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校为载体的非遗类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2023-03-22郑棋文
郑棋文
(佳木斯大学 音乐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非遗类音乐文化指的是具有特殊价值且凝结人民创造才能、艺术智慧的文化,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等特点,传承与保护非遗类音乐文化能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充实精神生活、优化人文素养、提升审美能力、增强文化自信的需求。非遗类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需社会各界积极行动,高校亦需参与其中,成为相关文化的集散地、研究院、资料库。然而,有些高校出现了非遗类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体系不完善、方式单一、课程有待开发、人才紧缺、评价不到位的现象。基于此,为使高校文化育人质量有效提高,研究非遗类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以高校为载体的非遗类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要点
(一)实事求是
以高校为载体的非遗类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需将“真”视为要点,在传承与保护中保留非遗类音乐文化的原汁原味,解决相关文化在新时代发生“形变”的问题,使相关文化传承与保护可以做到实事求是,这就需要高校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积极钻研,搜集整理非遗类音乐文化有关材料,对相关文化诞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征、流传价值、代表作品等方面进行客观分析,奠定相关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基础;二是注重思辨,用客观思维审视相关文化,要看到非遗类音乐文化“好”的一面,亦要接受相关文化“坏”的一面,因为有些音乐作品诞生之初受封建迷信因素影响是客观事实,所以不能在传承与保护非遗类音乐文化的过程中加以粉饰,要引领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具体问题,懂得“瑕不掩瑜”的道理,认识到有些迷信的观念与人们崇尚自然、敬畏自然有关,进而客观看待非遗类音乐文化;三是学习体悟,教师要给学生接触非遗类音乐文化的机会,使学生能在欣赏、表演、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文化的价值,还能用学习收获证实非遗类音乐文化的经济价值、艺术价值、考古价值、社会价值,使学生能用理性思维看待非遗类音乐文化,意识到传承与保护相关文化的重要性,端正思想态度,参与实践活动,继而在知行合一的前提下达到高校传承与保护非遗类音乐文化的目的。
(二)与时俱进
非遗类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实事求是能够保障文化之根不受破坏,始终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厚土中获取养分,无论是植物生长还是思想发展均会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如经济环境、科技环境、教育环境、政治环境等,非遗类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思想亦是如此。基于此,以高校为载体的非遗类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不能脱离时代,否则相关文化将如镜花水月般只能在抽象的意识世界存在。非遗类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与时俱进需高校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将中国梦与相关文化融合在一起,确保相关文化得以渗入高校学生职业规划领域,使学生能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前提下肩负时代使命,成长为“双创”型人才,乐于将非遗类音乐文化与所学专业、职业发展、创业计划联系起来,将相关文化转变成学生实现职业梦想、共筑中国梦的动力;二是用学生喜爱与擅长的方式传承与保护非遗类音乐文化,例如高校可借鉴《中国好歌曲》这一综艺节目的表现形式,引领学生从非遗类音乐文化中获取电子音乐、摇滚乐、爵士乐、民谣等类型音乐的创编灵感,在音乐创编比赛中获奖的作品可在校内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展播,不仅可展现高校学生的风采,还能起到传承与保护非遗类音乐文化的作用。
(三)立德树人
高校传承与保护非遗类音乐文化需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目标,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提高相关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有效性:一是以主流价值观念为依托,传承与保护非遗类音乐文化,使学生在学习、研究、欣赏、创编相关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受和谐、友善、自由、平等等主流价值观念熏陶,使相关文化基因得以融入学生的思想,并对学生行为举止、价值追求带来影响;二是德育为先,侧重剖析非遗类音乐文化的德育意义,以壮族、苗族、彝族广为流传的鼓舞为例,相传先祖在打猎时因追赶猎物而不慎跌落悬崖,于是他的儿女用挂着先祖尸体的大树做鼓身,用猎物的皮做鼓面,用来纪念先祖,同时展现出人想要征服自然的勇气,以及对先辈的敬爱之情,继而抓住非遗音乐文化德育的着力点,给学生带来正向影响,使学生能在提升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传承与保护非遗类音乐文化;三是育人为本,高校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能通过迁移认知理解非遗类音乐文化内涵,基于此,高校应把学情看作传承与保护相关音乐文化的动因,将非遗类音乐文化视为音乐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使高校学生能调用音乐知识储备理解文化内涵,并提升非遗类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能力[1]。
二、以高校为载体的非遗类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阻力
以高校为载体的非遗类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阻力有以下几个:一是传承与保护体系有待完善,高校存在传承与保护相关文化过程中“单打独斗”的问题,并不能统筹利用非遗类音乐文化的资源;二是传承与保护方式单一,在教学活动中渗入相关文化是较为常见的举措,这虽利于高校教师积极参与非遗类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但学生会因非遗类音乐文化内容导出形式单一而失去传承、保护的积极性;三是特色高校课程亟待开发,区域性非遗类音乐文化资源未能引入高校,高校非遗类音乐文化教育流于形式且综合性较差,影响育人成效;四是以高校为载体的非遗类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团队建设滞后,未能聚合力量解决相关文化传承与保护问题,这并不利于相关文化在高校可持续发展;五是高校鲜少对非遗类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效果进行评价,还存在评价不标准、不系统的问题,很难通过评价促进非遗类音乐文化良性发展[2]。
三、以高校为载体的非遗类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路径
(一)完善传承与保护体系
第一,研究非遗类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相关政策,其目的是解析新时代国家非遗类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背景、目的、流程、原则、标准等,使高校可以参与相关文化的保护活动,肩负时代使命,明确思想站位,看清前行方向,确保相关文化传承与保护有据可依;第二,加强专题研究,调用高校的科研资源对非遗类音乐文化进行专项且深入的研究,侧重研究相关文化诞生的历史背景、表现形式、风格特色、传承价值、代表作品等内容,通过搜集整理研究资料、发表论文、出版学术著作、融入本校课程等方式,达到传承与保护非遗类音乐文化的目的;第三,顶层设计,立足高校所在区域制定非遗类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行动计划,例如高校可在当地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制定行动计划,把非遗类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同美丽乡村建设关联在一起,通过实地调研提出非遗类音乐文化资源引入特色文旅产业建设等领域的意见,使高校为区域发展献计献策,还可在区域发展的同时传承优秀的音乐文化[3]。
(二)丰富传承与保护方式
以高校为载体的非遗类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需确保学生喜欢、接受、弘扬相关文化,凸显高校相关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价值。为了做到这一点,高校要丰富传承与保护相关文化的方式,例如高校可组建社团,鼓励学生从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优秀文化中获取开展社团活动的灵感,将民族歌舞表演服饰制作与设计、基于非遗类音乐文化开启研学旅程、参观非遗类音乐文化主题博物馆、学习优秀非遗音乐作品视为社团活动的主要方向,使学生能在社团活动中做到知行合一,通过实践活动体悟非遗类音乐文化,从思想上、行动上参与传承与保护相关文化。再如,高校可基于校政企合作,丰富传承与保护相关文化的方式,政府指引拥有非遗类音乐文化资源的企业与高校协同育人,打造全方位、全员、全过程传承与保护非遗类音乐文化的实践体系,在此前提下,基于“三全育人”设计若干教育主题,如傩戏在新时代传承与保护的意义、民族歌舞创编艺术大赛、少数民族风俗传统对非遗类音乐文化带来的影响、从审美角度出发解析非遗类音乐文化等,其目的是整合资源,达成保护与传承相关文化的目标。
(三)开发特色化高校课程
开发特色化校本课程是保护与传承非遗类音乐文化的关键。高校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明确开发特色化课程的目标,如加强文化育人、注重立德树人等,在目标导向理论的支撑下找准课程开发的突破口,确保课程开发有意义、能起效;二是用融合性课程代替单一性课程,用金课代替水课,进而充分利用非遗类音乐文化相关资源,确保该类资源能与专业课程、思政课程结合在一起,达到助力学生发展专业素养、健全人格、心理健康的目的;三是重视立足高校所在地区保护与传承非遗类音乐文化,将相关文化转变为特色化课程,使高校课程开发能因地制宜,提高本土急需保护与传承的优秀非遗音乐文化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依托课程能让更多学生关注与了解相关文化,确保高校在弘扬与发展相关文化的过程中办实事[3]。
(四)组建专业的教育团队
以高校为载体的非遗类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共同努力,这就需要高校组建专业教育研究团队,该团队成员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高校教师,负责在专业教育、思政教育、职业规划教育、日常生活管理等方面渗入相关文化资源;二是民间非遗类音乐传承人,为解决“人亡技绝”这一问题,需非遗音乐传承人改变传统观念,走进校园,通过同课异构、组织展开文化沙龙活动、演讲、推行“新师徒制”等方式参与以高校为载体的非遗类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活动,弥补高校相关文化研究与推广专业性较低的短板;三是专职工作人员,为凸显政府主导地位,坚持党管教育,使高校能下好非遗类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一盘棋”,在组建专业教育团队的前提下需明确团队成员的责任,其中,高校教师负责制定阶段性、周期性、实效性兼具的传承与保护行动方案,“手艺人”负责协助教师做好研究、教学指导、大赛点评、特色化课程开发等工作,专职工作人员则要把握大方向,在高校基层党建、高校教育改革中贡献力量,确保高校有条件完成传承与保护非遗类音乐文化的任务。为使专业教育团队中的成员能拧成一股绳,需关注以下几点:一是责任制要起效;二是注重团队内部控制;三是做好培训工作;四是加强考评,继而调动教育团队传承与保护非遗类音乐文化的积极性。
(五)加强传承与保护评价
以高校为载体的非遗类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若想不断优化升级需加强评价,把评价结果转化为传承与保护工作可持续开展的动力,凸显PDCA 循环的作用,构筑螺旋上升状的非遗类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体系。传承与保护效果评价的关键有以下几点:一是丰富评价主体,既要教师与学生分别对“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又要指引传承与保护非遗类音乐文化的受益方、参与者进行评价,使评价更加全面,多维度解析阶段性非遗类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阻力,并为进一步基于“三全育人”展开研究与实践活动提供依据;二是注重规范评价,以提高非遗类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目标达成度为导向,定量、定性设计评价标准,例如,以10 分为传承与保护效果评价的满分,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并能通过研究、学习、了解非遗类音乐文化而全面发展可得5 分,高校通过传承与保护相关文化助推区域建设与发展可得3 分,教师增强专业素养、课程思政建设提质可得2 分,还需对分值加以细分,使评价能着眼于细节,有效完善并织密以高校为载体的非遗类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网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高校为载体的非遗类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对学生学习成长、区域建设乃至民族复兴有益,这就需要高校重视保护与传承相关文化,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德树人,在此基础上完善传承与保护相关文化的实践体系,丰富传承与保护方式,还需开发特色课程、组建专业团队、加强评价,继而助力高校落实非遗类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