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视野下海阳秧歌的传承与保护
2023-03-22唐子琳
唐子琳
(山东艺术学院 山东 济南 250300)
海阳秧歌起源于山东海阳,广泛流传于山东半岛南部地区,是海阳文化的结晶,也是我国民间文化艺术的优秀代表。纵观其发展历史,海阳秧歌的形式和内容在不断变化,但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并没有明显变化。2006 年,海阳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有容乃大”的海阳秧歌
海阳秧歌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其艺术风格独特,内容灵活多样,是集歌、舞、乐、戏于一体的表演艺术,是海阳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和创造精神的完美结合。其凭借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群众基础、鲜明的地域特色、粗犷热烈的表现形式、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以及独特的祭祀仪式,几百年来生生不息,具有较高的民俗价值,是齐鲁文化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传统艺术瑰宝。
海阳秧歌经常被称为“大秧歌”,不难看出,有容乃“大”是海阳秧歌最为显著的特点[1]。不论老少,皆可参与,其中的“大”阵容最为抢眼,其动作多是跑扭结合,扭秧歌时众人着盛装,摆动彩扇,在锣鼓的伴奏下,可尽情地扭跳,洋溢的热情显而易见。另一个特点是表演场景规模庞“大”,海阳秧歌通常在农历新年期间举行,场地一般平坦、空旷。秧歌喧闹之时,遥看雄壮豪放,近看律动紧凑。此外,表演气势与队形、调度的“大”都展现出了山东地域文化的海纳百川与气势磅礴。
二、非遗视野下海阳秧歌的传承与保护提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具有使命感、历史感、认同感的文化遗产,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是悠久发展历史的见证。我国需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人民群众对我国文化充满信心,提高我国文化凝聚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基础。
(一)“口传心授”海阳秧歌传承人的保护
海阳秧歌属于活态文化遗产,传承人属于核心的文化媒介。正如学者向云驹所指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本体、以人为主体、以人为载体,是通向身体哲学的身体遗产”。[2]迈入当下,通过血缘传承或招收学徒,培养下一代传承人,是海阳秧歌民间传统技艺传承中重要的连接方式。但如今,娱乐方式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追求新鲜感,无法沉下心来学习、欣赏真正具有文化价值的民间瑰宝。再加上传承人面临老龄化问题等,种种因素都制约着“非遗”舞蹈的发展,导致当下海阳秧歌即将面临无徒可传的局面。传承人的落寞使舞蹈也随之埋没,此现象的发生实在是令人心痛惋惜。传统的“父子相传”“师徒授受”的传承模式,极大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保护海阳秧歌的传承人,不但要考虑他们的生存条件,还要以长远眼光考虑传承人的未来,为其提供更多机会,发扬我国民间艺术。要使传承人发展自己的技艺,就需加强对传承人的引导和激励,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自我潜能。首先,传承人不仅要继承海阳秧歌,还要保证传承人“后继有人”,确保可持续发展。为确保继承人的生活条件,一方面需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扶持,鼓励他们继承海阳秧歌,积极参与海阳秧歌相关项目,比如传承人成为艺术学校的特聘教师等,通过培养青年学子成为新一代传承人,尽可能减少传承人因谋生而摒弃对本土艺术的传承。另一方面,还需要与舞蹈领域的技术人才合作,加强传承者之间的交流,最大限度地传承民间舞蹈,发挥舞蹈的整体价值。我们要唤起广大群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不能一味地依靠比赛或宏大的叙事表演项目,要凭借良好的传承保护氛围,吸引更多的学者参与这项工作。
(二)依托学校的保护与传承
海阳秧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农耕社会的土壤,传统的传承方式在当代社会的冲击面前变得十分脆弱。仅凭人们自发的“口传心授”无法独自应对海阳秧歌在当代的传承危机。当代院校作为保护、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担负起了传承与保护海阳秧歌的重任。通过教师传授学生的方法,弥补了传统形式中“代代相传”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这使得海阳秧歌能够以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稳定高效的方式进行转移。这可谓是“从源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3]
毋庸置疑,要想将海阳秧歌这一非遗舞蹈发扬光大,就需依靠学校进行教学。各院校开设舞蹈课程,将海阳秧歌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培养一群真正可以表演、创作具有代表性民间舞的人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种民间艺术”,以海阳秧歌为例,在海阳秧歌的发源地山东,借助地理优势,以地方专业院校为依托,将其移植到地方高校的民间舞特色教学中,聘请当地艺术工作者和资深民间艺人,通过组织、整合、编创、提炼出适合专业培训的传统海阳秧歌课程。例如,张荫松教授整合出适合课堂学习和培训的传统海阳秧歌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将部分课程授课地点转移到了海阳秧歌的民俗教学区,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浓郁文化氛围,真正体验地域文化。增加一定课时,将当地民间舞蹈的学习融入整个学习过程,开设民俗文化相关课程,让学生专注于一种舞蹈风格,接触纯正地道的风格动态,在特定的、困难的特技方面做到训练有素,掌握具有时代性的民间技术技巧。让学生更深入细致地了解国家和地区文化的精髓,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感受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培养出具有中华传统美德的新一代优秀青年,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
(三)海阳秧歌与文化旅游有机结合
近些年,国内旅游行业发展前景较为广阔,不少旅游地区使用“非遗+旅游”的形式发展旅游业。海阳秧歌发源地也可以充分利用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非遗”舞蹈海阳秧歌进行规划设计,利用自身优势推出游览项目。可以选择在大型节日或节假日时,于城市中心进行海阳秧歌的演出。舞蹈演出还可以与当地旅游机构、热门景区合作,这样不但为表演者提供了一个有偿表演且利于传播海阳秧歌的演出平台,还在拉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为表演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达到合作共赢的效果。
为更好地使海阳秧歌和文化旅游结合,在发展旅游项目时,要注意最大化减少“非遗”舞蹈受到的损伤。在当前社会快节奏的背景下,一些旅游产业为吸引游客的目光,将一些所谓创新或趣味元素加入其中,使之失去真正的魅力。就舞蹈的专业化程度而言,为吸引游客目光特意编排的舞蹈更大程度倾向于表演者身穿舞蹈服装展示,与原生态舞蹈几乎没有关联的舞蹈动作,若想向这类表演者了解更多的舞蹈文化,收效微乎其微。
综上所述,如果将海阳秧歌与旅游项目相互结合起来,需要增加歌舞戏剧一体化的民间艺术展示,以多种方式展示其舞蹈形式,推动更多种类的创新。除了向人们展示秧歌的元素,介绍秧歌的氛围外,还可以通过旅游体验、游客互动、现场教学等方式,增加人们的兴趣。由于海阳秧歌具有活泼的艺术风格,同时,海阳秧歌的表演风格豪放、古朴,表演形式灵活自如,邀请游客感受秧歌气氛,会使其感受到海阳秧歌的热情和文化,能够进一步提升人们对海阳秧歌舞蹈动作步骤与内涵的见解,细细品味非遗的历史韵味,进一步了解非遗,也让非遗得以传承。
(四)依托“现代技术”的发展与传播
在科技产品日新月异的时代,新的传播方式也应运而生,积极有效地促进了非遗舞蹈海阳秧歌的传播。就信息查阅视角而言,数字化信息记录非常适合非遗舞蹈的储存,在应用上也更加广泛,不仅可以不受地区的限制,在非现实的空间也可以感受到当地的文化和特色。比如,可以把海阳秧歌采风人员搜集的素材用数字化的格式保存起来,这样既具有超强的保真性,对于世界各地的学者研究来说也更为便捷。
以网络、电视等多种媒体形式作为传播渠道,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例如,海阳秧歌的传承人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小视频等形式吸引流量,让海阳秧歌的受欢迎程度进一步提升。通过互联网将海阳秧歌的精髓分享给尽可能多的人,网络视频的传播会使越来越多的人加深对海阳秧歌的印象,感受原汁原味的海阳秧歌的魅力。对于年龄较大的观众来说,他们可能不熟悉智能手机,广播电台可以发挥良好的传播作用,我们可以通过拜访海阳秧歌的非遗传承人,收集他们学习和传播非遗舞蹈的有趣经历,在广播中分享。这同样是传播海阳秧歌的绝佳方式。
相对实践角度而言,视频拍摄的途径有利于更加真实地展示原生态的海阳秧歌。非遗舞蹈因其独特的“无形性”“新鲜感”和“直接性”,在保存和传承上受一定程度的限制。为了打破这种僵局,纪录片作为影像记录的方式出现。比如,纪录片《舞蹈·非遗》就为非遗舞蹈的活态保护创造了机遇。张荫松老师在纪录片中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海阳秧歌的由来,并用了“一惊一乍”四个字概括海阳秧歌的节奏变化,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惊一乍”,让它深得大众的喜爱。通过这种方式传播海阳秧歌,让更多的人通过电视、网络,看到真正的原生态非遗舞蹈文化艺术,也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保护了海阳秧歌。
三、结语
海阳秧歌凭借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鲜明的地域特色,表现出庄重的礼仪,以独特的舞蹈风格代代传承,向世人诉说着民众丰富的生活,成为百姓喜闻乐见、不可或缺的文化娱乐形式,是民间艺术瑰宝。本文旨在通过提高人们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意识,以非遗舞蹈的传承视角作简要分析,并探讨民间舞蹈与文化旅游的有机结合,以及提升海阳秧歌影响力的现代技术手段,使海阳秧歌这一独具风格的艺术,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