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四史”教育和文化育人的结合点与生长点

2023-03-22丁苏怡

林区教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四史红色师生

丁苏怡

(江苏开放大学 党委宣传部,南京 21003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1]2021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全方位部署建党百年“四史”宣传教育[2]。新时代,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正在开展多维度、全覆盖、常态化“四史”宣传教育,努力为社会主义建设培育更多新生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3]将“四史”教育带入文化育人这一较为成熟的育人模式语境中,可以为“四史”教育的现有生态赋予新的蓬勃生长空间,探索出“四史”教育的新模式。

一、新时代高校“四史”教育和文化育人的结合点

新时代,高校将“四史”教育和文化育人巧妙结合,探寻“四史”教育和文化育人的交汇点,让“四史”教育在常态化开展中进一步与高校日常育人工作紧密融合,为高校育人工作开新局。

1.价值耦合:理念同向共行、协同共育新人

“四史”教育同文化育人的耦合,在深层逻辑上同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对于“价值形塑”以及“思维引领”的要求高度一致。高校育人工作要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引导新时代青年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4],这也是“四史”教育和文化育人的政治基准。文化育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一环[5],它的逻辑起点是通过先进文化涵养、培育高校青年学子,它的最终旨归是培根铸魂、价值引领、指导行动。早在2017年,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就提出“文化育人”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挖掘革命文化的育人内涵”“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6]。将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摆在了文化育人的突出位置。这也正是同“四史”教育“聚焦文化认同、培育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的价值标准同向并行[7]。在“四史”教育中诠释民族和革命传统精神的真谛,重温峥嵘岁月和伟大征程的感人故事,传承红色文化和民族记忆的基因序列,掌握历史规律和时代大势的思维逻辑,从而培育堪当大任和创造未来的时代新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时代观、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2.内容契合:依托红色资源,染红育人底色

“四史”教育和文化育人的协同性,不仅体现在大方向上的价值认同,也体现在内容的重叠和意蕴的交织上。一方面,“四史”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素材和红色资源能成为文化育人天然的“富矿”,为文化育人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在“四史”教育中,通过对红色历史故事、革命传统文化、红色精神等文化资源的深研、整合、编撰,将其蕴含的巨大教育功效和价值发掘出来,为高校学子凝心铸魂,使得红色文化育人更加条理鲜明、回味悠长。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精神和高校立德树人的精神内核高度契合,而一个地区口口相传的革命叙事和一所高校孕育的文化氛围,可以排列组合为催人奋进的精神密码。高校通过对红色地标、文物史料、精神血脉的“挖掘”“开采”,可以补全红色图谱,赓续红色基因。各大高校通过积极提炼有自身特色的红色精神,作出红色精神的时代阐释,可以培育红色精神的当代传人。比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两弹一星”精神,复旦大学“宣言精神”,郑州大学“大别山精神”等,通过其精神的构筑凝练,激励大学生汲取力量、奋楫笃行,使红色精神得以活态传承。

3.方法交融:摒弃传统视角,探寻多元路径

“四史”教育的传统阵地是课堂,引入文化育人的概念后,这一情境延展到了更加开放多元的空间,带来育人方法的革新和育人思路的转变,为“四史”教育提供了崭新多元的视角。一是显隐教育相互统一。“四史”宣传教育利用思政课堂等第一课堂的显性教育主渠道,通过理直气壮讲授“四史”思政课,办好“四史”相关讲座论坛研讨会等,定好主基调,讲出好故事,唱好主旋律,充分彰显“声量”和“气度”;与此同时,课堂外的隐性教育渠道也被充分贯通,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文化氛围成为“四史”教育的绝佳舞台,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同“四史”元素碰撞出奇妙火花,校园宣传栏、校园文化标识、校园电台电视台等则被营造成为宣传“四史”的良好环境氛围。二是线上线下互为补充。“四史”教育在线上充分发扬云端活力,构建没有时空限制,覆盖网络空间的广阔教育平台,并通过高新技术的智慧引擎,让育人工作驶上“快车道”。高校以数字团队、自主研发、科技赋能的方式,让“四史”学习更具时代感。在线下,则通过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文化展览等营造身临其境的文化氛围。三是媒体矩阵发挥效应。在“四史”教育中,高校通过纸媒、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等构建媒体矩阵,让一些较为枯燥单调的教育内容生动立体起来,并通过传播媒介策划出贴近大学生的“四史”宣传内容。

4.情境互融:注重师生互动,保证质量实效

文化育人的一大特点就是赋能受众注意“聚焦”。施教者不再是冷冰冰地灌送和输入知识,而是以精巧设计、真实情境、视听感觉为学生创造“沉浸式”经历和体验,学生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亲历者和主人翁。新时代,“四史”教育在文化育人的基础上培育出崭新的生长态势,更加注重“理”和“情”交融,“感”和“悟”交汇,“思”和“学”调配,切实提升学习效能和传播效率。一是情景学习相融。高校通过组织学生寻访红色教育基地、亲身体验“四史”学习场景等,增强学习的氛围感、体验感,让学习者用灵魂与历史“对话”,用动态、智能、感人的情景增强学习者的学习体验。二是增强师生互动。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增加互动环节、情景剧扮演等形式增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校园文化方面,以充分宣传、完善组织,让更多感兴趣的学生参与到“四史”相关活动中,亲身体验“四史”学习。为了加强互动,以更加贴近高校师生的角度,征集展现师生风采的作品。三是形成精准反馈。高校将提升“四史”学习的反馈机制作为重点,增强对学习者的动态精准管理,创设教学者与学习者、学习资源、学习平台的“立交桥”,让学习者利用碎片化时间“一键”即可轻松学习。比如吉林大学用微信小程序组织“四史”答题,东北大学交互式党史学习系统开通答题功能,开发党史智能交互“魔方机器人”,让“四史”学习互动性更强,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新时代高校“四史”教育和文化育人的生长点

新时代,高校“四史”教育和文化育人经过联结融合,大幅度提升了育人效果。为了让文化育人视域下的“四史”教育创新化、可持续化、长效化,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其生长空间和创新策略。

1.生长空间

“四史”教育和文化育人的结合,要从“无序成长”到“有序发展”再到“精耕细作”,就需要探讨其生长的空间和度量。

一是把稳船舵:提高政治站位,把握育人导向。“四史”教育要引导高校党员师生“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价值立场,把握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4],为培养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传承者和接班人,从文化育人的视角开展“四史”教育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举好旗帜,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才能真正发挥“四史”的教化功能。

二是张弛有度:坚持守正创新,注意协调平衡。高校通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方式开展“四史”教育时,也要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让“四史”的严肃性、价值性、“文化”的生命力和熏陶性协调平衡。守正和创新并非分野对立,而是两位一体。因此在开展文化育人时首先要坚守本位,挖掘“四史”的核心精髓,原汁原味地还原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但也不能一成不变,要同文化育人的体系、举措有机结合起来,在教育方式、教育渠道、教育内容上与时代特色、校园文化和大学生思维方式巧妙融合,让“四史”更受欢迎,从而点燃“四史”的学习热度。新媒体时代,创新要紧跟新媒体的传播特点,积极探索有新意、有意义、有特色的“四史”文化叙事。

三是打开格局:培育文化认同,铸就文化自信。要通过文化视野的铺设、文化氛围的渲染、文化符号的建构、文化立场的联结,将“四史”刻在高校师生基因中,激发其对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创业的艰辛历程、可歌可泣的革命文化、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繁荣发展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共鸣和情感认同。在文化的认同和归属中铸就文化自信,让当代大学生在“四史”学习中成为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为中华文化的新辉煌贡献力量,让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绽放光芒。

2.创新策略

在综合考量“四史”教育和文化育人的结合思路、生长空间后,从提升教育质效的角度,提出创新策略,进一步提升其延展空间、生长活力和发展韧性。

一是研学“富矿”:发掘文化宝藏,赓续红色基因。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在历史长河中、在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镶满了红色“明珠”。各地各校深藏着丰赡的红色资源,这也是开展“四史”教育天然的“富矿”。要让红色文化重现光彩,为红色基因的赓续作出高校贡献。其一,让校园红色“地标”焕发生机。高校可以利用校园原有的红色文化宝藏,对其进行保护或改造,通过其蕴含的巨大教育功效和价值为高校学子凝心铸魂。比如,北大红楼、复旦大学苏步青旧居、厦门大学罗扬才烈士纪念碑等植根在校园内部的红色遗址遗迹,经过高校的修缮升级、赋予属性,成为熠熠生辉的红色“活教材”。其二,让珍贵文物史料真实再现。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科学研究。通过对影像资料、报纸书刊、红色文献、英模口述、历史遗迹的现场调研、编译复原、脉络梳理、汇编成册、研究拓展,将尘封多年的红色历史场景真实再现,将过去的叙事语言赋予时代内涵,盘活红色资源,整理红色图谱,让红色文化源远流长。其三,让独特的红色精神激荡力量。高校要积极提炼有特色的红色精神,作出红色精神的时代阐释,培育红色精神的当代传人。

二是场域突围:突破场域桎梏,打造感官盛宴。高校要重构学习场域,延展氛围图景,在行走中、环境中、展览中让“四史”学习更具现场感、沉浸感、整体感,通过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为文化育人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满足师生在更多场景下沉浸式学习“四史”的需求。其一,将学堂搬到室外,解锁崭新路线地图。传统的学习场域已经无法满足“四史”教育的需求,高校可以将“四史”课堂搬到红色教育基地里、党建思政基地里、家乡山川田野里,师生移步换景,让学与游并行,思与行同在。也可以组织师生探访当地或外地的红色印迹,充分发挥现场教学在“四史”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还可以将“四史”教育搬到地铁上、巴士上,通过移动交通工具将红色路线画点成线,解锁红色地图。其二,将阵地建在身边,探索文化氛围育人。高校可以探索在校内构建红色教育“一隅”,为“四史”教育营造独特的文化空间。比如,设立红色书屋、书架、电子阅读器,共享线上红色文献资源、数据库,开辟红色网页专区、分享红色书单,汇集“四史”相关文献著作等,让“四史”学习材料资源触手可及,让“四史”教育遍布学校各个角落。有些高校在这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比如,重庆大学设立党史学习室、图书角、党小组寝室,宁夏大学打造党史阶梯路、文化宣传墙,深职院充分利用电梯1平方米左右的空间构建“1平方红课堂”等。其三,将展览办进校园,拉近时间空间距离。高校可以部门负责、师生携手,自行调研、设计、策划、展陈,在亲自动手中感悟“四史”伟力;还可以借助校园红色资源,立足文化育人,结合地域特色,让展览更具校园特色。通过将展览“落户”校园内,让师生零距离接触“四史”知识,接受“四史”熏陶。

三是媒体融合:借助传播媒介,增强媒体宣传。校园媒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占据舆论主战场,构建“四史”教育生态圈,对媒体平台的灵活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微信公众号、学校网站、校报、微博、校园电台电视台都是高校师生获取“四史”相关信息的重要舆论平台,要建立一个“四史”教育的传播矩阵,让“四史”宣传教育覆盖面更广。其一,做好“四史”宣传报道。为了充分发挥媒体融合的潜在作用,打造高效、全面、集约、融通的“四史”教育宣传阵地,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体,无论是传统纸媒还是新媒体,都应该将“四史”作为重要议题,策划出与媒体特性相适应的专题栏目,并定期更新。媒体内容方面,除了转发关于“四史”教育的权威信息,还应当结合高校自身的特色创新“四史”教育宣传,开展“四史”教育的系列宣传策划,以生动鲜活的内容吸引学习者。其二,创新“四史”宣传方式。要在传统的图文宣传上创设出适应时代特色、受众体验的新模式,比如H5、动画、小程序、互动版块等等。其三,做好媒体联动宣传。多种媒体渠道同时“发声”,以多样的宣传形式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尤其是在高校举办大型“四史”文化活动时,校园媒体矩阵应建构立体传播渠道,多点开花、互相补充,更大程度地发挥媒体效能,让创新“四史”教育的文化果实被更多人品尝。

四是育人为本:多重维度育人,塑造健康身心。高校要构建润心沁脾的校园文化,让大学生在仪式感中学“四史”,在动脑筋中学“四史”,在欣赏美中学“四史”,在强体育中学“四史”,在勤动手中学“四史”。从思路的开阔、筋骨的通达到感官的愉悦,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在“四史”教育同文化育人的“携手”中,要把握好精神、知识、体育、审美、实践五个维度,多维并举,激发动能,对大学生的人格进行完整的塑造,从而培养心智健全、有才有为、砥砺奋斗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其一,精神维度。文化育人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涵养身心、塑造德行。要将“四史”中的宝贵精神财富,通过文化育人这一载体传输到高校师生的心灵深处。发挥典礼育人功效,在开学第一课、毕业最后一课、党员宣誓活动、升旗仪式等具有仪式感的活动中提炼育德育心的文化元素,让党员干部、青年师生感悟红色力量、砥砺前行力量。此外,在校园的文化环境中渗透“四史”元素,充分发挥“四史”的精神感召力。其二,知识维度。“四史”教育中蕴含的学问,是高校师生鉴古论今、启智润心的金钥匙。因此,高校在开展“四史”相关文化活动中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思维的培养,体现出知识性、价值性和趣味性的融合。通过策划“四史”相关专栏教育师生、举办“四史”相关竞赛以赛促学等形式,让“四史”文化活动充满真理的正气。其三,体育维度。要重温历史,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强健体魄、塑身铸魂。高校要将红色元素与体育锻炼碰撞,以长跑、趣味运动会、健步走、军训等形式,让学生在运动中回望“四史”,重温长征精神,领悟中国共产党人不惧艰难困苦的伟大精神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其四,审美维度。对美的欣赏和感知是人的本能,高校应汲取“四史”中的真善美,通过多种形式提升师生的审美能力。在“听说”方面组织音乐会、歌唱比赛、脱口秀、配音、乐器演奏、诵读、广播剧、诗会、读书活动等,在“观看”方面以电影、秦腔、京剧等地方特色剧种、花车巡游、展览陈列等,在“表演”方面组织师生开展历史剧、话剧、舞台剧、大师剧、情景党课、演讲、跳舞、快闪、文化节等,在“创作”方面鼓励创作书画、漫画、海报、绘本等,以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四史”在新时代重新绽放光芒。

五是云端共享:架起云端桥梁,便利学习渠道。除了在线下进行“四史”教育外,还可以依靠蓬勃兴起的云端技术和广阔无垠的云端空间,利用网络平台营造“四史”教育的文化氛围,将“四史”教育搬到线上,真正做到教育不断线,架起“四史”学习立交桥,为“四史”教育注入文化动力。其一,打造“四史”教育线上文化空间阵地。线下红色文化场馆、学习基地等毕竟容纳的空间有限,且不能24小时开放,但通过高新技术设计出布局合理、内容优质、格调高雅、效果拔群的线上“四史”文化空间,通过增加视觉效果,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增强互动功能等可以让线上学习更有质感,更富体验感,比如,打造线上红色展馆,线上红色阅览室,线上“四史”学习平台等,让学习者随时随地都可以登录教育平台受到红色文化熏陶。其二,贴近大学生思维方式、行为习惯。“5G时代”,大学生习惯于通过手机、网络等渠道开展学习,习惯于利用课后的“碎片化”时间进行信息的浏览和获取。因此,高校要建好“四史”教育的电脑端和手机端平台,利用大学生常常使用的社交平台,让“四史”教育更加触手可及。其三,增强“四史”教育的趣味性和可读性。线上教育通过新颖的数字化视角、丰富的视音频资源、鲜活的学习体验,探索出大学生更加喜闻乐见的“四史”教育宣传模式。

六是原创驱动:瞄定文化需求,制作文化产品。为了将文化创新玩出新“花样”,真正让师生树立文化自信,高校要以更高层次的审美趣味、更深层次的精神需求、更多元素的创作延伸,鼓励师生制作“四史”相关文化产品,重现百年风云历史场景,让“四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其一,系列视频拍摄。高校可以视频拍摄为媒介,让“四史”教育可视化、系统化。视频可以围绕“四史”主线,既有壮丽呈现的恢弘史诗,也有营养丰富的“精神餐点”,更有深入人心的情感共鸣。内容包含历史回响、人物寻访、时空对话、文物探秘、校友故事、家乡情怀、思政教育等。在视频创作中,高校要有意识地将学生“主体化”,以学生为“导演”“主角”“观众”,用学生所熟知的话语展开叙述,激发学生学习“四史”的热情,为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其二,文创产品创作。高校要结合学科专业特色,以寻旧、新编、交融等手段,利用音、美、剧、图、文等多种方式,将多种艺术元素同“四史”教育有机结合,制作多姿多彩的“四史”文化周边产品,让“四史”学习更具感染性。比如:在音乐方面,制作套曲、微歌剧、Rap等;在美术方面,制作插画、版画等;在视听方面,拍摄MV、话剧、革命历史剧等;在新媒体方面,创作新媒体“四史”文创作品;在文创产品方面,制作“党尺”、纪念邮册等。高校要发挥想象力、增强设计力,通过丰富的文创作品,增强“四史”的感染力。其三,红心复刻匠心。高校可以组织学生以一双巧手、一颗匠心让“四史”的经典场景复原。比如,郑州大学复刻沙盘还原二万五千里长征,淄博职业学院以党史上著名战役为主题开展沙盘课程,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复刻16座红色建筑等,通过亲自动手、还原历史,在红心和匠心的碰撞中擦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火花。

猜你喜欢

四史红色师生
红色是什么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队史连“四史”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麻辣师生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