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校园营地教育发展逻辑与导师培养策略探究
——基于“双减”政策背景下的思考

2023-03-22付欣欣龚勇军刘毅杰

林区教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营地双减导师

付欣欣,龚勇军,刘毅杰

(1.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体育学院,江西 鹰潭 335000;2.上饶市广信中学,江西 上饶 334199)

2021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重磅发布[1],措辞严厉,一石激起千层浪。以“双减”为关键词,通过百度引擎搜索发现,词条数量突破八千万。通过百度指数和微信指数搜索发现,自2021年7月24日开始,“双减”网络关注度指数直线上升,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综合2021 年8月7日知网平台搜索的65份相关报纸的报道与评论信息,此次“双减”政策执行力度史无前例,直接导致K12 教培机构学科培训业务戛然而止,给教育资本化带来当头一击,学科教育类公司纷纷向非学科类的托管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谋求转型。“双减”虽在政策层面降低了一部分家长的教育焦虑、扼制了教育资本泡沫,利于教育去产业化发展,让教育回归本真,但校外教育培训与学校课后服务的重新定位及价值重塑仍值得社会各界深入思考,校外教育与校园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需要有一个平衡的支点。

从政策溯源来看,早在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加强教育改革创新力度,鼓励各地方和学校勇于探索和试验,利用好现代化教育的新方式、方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2]。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推动研学旅行快速发展,有计划地开展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活动,实现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衔接形式的创新[3]。2020年,体育总局、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推动营地活动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加快充实教育现代化新内容的需要,更是培育创新驱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新途径[4—5]。而“双减”政策实则是进一步推动此前国家层面出台的诸多教育政策落地的一个强力抓手,主旨依然是贯彻教育强国、人才强国、青少年强国的发展理念,也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

本研究基于“双减”政策背景,对中小学校园营地教育的发展逻辑与师资培养策略进行探索性研究。期冀通过该素质教育业态,赋能校外教培机构非学科教育业务转型,有效对接学校课后服务体系,通过生本教育情境,在某种程度上弥补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相互错位的价值缺失,为推动教育均衡发展贡献学术智慧。

一、中小学校园营地教育发展逻辑

营地教育起源于美国,是基于营地开放空间的一种创新教育形式,至今已有150余年的发展历史。营地教育不完全等同于但也不能完全区分开的活动形式有夏令营、户外教育、自然教育、冒险教育、体验式教育等,因而营地教育堪称“青少年个性发展乐园”[6],青少年营地教育对中小学生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校园营地是以多元的主题活动作为载体,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团队合作学习为目标,强调通过营地导师的引导式教学创设的一种体验式学习。

(一)“双释”逻辑——释放时间与天性

“双减”政策明确提出“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合理利用校内外资源,切实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拓展学生课后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1]。“双减”政策导向十分明显,就是尊重中小学生身心发展、成长与成才的规律,给予其更多自由成长的时间与选择空间,充分释放其天性,通过非学科类素质教育手段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自主思维与创新意识。“双减”带来的“双释”效应,与中小学校园营地教育发展理念及教育功能可谓是不谋而合、无缝衔接,中小学校园营地教育迎来了发展的重要政策机遇。

(二)“双体”逻辑——体验与体育融合

一方面,中小学校园营地教育以“体验式教育”为理念。将校园内的操场、草坪、树林等环境区域作为营地教育场景,把营地活动“搬”进校园,帮助学生在校园内安全、真实地实现自己的营地教育体验。校园营地教育面向小学、初中学生,根据不同学校的教学风格和特点,通过尊重和体现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小班教学、循序渐进的方式让每个学生参加富有创造性的10—14节营地主题课程(团队建设、自然课程、户外课程、户外技能、安全课程等)。活动模式存在于一个由全体营员和营地引导员、活动空间、大自然所组成的临时性“体验式”场景中,是“户外技能+团队体验”汇聚起来的共同体,其指向的目标是训练有素的领导力。校园营地教育以过程性与形成性评价来评估、记录和描绘参与学生的成长倾向及过程,综合观测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自理能力、辩证思考的思维能力、包容谦逊的交际能力、积极交流的沟通能力、无私奉献的协助能力等。

另一方面,中小学校园营地教育以“体育类游戏”为驱动。由于校园营地教育需激发中小学生的参与兴趣、调动中小学生的身体潜能,通过设计富有一定挑战性的体育类游戏、运动类项目,能够有效驱动中小学生身心智全方位地融入,提升营地教育体验的学习与运动效能,促进中小学生在校园营地所凝聚的团体氛围中茁壮成长与成才。

(三)“双低”逻辑——低风险与低成本

中国泛营地与营地教育行业起步较晚,在政策的推动下,经过二十余年的尝试和摸索,营地教育正日益引起众多社会主体的关注。国内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营地教育渗透率约为30%,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社会教育模式。然而,不论是营地数量与规模还是营地经营质量与效益,我国皆远低于国际水平。相比于欧美国家,中国虽然拥有数十倍级的市场规模,但配套供给与之却是百倍级的差距。目前国内95%的营地教育机构无独立自营营地,均以合作营地为主[7],营地建设与营地运营难以相长,经营难、课程质量低, 缺少科学理论指导也是营地教育发展尚难以突破的瓶颈[6]。加之中国与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历史文化、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差异,难以通过简单的内容复制或形式转换将国外的营地教育运营经验开展本土化实践。另外,国内外营地教育多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到校外营地去接受教育,这种模式既增加了学校和家长的教育成本,又潜藏众多不确定性风险。

而中小学校园营地教育则颠覆了营地教育的传统模式,直接将营地教育纳入校园,与德、智、体、美、劳五育实现有机融合。课程时间跨度长,每周开展时间固定,并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阶段研发和设计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解决了营地教育开展的季节性难题,基本实现全年运营。中小学生足不出校即可体验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营地教育,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风险、节省教育成本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其综合素养的提升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

(四)“双课”逻辑——研学前置课与校本特色课

首先,中小学校园营地教育的特定课程体系与特有组织模式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能够起到思政引领、团队教育、技能增强、思维提升等多元促进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前置教育功能。根据校园营地教育机构现有的课程体系,可将其总结为以下三大模块:团队融合类课程中,借由团队建设理论的指导,通过破冰分组、组建小队、极速挑战、团队阶段考核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与思维,激发学生的团队学习能量与能力;生存技能类课程中,围绕营地生活元素,通过小组合作与探究式学习,以营地搭建、结绳技能、水源净化、应急救护等为教育素材培养学生的生存生活技能;营地挑战类课程中,借鉴教育学的舒适圈理论,让学生在课程中适当参与挑战,通过旗语暗号、五感体验、地壶竞技、攀树我行等富有策略性、挑战性、冒险性的课程输入,培养与塑造学生的特定品格。

其次,藉由前述的中小学校园营地教育课程框架,结合营地教育课程评估体系的构建,以此为抓手,将其打造为校本特色课程,形塑中小学校园文化与教育品牌,并形成共享模式进行品牌输出。目前,多数营地教育机构主要通过课程综合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来评估、记录、描绘孩子的成长倾向。为使课程实施取得预期教育效果,课程内容体系同时也组合了相应的物料体系,如配备有学生成长手册、学生成长护照、学生成长珍珠、学生成长勋章以及结业证书等。营地导师在每一次课程结束后,都会通过过程性评价对中小学生参与效果进行跟踪测评,将表现良好以及需要改进的同学在家长群及时告知,督促家长帮助孩子更快地纠偏、更好地成长。而形成性评估体系包括学习风格评估、智能发展趋势、人际关系趋向评估、性格发展趋势评估等,将学生参与校园营地教育期间的综合表现提供给家长和学校进行个性化反馈,实现营地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二、中小学校园营地教育导师能力素养要求及其培养困境

(一)中小学校园营地教育导师能力素养要求

由于校园营地具有高教育指向性和特殊的开展环境,全校师生都将成为校园营地的潜在评价对象。虽然行业市场基数庞大,却仅有极少数的校园营地运营案例,绝大多数机构都是以单次少量公开课的形式进行推广和引导,几乎没有分学段、系统性的校园营地教育课程与运营体系。其根源在于校园营地教育的专业化、个性化、小队化等特征,需要大量训练有素的专业导师。校园营地教育没有固定标准,需要营地导师适时引导与干预,专业导师在校园营地教育中起着关键性、引领性作用,决定了校园营地教育的最终实施效果以及可持续发展动能。如何发掘和培养校园营地教育专业导师,尽快建立并完善行业导师培训体系,加快人才供给,促进行业发展,的确是一个值得营地教育类行业亟待深思和突破的痛点与难点。

营地教育导师已成为营地品牌建设的核心部分,导师的综合能力甚至直接影响营地品牌。导师不仅是带领营员完成营地课程活动的计划者、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和监控者,以及营员的陪伴者、引导者、支持者,还应充当营地机构与营员、营员家长及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肩负实现营地教育目标的职责与使命[8]。营地导师的领导力是解决营地教育各种问题的重要能力,是营地导师的核心竞争力。就目前中小学校园营地教育运营机构而言,符合需求的全职校园营地教育导师明显不足。

校园营地教育导师不仅应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应兼具体验式培训、活动策划、引导技术、户外技能、创新思维等素养与能力[9]。

(二)中小学校园营地教育导师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导师营地文化涵养与营地教育经验不足

中小学校园营地教育概念在中国传播、渗透不足5年,行业认知与整体氛围仍有待提升。校园营地教育课程知识体系广,每节营地课程需做大量的课前准备,根据学生接受程度、现场实施状况细抓每个流程,营地导师的专业度、专注度、把控度以及敏捷度决定了整个营地教育的课程质量。营地教育的高教育指向特征对营地导师有着较高的专业要求,而绝大多数从事中小学校园营地教育的导师普遍存在营地文化涵养与营地教育经验不足等问题。

2.导师营地教育情怀与双重标准导向矛盾

中小学校园营地教育兴起之初,便吸引了一大批有志于从事校园营地教育的情怀导师,满怀信心地带着营地教育课程教案、手册和设备与学校洽谈合作或开展公益活动,这无疑是营地教育行业的积极利好。但是,由于教育部门对于中小学校的三点半课程、社团课程以及相关机构的合作推广有相应的规制条例,对中小学校园营地教育的普及与推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公办中小学对于营地教育导师有着严格的规定,除了机构主体需要具备办学资格外,还要求营地导师必须具备教师资格证以及相关行业的从业资格证,方可与学校开展合作,启动与实施营地教育项目。这种双重标准对中小学校园营地教育导师队伍实施了严格的准入门槛,让很多机构和导师望而却步。

3.导师参训课程泛化与功利主义发展倾向

中小学校园营地导师培训课程体系和认证标准尚未形成,市场上通行的营地导师培训课程呈现碎片化、拼凑式状态,理论理念少,多为急功近利的单一活动或项目实操型培训,且未充分考量不同学员之间的知识、素养、能力等方面需求。泛化的营地培训课程缺少针对性,导致培养出来的营地导师素质参差不齐,有关部门需出台针对校园营地教育导师培训资格审核的相关指导性意见,以起规范作用[10]。目前,广州领攀已初步建立了一套针对校园营地教育导师分级培训的课程体系,为我国校园营地教育导师的培养贡献了力量。天津酷营学院也另辟蹊径,推出针对大学生群体的营地导师专项培养计划,为中小学校园营地教育导师输出提供人才储备。这两家教育机构的小规模尝试,虽然相比其他泛化的培训机构更加专业与系统,但是短期的营地导师培训课程依然很难直接将营地导师素养与能力提升到新高度,更难以在导师内心深处形成对营地教育文化的认同。

三、中小学校园营地导师培养策略

(一)建立分类分层分阶段的科学培养体系

对在校大学生,尤其是师范类专业学生以及具有教师资格证的其他非师范专业类学生,积极推广营地教育文化,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参与校园营地教育志愿者或导师助理工作,进行基本面的营地教育理论与实务培训,以增进大学生对校园营地教育的认识,建立大学生导师档案数据库。另外,相关企业与学校应抓住机会,联合申报校园营地教育的“1+X”证书制度,使校园营地教育能够在高校的相关专业中占据一席之地。同时,鼓励高校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营地教育方面的创新创业训练,成立中小学校园营地教育工作室等相关市场主体,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传帮带的互动,赋能大学生营地教育导师成长。

对退役运动员、教练员,尤其是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相关职能部门应联合营地行业协会或培训机构积极为其开展退役前、退役后校园营地教育的专业培训,鼓励他们以专职或兼职的形式走进校园担任营地教师、教练员和指导员,也可主动探索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先入职中小学后培训的高级营地教育导师人才培养体系。

对社会人士,实施专项分块与全员培训相结合,首先将营地导师分成三个层次:总督、营长、营地导师,营地导师内部分初阶、中阶、高阶。根据不同层次导师特点,通过线下方式对其进行系统进阶培训,包括基础培训、中级培训、营长培训。完成基础培训的导师,顺利通过考核认证后可进行中级培训,而后进入高阶营长培训阶段。通过系统的进阶培训使导师全面了解校园营地教育理论、价值意蕴、课程设计、项目管理、风险控制等知识与技能,熟悉课程运营操作技巧,产生营地文化认同,形成素养全面的营地教育导师。

(二)优化培训内容促培训高质量发展

为了提高中小学校园营地教育高教育指向培训的针对性,满足导师的多元化需求,通过对从事校园营地教育的相关机构进行导师担任营地导师的动机、指导能力、困惑与需求的调研后发现:76.92%的导师认为在课程实践中缺少小学生心理行为应对的知识背景,遇到问题仍不知如何解决;在营地导师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养选择上,92.30%的导师认为培训内容应侧重于导师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互动游戏的带领训练、对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行为表现及应对方式等;84.61%的导师认为拿捏得当的领导力和良好的引导反思能力也是营地导师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因此,单纯的行业背景理论培训已无法支撑导师的知识需求,应在培训体系逐渐优化完善的基础上,将行业理论背景、游戏库的学习构建与创新、营会急救专业培训、中小学生心理行为特点与倾向表现、导师素养与引导反思、课程设计与评价、营会的执行与管理等多元化主题内容纳入导师的培训课程体系,全面整合完善培训内容板块,培养多专多能的复合型导师队伍。

(三)专家导航与导师自主学习互融互促

中小学校园营地导师培训要形成专家导航与自主学习相融合,构建学员不断参与、交流的互动式培训模式。针对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导师需求,设计相应的提升项目,鼓励营地导师内部形成思维风暴小组,观点相互交叉渗透,相互启发。加强与国内大学相关社科发展中心和机构的合作,建立营地教育导师培养和共享机制。定期邀请知名大学教授、领域专家、协会行业工作者,通过讲座、对话等方式帮助校园营地导师更新教育理念,在把握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上进行导航[11]。此外选配优秀营地导师或营长担任督导,在体系培训中进行全程答疑指导,并尝试构建导师优质学习资源平台,倡导营地导师自主学习,充分开发营地导师群体内部的教育学习资源,进而达到最佳的功能效应,实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四、结语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指示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体教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营地跨界融合趋势显著,营地教育在此背景下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并以新的形式、新的主题进入大众视线。经过市场争夺混沌期和野蛮生长期之后,营地教育发展的最终归宿将与中小学校本课程有机结合,课程将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在“双减”政策的大力推动与实施下,学校与教培机构对素质教育项目的需求旺盛,中小学校园营地教育极有可能实现常态化发展,甚至在某些学校先行试点,全面纳入中小学社团活动体系或者校本课程体系。因此,未来校园营地教育发展需要一批专业素养强、师德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以及认同校园营地文化的营地教育导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解放思想,未雨绸缪,积极推动校园营地教育在中小学校生根发芽,为学生带来优质课程体验,为素质教育及校内校外教育的无缝对接贡献绵薄之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学术智慧。

猜你喜欢

营地双减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Camp welcomes kids back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回归营地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V eraW an g
导师榜
板龙很呆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