不能着了空去,通过重重磨砺,修得君子不器品格,自然真理可明,功业可就。
(三)“贵于改过”,修得英雄不悔
王阳明认为人应该有悔悟之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贵在改过。他说:“悔悟是去病之药,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病发药。”[4]95意为,有过之人不必把懊悔之闷留于心中,不必惩罚折磨自己,重要的是吸取教训,以之为鉴。阳明用《教条示龙场诸生》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过错,世人皆有不足和缺点,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当面对他人批评指责时,万不可生气,而是应该心怀“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11]181的态度,乐而受之。此外,他主张“责善”[11]180。师生之间、朋友之间要互相劝善,如若对方出现过错,要以忠爱之心,婉言告知。改过亦是“致良知”的功夫,通过改过使心体恢复到光亮明净的状态,保存心之“良知”。圣贤与凡愚之人的区别,并非圣贤不会犯错,而在于圣贤更善于改过,将“良知”发扬光大。然改过绝非易事,需有羞耻之心兼勇敢之行。真不悔——要使心中没有遗憾和羞愧之事,就需痛下悔悟之心。“贵于改过”,既可培养大学生的谦卑心,又可降低过失的代价,以致修得英雄不悔之气节。故于道德教育上,不要过分责难过错之失,须循循善诱,通过大学生本有“良知”出发,引导其反思自身的过失,使之真诚悔悟,树立决心去改过,在学生群体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责善风气,以改过为荣,以和睦为贵。
(四)“心如明镜”,修得至诚之道
王阳明强调心体要明净自知。他将心体喻为一面镜子,“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4]34。也就是说,只要心体明净就可揭万物之理,就怕心体不明,以镜照物之时,物理模糊不清。阳明此例本意在于世事多变幻,“心如明镜”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问题命脉所在。心如何明?保持“心如明镜”的第一要义,便是“不动心”[4]291。他说:“凡人忿懥,着了一分意思,便怒得过当,非廓然大公之体了。”[4]266意指心中如若有了情绪,就会影响对事物原有的判断。只有不为外物所动心,不注入个人情绪,顺其自然,如镜一般,“物来顺应”,心体才会中正平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如明镜”,至诚难得。值得注意的是,阳明主张的“心如明镜”与“不动心”绝非佛家的剃发去红尘,厌世遗人伦,它讲求于万世红尘中留守气节,保存本心,存“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善念。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冷静从容地分析时势变化,才能蓄力前行。面对外界诱惑时,要保持“不动心”,不为物欲蒙眼,“心如明镜”,纯而不杂,由此达到对内在自我的全面审视,为大学生修得至诚之道提供精神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