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外科学课程思政改革路径研究
2023-03-22欧燕红
欧燕红
(四川省甘孜卫生学校,四川 康定 626001)
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某几门思想政治类课程对学生进行教育,即思政课程。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基于此,课程思政应运而生。简单地说,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课程所涉及的各环节、各方面,在教育教学中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课程与思政紧密结合起来[2]。外科学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临床专业必修的课程,医学生毕业后将面对病人及家属,在提高专业技能、看好病的同时,如何加强与病人家属的沟通、人文关怀等方面同等重要[3]。在中职学校外科学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开展外科学课程改革,有利于丰富外科学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手段,进一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个人能力素养水平,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4]。
一、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联系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从字面上来看,只是词汇的顺序不一样,但实际上是两个侧重点不同和应用范围不同的概念[5]。思政课程的落脚点在于“课程”,是指传统意义上的专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定课程,是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而开设的一系列具体的思政课程,课程的内容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在中职学校开设的思政课程主要包括“经济政治与社会”“职业道德”“哲学与人生”等通识课程。而课程思政的落脚点在于“思政”,是基于某些具体的课程(指专业课、基础课等非思政类课程),以课程为载体,在课程的传授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将具体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有机结合,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可以从本质、理念、结构、方法、思维等几个方面来刻画。课程思政的本质在于立德树人,育人需先育德。课程思政的理念是协同育人,做到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同向同行,实现协同育人。课程思政的结构是立体多元化的,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课程思政的方法是显隐结合,在教育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各类课程有机结合,实现显性与隐性教育的结合,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课程思政的思维在于科学创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这是一种理念创新,在具体课程思政实施中,还需要创新思维、创新思路、创新发展,进而创新方法,以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实现课程思政的创新发展。
二、外科学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
外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骨干核心课程,是一门对职业素养、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有较高要求的学科[6]。外科学课程内容多,如何将每一章节的内容或知识点与思政元素有机结合,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进行有机结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7]。医学生毕业后,将走向医务岗位,他们在校期间培养的医术、医德水平与从事医疗工作后的医德、医风有直接关系[8]。因而,在外科学课程教学中引入课程思政理念,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十分必要。在外科学的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能牵强附会,不能生搬硬套,要做到内容与情景的有机结合,做到润物细无声,才能产生良好的课程思政效果[9—10]。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教师应将个人经历、对教学内容的感悟以及医学前辈的相关成就等生动、具体的素材加入教学素材储备库,使学生一方面,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接受教育和心灵的洗涤;另一方面,教师的以身作则、严谨的教学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真挚的思想情感对学生也是一种榜样教育。
三、外科学课程与思政元素的融合
与外科学课程相关的优质的思政教育素材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基础,也是在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保障[11]。中职学校外科学课程的思政素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挖掘整理:(1)教学内容。如:将外科疾病的诊疗中所需要的客观、严谨、细致等要求融入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职业精神;将医学者不畏艰难进行科技攻关的相关案例、小故事,与相关疾病教学内容相结合,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具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2)外科学的发展史。如:向学生介绍外科学的发展历史,从过去艰苦、简陋工作环境下的“简单粗暴”到现在无菌环境下的“精准细微”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要结合时代背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在不同时期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不容易,要主动探索;讲述医学家敢于质疑权威、追求真理,不断促进技术进步的案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等。(3)典型人物事迹。如:2020年1月,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次挂帅出征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感动江城千万人;中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吴孟超院士90多岁仍奋战在手术台,一生挽救了上万名患者;屠呦呦历经千辛万苦发现青蒿素,解决了疟原虫产生抗药性的难题,并且有望治愈困扰人类多年的红斑狼疮,是中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通过生动的人物事迹教育学生甘于奉献,追求纯粹,践行医学生誓言。(4)我国外科学专业的成就。通过介绍我国外科学在大面积烧伤治疗、断肢、断指再植等方面领先世界的成就,以及中国中医药事业对世界医学的贡献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
在不同章节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探讨挖掘思政素材,着力于1—2个育人话题,要言之有物,切忌泛泛而谈。根据外科学课程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和思政素材[12],体现思政主题,强化育人主旨,在不同的章节内容融入思政元素。
1.无菌术
如果说外科手术是刀尖上的舞蹈,那么微生物便是紧要关头最可怕的威胁,无菌术的出现有力地消除了这一威胁。19世纪中期以前,是外科手术的“野蛮化”“粗糙化”时期,医生没有手术衣和口罩,没有消毒,手术室内坐满了围观者,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没有无菌意识,高死亡率是当时外科手术的代表名词之一。曾有一位外科医生更是创造了历史上著名的也是唯一的一台死亡率为300%的手术——以28秒的时间截去患者坏死的腿的同时不慎砍断了助手的手指,二者皆因伤口感染而死,一位在现场观摩的医生被刺中两腿间的要害,惊恐而休克致死。当时普遍采用的防感染的方法是用烧红的烙铁烫伤口,然而也会把伤口周围的人体组织烧死。后来,匈牙利的产科医生塞麦尔维斯博士发现他所在医院的产妇产褥热死亡率高达13%—18%,而另一个医院的产褥热死亡率只有2%,他通过生活中的观察、记录,发现手部清洁与产褥热死亡率密切相关。他接着开始尝试在手术前用石灰水洗手,产褥热死亡率直线下降,后来手术器械也用石灰水清洗,产褥热死亡率得到进一步降低。塞麦尔维斯呼吁术前用石灰水洗手、清洁手术器材的这一行为,却遭受大部分同行的冷嘲热讽,最终抑郁自杀。1673年,列文虎克观察到了口腔中的细菌,他被认为是微生物学的奠基者。后来,巴斯德通过反复研究和试验,认为控制病菌就能预防和治疗疾病,进而发明了著名的巴氏消毒法和狂犬病疫苗。如今,巴氏消毒法已应用到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现在无菌术已经深入人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支持。通过塞麦尔维斯、列文虎克和巴斯德等人的故事,教育学生要敢于探索,勇于创新,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为医学的发展奉献一生。
2.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从平衡这一概念引入,介绍平衡的重要性,平衡不仅蕴含着自然界的普适规律,同时也富有哲学意义。人身体中的各元素要平衡,自然界的生态链、生态系统也需要平衡,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层面都需要平衡。对于个人而言,医德与医术同样需要达到平衡。古人有关于“德、才”的论述,只有德才兼备,才能实现个人以及对社会的最大化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就是关于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人类的发展与自然发展要平衡,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空。教导学生要提高生态意识,保护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
3.输血
播放无偿献血宣传片,让学生对献血有一个直观的认识。长期坚持适量献血的人,体内新鲜的血细胞含量明显高于未献血者,其精力更充沛,身体更健康。与输血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就是血型,那么血型是如何发现及鉴定的呢?17世纪英国著名生理学家和医生哈维发现血液循环以后,人类就开始进行输血的尝试。1667年,法国哲学家丹尼斯和外科医生埃默雷兹将250毫升羊血输给了一个病人,这是人类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输血,结果没有成功,出现了病人死亡的悲剧。1829年,英国医生布伦德尔第一次完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输血试验,但其试验结果还是令人失望,大多数病人死亡,只有少数病人得到康复,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直到1900年,奥地利医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了人类的血型,这一伟大的发现使他于1930年获得诺贝尔奖。通过如何才是安全的输血这一问题,进而介绍输血的原则。在输血的并发症中,介绍艾滋病的危害以及艾滋病的感染途径。近年来我国学生艾滋病感染者净年均增长率居高不下。应对学生进行性安全教育,预防艾滋病的传播与感染,倡导学生适量献血,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预防传染疾病。
4.休克
休克能导致体内的有效循环血量大量减少,并伴随着全身微循环的障碍。休克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创伤、过敏、感染,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哪些事件或行为极有可能导致休克。教导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预防过敏性、感染性休克。
5.麻醉
麻醉在外科各类的手术中都有其身影,已成为重要、关键性学科。在19世纪初,衡量外科医生水平的标准就是一个字“快”。手术的时间是以秒而不是以分钟为单位,因为那时还没有发现麻醉药,要想减少病人的痛苦就要尽可能快地完成手术。教师通过讲述莫顿、杰克逊、韦尔斯、克劳福德·朗等四人的“麻醉第一人”之争的故事,教导学生一方面,要学会淡泊名利;另一方面,对于自己的研究成果需要通过公开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方式进行保护。麻醉药品虽然改进了手术方式,减少了病人的痛苦,但其副作用也相当明显,属于管控类药品。讲述麻醉药品管理不当、滥用造成的后果等案例,让学生明白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法律法规。
6.疼痛治疗
从为什么各大医院会设置胸痛中心,在CT检查时会有疼痛优先等规定入手,让学生了解疼痛的症状与危害。如,在讲述止痛药时,可以介绍阿司匹林的故事。阿司匹林的主要成分存在于人们日常随处可见的柳树中,1829年法国化学家亨利·雷洛克斯从柳树皮中分离出了水杨柳的化合物,但其容易导致胃溃疡和出血。1895年德国化学家费利克斯·霍夫曼将其乙酰化形成了乙酰水杨酸,其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副作用更小。乙酰水杨酸就是后来的阿司匹林。从这个故事中教导学生要有钻研精神。又如,屠呦呦从我国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受到启发,进而不断改进青蒿素提取的方法,为全球饱受疟疾困扰的患者带来了福音。青蒿素的发现离不开传统的中医经典文献,也离不开其他科学家的通力协助,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值得继续深入挖掘。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我国疫情防控的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通过讲述这些事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促进学生不断努力,攻坚克难,为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7.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通过播放重症监护室宣传片的方式介绍其地位与作用,它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病人的专业科室,重症医学是研究危及生命的疾病状态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断方法的重点学科,其主要特点包括疑难重危病例集中、监测细致、治疗积极且针对性强等。讲述抗击非典、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典型案例事迹,介绍中药在国内外疫情防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些案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和献身精神。这一章节重在向学生传递两个理念:一是敬佑生命,面对重症患者,只要有一线生机,就要做到“不抛弃、不放弃”。二是敬畏生命,需要攻坚克难,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水平,挽救更多的生命。
8.围术期处理
首先介绍医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医学是将人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面对的是病人及家属,因而医学人文教育必不可少。医学人文从人文观念的角度探讨、总结和思考各种医学现象、事件。教导学生不仅仅要把病情解释清楚,更多的是要感受病人及家属的担心和顾虑,与其共情,富有同情心,学会安慰病患及家属,加强并提高对医患沟通的理解和能力。简单地说,要主动关心体贴病患,注重医患沟通,缓解家属焦虑。
四、结语
将思政教育融入外科学课程,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还能丰富中职外科学课程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外科学课程思政是中职外科学课程改革的一次尝试。在实施外科学课程思政时,教师从思想上需要树立“三全育人”的理念,行动上肩负“一岗双责”使命,不断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质。要落实好外科学课程思政,单独依靠某一位外科学专业课程教师是不能完成的,应成立外科学课程思政研究团队,群策群力,共同制定各章节、各内容课程思政的主题,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注意发现、探讨、挖掘课程思政素材,共建共享外科学课程思政教学素材库,进而丰富外科学课程思政内容,使其接地气,贴近生活,才能促使外科学课程思政落到实处。此外,在实施外科学课程思政时,一方面,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心理、思想动态,这样有助于提高课程思政与学生的契合度、针对性;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言传身教,为学生做好榜样和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