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视频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2023-03-22

林区教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思政大学生教师

曹 静

(山西工商学院,太原 030006)

引言

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较2020年12月增长了4 296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3%。在网民中,短视频用户使用率为90.5%,用户规模达9.34亿[1],73%的注册用户是年轻人,其中18岁至24岁是最具黏性的用户群体,而大学生作为短视频用户的主力军,必然会为短视频应用贡献大部分使用时长及频率。同时,高校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发展能否紧跟时代步伐,能否适应大学生的新需求,是关系其教育作用能否发挥最大效用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2]因此,思政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思路,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新变化,积极主动提升网络运用能力,通过短视频平台,结合学生兴趣点,精准挖掘思政元素,创新思政教育新方法,拓宽思政教育的新思路。这也是当下思政课教师肩负的重要使命。

一、短视频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一)短视频发展现状

2005年,视频网站You Tube创立了自制视频分享平台,在国外掀起短片制作分享的热潮,也为接下来短视频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2011年至2015年,随着智能手机、3G网络、WiFi的逐渐普及,短视频发展处于初始的蓄势期。期间,快手科技在2013年开发了“快手”短视频应用,为国内的短视频发展开启了先河。2016年至2017年,4G网络开始普及,短视频分发渠道增多,平台类型呈现多元化,尤其是在2016年,今日头条推出专注于年轻人音乐短视频创作的“抖音”App,使得短视频的发展进入爆发期,这一时期,多方资本涌入,政策监管力度加大,各类短视频平台迅猛发展。进入2020年,短视频行业已经进入沉淀期,新进入赛道的平台发展难度逐渐加大[3]。而头部平台的规模优势显现,并且相继寻求资本化道路,行业竞争格局分明。

(二)短视频的特点

1.以多样化的传播内容,增强社交黏度

在短视频的发展过程中,平台运营者通过丰富的内容不断满足用户的多样需求。如:休闲娱乐类,满足人们短时间解压的需求;新闻资讯类,满足人们及时掌握前沿信息的需求;教育科学类,满足人们学习知识、增长见识的需求。人们利用15s的时间,可以快速知晓自己关注的领域信息,不仅适应了当前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更能让人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浏览社会百态。同时,短视频更是一种社交方式的延续。由于其内容的多样化,吸引的对象也是众多的,人们在观看视频期间,可以通过点赞、分享、私聊以及推荐可能认识的好友,扩大社交范围,拓宽社交渠道,满足年轻人多样化的人际交往需求。

2.以简易的拍摄形式,提升宣传力度

与传统视频制作的复杂度、专业度相比,短视频在拍摄中操作便捷而简单。拍摄者只需要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视频模板,将自己录制好的内容导入软件中,即可实现录制。随着“剪映”等众多剪辑平台的出现,大量视频有了固定模板,发布者只需按其格式加入图片及视频,通过丰富编辑功能和特效功能的润色就可一键发布,大大降低了视频拍摄和后期剪辑的难度,使得人人都可以拍摄出品质优良的短视频。在这种简易拍摄形式的催生下,喜欢新鲜事物的年轻人创作出众多内容丰富、积极向上的短视频作品,这些作品在优化社会风气、提升社会活力方面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

3.以即时的传播速度,扩大信息覆盖范围

5G技术的不断开发与普及,大大提升了短视频的传播速度。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是当下各大短视频平台市场运营的不变法则,人们会及时获取各类社会信息,真正实现信息高速化。传播速度快同时也意味着覆盖范围将越来越广。当前各大短视频平台建立了联合机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将短视频内容分享到各大网络平台上,实现信息共享、内容互动,这一运营机制直接赋予了短视频内容覆盖范围广的重要特征。

短视频时代的到来,为传统的思政课堂带来活力。如:优化教学方式,使得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许多短视频平台为思政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素材,丰富了教学内容;短视频直观形象的表达方式更能适应大学生追求新鲜事物的心理特点,同时也提升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黏合度。但随着短视频在思政课中的不断应用,它所存在的问题也愈加凸显。

二、短视频为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的挑战

(一)内容参差不齐,影响大学生价值辨识力

高校思政课的开设,在提升大学生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的同时,更注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其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其分辨善恶美丑的辨识力。正值20岁出头的新时代大学生,他们对自己、社会、世界的认知都处于似懂非懂的阶段,明辨是非,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尤为重要。

然而,一些短视频平台运营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关注和点赞,迎合年轻人的喜好,发布的内容充斥着享乐、拜金、我行我素、攀比、吹嘘等错误的价值观念,这些对于缺少辨识能力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有害的。许多学生整日做着发财梦、明星梦,无心课堂学习,却把大量的精力用在追网红、成为网红上,这些混乱的网络现象大大削弱了大学生对正确价值观的辨识能力。

(二)过度沉迷其中,降低教学效果

短视频以其自身所独有的特点,满足了大学生追求快节奏、及时行乐的生活需求。许多学生,尤其是缺乏自律性的学生打开短视频的同时,周围的世界也就按下了暂停键,使其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这种现象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低头族”的产生。课堂上,老师在前面讲,学生在下面玩儿,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更不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高校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一旦教学效果不佳,不能将实时信息、政治理论、主流观点及时地传递给学生,势必影响其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把握和认知。

(三)碎片化传递,削减知识整体性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短视频的技术特点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危机。一方面,知识点被随意拆分。短视频平台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对于语言学习有一定帮助,但并非所有学科的知识点都适合被分解、拆分。当学生习惯于几分钟的碎片化知识摄入时,就容易陷入一叶障目的危机中,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长此以往,造成思维惰性,难以集中注意力进行体系性、整体性的思考。另一方面,理论逻辑被破坏。由于短视频的时长较短,需在短时间内呈现内容重点,并能抓住用户眼球,因此它所展示的内容都是精简压缩后的产品,这样就破坏了原有理论的深度和论证过程,用户只知道“是什么”而不知“为什么”,对于学生来讲,不利于形成辩证思维。

(四)面对短视频,教师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不足

1.素材选取与精准解读能力欠缺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万物互联变成可能。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00后”,他们思想活跃,关注社会热点、世界发展、自然生态等,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紧跟时代特点,打开教育视野,拓宽教学思路,以适应“00后”大学生的思维模式。面对大量而内容繁杂的短视频,教育者如何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正确辨别短视频所传递内容的真伪、善恶,这本身就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考验。但一些教师由于缺乏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教学经验尚不丰富,驾驭课堂的能力略显薄弱。在选取短视频素材与知识点的契合度上还不能够做到精准解读,只是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喜好,失去了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初心。同时,有些教师在播放视频时,没有进行合理的裁剪,使得播放内容与讲授内容不贴切,未达到视频观看的目的。有的教师只是为了播放而播放,不对视频作实质性的解读,丧失了视频播放的本质意义。

2.教师创新意识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4],“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4]。从思政课授课内容来看,对课程的讲授不能只停留在“传道授业”上,而是要将课程内容与时代相联系、与世界相连接,用战略的眼光看待思政课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才能呈现一堂具有时代感的思政课。而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往往看到,很多思政课教师缺乏创新意识,不善于利用新媒体、新方法、新形式来改进教学方式。在短视频快速发展的今天,思政课教师若一味地照本宣科,脱离新媒体,缺乏创新意识,最终势必会影响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三、短视频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路径

(一)团队合作,提升教学效果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真正能打动学生、受到学生青睐,一个人的力量显然是微小的,必须形成一股合力,发挥教师团队力量才能打造一堂精彩的思政课。在备课阶段,教师可以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就某一个知识点进行研讨:应如何展开来讲,需要运用什么样的短视频,视频内容如何搜集、如何节选,时间控制在几分钟,视频的播放是要传递给学生什么样的信息,如何做到对视频内容的精准解读等等,这些细节都需要在集体备课中反复讨论、打磨和演练,最终使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既耳目一新又易于理解,从而提升教学质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双向互动,提高学生融入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教师、学生双主体地位,增强互动性、参与度,才能真正解决“低头族”问题。短视频时代,教师和学生不仅是被动的观看者,更有机会成为主动的参与者。每一堂课的课前都可以邀请学生一起制作视频,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设置相应的主题,分学习小组开展短视频制作活动。一方面,学生可选取一定的基础素材,在此基础上进行剪辑、重组从而产生新的作品;另一方面,学生也可根据对知识点的理解进行自主创作,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给予相应的理论指导。这样的自主实践过程,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将课堂中的某一个知识点拍摄成短视频发送给学生,邀请学生参与讨论、留言、点赞等,以这种学生喜爱的方式来传输知识,寓教于乐,达到双向互动,更能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使其真正感受到自身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种互动方式,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学生积极参与视频制作和分享,既能在实践中提升运用理论的水平,又能真切感受到教师备课的辛苦。

(三)转变方式,增强思政课教师创新意识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生的心目中常以理论性强、政治性强、实用性不强加以定义,加之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地照本宣科,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更加深了学生对思政课程的抵触情绪,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失去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转变教学方式,增强创新意识,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和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应结合短视频即时传送、直观形象的特点,第一时间掌握前沿消息和学习领会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为优化教学内容夯实理论基础。同时,教师应发挥自身优势,转变观念,利用短视频简易的拍摄形式,主动制作、输出具有思想性和亲和力的内容,以这样的方式走近学生、读懂学生,进而引导学生运用好短视频平台,充分发挥短视频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作用。

(四)扬长避短,推动信息技术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

短视频的出现虽然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冲击,但两者绝不是“厚此薄彼”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在融合中求发展,在合作中求共存。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运用短视频的技术优势,扬长避短,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向迈进。首先,短视频虽然直观形象,但在教学中应合理、适当选择,既不能过度依赖也不能弃之不理。尤其是思政课作为政治性、理论性、方向性都非常强的课程,对教学内容的把控要慎之又慎,不能为了学生喜好而播放毫无教育意义的视频,更不能因此而输出错误信息。要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帮助学生厘清思想政治理论脉络,掌握学习要点,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只有正确地运用短视频,才能真正地为思政课教学改革开辟新路径。其次,要在实际教学中厘清短视频技术和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缺点。虽然短视频融合信息技术、获取和传递信息的方式易于接受,但它的运用却无法达到课堂教学的理论深度,更无法实现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细致讲解。万物互联的时代,思政课要想受到学生青睐,就要抓住传统教学的最大优势,利用其缜密的逻辑关系和整体性的知识框架与短视频形成互补,通过有条有理的、立破并举的分析,生动形象的展示,使学生真正做到学得会、真的懂、能运用的实际教学效果。

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广阔的空间,短视频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为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利用短视频这个新兴阵地,不断拓宽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形式,抓住短视频为大学生思政课教学提供的机遇,扬长避短,合理运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方向、新资源、新路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注:本文为“山西工商学院重点建设科研团队建设计划”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思政大学生教师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最美教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教师如何说课
思政课“需求侧”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