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与自由的传承
——跨媒介叙事下的《肖申克的救赎》电影与原著比较批评
2023-03-22李赟
李赟
(四川音乐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21)
一、跨媒介叙事的内涵
最早对跨媒介叙事进行深入研究的是美国传播学者亨利·詹金斯。在詹金斯的界定中,“跨媒介叙事”是指“横跨多个媒体平台展开的故事,其中每一种媒体都对我们理解故事有独特的贡献,与基于原始文本和辅助产品模式相比,它是系列产品发展的更为综合的一种方式。”[1]423跨媒介叙事的形式变化多样,从早期的口语到文字,文字到图片,再到如今的文字到电影,跨媒介叙事作为一种内容生产方式,随着媒介的多元化而不断发展。在当今时代,迪士尼是最典型的跨媒介案例,从漫画到动画、电影、音乐剧等一系列衍生产品,迪士尼的成功燃起了一把熊熊之火。互联网发展背景下的媒介融合给跨媒介叙事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近几年来,国内热衷于热门IP 的改编,将自带流量和话题度的小说或漫画改编成电视剧、电影,获得大量粉丝的追捧,但同时也饱受批评。除了对热门IP 的改编,中西方都开始对传统的文本进行跨媒介改编。比如,国内的《西游记》被制成动画片、电视剧、电影、广播剧等。19 世纪美国小说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的经典作品《白鲸》被改编成同名电影。不同媒介对故事的阐述方式是不同的,观众的感受也各不相同。
《肖申克的救赎》与原著《四季奇谭——春天的希望》对故事有着不同的阐释,其中,跨媒介叙事向观众展示了不同的世界。《四季奇谭》是美国作家斯蒂芬·金四篇小说的小说集,《肖申克的救赎》出自其中一篇短篇小说《春天的希望》。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由弗兰克·达拉邦特执导,1994 年上映。“生命可以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择:要么忙于生存,要么赶着去死。”影片中的经典台词以及罗宾斯、弗里曼塑造的安迪和瑞德更是深入人心。
小说和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媒介有着许多的区别。小说作为一种以文字为主要载体的文学体裁,通过不同的风格、结构、语言搭建了一个个意象空间,生动的文字让故事的世界和人物活灵活现。如果说小说是通过语言文字发动想象力的艺术,那电影则主要是一种视觉艺术。电影最主要的功能是通过画面讲述故事,不需要人调动太多的想象力,具有较强的冲击力,更加让人感同身受。
二、《肖申克的救赎》跨媒介叙事的文本差异
跨媒介叙事文本形态与传统故事的媒介形态密切相关,不再是单一的传统意义的叙事文本概念,其可以是影像,可以是动漫,也可以是声波。[2]不同的媒介性质特征不同,因此,在讲同一个故事的时候会产生差异性。跨媒介叙事文本的叙事话语、叙事人物、叙事情节不同,小说通常以旁白的形式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而电影更多的是用人物的对话搭建人物形象和故事。在人物叙事方面,电影通过镜头和情节冲突的加剧,以及演员本身的表演,让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真实。而小说则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和内心世界,引发读者对人物形象的想象。在詹金斯看来,“跨媒介叙事最理想的形式,就是每一种媒体出色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1]157本文主要从叙事人物、叙事话语、叙事情节的角度来分析电影与小说存在的差异。
(一)叙事话语:旁白与对话
《肖申克的救赎》原著采用第一人称叙事,用瑞德的叙事视角述说整个故事,全篇大多数以旁白的方式,展现瑞德与安迪在肖申克监狱的故事。安迪的人物形象是通过瑞德的旁白展现出来的,“我认识他将近三十年了,我可以告诉你,他是我所认识的人当中自制力最强的一个人”。而电影以人物之间的对话为主,简单的旁白辅助展现整个故事。
由于小说不受时间的限制,小说的对话相较于电影来说较为冗长。安迪从禁闭室出来后与瑞德的对话详细地表明安迪此时的心境,而电影只用简短的对话表述安迪的内心想法。
原著中有这样一段话:“‘陷入困境时,人的反应其实只有两种’,安迪说。他圈起手,划了一根火柴,点燃香烟。‘假设有间屋子里满是稀有的名画古董?再假设屋主听说有飓风要来?他可能会有两种反应:第一种人总是怀抱最乐观的期望,认为飓风或许会转向,老天爷不会让该死的飓风摧毁伦勃朗、德加的名画;万一飓风真的来了,反正这些东西也有保险。另一种人认定飓风一定会来,他的屋子绝对会遭殃。即使气象局说飓风转向了,这个家伙仍然假定飓风会回过头来摧毁他的房子。因此,他做了最坏的打算,因为他知道只要为最坏的结果预先做好准备,就可以始终抱着乐观的期望。’”[3]49
电影对小说里的这段话进行高度概括,简洁明了。“大概是我倒霉吧,霉运到处都有,总有人要承受的,刚巧轮到我了吧,我被卷进了一场龙卷风,只是没有想到这风刮了那么久。”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到小说与电影两种媒介在人物对话上的差异性。同一个故事,小说的叙事话语深刻细腻、篇幅较长,能够通过语言文字,揭示人物的思想灵魂。小说采用类比的方式,将安迪此时的内心想法表达出来,需要读者深刻解读。而电影媒介在讲述故事时,由于受到叙事时长的影响,以及电影运动节奏的限制,图像与对白要一致,所以在对话的设置上,电影比小说更简洁精炼。因此,爱因汉姆在《电影作为艺术》中认为,“对话缩小了电影的世界。”[4]
(二)人物叙事的差异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和小说在对人物的处理上有些许不同。原著当中描写安迪是“五短身材,长得白白净净,一头棕发,双手小而灵巧”。[3]5
而电影当中由蒂姆·罗宾斯饰演的安迪身高1米95,但文弱内敛的气质与小说也较为贴合。虽然在人物形象上有所差异,但安迪作为该故事的主人公,无论在小说还是电影中都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相信希望。原著当中红毛瑞德是一个红头发的中年爱尔兰人,但在电影中,导演选用了摩根·弗里曼饰演这一角色,他权威的神态和低沉的声音成功塑造了瑞德的形象。电影角色和小说人物形象存在如此大的差异,一是因为当时的政治环境,二是因为演员本身具有成熟的演技。
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社会对种族歧视分外敏感。在那一时期,美国好莱坞电影中黑人多扮演正面的形象。同时,《肖申克的救赎》中瑞德这一角色需要由形象成熟、稳重、值得信赖、勇敢刚毅的演员饰演,摩根·弗里曼恰好十分适合。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弗里曼扮演的角色瑞德是给主角提供帮助,为主角开导人生,推动情节的工具。除了政治背景的影响,弗里曼自身丰富的舞台经验、扎实的表演功底让他在塑造瑞德这个形象时,显得游刃有余。在电影中,瑞德的画外音都是他自己配音的。作为一部救赎主题的电影,瑞德的声音能把救赎的美好表现得淋漓尽致。影片中有一个片段,一群囚犯坐在阳台上喝啤酒,弗里曼配画外音:“阳光洒肩头,仿佛自由人,像在修缮自家的屋顶,我们像是造物之主般自在。”弗里曼的声音有穿透人心的力量,表现出心灵的救赎。
除了人物的形象上存在着差异,在体现人物性格的情节上电影也有着独特的构思。典狱长是故事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小说和电影对典狱长的描述也有不同之处。在影片中,典狱长杀死了揭开安迪蒙冤真相的重要人物汤米,而在小说中则是把汤米转移到另一个监狱当中,影片的处理更能体现典狱长人性之丑陋以及肖申克监狱的黑暗。在结局的处理上,影片给了“主的审判迅速降临”一个特写镜头,典狱长选择开枪自杀。而在小说中,典狱长畏罪潜逃,饱受精神折磨。两种结局都是正义的审判,但显然小说在结局的处理上更耐人寻味。
(三)叙事情节的差异
1.电影对小说的浓缩
相较于小说的娓娓道来,影片为了达到观影效果会加快节奏、加强戏剧冲突,以提升影片的观赏性。小说中,安迪的审讯过程是通过瑞德的回忆展开的,对整个案件的细节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叙述。影片中对此片段进行浓缩,并且将该片段作为整部影片的开头,由安迪喝醉酒从车上走下来切换到审讯庭,着重刻画安迪的人物性格。在结尾处,小说用瑞德大量的旁白来展现安迪的聪慧以及多年来的隐忍、坚强不屈的精神:“他一定曾经设想过这种情况。如果他确实费尽千辛万苦爬出去,他有办法换上平常人的衣服,逃离监狱附近而不被发现吗?”[3]62而电影直接用背景音乐和雷雨声以及阴暗的画面,将安迪越狱的过程展现出来,让观众直观感受到安迪越狱的艰辛以及获得新希望的重生。
2.细节处理与场景描述的差异
影片和小说对于细节的处理大不相同,小说用细腻的文字构建一个虚拟空间,并对故事内容有着毫不隐晦的描述。电影因包含画面、镜头、声音等众多元素,对细节的处理更加一目了然且让人印象深刻。小说中对安迪和“姊妹”的描述占用了一定的篇幅,文字直白地将安迪遭受侵犯的过程血淋淋地展现出来,“裤子褪到脚踝处,大腿间流下一滴滴鲜血”,将监狱当中人性丑陋至极的一面展现出来。电影并没有将过程直接表现出来,而是用瑞德的旁白“我也希望是另一种结局,安迪赢了”以及安迪脸上的伤痕,简化了安迪受虐的过程。
对于场景的描述,小说用文字给观众搭建一个虚拟的空间,如:“我们的运动场很大,呈正方形,每边长九十码。北边是外墙,两端各有一个瞭望塔,上面站着武装警卫,还佩着望远镜和镇暴枪。大门在背面,卡车卸货区则在南边,肖申克监狱总共有五个卸货区。”[3]12
影片通过几个俯拍的镜头,将监狱的画面直接呈现在观众视野里,观众能对故事的环境有所了解。小说的文字在描述场景时是冗长的,而电影文本比较简练。电影运用广角镜头、俯拍镜头展现场景,表现力比小说更加强烈。这也是小说的局限所在,小说只能根据视觉进入的先后顺序构建整个场景空间。
三、跨媒介叙事下的叙事逻辑差异:插叙与顺序
《肖申克的救赎》影片按照顺序的方式建构整个叙事,从安迪在法庭受审开始到最后与瑞德在约定的地方见面。而原著小说中总体按照时间顺序但穿插着大量的插叙。小说的开头是瑞德的自我阐述,回忆自己入狱的原因:“我猜美国每个州立监狱和联邦监狱里,都有像我这样的一号人物,不论什么东西,我都能为你弄到手。”[3]3而安迪则是在瑞德的旁白中用插叙的方式出现的。
小说采用插叙的手法,使情节更加完整,让读者对人物事件发展情况有所了解。同时也便于全面刻画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完整,凸显文章的主题。插叙的中断或停止,使文章张弛有度,适应读者的阅读心理。而电影的顺序则让剧情的发展更通俗易懂,同时演员的情绪也跟着剧情产生相应的变化。观众也更容易了解影片的主题和暗含的深层次意义。同时,电影要考虑到观众的审美接受。虽然现在观众可以通过网络对影片进行多次观看,但对大部分电影观众来说,观影是一次性行为。所以,电影讲述故事的时候,要尽可能考虑到观众的接受程度,采用顺序的方式更能让观众清晰地了解故事的脉络。而小说与电影不同,读者可以慢慢品读,理解其中的奥妙。
四、结论
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媒介,承载着制作人对原著小说的解读,镜头画面是给观众展示他心中肖申克的世界的最好的表达,而电影的时长、票房、观众的需求让其套上了一层枷锁,但电影仍旧很好地诠释了希望与自由的真谛。小说用细致入微的文本展现了安迪和瑞德的内心,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向往着自由的世界。跨媒介叙事让观众充分感受两个世界的联系与差异,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解读。随着媒介融合的纵深发展,小说在促进电影发展的同时,电影也在反过来推动着小说的创作,跨媒介叙事为不同媒介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