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文化视角下二夹弦戏曲音乐的历时传播

2023-03-22史玥

戏剧之家 2023年5期
关键词:船歌花鼓丁香

史玥

(河南农业大学 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二夹弦是民间小戏,在山东地区形成雏形,后在河南、安徽北部地区逐步发展成熟。二夹弦以主奏乐器四胡而得名,唱腔婉转优美,富有旋律性,当地的群众常说:“不吃不喝不过年,也要听听二夹弦”,可见当地人民群众对二夹弦的喜爱。它的内容多为农村题材,初时是农民闲暇时期的主要娱乐方式,而后作为人口迁徙维持生计的手段,在形式上也从说唱逐步向戏曲过渡。由于二夹弦来自田间地头,所演出的故事内容也与群众生活有关,地域色彩浓厚,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山东、河南、安徽(以下简称“三地”)是二夹弦流布发展的主要地区,也是当下二夹弦作为传统艺术形式留存的主要地区,本文主要对二夹弦的生成与流布进行梳理。

一、二夹弦的源起

二夹弦的起源大多为历史传说,大概有两种成因:一是二夹弦早期的产生与发展处于流动性的状态,人们无法证实它具体由哪种演出形式演变;二是二夹弦在流传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吸取与借鉴了多种文艺形式的营养,因而难以判断初始形式。通过对二夹弦相关书籍的查阅,走访当地艺人,笔者将其起源分为黄河船歌、纺棉小调、花鼓丁香三类。

(一)船歌号子

江一舟所著《二夹弦概论》认为,二夹弦最早是由船歌号子演变而来的。在黄河与渤海两岸,劳作的人民创作了许多歌唱作品。作者将船歌号子与二夹弦的传统基调进行比对,对头板、号子、打夯调这三种音乐元素进行举例论证,并指出在曲调的主要构成部分、落音、调式构成、音乐呈现情调这几个方面,二者十分相似,因而船歌号子极有可能是二夹弦的前身。同时,《中国戏曲志·河南卷》中也收录了船歌号子这一传说。

(二)纺棉小调

山东、河南、安徽地区的老艺人、传承人等在对二夹弦起源的回忆中均有此种说法。据说,早年间山东有一个姓白的秀才酷爱诗词,精通韵律。一天他听到女儿哼唱的小调和纺棉花的声音交织在一起非常悦耳,便将谱子记录下来,另编新词教女儿唱。后来遭遇大旱,父女南下逃荒,便唱着这些小调沿途乞讨。走到了曹县(今隶属山东菏泽)的大徐庄,因村里人都很爱听这些小调,父女二人便在那里落户。白家父女的创作经过后人的不断丰富发展,吸取了花鼓、梆子等民间音乐成分,经过时间的沉淀,逐步形成了二夹弦唱腔艺术。

(三)花鼓丁香

“花鼓丁香”,也称“打花鼓”。《中原曲苑》对二夹弦的前身这样记载:“‘花鼓丁香’最初的演唱形式主要是‘坐板凳’,即清唱或‘打地摊’,只用一面手锣,一个梆子,一个挎在腰侧的凸肚花鼓,没有丝弦乐器伴奏。”[1]《中国戏曲志·河南卷》《中国戏曲志·山东卷》《中国戏曲剧种手册》《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均收录了花鼓丁香为二夹弦前身的传说。对于花鼓丁香的改良,是秀才白殿玉夫妇在其基础上加入四弦乐器所创。随着花鼓丁香说唱形式的发展,演唱内容从简单的故事变为一部完整的戏剧故事,伴奏乐器加入了四胡,一步步转变为二夹弦戏曲音乐。后来,白殿玉开始收徒,共有三个徒弟,据说分别是山东人、河南人与安徽人,他们学成之后返回家乡,开始收徒,教人唱二夹弦,从此二夹弦在这三个地方传播开来。这是二夹弦戏曲音乐前身最普遍的源流。

二、二夹弦的前身

花鼓丁香和纺棉小调是坊间流传最为广泛的两种说法,也是文献中普遍引用的两种源流考。花鼓丁香是元明时期的一种走唱形式的民间说唱艺术,属于山东花鼓的一个分支。从早期的产生时间和最初的表演形式来看,花鼓丁香作为二夹弦的发展前身在论证条件上显得较为合理。

在演出形式上,花鼓丁香需要身挎花鼓、边歌边舞,早期由一到两人演唱。两人表演时,多为一男一女,演唱时一般只用一面手锣、一个梆子、一个挎在腰间的凸肚花鼓,没有丝弦伴奏。男演员多腰束彩绸,挎花鼓,女演员多穿花衣,挂彩球,手拿扇子和手帕,边唱边舞。后来在发展过程中增加了人数,角色也开始增多,伴奏乐器也增加了铙钹、丝弦等。

在传统剧目上,《安徽二夹弦》一书中记录,二夹弦的一些剧目仍然保持着花鼓丁香的传统,“如‘老八出’中的《头堂》《二堂》《休妻》《大帘子》《二帘子》《花轿》《抱牌子》等传统剧目遵循花鼓丁香的传统,《站花墙》《安安送米》等故事更是从花鼓丁香中直接移植而来的。”[2]

在唱腔形式上,二夹弦的唱腔多用本嗓吐字、假声甩腔,多用滑音、擞音等装饰音,与花鼓丁香的演唱方式大致相同,所表演的内容也都与生活小事相关。

从以上三点关联性可以看出,花鼓丁香与二夹弦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二夹弦源自农村,并一直扎根于农村,在发展过程中汲取了其他艺术形式的成分,因而缺乏官方对它的详细记录与历史佐证。但从以上形式与内容的比较来看,花鼓丁香作为二夹弦的前身是具有一定可信度的。

三、二夹弦的形成流布

二夹弦是民间小戏,早期从说唱形式发展而来,主要为田间地头的农民提供娱乐,因其唱腔优美细腻,剧目内容多以生活原型为主,唱词简练通俗,使得越来越多的群众前来观赏,故二夹弦开始登台演出,在传播过程当中发展完善自身形式。这种艺术形式在黄河流域不断传播和发展,形成了豫东、鲁西南、皖北这几个主要发展区域。二夹弦形成后,进入城市,在农村、城市双向发展的道路上经历了不少挫折与困难,形成了几个较为重要的时期。

(一)形成时期

二夹弦的各类相关文献资料显示,山东省菏泽市的曹县是最早生成其艺术形式雏形的地区。《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中记录:“清咸丰八年(1858 年),‘大蒲扇’和‘二蒲扇’在菏泽东北大徐庄开科收徒传艺。”[3]《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河南卷》也记录了清朝时期山东二夹弦艺人在地摊上出演剧目的历史,由此可知,二夹弦这一音乐形式始于山东菏泽地区。参考《二夹弦概论》《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丛书——二夹弦》等文献资料,结合“三地”民间艺人的口述,笔者将其形成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庄稼玩意儿”

二夹弦的萌芽时期,主要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被称为“农忙散、农闲唱”。这一时期没有科班制度,也没有复杂的乐器伴奏,只有一把四胡、一个锣等,早期称为“打三件”。农闲时,农民们坐着小板凳拿起乐器就开始哼唱,可以看出,二夹弦最初的表演围绕田间生活,主要受众也以农民居多,故早时二夹弦被称为“板凳头儿”“庄稼玩意儿”。

2.“摆地摊儿”

“板凳头儿”坐久了自然想要站起来。艺人们开始借鉴其他艺术形式的精华,想要把田间地头的小曲子变为“大剧种”。如唱腔方面就突出地受到了当地民歌(如“船歌”)、曲艺(如山东花鼓)、戏曲(如梆子)的影响,日趋丰富。[4]在伴奏乐器上,也加入了大锣、小锣、手钹、堂鼓、琵琶、二胡等。这一时期,艺人们开始在空旷的地方进行演出,用热闹的伴奏和活跃的肢体动作来招揽观众,由一人清唱发展为两人对唱,形成了具有简单道具参与的戏曲表演形式雏形,也被人称为“摆地摊儿”时期。

山东、河南地区临近黄河,时常会有水灾,且清朝时期封建压迫严重,人民生活十分艰难,遇到灾年,只能离家乞讨。艺人们通常三五人成组,排练几首简单的二夹弦曲子,每到一个村落,他们就会为当地的人表演二夹弦,演出结束后再挨家挨户收一些米面粮食。长此以往,演出的队伍日渐壮大起来,且流传的范围也逐渐向河南、安徽地区扩散。

3.“小戏单出”

经历了两个时期的发展与考验,二夹弦的形式逐渐丰富。在逃荒时期,受大剧种和其他不同风格民歌的影响,艺人们将更多的音乐与文学元素融入二夹弦中,这不仅使二夹弦的剧目固定,也增添了表演内容的情节性与观赏性。

二夹弦此时正处于形成初期,不如其他大剧种有系统的演出班子与良好的经营演出模式。为了在舞台上进行演出,二夹弦团体只能选择在“大戏”演出后的空余时间进行表演。演出的次数多了,积攒了一定的群众基础,二夹弦艺人们便开始自己搭建舞台。据二夹弦老艺人李景华老师回忆,二夹弦早期搭的舞台被叫做“太平车”,是过去用来拉货、拉东西的平板车,这种车在当时只有富人和地主才有。过去山东的二夹弦剧团有4 辆太平车,他们用红布搭好,4 辆车以前后两辆的形式拼在一起,用布隔开。布前面是戏台,后台还可以用来换衣服,晚上挂上煤油灯仍然可以进行演出。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二夹弦的观众越来越多,艺人们也开始收徒传艺,二夹弦走向了成熟发展时期。

(二)流布地区

一种艺术文化形式生成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向外扩散,与其他艺术形式互相交流,且自然灾害的影响更使得二夹弦向外传播,以借鉴融合不同地理环境、审美习惯、风俗民情、方言发音等文化和艺术元素。

二夹弦的主要传播流向可以大体总结为由北到南的扩散与移动。初期以山东、河南交界地的黄河两岸为中心,北至山东省菏泽市、陶县,南至安徽省亳州市。抗战前期,二夹弦处于发展的繁盛期,传播流域较广。这一时期以整个河南省,山东省西南部、安徽省北部地区为主要发展区域,呈现向南方移动的发散型发展状态。时至今日,二夹弦虽然不再繁盛,但它的主要流传地仍然保持在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河南省开封市、安徽省亳州市这一由北到南呈现倒三角形的传播区域。

“三地”的历史文化积淀厚重,作为经济与文化交流的主要区域,社会生活趋于稳定,使人民群众开始重视对文化艺术的需求。良好的文化艺术环境,给了二夹弦生存与演变的优越环境和传播条件。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影响着人们的心理状态与文化观念。音乐风格的特征也以人们文化习俗、审美特点为基础,形成“当地”区别于其他地区的风格特质。

四、结语

二夹弦作为地方传统小戏,产生时间早,又存在于田间地头,所表演的故事内容多体现人民群众对生活的反映与愿望,符合群众的审美需求,因而具有庞大的群众基础。菏泽、开封、亳州三个地区均地势平坦,交通发达,由于黄河水灾等原因,引发地方人口迁徙,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二夹弦得以传播成长,“三地”到目前为止仍然是此音乐类型的区域文化圈。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娱乐、审美等都发生了变化,二夹弦的生存现状与早期相比愈发暗淡,“三地”是二夹弦的主要流散地,其各自剧团也都在努力挽救二夹弦所面临的传承现状。二夹弦的音乐是清新多彩的,艺人运用较高难度的唱腔表演技巧,反映着农村生活的故事。二夹弦地方剧团不仅要注重音乐形式的留存,更承担了继承与发展的责任,以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仍发挥艺术光彩。

猜你喜欢

船歌花鼓丁香
永远的丁香
淮岸花鼓情
往事
汉江船歌
丁香本马
幸福花鼓
花鼓灯小唱
散文诗章