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2023-03-22袁月娇
袁月娇
(伊春职业学院 黑龙江 伊春 153000)
音乐教育学结合了教育学与音乐专业学,课程设置包括两大类,即音乐类课程和教育类课程(中外音乐史与音乐欣赏、歌曲写作、曲式分析、艺术概论),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声乐、钢琴(含中外器乐)、合唱指挥、和声基础、舞台表演、舞蹈、教育学、心理学、小学音乐教学研究等。声乐教学是高职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声乐教学对于提高音乐教育专业人才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张志元(2019)认为,音乐作为现如今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多方面发展的,所以,加大对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改革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声乐课是音乐教育专业的首要核心,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贾志伟(2019)通过实践调查研究指出,根据当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现状分析可以发现,教师专业能力不足、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是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已然导致教学工作的开展受到阻碍,教学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可以说,声乐课教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王玲(2021)指出,高校声乐教学是培育学生音乐素养、增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教学平台,也是当前重构音乐教学体系的关键突破点。因此,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引下,为有效推动高校声乐教改,既要优化声乐教学素材,也要以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基础,通过丰富高校声乐课堂的人文内涵,全面提升高校声乐教学的内涵与质量。徐冬燕(2021)表示高校声乐教学改革是当前倡导素质教育下的必然趋势,不少高校已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也存在着对声乐教学的认识不足、缺乏准确定位、教学模式单一等不可忽视的问题。刘洋(2022)通过研究指出,声乐教学作为传承音乐文化、提升音乐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对乐理知识普及和音乐人才培养意义重大。所以,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声乐教育应当从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改革。陈志力(2022)则表示,现如今我国艺术形式百花齐放,文化市场更加多元,社会各界人士对于声乐教学也更加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化思想得到了彻底释放,使得我国文化事业得到了巨大发展,这也为高校声乐教学的良好发展提供了更加宽松的外部环境。但是在欣喜之余,我们必须保持理性,正确看待我国高校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诸多不合理之处,并采取有效措施构建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声乐教学模式,推动我国声乐教学的深入改革,使之能够长远健康发展。
一、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教学目标非常单一
教学目标为教育教学活动所提供的是方向性的指引,通常来说,设立了怎样的教学目标就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去培养人才,进而取得怎样的教育教学效果。通过研究发现,当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目标相对单一,绝大部分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主要围绕声乐知识以及唱法技能展开教学,评判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与学生对课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密切相关。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预先设定的知识和技能,则表明课堂教学目的达成,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掌握预先设定的知识和技能,则表明课堂教学的目标没有达成,并没有将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趣味、价值观念等内容作为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所以,教学目标非常单一是现阶段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
(二)班级划分不够合理
从生理学角度来说,每个学生都具有自身的声乐条件,无法做到千篇一律。另外,由于个体努力程度不同,声乐知识的储备和声乐技能的掌握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因此高校在声乐课程教学中不能采用一刀切的分班方式。然而,高职院校在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声乐条件和声乐知识与技能的储备情况进行班级划分,而是采取统一分班的方式。统一分班虽然体现了公平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简化了分班的程序,为高校减省了一定的工作量,但是,站在音乐教育本身以及人才培养本身的角度来说,统一分班的科学性并不突出。通过实践调查活动我们也发现,五成左右的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学生表示,当前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班级划分不够合理,甚至接近一成的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学生表示,当前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班级划分非常不合理,综合占比六成以上,处于主流地位。因此,班级划分不够合理也是现阶段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
(三)教材的实用性不够突出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中的声乐教材是由教育部统一编订的,因此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内容具有较高的统一性。统一的音乐教育教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全国音乐教育的统一化发展,减少教学资源的差异性问题。但是,作为音乐艺术教育来说,过于统一化的教材很难照顾到地区音乐教育的差异性,进而在部分音乐教育水平较高的地区,音乐教材的实用性会打折扣,进而出现问题。并且通过实践调查活动发现,超过六成的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学生表示当前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材的实用性一般,甚至部分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学生表示,当前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材的实用性不强。所以,教材的实用性不够突出也是现阶段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
(四)课程教学的实践性不足
由于我国在高职教育阶段仍然采用的是大班制教学,通常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都保持在30人以上,大班制的教学条件所造就的是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按部就班地将教学内容进行讲述,与学生的互动非常少,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机会也非常少。在“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下,教师只能按照自己的教学步骤完成教学任务,至于学生究竟掌握了多少知识和技能,教师也无法准确得知。当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声乐专业教学中也存在着“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声乐教师只注重普及声乐知识以及讲解和展示各种声乐技能,却没有充足的条件来逐个指导学生的声乐实践。如果从完善音乐教育声乐专业教育的角度来看,这无可厚非,但是从声乐教育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并非最佳选择。并且通过实践调查活动也发现,五成以上的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学生表示,当前高职院校音乐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性一般,甚至接近两成的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学生表示,当前高职院校音乐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性不强,综合占比超过了七成,处于主流地位。因此,课程教学的实践性不足也是现阶段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
(五)教学效果不够突出
高职院校音乐声乐教学效果的评定是比较复杂的,如果以参加各类正式性声乐比赛的获奖人数、获奖层次作为衡量标准考察教学效果,那么现阶段高职院校音乐声乐教学效果并不够突出。相关实践调查活动的数据统计显示,超过四成的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学生表示,其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声乐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没有获得许多奖项,一成左右的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学生表示,其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声乐专业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过3 个及以上的奖项。仅有个别的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学生表示,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声乐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其总共获得过3 个市级及以上的市级奖项。所以,教学效果不够突出也是现阶段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
二、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一)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于高校学生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对于学生培养的方式也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开始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因此,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也应当注重其综合素养的培养。声乐教学虽然只是高职音乐教育专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却在某种程度上集中体现着音乐教育的主要成果。如果声乐教育的效果比较突出,学生都能够掌握良好的演唱技能和丰富的乐理知识,那么音乐教育也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在高职音乐专业声乐教学中,我们应当将教学目标变得多样化,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声乐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乐理知识、音乐素养、审美趣味等。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高职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才能够取得一定成效。
(二)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分层教学
声乐学习不仅与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且与学生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的努力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虽然每个学生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但是从人才培养角度出发,按照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方式的选择是非常必要的。并且大量的成功案例表明,按照学生的实际水平开展分层教学,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而且还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针对现阶段高职音乐教育专业班级划分不够合理的问题,高职院校在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按照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对于那些声乐基础特别优秀的学生应当为其匹配更高层次的声乐教学内容,让他们能够有方向地提升自己。而对于那些声乐基础相对一般、天赋条件不够突出的学生,则应当注重基础性教学。只有通过合理分层教学才能实现高职音乐教育专业因材施教的目标,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的音乐教育人才。
(三)根据学情开发校本教材
教材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来说非常重要,优秀的、符合实际需求的教材不仅能够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而且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也非常重要。所以,在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教学中应当注重对于教材的开发或选择。从总体来看,不同地区的音乐学院都有各自的地方特色,因此在高职音乐教育专业声乐人才的培养方面,应当根据地区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特点、学校的教育优势,开发相应的校本教材,提高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的针对性。
(四)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性
教学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也就是说,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应当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大量的实践表明,如果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非常注重学生的课堂实践,教学效果也会比较突出。相对于文化类教学来说,声乐教育具有非常突出的实践性,学生对声乐技能和声乐知识的掌握都建立在大量的实践基础上。所以,面对现阶段高职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存在的实践性不够突出的问题,我们应当重点进行改革。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从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出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小组活动、课堂展示等方式,最大限度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大量的课堂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